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查

尿常规检查中各指标的意义_健康_亲子中心_新浪网
尿常规检查中各指标的意义
  记:那在体检过程中,尿常规检查各指标作用是什么呢,如何从尿检中进行详细判断?
&&&&&&&&& &
  魏: 详细项目的判断,以10为例,可获取以下信息:
  1.比重:用于提示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尿比重受饮水等因素影响较大,新生儿尿1.012左右,小婴儿为1.002-1.005,儿童可在1.001-1.035,成人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一般随机尿比重1.003~1.030。增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新功能不全、脱水、糖尿病等,如果尿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 尿崩症等。
  2.酸碱度:用于了解机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情况,是临床上诊断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尿pH受食物摄取、机体进餐后碱潮状态、生理活动和药物的影响, 正常饮食条件下的晨尿,多偏弱酸性,pH 5.5~6.5,平均pH 6.0。降低见于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痛风、服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之后。
  3.蛋白质:蛋白质检查是尿液化学成分检验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正常情况下,终尿蛋白含量很少,当蛋白定性呈阳性时,称为蛋白尿。蛋白尿又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产生源于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如剧烈运动后,发热、妊娠期妇女和体位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尿蛋白增多见于各种肾炎、肾功能不全和肾病综和症等,进一步检查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电泳,区分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可提供肾脏病变性质的很多信息(如肾炎、肾病综合症等)。
  4.葡萄糖: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含量一般为2.8mmol/L或<0.5克/24小时,用普通方法检测为阴性。当血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糖阈(≥8.9-9.9mmol/L)或(160-180mg/dl)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尿糖出现阳性。尿糖测定广泛用于对糖尿病的初筛。留尿标本,严格讲应以膀胱尿排空后再饮水后30分钟为宜,这样更能准确地反映病人的代谢情况。肾性尿糖是由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疾病引起肾脏对糖的重吸收障碍而出现的尿糖。但病人的血糖及糖耐量曲线基本正常,这与糖尿病性尿糖有根本的区别。 尿糖检测主要用于内分泌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疗效观察等。尿糖检测时应同时检测血糖,综合评价血糖和尿糖,可区分由于内分泌激素分泌失常所致血糖增高性糖尿和肾糖阈减低所致的肾性糖尿。
  5.酮体:尿酮体是尿中乙酰乙酸(占20%)、β-羟丁酸(占78%)及丙酮(占2%)的总称,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当糖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多、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酮血症,进一步就可产生酮尿。正常情况下尿酮体阴性。强阳性试验结果具有诊断价值,常被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疾病或状态的辅助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试带只测尿乙酰乙酸和丙酮,不能检测β-羟丁酸。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长期营养不良、饥饿及剧烈运动后等。
  6.胆红素和尿胆原:这二项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体内胆红素分为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尿检中的胆红素检测的是直接胆红素,尿胆原检测 。
  尿胆红素:正常人为阴性,阳性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而溶血性黄疸为可阴性
  尿胆原: 正常人可有弱阳性反映,阴性见于阻塞性黄疸,强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等。
  7.亚硝酸盐(nitrite,NIT):主要原理是利用病原菌对尿硝酸盐的还原反应,进行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检。尿NIT阳性检出率取决于3个重要条件:尿中致病菌是否存在硝酸盐还原酶(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尿在膀胱内是否停留足够细菌作用的时间(4h)和患者尿中是否存在适量硝酸盐(能否正常饮食等)。因此宜使用晨尿标本,及时送检,尽快测定。正常人尿NIT检测阴性。阳性结果常表示有细菌存在,但阳性程度不与细菌数量成正比。由于NIT单一试验影响因素较多,结果阴性不能排除菌尿的可能,结果阳性见于泌尿系感染 结石、结核等,因此解释结果时可与白细胞酯酶、尿沉渣镜检结果综合分析。尿细菌培养法为确证试验。
  8.潜血(红细胞,BLD):利用尿中血红蛋白类过氧化酶法,根据血红蛋白的氧化性使色素变色推算出来的。本方法假阴性率低(仅发生在尿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或试带失效时),约0.9%,因此很适于血尿初筛。当尿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时,也可引起假阳性的结果。
  9.白细胞酯酶:是利用酯酶法检测粒细胞胞质中的特异性酯酶,从而间接反映尿中,中性粒细胞多少,用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白细胞增高:主要见于泌尿系感染 结石、结核等,正常人检测应为阴性。本项检测假阳性率较高,主要见于尿标本被阴道分泌物污染等,因此要求标本应新鲜。
同时发往微博&
更多关键字:&&&&&&尿常规检查中细菌超标,怎么办?有什么危害?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尿常规检查中细菌超标,怎么办?有什么危害?
当时年龄:
10004 浏览
来自:网页;
应该是尿道有炎症了吧,小便的时候应该会感觉到痛和灼热感吧,尿道感染会对胎儿造成感染。最好先消炎才行。还是好好咨询一下医生吧。
最佳回答者: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这种情况是有炎症了,可以根据炎症的程度来进行。还是及时治疗得好
一般由于宫颈逐步打开,很容易感染细菌的
您做尿检时有没有喝水,是不是喝的比较少,如果验尿前多喝点水,应该就的,没有不舒服就没事。
这个不是很清楚,问问吧
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流产的啊 我当时的就是这项超标的 不顾哦医生给开了点药 吃了就没事啦
下次记得取中段尿~如果尿很少取了全段,经常出来都是不好的
,我当时也是这样,医院给开的药也没有吃,回来后猛喝水下次检查就好了
平时自己注意卫生,勤换内衣裤,多吃点,提高自己的
比较高吗 ??
。。。。。。。。。。。。。。。。。。。。。。。。尿常规检查都查什么_百度知道
尿常规检查都查什么
提问者采纳
很多的想要治疗男性疾病的朋友,都非常的想要了解知道“”的详细的内容,那下面就由***的权威的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有关尿常规检查的具体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并且专家建议到正规的男科医院进行检查。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较好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那么,?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而以下就是尿常规检查具体的内容。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通过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了解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在线免费咨询***的权威的专家,由专家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并且专家建议,一旦确诊了,就要及时的治疗男性疾病,以防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其他类似问题
9人觉得有用
尿常规检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您的位置:&&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
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尿常规镜检注意事项
1、尿标本必须新鲜,否则停放几小时后,红细胞可破坏、白细胞可破坏而脓尿消失。
2、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要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细胞,则可能已混进白带,宜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
3、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儿童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收集尿液应该使用清洁的容器,专业的体检机构都会提供。留置尿量一般在20ml左右,以晨起第一次尿为宜,最好在30-60分钟内送检。女孩在留尿时要首先清洁会阴部,不要与大便相混,而且应避开月经期,以免其他分泌物混入。 做尿培养要留中段尿,即先弃掉前一段,收集中间的尿。
孕妇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尿常规检查是孕妇产前检查的项目之一,孕妇尿常规检查应注意哪些事项?现将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说明如下,请准妈妈与其他将要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朋友加以注意:
1.尿标本必须新鲜。尿液停放几小时后,白细胞即可破坏而脓尿消失,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应避开经期,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和血液;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应使用清洁容器装取尿液,如医院提供的清洁尿杯。若尿液被白带等污染,必须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
3.送检尿量:一般不少于10ml(至少达到一半尿杯的量)。
4.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5.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孕妇尿常规检查是从确定怀孕开始直至分娩期间应进行的一项常规体检项目,即每位孕妇在怀孕期间都要进行大约9-13次尿常规检查。然而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准妈妈并不清楚怎样正确地留取尿液标本进行检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收集尿液标本一定要正确规范,才能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收集尿液的时间: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转发分享:
上一篇:脂肪乳注射液基本信息
下一篇:尿常规检查的参考值
您的位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