都说冬病夏治注意事项对吗?

冬病夏治并非包治百病
应根据不同病种、病情选择进行,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最为理想
乐活族 健康养生
] 字体:【&&】
冬病夏治有其特有的适用人群,并不能包治百病,应根据不同的病种、病情选择进行,否则起不到治疗作用。
&&如果你在健康、养生、保健等方面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邀请徐州市各大医院专家为你答疑解惑(每周一见报)。&&参与方式:&&1、扫描二维码登录快哉网提问。&&2、通过邮箱&&3、加微信号cbjkys&&4、加入阳光生活群()&&@夏天的风:前几周吃鱼时被鱼刺卡住过,一直感觉嗓子里有东西,最近脖子也疼得厉害,请问这是不是咽部被鱼刺划破导致的感染?&&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程良军:这种情况下考虑可能咽部扁桃体或舌根、会厌谷等处有鱼刺存留,一般异物划伤口咽部粘膜几天就能痊愈,异物或疼痛感也就随即消失,像上述这位患者卡鱼刺几周后仍有疼痛感,就要考虑异物存在可能性极大,不能排除异物进入食道,造成食道异物的可能,若出现颈部也疼痛,会有可能鱼刺穿破咽部或喉部,进入颈部肌肉间隙或血管可能,这种情况是及其危险的,颈部及食道周围有重要的动脉血管,一旦异物刺破或感染导致大出血将危及生命。&&因此卡鱼刺后吞饭、喝醋、吃韭菜、抠喉催吐来对付鱼刺的方法不可取,运气好的话,可能没事。运气不好,可能会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因此针对这位患者遇到的情况,建议到医院耳鼻喉科详细检查一下。&&&&@花海:55岁,右脚跟长了骨刺,X光片显示有8毫米长。现在一走路就足跟痛,请问该如何治疗?&&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陈继平:足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通常步行时疼痛明显,初走几步时疼痛特别明显,走久后反而疼痛减轻。多因劳损、风湿所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临床常见两种情况,一是拍X光片可见根骨骨刺,是骨刺周围形成的滑囊炎所导致疼痛,并不是骨刺“扎肉”所引起的疼痛。另一种情况拍X光片未见骨刺,是由跖筋膜炎,或根骨脂肪垫劳损所导致,这些炎症不是细菌感染所导致,不必吃抗菌药物。可采用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熏洗外用。平常注意穿厚袜底,软底鞋,不建议赤脚踩鹅卵石锻炼。&&&&@月亮圆圆:30岁,女,胳膊和背上总有小疙瘩,这些部位毛孔堵塞,长不出汗毛,不疼也不痒,但是影响美观,请问该怎么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丁敏:从患者描述的临床表现来看,比较接近毛周角化病,该病又称毛发苔藓或毛发角化病,俗称“鸡皮肤”,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主要由于毛周口角化所致,病因尚不明确,多与遗传有关。&&该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以改善病情。通常患者可通过加强皮肤护理来减免此病的发生,如温和去角质,洗澡后要涂抹有护肤作用的油脂,以保护皮肤的柔润。在冬季气候干燥时,因皮肤失水较多,容易发生此病。因此,在冬季洗澡不宜过勤,也不宜过多使用碱性强的洗浴用品。在饮食上可摄取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绿色蔬菜、新鲜水果等。另外,涂抹防晒油、口服维生素C也可减少此病的复发。&&记者 王任飞 文&&(提醒: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即将进入7月,伏天也就将转瞬而至。想起去年入伏时大家炒得火热的“三伏贴”,市民刘女士到处打听“管用吗?”还有不少市民致电晨报问询,“都说冬病夏治,这种说法靠谱吗?什么病都能治吗?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医院的中医专家。这次的健康话题,咱们就来聊聊冬病夏治。&&什么叫“冬病夏治”?&&夏季特定时间&&防治冬季多发疾病&&“顾名思义,冬病夏治就是在夏季特定的时间内,防治在冬季多发或容易加重的疾病。” 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罗伟介绍说,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而“冬病夏治”就是要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具体来讲,“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罗伟指出,“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为何“冬病”能“夏治”?&&夏季气血流通旺盛&&用药提高机体免疫&&治病就治病呗,为什么非要夏天来治疗冬天的病呢?罗伟说,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一些虚寒性疾病多半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越升越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夏季治疗则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法则,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功能恢复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夏季穴位贴敷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的各项指标,调节免疫蛋白的功能,减轻β受体的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方法: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等&&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泳介绍说,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姜汁、蜂蜜等液体调成糊状,直接贴敷身体的某些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脏腑一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能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徐泳说,穴位贴敷疗法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有三。一、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二、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三、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最为理想&&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徐泳介绍说,一般在夏季三伏天贴敷为最好,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于三伏天各贴一次,连贴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4-8小时,因年龄、体质等情况而有不同。”徐泳举例说,比如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穴位贴敷疗法一年两个疗程,冬天三九、夏天三伏,一般要坚持2~3年。&&在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时候,还有一定的禁忌。比如孕妇、皮肤易过敏者禁治;有疮、疖、痈等皮肤破损者以及严重糖尿病患者、哺乳期患者不宜采用。遇有感冒发热、鼻出血、咽痛等急性炎症发作时暂缓贴药。&&贴治后头三天禁食发物,如羊肉、鱼、虾、海鲜、公鸡、鹅以及葱、韭、辣、蒜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不饮酒,少抽烟。&&不能包治百病 要明确病情对症处理&&九七医院中医师闫兆告诉记者,冬病夏治有其特有的适用人群,并不能包治百病,应根据不同的病种、病情选择进行,否则起不到治疗作用。“穴位贴敷的药物及穴位也应做到辨病、辨证施治,在此提醒患者,选择冬病夏治疗法时,一定要到相关科室诊治,对号入座方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严重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均不适用。皮肤过敏,对药物贴敷过敏,贴敷部位有皮肤破损的,均不适用。疾病急性发作期,一定要综合治疗,不能单独应用穴位贴敷。还有,穴位贴敷每次不宜时间过长,否则易引起皮肤过敏,红肿,甚至溃疡。”&&闫兆说,贴敷时间一般为2到4小时,最长不超过8小时。对于耐受度低,出现不适感,或贴敷处皮肤出现灼热,疼痛,红肿,水疱的,应立即取下药物。耐受度高的,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加强药物渗透,最长不超过8小时。“有次来个病人,说在当地做过穴位贴敷,没有效,还留了一身疤痕。原来他小时候有哮喘,当地医生给他开的穴位贴敷,当时六七岁,医生叮嘱最多贴2个小时,他妈妈怕浪费,把药给他贴了两天没去掉,皮肤都溃疡了。当地卫生条件也不好,后来皮肤又感染了,留了好多疤痕。很帅的小伙子,幸亏不是女孩,不然愁死了。”&&闫兆说,临床中还见过盲目增大药量,引发皮肤溃疡,遗留疤痕的,“如果是疤痕性皮肤,最好不要用。”闫兆提醒,绝对不要网购药物。因为治疗讲究对症下药,医生一定要先看病人。比如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急性期又分为轻中重,每个人,每次发作,可能都不一样。一定要明确病情,对症处理,针对病因,辨证施治。&&记者 王任飞 文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乐活族 健康养生
本版标题列表朋友圈关于冬病夏治的说法是真的吗?
你可以免费下载该文档
没满足你的要求? 查找更多相关内容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