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代有多少医生真正做到中医的望闻问切切的

桥医生 如何“望闻问切” 贵阳6名巡桥员每天要巡138座桥,日均桥上走12公里 作者:
  用望远镜检查冠洲桥桥身是否有裂缝  检查桥墩是否有沉降 雨季至,贵阳的桥梁将再次受到雨水冲刷考验。贵阳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桥梁管理所的6名巡检员,每天要巡检桥梁138座,日均桥上行走12公里。&&今年3月中旬,巡检员章磊发现南明河上的冠洲桥桥身下不少混凝土已经剥落。用手触摸桥底混凝土,发现水泥已经酥软,若不加以控制,桥面受车辆反复碾压,很有可能出现险情。上报后,经工程师判断,桥身的确需要加固。随后,工作人员实施作业。&&昨日9时20分,章磊在桥上开始逐一查看冠洲桥的栏杆、路况,用游标卡尺测量原有的裂缝是否扩张;另一名同事用望远镜观察桥墩情况,查看有无沉降情况。&&章磊说,他们主要通过观察、测量的方式查桥,做的是初诊,相当于中医的“望闻问切”。初步发现问题后,由工程师用专业仪器“确诊”,查看混凝土强度、承载等级等,相当于给桥做CT扫描。查毕,章磊打开手机中“桥梁市政”应用,输入各项检查数据并上传。&&据介绍,随着雨季到来,巡桥任务加剧,要求也更苛刻。因为雨水进入桥梁中的裂缝,很有可能使缝隙变大;桥墩基座地带土壤受雨水冲刷后,可能导致桥梁出现沉降,后果不堪想象。&&桥梁管理所所长陈俊飞介绍,每年4至8月间,巡检会比任何时期都更细致,因而耗费时间较长。“南明区有69座桥要检,巡检没有固定路线,哪里不堵先查哪里。每名巡检员都下载了“桥梁市政”应用,回家时也会给沿路的桥梁做检查。”&&通常情况,检查时一人桥上检查,一人桥下检查。检查跨河大桥最累,特别是到桥下检查桥墩,相当于上下一座山。除了走得多,巡检员还要防范各种危险。去年,章磊在桥上埋头检查泄水孔时,后方车辆失控向他撞来,幸得同事及时喊话,才躲过一劫。 &&章磊说,自己查了7年桥,朝阳桥、太慈桥、达高桥……贵阳的桥,他一清二楚;桥周围的四季景色,他都领略过。 ■ 廖思雨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全职医生”来天津 “望闻问切”看护百年树王
 编辑:张瑜
图为百年垂柳。刘 超摄
  天津北方网讯:古树名木是一个地区悠久历史的特殊象征与见证,堪称绿色的&活文物&。近年来,本市为保护它们,下了不少工夫。昨天,记者在长虹公园采访,特意找到这里的&树王&&&10余米高、树径达50厘米的百年垂柳及其两位&全职医生&。
  &树王&有&全职医生&
  &树王&位于长虹公园西门附近,它的树干粗壮,一个人根本抱不过来。春寒料峭,枝丫尚未吐绿,但整体造型仍然透出苍劲的壮美。一阵风吹过,枝条随风摇曳,吸引游园市民不时驻足观望。常年对树王进行养护的两位专家,一位是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的&80后&陈剑,一位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园林养护工作的庞书行。在采访中,陈剑告诉记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长虹公园,树王就是游客眼中的宝贝。以前经常有市民把红绳扔到树干上,图个好彩头,最多时有上万条红绳在树上。不过,这影响了大树的成长,现在被禁止了。&
  &望闻问切&养护古树
  记者看到,长虹公园在&树王&周围设置了直径接近10米的圆形景观围挡,围挡内密密麻麻地栽植了一圈紫叶女真,簇拥着&树王&,透出树王的尊贵身份和地位象征。&这些紫叶女真不仅起到了生态围挡的效果,还与古树呼应形成视觉层次感。&在采访中,庞书行告诉记者,为使古树复壮,他们根据中医理论,采取了&望闻问切&的方法,&&望&就是从远处观看古树的整体长势,了解其生长情况,制订复壮方案;&闻&指的是通过鼻闻、手触和化验等方式,对树下土壤肥力进行监测,定期为古树补充生长所需营养;&问&是通过向大树&问诊&的方式,观察其病虫害情况,发现蛀虫、驻洞及时用药泥进行封堵;&切&则是对部分&长荒了&影响大树受力平衡的额外枝干进行&强剪&。&
  推广特殊养护经验
  这株&树王&究竟是哪一年种下的,现在已无史料记载。根据推测,确定其大致栽植于上世纪20年代前后,已近百岁&高龄&。在采访中,市市容园林委的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目前本市共有古树名木720余株。长虹公园的百年垂柳,是中心城区各大公园内树龄最长的古树之一。从今年起,本市将加强对此类古树的保护与管理,每五年进行一次普查工作,为每株古树名木建立电子档案,推广优秀养护管理经验,并为长势差或濒危的制订复壮计划,让所有名木古树都享受到养护服务。本报记者刘 超实习生张 语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现在的中医望闻问切准吗?怎么我看了几个老
现在的中医望闻问切准吗?怎么我看了几个老
健康咨询描述:
现在的中医望闻问切准吗?&&怎么我看了几个老中医病都没好呢!不算重病!只是病复杂点!有些医生看病人没再来还以为治好了!其实是病人换医生了!只有失望的离开了!我都怀疑现在中医退化了!&&三甲大医院看过中医了还找过上过养生节目的老中医教授给我看还是失望告终!&&看了几个中医了都没大用!看过一个西药没用!都大医院的、我该怎么办?都三年了!吃了一年多药!现在只想找国医大师看看了!
想得到的帮助:
对以上疑问?!谢谢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特别是溃疡病的治疗
帮助网友:96776称赞:548
&&&&&&病情分析:&&&&&&您好,对于这种情况,是需要到当地的正规的中医院进行治疗的&&&&&&指导意见:&&&&&&这期间是需要合理的调理,应用中药期间是需要避免辛辣的刺激性的饮食,同时应用脾氨肽增强免疫力的
你说的我都做了!还学习养生了!包抱广播养生节目、养生书、养生视频等
07:23医生回答:
您好,对于这种情况,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祝您身体健康
擅长: 湿疹,荨麻疹,痤疮,各种疣,银屑病,白癜风等各种皮
帮助网友:2955称赞:15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您的描述,不知道您是身体哪里不舒服才要找中医的。&&&&&&指导意见:&&&&&&大家都知道,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治病是从根本上根据个人体质来辩证施药的,这个过程比较慢,希望您有耐心
擅长: 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科常见病,慢性病,心脑血
帮助网友:100256称赞:3573
&&&&&&病情分析:&&&&&&你好!望闻问切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需要潜心研究和多年临床实践,才能准确掌握技巧。&&&&&&指导意见:&&&&&&不论是中医或西医,临床经验也都是参差不齐的,每位医生的经验不一样,擅长治疗的疾病也不一样,许多原因可能导致诊断失误,这种情况需要你多和医生交流。&&&&&&以上是对“现在的中医望闻问切准吗?怎么我看了几个老”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有多年的治疗经验。小儿感冒、
帮助网友:38760称赞:346
&&&&&&病情分析:&&&&&&你好,对于中医来讲,多是依据阴阳五行理认来进行诊治疾病的。&&&&&&指导意见:&&&&&&诊的方法有四诊:望,闻,问,切。这就说明了,看病不仅仅靠切脉,前面的三诊也是很重要的。只要四诊真切了,自然可以诊断准确了。
我都怀疑现在的中医只能治疗单种病!病复杂点病多点就无从下手!都治不好!诊断错误等!
21:02医生回答:
是的,只要资料真切,多会诊断准确的。
刘医生您好、您能做到这些吗?如果多病一身能治吗?该怎么判断多病的人?我就是倒莓年轻病多不算大病只是复杂!西医说我前列腺液有问题是前列腺炎!睡眠失常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就算累晚上睡着了半夜易醒、耳呜性生活变少怀疑肾虚!肠脾胃不好大便不成形!我是先得了忧郁症才慢慢槽榚的病多了起来、不过忧郁症2年了现在好了!以前抑郁时晚上睡不好白天却昏睡!以前忧郁时躺床上能听到心脁出现过几次不多!不过现在心朓好了!以前有口腔起小泡也好了!以前特别怕冷比别人怕冷点现在说不准阴阳了!尿频尿多尿不尽最后一点尿用点力才尿出来干净!剧牙时腰弯下就直不起来了有点后背腰痛!记忆力差了、耳鸣、皮肤变差以前很好!之前有虚胖吃了同仁牛黄清心丸后减肥了我问医生是不是痰湿他说是痰湿我之后吃了意米粥又减肥了、但现在肚子没咋减肥微胖这不知为啥?同仁牛黄清心丸治好了觜里的小泡脸不太红了和抑郁症和减肥了!其他症状一直没好!同仁牛黄清心丸吃了九个月了其他症状治疗没效了就停药了!其实就是四个月有效之后就没效了!
11:18医生回答:
其实你这么多的症状,看了这么多的医生,都没有达到满意效果。此时,求人不如求己,你此时可以静下心来看看中医理论了,当你看完后,你的病也会好一半的,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怀疑和怨言了,你的症状与知识相融合,自然知道用什么药了。
舌苔黄有点齿印说明什么?
14:17医生回答:
是脾胃有湿热,同时伴有阳虚
赵先生您好、脾胃有湿热是痰湿吗?我一直在吃赤小豆和意仁米粥没停过快一年了!阳虚的话之前我就相信有、我私自吃过金贵肾气丸和枸杞生姜泡水喝却上火了!上火嘴里起泡眼珠发红、眼有红血丝、吃了同仁牛黄清心丸后这些火内热全消了!也不知怎么上火的?怀疑不该加姜!现在才知晚上不能吃姜!晚吃姜赛批霜!现在病史三年了还没好加严重失眠会伤到阴血、现在会不会阴阳两虚了?没明显虚汗呀!我也分不清了到底是阳虚为主还是阴虚为主啊?为了防止阴虚我一直吃黑色食物黑豆等、以前那医生说耳呜是气血的问题他开的同仁牛黄清心丸包括治疗气血虚弱但一直没效!照样耳呜!所以在粥里下功夫我加了意米和赤小豆去痰湿健脾胃、黑豆黑米滋阴补血、红枣四个补气血但我不多放怕红枣助湿和上火!也加了玉米健脾胃配合药疗快一年了都没效果!酸味生痰我戒了!甜味助湿戒了!肥油生痰戒了!辣伤胃肠及炎症都戒了!苦味食物寒凉戒了!生冷食物戒了!空气环境潮湿开窗户了、连洗头洗澡都弄干了为防湿邪!连医生都没说的禁忌我自学会了!我还是病没好!赵先生你帮我分析下病情行吗?
18:24医生回答:
要是这样,就暂时什么药也不要吃了,每天坚持锻炼吧,这也是健身治病的好方法了。
赵先生您好、我是北京的您老在哪工作哪医院哪城市啊?我舌苔是两边有点黄、舌头有点齿印、舌头淡红色、我周未到三甲中医院就诊结果为睡眠障碍、胃肠炎,心脾两虚、和您老说的症状脾胃有湿热伴有阳虚完全不一样啊!医生开药吃了一星期药没效果!上周末第二次去了医院那医生又开了药药变化不大和上次药差不多少!笫二次诊断还是睡眠障碍,胃肠炎,心脾两虚!如果再没效还要去吗?请您老帮忙看下以下处方药都能治什么?能治耳呜肾阳虚和脾胃湿热吗?处方如下、太子参20克、麸炒薏苡仁30克、山药15、炙黄芪30、炒苍术15、炒白术15、茯神15、莲子心10、炙甘草12、豆蔻15、柴胡10、郁金15、椿根皮10、合欢花15、枳壳10白芍10、石菖蒲15、谢谢!
22:13医生回答:
这药考虑的还比较全面的,可以先用三付看看效果的。
擅长: 中医科所有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问题
帮助网友:60080称赞:3533
&&&&&&病情分析:&&&&&&你说的是中医目前看病问题?很多中医做广告、说的很大,但是,就是看不好病?&&&&&&指导意见:&&&&&&实际,目前中医,多数都是教科书学下来的,这个已经超过了30年。从1998年执行《执业医师法》以来,师承的、也就是家传的,不允许从事这个行业,不允许考执业医师,因此,真的会号脉看病的,就很少了。&&&&&&这没错,但是,不等于没有。
刘医生您好、哪我该找谁看病?是不是中医世家出身世代相传的就行啊?谢谢您提醒!对我有帮助!
19:53医生回答:
真的会号脉的,一般常见病,你不说话,号脉是能确诊的。
刘医生您好、您能做到这些吗?如果多病一身能治吗?该怎么判断多病的人?我就是倒莓年轻病多不算大病只是复杂!西医说我前列腺液有问题是前列腺炎!睡眠失常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就算累晚上睡着了半夜易醒、耳呜性生活变少怀疑肾虚!肠脾胃不好大便不成形!我是先得了忧郁症才慢慢槽榚的病多了起来、不过忧郁症2年了现在好了!以前抑郁时晚上睡不好白天却昏睡!以前忧郁时躺床上能听到心脁出现过几次不多!不过现在心朓好了!以前有口腔起小泡也好了!以前特别怕冷比别人怕冷点现在说不准阴阳了!尿频尿多尿不尽最后一点尿用点力才尿出来干净!剧牙时腰弯下就直不起来了有点后背腰痛!记忆力差了、耳鸣、皮肤变差以前很好!
22:27医生回答:
你耳鸣需要针刺治疗,其他病,需要号脉确诊,才能治愈的。
( 专业名称:减肥瘦身 )
平均费用:1661元
肥胖一直是长期困扰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的热点问题,目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肥胖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
手术项目:
减肥亲身体验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养心安神。用于心神失养所致的精神忧郁、易惊不寐、...
参考价格:¥13.5
本品养心安神。用于心神失养所致的精神忧郁﹑易惊不...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北京市卫生局12月13日举行卫生系统医师多点执业工作会议。会上公布的《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拟在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符合条件的医师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通过注册后可以在北京市内2至3家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疗活动。该将从日实行。
然而,“多点执业”媒体炒得火热 实际上却“叫好不叫座”。
2009年11月,卫生部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从今年1月1日起,广东作为全国唯一省级试点,开展医师多点执业。符合条件的副主任职称以上医师,将可在广东省地域范围内多点执业。”
事实上,试点决定发出近4个月,省卫生厅依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汕头、江门、珠海、广州、顺德,这些地方有人登记。但是什么人呢?如果是公立医院,可能是有合作性质的医院,或系统内的医院,再就是私人诊所。”显然,这些医疗单位并不全在“多点执业”想达到的效果范围内。
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医师进行对口支援等政府指令任务,由所在医疗机构批准。第二类是,医院之间以签订协议等形式,开展合作,医师可在合作的对方医院执业。而第三类,则是医师受聘于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应当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增加注册执业地点。
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便是第三类行为,尽管其被认为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可能会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然而这却也是目前难度最大,动静最小的。许多深圳的多点执业的医生往往是按照前两类的方式在进行工作。也就是说还是按照行政部门和所在医院的要求在另一家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服务。
即便如此,多点执业推行半年多以来,尚无一人主动申请注册,成为卫生部门备案的“多点执业医师”。
医生、市民、院方,反应不一
医生多点执业 分身乏术
支持派:这些医生多数来自大内科,但挤出时间并不多。1.出台这样的政策,就是让以前的“走穴”式会诊从地下变成了桌面上的事,并且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 2.这是大趋势,可以带动基层医疗水平提高,特别是中医,“望闻问切”就能治病,检查相对少。3、大内科疾病多数以诊断、调药为主,只需要化验单、B超结果等辅助诊断,对多点执业的医院手术室、监护设备等要求不高。
反对派:基层设备跟不上,外科医生“不愿意”。1.工作强度已经太大了,有时连中午饭都吃不上,我家阳台门已经坏了两个月,但是根本没时间修。 2.我涉及的领域专业性很强,基层更需要全科医生,如果看一些常见病、基础病就是弱项了,不见得对病人好。3.每个三甲医院的门诊、病房都是超负荷工作,根本没精力,多点执业,对医生的管理很容易出问题。4、社区医院的检查设备等硬件条件落后,病人在社区医院由大医院专家看了病,还得到大医院进行检查,反而为病人添了麻烦。
犹豫派:前提条件很多,要看衔接政策。
1、现在医生们的各项保险全部是由正在执业的医院负担,如果医院不希望医生外出执业,可以在很多方面“为难”医生,同时,拿着本医院的钱,却在帮其他医院工作,本身也有点说不过去。2、一般来说,本职所在的医院,大多不会希望自己的医生外出执业,并且医生外出时,就不再是某三甲医院的教授了,不能以本职医院的头衔去宣传。
市民议论:就近找专家是百姓最大的实惠、担心新政策成为“捞金”手段、“如果发生医疗事故,我去找谁?”。
院方反应:硬件设施不达标可能造成另一种资源浪费、最考验的是医院的管理能力、中医院资源优势和患者可能受冲击。
多点执业 看上去很美
医生多点执业的目的是要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也是要让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尽量合理化分配,主要不是解决收入问题,而是解决人才的充分利用、健康发展和合理流动问题,让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引导更多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
无论是患者、医生、医院还是上级主管部门,在‘走穴’中都将面临一定风险。走穴医生在水平较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基础上为患者治疗,极可能影响治疗效果;长途旅行的疲倦让医生很难保证诊疗水平;在实施治疗或手术后,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患者很难维权;个别地方医院打着邀请国内一流医生走穴的旗号,欺骗患者等等。
卫生部门推动的“医师多点执业”,要求医生进行注册、备案,并购买医疗责任保险,这与“走穴”有着本质不同,使医疗行为处于政策监管之下,有利于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加系统的诊疗,保护患者的权益。
多点执业合法化给医生们带来的最大短期效应就是收入的提高;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地区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不必千里迢迢赶到大城市,也不必饱受排队挂号之苦,而是有望在居住地附近的医院接受大城市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医生的身份性质将发生重大变革。在不远的将来,他们将不再是国家干部,而成为自由职业者,回归其本性。
不管是站在医生还是院长的角度都非常赞同医生多点执业,是能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好事,值得推广。医生多点执业,跟医生走穴根本没有关系,也不是所有大医院的医生都可以多点执业,需要满足医生准入和技术准入的要求,而且医院硬件设施不达标,就算是大医生来了,手术也无法进行。多点执业需认真的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际上也最考验的是医院的管理能力。
在中国,医生能否成为真正的自由职业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了吗?
一位医疗专家说,“医生是国家培养的,是公众资源,不是医院培养的。为什么要把医生限制在第一执业点,去第二执业点还需要经过第一执业点同意?我觉得新政策对比以前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医生还不能算是‘自由人’。”
公立医院的医生允许多点执业,是否说明这个医院有剩余劳动力呢?理论上可以这样推断。那么,政府该如何补贴这个医院?这是一个问题。另外,目前没有区分第二、第三执业点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一个公立医院医生在民营医院多点执业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是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呢?因为政府是公立医院的出资人。
需要考虑卫生部门的监管能力,还有社会保障体制等深层次问题,要有很多配套制度出台。医生的工资是国家发的,不能乱来。所以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自由职业者,什么是公务员。资质高的医生走穴率非常高,院长对知名专家的要求是,重要的会诊、重要的医疗行为要在场,其他的时间可以自己决定。这反映了一个本质的问题,中国优质的、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力资源比较短缺。
职称的限制是不合理的,有用人才并不一定是有职称人才,在职称上造成一种人为的“歧视”。要达到真正的多点执业,就要参照国际做法,让医生成为真正的自由职业者,通过合同和法律约束即可。目前的人事制度、劳动制度、保障制度等让医生很难“自由”起来,恐怕医生也不愿意为了“自由”失去制度内的种种保障。
编辑:曾裕平 监制:任子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的望闻问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