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视频王鸿谟谟大夫是那家医院的?

察言观色--王鸿谟教授访谈
发布时间:&&&来源:&&&31人关注
一、什么是色诊
&&&&&1、色诊的由来&&&&&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这里是MSN中文网的直播室,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关于看脸色、诊疾病,之前预告的是&你的脸色是病色吗?&。大家之前在北京电视台或者中央台上听过相关的话题、见过相关的专家,这次我们请到的是首都医科大学王鸿谟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一生都在从事中医的色诊研究,他对这个话题很有发言权,之前很多电视或者书籍已经做过这个节目。今天我们请王教授更加系统或者说是更具体地来解释一下怎么来通过脸上的颜色、气色的变化来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评估。&&&&& 王鸿谟:色诊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医学的四大发明之一,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在东汉的时候失传了,由于失传的时间过长,人们都知道它的意义很重要,都想恢复它,但是始终没有做到。因此,把色诊重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无疑对人民群众养生保健是很有作用的。因为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一次调查,大医院门诊的人中,大概真正有疾病的只有10%,70%的人都是身上有痛苦但是并没有诊断为疾病,处于亚健康状态。广大人民群众都迫切需要一种简单易行的自己了解自己健康状况的方法。&& &&&&&& 而这种方法,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扁鹊就已经使用过,我们都学过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里面就记载过扁鹊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客舍长,也就是相当于一个招待所的主任,在他的招待所里面经常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一个叫长桑君的人非同一般,于是扁鹊就是扁鹊就很谨慎的招待他。十几年之后,长桑君觉得扁鹊是忠实、可靠的,就把色诊教给了他。因此,当扁鹊到山东去和齐桓侯相见的时候,他在齐桓侯没有任何不舒服感觉的时候,就发现齐桓侯病了,而且能够一次、两次、三次观察齐桓侯的病正在从表入里一步一步发展,可惜齐桓侯并不听他的忠告,最后终于发展为不治。可惜扁鹊的高超技术遭到了秦国太医李海的忌妒,于是他派刺客在全国追杀扁鹊,把扁鹊刺死了,这个技术就失传了多年。&& &&&&&& 到了东汉年间,仓公继承了这样的技术,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宴会,发现坐在对面的一个年轻人说&你腰疼,而且尿不出尿来,以前看到是闪到腰了。&这个年轻人说:&你说得对,但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仓公就说,&我看你的脸上太阳穴和颊骨的肾脏的色部有四分发干,于是我就知道了。我们从此可以知道仓公用到的也是色诊。仓公看到一个人在王宫的门口吃饭,于是他断定这个人会在来年春天肯定会吃不下饭,而且会拉血,而隔塞疼痛而死。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仓公所料。因此,世人把扁鹊和仓公并列在一个传,而且作为中医诊法的创始者。&&&&& 因为色诊不用给人体造成损伤,不用依靠任何仪器设备,只要自己的眼睛经过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发现病人疾病最早的信号,因此被当时人们所推崇。可惜的是这个技术太高明了,掌握的人轻易不往外传,经过十几年的考察才选定一个接班人,而这个接班人一旦发生意外的话,这个技术就失传了。张仲景也说:&从扁鹊仓公以后这个技术再也没有听说掌握了。因此,色诊的概念现在也已经发生的混乱。 && &&
&&&&& 2、色诊的理论依据 &&&&& 主持人:比如说学中医里面就有色诊。& &&&&&& 王鸿谟:对。它说所有望颜色就是色诊。实际上我们看看中国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里就曾经就记载过:&色,颜气也&。色,就是指脸色,就是指颜面的气色。《康熙字典》里也说,色,颜气也,我们心里的任何活动都反映在脸上。现存的《中医大辞典》对于色诊的定义,也是通过观察气色来诊断疾病。我们通过古代的艺医术也可以知道在中国封建时代,服装比较严谨,只有露在外面,只有通过看脸色来发现病情。这就给我们现代留下来一个很好的方法。&& &&&&&& 色诊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第一,察色,看看脸色的变化;第二,相气,所谓相气就是观察它的颜色、它所显现的部位、显现的层次、还有它是暗的还是亮的,就是它的光泽度;第三,就是色部定位。根据中医的理论,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脏腑、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在脸上都有特定的反映部位,这种反映部位叫色部。色部只要你把这个严格的定位能够掌握好,你才能知道是哪个内脏发生了问题。因此色诊严格说起来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察色、相气、色部定位。&& &&&&&& 色部的概念在《黄帝内经》里面也有,可惜两千多年以来没有人重视它,所以把它提出来也是有必要的。&&&& &&&&&&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三个部分,您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察色开始,给大家系统的讲一下,让我们在电脑前的、网络上的朋友,能够对自己都有一个初步的掌握。&&&& &&&&&& 王鸿谟:我们先说一下察色。颜色的变化实际上反映我们内在的两个信息,第一个信息是哪个脏腑发生了病变。通过几千年的临床经验,把不同的脏腑发生疾病之后所显现的情况做一个概括。他认为肺病最常显现的是白色,心病最常显现为红赤色,而肝病最常显现为青紫色,脾病最为显现的黄色,而肾病最为显现的是黑色,因此不同的颜色可以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症,这是一方面。&& &&&&&& 另外一方面,中医通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还发现病色和病症的关系。凡是有热症,一般的脸色就会变红变赤;如果有寒症,脸色就变青变白;如果有疼痛,病人的脸色就发青、发黑。这样,就把病色从两个方面发现了规律,一个是和脏腑的规律,一个是和病症的关系。这样,对于临床,把这两种规律综合起来,交叉进行,我们就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 另外一个问题,病色在脸上的显现。有可能显现出满脸一个颜色,还有可能显现在脸上某个区域,比如只有一个下巴颏是一个颜色。还有可能是脸上的某一小片出现。凡是这个病色显现的哪一点、哪一片都不是随便显现的,它都和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把满面的病色和色部的病色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确定疾病发生在哪个脏腑或者身体的哪个部位,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的了解我们身体的情况,及时的了解我们内在的信息。 &&&&&3、望色的方法 &&&&& 主持人:您能稍微举几个您见过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吗?您刚才说的白色,肺部有问题,我自己的感受就很深,比如说,一个人感冒、咳嗽的夜不能寐、咽肿的时候白是非常明显的。即便你过去是一个满面红光,但是在你有肺的时候,那个白色肯定是很明显的。是吧?&&&&& 王鸿谟:是的。实际上它还有一个过程,我们在感冒的时候中医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说风寒属湿燥火,外界的邪气侵害到人体的肌表,肌肤的表层。另外一个说法,足太阳膀胱经主人的一身之表。实际上,在色上这两种说法是完全统一起来的。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肺脏的色部在两个眉毛之间、印堂的区域,我在研究色部分布规律和研究全国人面色温度学规律的时候,曾经使用红外线成像的方法,测量了中国几百例人面色分布规律,我发现每个人印堂的两侧都有两条高温带,这两条高温带是从两角起始,通过眉的内测向上,实际上这两个高温带相当于足太阳膀胱经。&&&&& 主持人:就是肺经。&&&&& 王鸿谟:是的,一方面肺和脾处于一身之表,另外一方面,只要是外感风寒,首先表现在两个眉毛之间的一片趋于,它就会比平常干燥一些,用《内经》来说就是索泽(缺乏润泽),中央是印堂,是肺的部位,两侧是膀胱经。等到疾病发展了,有可能向内发展,比如说咽喉是肺的眉部,当它出现了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等症状的时候,很有可能从肺部向咽喉发展。还比如,他逐渐出现了怕风、怕冷、怕寒,病色就会逐步由印堂逐渐向眉毛的两个上方发展,当这些症状遍布全身的时候,就会从两个眉毛的上方发展为满脸是病色。这个时候,凡是风寒的,满面就出现青和白,如果是外感风热的呢,就会满面赤色。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部位的变化、颜色的变化,了解这个病究竟染上的是什么样的邪气,究竟这个邪气是怎么发展的,从而和我们古代中医的理论完全的密切结合起来。&&&&& 主持人:可以很踏实的利用古代中医的理论来治疗。&&&&& 王鸿谟:是的。&&&&& 主持人:刚才你说的颜色在脸部上方变化,很多人就发现感冒的时候,就是在两个眼眶疼。&&&&& 王鸿谟:是的,是有科学理论的。&&&&& 主持人:之前我们在MSN上请过一个专家,他说中国有&印堂发黑&的说法,其实在现在医院肺心病房是很重要的。&&&&& 王鸿谟:是的。
& & 二、什么样的脸色最健康?
&&&&& 1、脸色苍白的健康危机 &&&&& 主持人:所以如果肺心病的人,印堂发黑话,是不好的。对吧?&&&&& 王鸿谟:临床上,中医认为颜色白主要是主虚、主寒。我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漂亮的女士脸色特别白,而且白眼仁也特别白,白的发蓝,这其实是贫血的表现。为什么呢?我们的脸色应该是红黄为主,如果脸色比较偏白,应该是红如目。在白的脸色之中,应当有血液红色渗透在期间。如果脸上只剩下白了,根本没有红色了,那是血虚的表现。尽管中医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两个是重合的,很多状况都是贫血。实际上临床上发生的大多数这种情况都是贫血,特别是妇女和儿童。所以,色诊是有灵敏的反映意义。&&&&& 另外,血虚还不单单反映在全身的贫血上,实际上也是一个失血不足的表现。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物叫曹操,曹操在舞台上就曾经被描绘成大白脸,还有像董卓等这些奸臣都被描绘成大白脸。曹操的大白脸实际上也是一个面色,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应该尽量的保持和谐,能够帮助别人的,就应该帮助别人。但是曹操不是这样的,他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因此除了年轻的时候他刺杀董卓以外,基本上一辈子都是勾心斗角,争取权利。因此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神劳过度,就会心血损伤。心血损伤了,脸色就白了。而奸臣一个一个的都处于这种状态,就都被描写成了大白脸。因此,中医的道理甚至和京剧脸谱都有反映,我们一看就知道了,要么就是他全身血虚,要么就是心血损耗。这是第一个含义,血虚。&&&&& 从中医来讲,血虚如果发展严重的话,就会脱血,如果大量的出血就会引起血脱,脸色会变成夭白就是一点也不亮了,跟白色的墙皮一样。这个时候,病人就有生命危险了。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天晚上要自己生火做饭,有一天晚上进来了两口,一进屋女人的脸色就是夭白色,但是脉象却显现了革脉,这个革脉一般会大出血,于是就跟她的丈夫说,&你的爱人怀孕了&,但是我还没有说接下来的话,就看到这个丈夫站起来之后到处找棍子,要准备打我。我特别奇怪,当时不敢说什么了,当时我年轻,觉得可能没有摸准。这时候,丈夫才平息下来说,&我都已经离开家半年了,她怎么可能怀孕呢?&。我不敢跟他争辩,但是我就跟他说&她现在大出血&,我特意跟他找了一两野山参,而且我亲手把它捣成面,我跟他说:&如果你爱人发生什么问题,先把人参的煮了,有事再来找我。&,我的饭还没有做熟,他就跑回来说&我爱人不行了,你赶紧去!&结果我看到她的爱人躺在病床上,面色夭白,趟到床上,半床都是血,我说&人参煎了吗?&他说&煎好了&,我赶紧把人参灌到她的嘴里,她睁开眼睛。然把车推到路边,来了一辆汽车,送到了解放军医院,做紧急刮宫手术,才把血止住。当时如果没有这一两人参,病人就会大出血而死了。她是因为自己丈夫要回来了,自己吃中药打胎,造成了不完全流产,因此,血是止不住的。一般革脉出现,出血都是止不住的,但是我们有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只要把病人的生命抢救过来,做刮宫手术,就能救过来。&&&&& 所以,一旦我们发现脸色不明亮或者变成昏暗、干枯,就叫妖白,这种需要赶紧进行紧急抢救。&&&&& 主持人:表明很危重了。 && 王鸿谟:是的。另外,中医的脸色白还和气虚有关系,血液能够运行全身,中医认为是气在推动着。如果血液不虚,气虚的话,那么,血到不了脸,中医认为气虚也会出现脸色白,这种白发展严重之后就会成为气脱。因此,一旦发生气脱,脸也是夭白。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觉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最主要的表现是在前额在肺的色部上方会出现像珍珠一样的汗滴,这个汗滴擦掉了以后还会再出来。中医管这种情况叫&汗出如珠&。&面色苍白、汗出如珠、气喘微微、脉象微细&这是气脱的标志,这样情况下,一定要赶紧送到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这是休克和昏厥的前兆。这种情况,中医往往用独参汤挽回生命,这是中医的一个特长。&&&&& 因此,面色白色有轻的、有重的,重的时候会危机到生命。另外,我们都有感觉,冬天到外界之后,有可能回来面色就白了。所以,中医认为面色白主寒,而且是虚寒多、实寒少。这个虚叫做阳虚。为什么叫阳虚呢?就像天上没有了太阳,人间没有了人气,这个人浑身冰凉,行寒之冷,特别是四肢末端,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气喘微微,大汗淋漓,而且这个汗是又清晰又凉又淡。发生了这种情况,如果摸脉的话,脉象是微息,发生这样情况,中医叫阳脱,这是病人生命垂危的时刻,必须用参附汤、四逆汤去治疗。&&&&& 所以,小小的一个白色代表着人体很多的信息。当肺发生病症的时候,特别是咳喘的时间比较长的时候,脸色就会发白,这种发白,我们完全可以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清肃肺气的办法治疗,中医有一个就近驱邪的原则,你泄气从哪儿来的就从哪儿躯干走,中医用汗法解表,治疗这些表症。一旦严重的时候,发生生命危机的时候,人不但会发生气色的变化,五官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说,现在医学有一个重危病人的面容,这种面容实际上面色是灰白的,相当于中医所讲的苍白,灰中有白,白中有青,脸上没有一点血色,颊骨凹陷下去,四肢汗出,这种情况下,就是生命垂危了。中医在这两点上是共通的。&&&&& 还有甲状腺和白癜风这两种病也会出现脸色发白,但是它们两个有不同的特征。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他的白癜风的白色是发粉色的白,而且百眼仁也发白,头发也都发白,这是属于黑色素代谢障碍的问题。所以,当我们主夭白色、主虚、主寒以后,我们就可以诊断出肺病,我们可以诊断出血虚和不同的程度、气虚和不同的程度等,可以纠正病人存在的状态,或者把病人赶紧送到医院抢救,这样就无异于多了一项保健和养生的措施。&& &&&&&& 那么,在中医中,黄色主要和脾虚有关系,中医认为脾能够运化水湿,经过胃肠道消化吸收的饮食营养由脾吸收,脾吸收了了精华之后向上疏松到心就变成了经血,向下疏松到肺就变成了肺气。所以,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那么,如果一旦脾虚了,就会发现气虚和血虚,我们的脸色的血色减少了,就会出现萎黄、淡黄、没有光泽,中医认为这是脾虚的标志。&& &&&&&& 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把握的话,我们可以看看病人的嘴唇和嘴唇周围一圈发白的区域,如果脾胃功能健旺,唇色明亮、润色、鲜活;如果脾胃功能差的话,不但嘴唇颜色淡、暗,唇色白的颜色也会减淡、减暗;如果在面色蛋黄的同时,有嘴唇的变化和唇色白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确定他有脾病,这个病人一般来说不想吃饭,吃不多,无论多香的东西,他也吃不出香味来,而且吃完肚子就胀,大便一般都比较稀。一旦我们发生这种情况,给病人吃补脾的药,就可以得到纠正。&& &&&&&& 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当得了比较严重的疾病,病人长期不能饮食的时候,满脸的变色都非常严重,唯独这个病人的鼻头出现了明亮和润泽的黄色,有经验的中医一看就知道了,这个病人尽管病重,但是脾胃之气尚存,这个病就比较容易治疗和痊愈。反过来说,如果脸上部位颜色并不严重,但是鼻头失去了明亮的颜色。那么,这个病就很严重、不容易治疗,因为中医说&无胃气则死&,胃不能吃饭了,也不能吃药了,这往往是不好的。&& &&&&&& 和淡黄和萎黄不同的是,有一种病人脸色发黄,但是有虚胖的感觉,就好象刚蒸出来的馒头比较喧腾,就好象刚出烤箱的面包很喧腾,说肿还不到肿的程度,黄而喧腾。中医把这种情况叫黄胖,这种情况一般是脾虚而且湿剩,因为脾还运化水湿,因此,既有脾虚,又有水湿,水湿上于面部,就使得脸色上发肿。这种情况在南方比较常见,因为南方以前种菜的时候都是赤脚浇粪,粪中有一种成分容易从脚趾缝中钻进人体,经过血液循环,在肠道中寄生,它一方面沟住肠道,一方面吸收营养,造成人体大量失血,就会造成病人发胖,叫沟虫病。如果发生在南方,除了健脾之外,还要驱虫、勾虫,这样才能把病人的病根本的治好。&&&&& 主持人:很典型的是吸取营养,等于在截断他的后天之本。
&2、面黄肌瘦是哪里出现的问题?&&&&& 王鸿谟:所以,像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驱虫了。另外,在一些农村或者偏远的山区,有很多孩子饥一顿、饱一顿,长期营养不良或者消化不良,这种也容易出现脸色黄,面黄肌瘦,这种状况中医叫疳积,这种情况单用补药和泻药都是不行的,中医有很多方法都是简便有效的,中医就发明了捏脊的方法,通过给孩子捏按督脉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造成良性的刺激,可以使脾胃功能恢复、各个脏腑功能恢复,从而使孩子很快的恢复健康。&& &&&&&& 其实现在城市都是独生子女,有很多孩子有母乳不喂养,还要喝牛奶,还要限时限量,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因此,有很多孩子因为吃牛奶定量不合适、喂养不合适,从而引起消化不良,也会引起疳积,这种孩子除了消瘦、面黄以外,舌苔都很白、很厚、很腻,也可以采用颞肌的方法治疗。因此,黄色对脾胃的病有很多好的价值,也是非常贴近老百姓实用的。&&&&& 主持人:我有一个同事家的小女孩2岁多,一会儿感冒了,一回又不好了,喂养始终在失调状态,脸色面黄肌瘦,后来去看中医,中医就像您说的给她健脾,让她吃七脾丸,除了人参补的药之外,其他都是莲子、山楂,这个小孩面黄肌瘦的病就慢慢的治好了。后来有一段时间之后,大家都问这个小孩面色怎么不那么黄了,说是吃了七脾丸,整个校区的人都去吃七脾丸了。她就像您说的,脾是后天之本,不把脾弄好了,孩子的整个发育状态都会很差,而且她这个黄是非常典型的黄。&&&&& 王鸿谟:对。还有一种情况是非常典型和常见的,不但脸色黄,而且白眼仁也黄。这种情况,目黄、面黄(深黄和尿黄),中医叫黄疸。在黄疸的认识上,中医和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从治疗上,现代医学,因为它是病毒没有什么特效的疗法,而中医恰恰有非常好的疗效。中医认为,黄疸分为四种:第一,阳黄。脸上又黄又明亮,就好象阳光照射下的桔子皮一样,中医认为:&& &&&&&& 第一,阳黄。由于湿热引起的,凡是湿偏重的,脸色黄色明显;凡是热偏重的,脸色黄色明显;凡是热偏重的,脸色黄色明显;湿和热都重的,那就是红和黄都明显。热向不同、湿向,不同表现出的脸色也不同。&& &&&&&& 第二,阴黄。如果说阳黄多出现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或者胆囊性急性感染的话,那么,阴黄主要见于慢性的肝病或者慢性阻塞性的肝胆疾病。这时候情况,脸色是青中透黄、黄中透青,而且很昏暗,就好象过去农村的厨房多少年没有粉刷过。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寒湿引起的。&& &&&&&& 第三,温黄。无论是阳黄还是阴黄,它具有明显的传染性,而且具有发热的现象。我们现在所说的病毒性肝炎,因为它有传染性,而且有发热的症状,大体都是属于热黄。&& &&&&&& 第四,急黄。在所有的黄疸之中,发展最快、愈后最差的就是急黄,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讲的急性或者压急性肝萎缩。这种情况的病情发展很快,它的黄色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它像18K金一样,18K是纯粹的黄色,而24K金中有红色。这种情况,发展又快,愈后又差,往往是现代医学治疗中的一个难题,而中医治疗它往往有非常迅速而显著的疗效。&& &&&&&& 所以,黄疸在满面黄色中的意义格外的突出,因为一旦它爆发流行的话,往往会引起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城市男女老少发生病情。因此,作为一个医生是需要特别警惕的,一旦发生了,要上报传染病中心,可以预防传播。&&&& &&&&&& 主持人:无论是阳黄、阴黄等,只要听得到黄,在中医中,黄是脾的颜色,可能都要照顾到脾。中医有一句话的意思是,好象是肝的问题,但是得通过补脾,来把肝的问题解决。&&&& &&&&&& 王鸿谟:但是因为它有湿,因此比较健脾利湿,必须把湿邪去了之后,这个热没有留恋之处了,才能痊愈。所以,中医讲究治病求本,这个本是和湿有关系的,因此也会出现黄色。&&&&& &&&&&& 主持人:刚才你说到阴黄的时候,我的有一个病人是长期的慢性肝硬化,他的脸色是永远洗不干净的灰黄,他几次找中医讲,都说脾虚很重要,包括后来他用药,用到100克黄芪,之后感觉到面色黄的与成分好一些,这是中医讲的脾气虚的情况改善。&&&& &&&&&& 王鸿谟:因为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凡是有脾病的不能运化水湿,肯定就会生湿;而凡是有湿邪,无论是表湿还是里湿,首先是要看脾。因此,我总结了两句话:湿邪先看脾,脾病比伤湿。一旦见到湿邪,一定要考虑如何健脾,一旦看到脾虚,要首先考虑如何利湿。所以,中医中健脾和利湿的药都是共同的,只不过有一个健脾为主和利湿为主的问题。因此,我们一旦发现了黄色,要区分它究竟是虚症还是实症、究竟是脾病为主还是以湿邪为主,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治疗了。 & 三、哪些情况对面色有影响?
&&&&& 1、如何分类年龄面色? &&&&& 主持人:现在和平时期,抛开肝炎传播的问题,我们写字楼里面的很多女孩子面部黄色很常见,一个是因为她的运动很少,还要耗心血,每天压力很大,有很多心事,都会伤湿。&&&& &&&&&& 王鸿谟:因为中国56个民族中绝大多数都是黄种人,中国历来以来为黄为正色,中国人的正常面色也是以红、黄为常色。这里面谈到正常的脸色,包括三个成分,第一,主色。终生不变的基本颜色,比如说有些人一辈子偏白,有些人一辈子偏红,有些人一辈子偏青。人的面色是从3岁开始固定,刚出生的时候白,以后不一定白,以后可能越来越黄;刚出生偏红,3岁以后会越来越变白。所以,人的脸色是有变化的。&& &&&&&& 这种变化一种是季节性的变化,春天的时候脸色偏青,夏天的时候脸色偏赤,秋天的时候脸色偏黄,冬天的时候脸色偏黑,一年四季人面部颜色的变化是属于正常的,如果不变反而是不正常的。除了这个之外,所有生理性的变化都叫变色。&& &&&&&& 首先是男女的面色不同,女同志的面色要比男同志白一些、亮一些,又白又亮是女性比男性面色的优越之处,这叫性别面色。&& &&&&&& 人还有年龄面色,女生以七年为一个生理阶段,一生经过七个阶段,7岁换头发、换牙,14岁开始来月经21岁发育成熟,具备生育能力,可以结婚,28岁最适合生育,35岁开始走下坡路。&&&& &&&&&& 主持人:我们在MSN谈过很多,36岁之后不要孩子,很多西医的妇产科医生这样讲。&&&& &&&&&& 王鸿谟:实际上这是中医最先的提法。49岁女性所有的生殖功能丧失。我在调查全国四大城市女性面色普查的时候发现,女性一生的面色都是以七年为一个周期,不断的发展,有很强的规律性。人的脸色亮还是不亮、深还是浅,实际上和两个因素有关系:一是体内的能量;二是太阳照射日光累积的效应。35岁以后的女性受日光照射30多年,日光照射效应的累积,她的脸色一是越来越暗、越来越黄、越来越深,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 男性的一生是以八年为生理周期,8岁的时候开始换头发、换牙,16岁开始具备初步的生育能力,24岁发育成熟,40岁开始走下坡路,64岁丧失生育能力。我在做全国四大城市男性面色普查的时候发现,全国所有城市的男性确实存在着这种阶段性的变化,有很强的规律性。可见,我们的中医,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年以前是善于观察和总结的,用现代的仪器观察确实存在这方面的变化。&& &&&&&& 还有地域面色,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城市、各个农村,人的脸色有不同的规律。但是总体来说,凡是离赤道越近、日光照射越强的地方,脸色就不好,又黄又暗;凡是离赤道越远、太阳光照射越少的人,他的脸色又白又嫩。因此,我在全国四大城市女性面色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重庆女性的面色最好。为了验证全国四大城市男性的面色,我选择了成都,成都男性的面色是最好的。所以,女性要想保持一个好的脸色,一定要躲避太阳,要注意好防晒。&&&& &&&&&& 主持人:所以,皮肤科医生也说,所有的化妆品、护肤都可以轻视,但是防晒是一年四季都必须要进行的。&&&&& &&&&&& 王鸿谟:前些年盛行到海滩晒太阳,结果晒出很多皮肤癌来,现在都已经改变了。像这样情况,都是黄色发生的一些因素,女子过了35岁、男子过了40岁会又黄又暗,这是中国人的一个普遍规律。 2、红赤型面色的病症分析& &&&&&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红赤色,红赤色是血液的颜色,一般来说,血红蛋白增高、血液量增多、血管扩张都会出现红赤色,所以,中医认为它主热症。在中医的理论来说,温热、火、暑同属于热,但是它有不同的含义,温的程度比较轻,热的程度比较重,而火的程度最深。而既有温热,又有湿,这是发生在特定的季节,叫做暑。温热是外感,火可以内生。温热、暑都是病,而火可以有生理之火,有病理之火。除了这个差别之外,所有的热症,温、热、火、暑都能表现在脸上。&& &&&&&& 中医分为三种:实热、虚热、假热。&& &&&&&& 实热,一般红赤色的颜色特别深,特别浓,用张仲景的话来说,叫&面赤如醉&。又深、又浓、部位广泛、时间持续的红赤色,中医对这种热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去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无论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其他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自然气象周围环境引起的热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 主持人:比如我们一般的肺炎。&&&&& &&&&&& 王鸿谟:比如各种急性的炎症,我曾经治疗过一个小孩,他是初三的小孩,非常的用功,发烧到39度还要坚持上班。孩子的妈妈说:&大夫,你看看能不能开点药在上学的时候吃?&,我就给他开了一斤生石膏,回家之后用鸡蛋清,用暖瓶,洗干净了之后,放进去,用滚开的开水灌到里面,盖上盖,上学的时候让他喝这个水。孩子发高烧,他口渴,等到他放学的时候,一暖瓶的水都喝完了,他的烧也退下了。因此,中医治疗热症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中医治疗这些热症,包括用清热泻火的一般药、清热燥湿的药、清热凉血的药,包括用生石膏,都是起到很好的作用,都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 另外,如果红赤色只出现颧颊的部位,不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而且是娇嫩的颜色、浅淡的颜色,中医认为是虚热。一般来说,有肺结核的病人、慢性风湿热的病人,或者是有一部分有心脏病的人,他会在颧颊部位。这种情况一般不是满面通红,而是局部的潮红,不是持续性的潮红,而是断断续续的红,就像潮水一样发作,一般是下午开始发作,傍晚的时候最重,后半夜就消失了。所以,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中林黛玉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肺结核死了,只好找姥姥。上午开始她写诗、填词,都是最好的,一到下午,她就开始面色红,开始发烧,开始急脾气。所以,傍晚的时候是和宝玉吵架频率最高的时候,也是她情绪最不好的时候,这和虚热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诊断这种情况,用滋阴清热的方法,用一些干寒、干凉药物,在滋阴养阴的基础上,然后把虚热逐渐的清掉。林黛玉只是从薛宝钗那要了一些人参养容丸,而人参养容丸有黄芪、肉桂等温燥性药物,反而病情加重,最后因为干咳伤肺而死。 主持人:曹雪芹是很懂中医的。&&&&& &&&&&& 王鸿谟:所以,曹雪芹是一个很好的中医。&& &&&&&& 另外,当出现红赤色的时候还要考虑病人有没有真寒假热的情况。刚才我讲过了,当有虚寒的时候,病人的脸色是苍白的,如果在苍白的脸上出现了一道两道娇艳的红色,这种情况属于真寒假热,这是病人临终的一种表现。在明代的医案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明代的一个宰相得了热症,想要跳到井里喝井水,所有的医生都准备给他开生石膏等大寒的药,结果他们家的小书童说:&如果我的主人如果吃这个药肯定得死&,中医都嗤之以鼻,但是书童说:&不信的话,你们把井里的水打上来让他喝&。结果把井水打上来之后,病人看了看本能的就推开了,于是书童说:&一杯凉水他都不敢喝,你们这么凉的药给他吃下去,那不是要我主人的命吗!&所有的人都服了,然后问他怎么发现的,他说:&我在拉主人不让他往井里跳的时候发现他的皮肤是热的,但是骨头里面是凉的,因此内真寒外假热。&所有人都服气了,于是给他的主人开了干姜、附子、人参,病人吃完了这些药之后,浑身发冷,哆嗦得牙打颤,钻到三床被子里还冷得要命。真寒显现出来,再吃几副之后,病人恢复健康。&& &&&&&& 所以,看到脸色发红,还有一种情况是真寒假热,要用真热来治疗,这样才能抢救病人的生命。&&&&& &&&&&& 主持人:我插一句话,他连井水都不想喝,有的人特别寒,他也想喝水,但是他只喝热水,他本身对温度的选择也说明他病的性质是寒性的。&&&&& &&&&&& 王鸿谟:实际上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也就是病情所需要的。因此,中医善于从望、闻、问、切等各种方法去观察病人真正的需要,然后治病求本,判断出真正的病根是什么,这样就可以排除假象,探寻本质,取得很好的疗效。这又是中医的一个特长。&&&& &&&&&& 主持人:而且您讲的色诊,我跟着您的思路,内容真是非常的丰富。今天仅仅是开了一个头,包括您说的色,后面的青、黑方面都还没有讲到,乃至脸部某个部位的异常意味着什么。这些我们都会在以后的直播中一一给大家讲解。今天的直播到这里,我们会把文字实录挂在网上,谢谢网友的参与,王教授!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症状起因:
有哪些症状
、、、、、
今日坐诊大夫
赵骞主治医师
擅长: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的中...
革脉 &是怎么引起的?
革脉 &如何治疗?
革脉 &吃什么好?
革脉 &病人的经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生堂视频王鸿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