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心理医生倾述 因是学生 所以不能负担付费通网站的 见谅

南风起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南风起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32b87c_b62242f',userId:,blogListLength:29};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吗
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吗
08-09-17 &匿名提问
教育转化差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难点。凡是差生,历来皆让家长操心,老师费心,社会担心。因此,转化差生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许多同仁也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本人在转化差生方面也花去了不少时间及精力。 认为转化差生要爱与严双管齐下,用心去感化,用严肃的纪律去约束。 一、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已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的,责任大且费气力的工作。要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差生,有的品德差,有的学习差,有的则是品德学习皆差。 差生的心理状态复杂,表现形式各式各样:有的情绪低沉,沉默寡言;有的好动,易惹事;有的自暴自弃,无心向学。由于差生存在自制力差,意志不坚定,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差,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间接影响学校的学习风气,造成班主任的压力大。教师只有热爱班主任工作,才会产生动力,才敢面对压力,不厌其烦地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教育学生,转化差生的工作上努力地把他们教好。因此,热爱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前提。作为教师,应该把爱无私的奉献给学生,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四有”新人。 二、坚持正面教育与纪侓约束并举的方法进行教育。 正面教育,就是用事实和道理进行正面教育,启发、调动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并用严肃的纪律去约束,使其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所以,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一日规》等规范教育。一旦有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就要认真对待,坚持说服教育,指出其危害性,并严格要求改正。但这“严”有别于体罚,动辄处分的“严”,应以爱作为严的基础。如学生违纪情节严重,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在给以适当处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坚持说理教育。处分学生的目的也是为了教育学生。说理可使受处分者进一步理解纪律的严肃性,心悦口服地接受教育。要让严的目的真正为学生理解,做到爱与严互相交融,疏与导辩证统一。 差生既有较强的消极心理,又有一此积极的心理因素。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就是促进他们思想上,学习上的消极因素。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就是要促进他们思想上,学习上的消极因素向积极方面转化。而正面教育,是发扬积极因素的主要手段。所以 认为应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信任他们。与严格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以疏导代替指责。 指责,是指对学生的一种不尊重、不信任的表现,只会加深学生的自卑心理,并造成逆反心理。而疏导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教师广开言路,让学生讲真话,把各种思想意见讲出来,然后,教师加以引导转化。造成差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出于无知,有的缺乏健康的情感,有的缺乏意志力,有的则是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如何做好疏通,引导工作。关键一个就是深入学生,多方面了解,弄清其所以然,找出症结所在,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明辩是非善恶,改正缺点错误。及时抓住其转化的契机,春风化雨般地使其受到感化,促进转化。 例如:今年 刚接手的小吴就是一位双差生,到 班之后,学习跟不上,自制力差,由于父母的溺爱,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学习更是不认真,上课无心听讲,各方面的认知能力也差,不按时完成作业,爱惹事,大家都不愿与他交朋友。找到症结所在, 立即上门做其家长的思想工作,指出溺爱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希望父母重视,并对他严格要求。让姐姐们在学习上帮他一把。同时, 主动接近他,与他谈话,让他知道自已的缺点,并提出要求。在学习上引导他明确学习目的,制订学习计划并耐心地辅导他。同学们看到 如此关心他,都主动与他交朋友,并争着要帮助他。在关爱的氛围中,他变得听话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二)以谈心代替说教。 谈心,指的是师生互相倾吐心里话,交流思想。它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避免无休止的说教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谈心有利于打破师生教与受教之间的“森严壁垒。”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领悟道理,在情感交流的理解中获得心理平衡,所以谈心是 常用的方法。把谈心放在校园的散步,课余的“聊天”,回家的路上,家里的座谈等场合进行。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推心置腹地与教师交谈,使师生思想感情更容易沟通。 小佳成绩良好,悟性也好,但上课有时精神不集中,爱玩小东西,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 利用课余的时间,在校园里边散步边与他交谈。老师正确的评价,将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比金子更宝贵的自信。所以 对他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可是,有个小毛病,就是写作业时总爱玩笔或橡皮等。造成作业写得慢,不能按时完成。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能很快地把作业完成的。”他听后高兴地说:“ 一定改,不过……” 鼓励他大胆地说出自已的想法。他说:“ 怕管不住自已的手。” 表扬他的坦白,肯定地说:“只要你有信心,再加上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你肯定行的。”经过一番努力,他改掉了爱玩小东西的毛病,上课认真多了,作业也按时完成。 (三)挖掘“闪光点,”扬长避短。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有两重性。差生身上有不少缺点,但也有某些方面的优点,如果能挖掘其“闪光点,”扬其所长,也会起到以积极因素来化解消极因素的作用。差生大都有共同的特点,即课内无心学习,但第二课堂活动却很活跃,在一些文体比赛中能取得较好的名次。所以教师要主动地接近关心他们,积极寻找,创造机会,给这类同学施展自已的特长、才华的条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战胜自卑感,孤独感。 班中小文、小玲两位同学成绩差,但都各有各的爱好。小文字写得好看,小玲的画画得好。根据这一特点,在班里组织书法、画画比赛。在比赛中,这两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特长,均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使他们得到同学的尊重,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从此他们迎头赶上,勤奋学习,学科成绩逐步提高。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 由于学生的自 控制,自 意识较差,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形成自 教育的习惯。因此在某些程度上学校和家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 小彬是 班的双差生,上课老是不能集中精神,书写马虎,作业总是没有按时完成,成绩跟不上。通过家访,得知小彬很不诚实。父母让他完成作业,他就骗父母说作业完成了,然后总是溜出去玩。为了纠正小彬的不良行为, 请他父母协助配合。主要是让他母亲多抽点时间管教、督促。并找机会与小彬谈心,让他知道不诚实、说谎是不对的,对学习不认真、不勤奋是造成成绩差的原因,鼓励他认真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并让优生带他一起学习,帮助他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也时常给他辅导,多给予关心。 坚持每星期和小彬的家长联系一至二次,及时了解小彬在家的学习情况,同时把学校的教育工作告知其家长。由于 和小彬的家长密切结合步调一致,经过近半学期的耐心疏导,严格要求,小彬各方面进步很快。 总之,学生对错误行为的纠正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反复性很强。作为教师要有耐心,恒心,做到施之于爱,执之以严,授之以智,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逐步得到转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成不了,这是一门职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般来说,很多学生有什么话不太喜欢和班主任说,不了解就没办法去解决问题。所以即使你想成为他们的心理医生,也很困难。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作为教师,如果想很好地了解学生, 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应该说懂得孩子的心理是必要的,有益的. 好像老师应该要学教育心理学相关科目的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应该懂一点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的专门人才。因为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腾飞必须以人才的培养为基础。这就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的缘由。 在倡导素质教育中提出了全面素质,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 当今的&健康&概念,已不再是单纯地指机体(或身体)的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确定健康有三个含义:机体健康、心理(或精神)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往往影响机体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是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同时,社会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因此,推行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不健康现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那么判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指标有哪些呢? 一般说来,判断心理健康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适应性指标,另一个是发展性指标。前者比较简单,一切不适应社会的现象都属于不健康,如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着诸如嫉妒、自责、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都属于适应性问题。后者却比较复杂,因为中小学生处于发展阶段,多数问题属于尚未发展或尚未得到发展的问题,例如青春期的种种表现,只要在正确的教育下,通过发展,就进步了,不成问题。 发展性指标是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性的指标。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这里的心理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智力因素又包括感知觉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包括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包括诸如敏捷性、灵活性、独创(创造)性、批判(分析)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以外又能对智力活动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的兴趣、稳定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因此,我们在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从提高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层面上来阐述,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很清楚,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该从正面来论述,它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含义之一,也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二、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在一个温饱尚未得到解决的社会,是顾不上什么心理问题的。但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应激状态的持续、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心理失衡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过去没有而现在出现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儿?《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式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这里具体又分为外部和自身两种原因: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使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子女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是青少年期,即心理学家所称谓的“危机期”。一些心理学家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特点、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的现状所造成的青少年反抗社会、反抗成人、藐视法律、铤而走险的事实出发,认为个体发展的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反社会行为,要和现实、成人发生冲突,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E.Spranger)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阶段;霍林渥斯(L S.Holling-worth)称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艾理克森(E.H.Erikson)提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避免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等等。我们不必照搬西方心理学家的这些观点,但是,青少年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而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容易出现逆反、对抗心理。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种种矛盾,使之日渐趋于成熟化。处理不好,必然会使青少年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三、科学地寻找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在每个方面的具体标准,我们很难包揽无遗地逐条列出,但是,大体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的探索者。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心理健康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合理使用体脑,顺应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活动规律,注重一定的运动调节,能借助体脑获得智力和能力的更好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每个人都有幻想,心理健康的学生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幻想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且在时间上比较短暂,不会妨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地调试。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人总要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如下方面: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既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会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是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心理健康的学生知道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这就是&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道理。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是虚伪地恭维别人,而是诚心诚意地称赞别人的优点。对于对方的缺点也不迁就,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批评,并帮助其改正。 5.积极地沟通。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沟通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而不是含糊其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真诚的友谊意味着健康。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与人和谐相处,并亲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即在保持个性和差异的前提下亲密合作。 (三)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加以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除同周围的人相比较外,还常与理想的自我相比。心理健康的学生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从中认识自我。 3.及时而正确的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因为学业成绩或工作成果,通常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或努力的程度,但如何归因呢?是归因于运气、教师教得怎样、有否提供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是归因于主观的能力与努力程度?心理健康的学生,主要归因于主观。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从中不断地充实自己,超越自我,悦纳新的自我。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的难易程度,把抱负水平定在既有一定的实现把握,又有可能冒失败风险的层次,以此激发自己努力进取。 6.具有自制力。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为既定的目标而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的其他不良行为和冲动,遇到挫折不忧郁、不悲愤,镇定对待,分析根源,保持乐观态度。 四、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也没有统一的程序,但是,必须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 (一)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39;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发达国家一直受到重视,今天,它又被我国教育领导部门列入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之中,并写进中央的文件。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门科学,科学性是其灵魂,坚持科学态度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理论和方法的依据是学校心理学,二是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5~18岁的学生,尽管它也探索正常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但其侧重点还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心理学的出现与崛起,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心理科学的依据。学校心理学家进入学校,不仅为学生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地开展工作,而且也是学习辅导、职业指导和道德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客观性原则,特别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我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直接参与心理教育预防、咨询、评价和矫正的人员,必须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这里,我想指出的是,目前有的媒体宣传不够严肃,有的统计不太严谨,过分渲染了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认为20%或30%甚至40%的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有的人说52%甚至2/3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那么,办学校还不如开精神病院。在教育部召开的一次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上,我说,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我们学生心理的主流是健康的,即使有的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也是要求心理健康的。我这个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因此,我们必须以认真、坦诚加师爱的态度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 (二)尊重和理解学生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做到完全地尊重他们。首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许多学生,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尊心较差,缺乏自信,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其次,尊重学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这样,教师才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为学生所接受。为此,教师要建立这样的信念: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人都是平等自由的。因此,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包括同情性理解和认识性理解两种。同情性理解,是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当事人的眼睛去看,用当事人的耳朵去听,用当事人的心去体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忧伤与痛苦。认识性理解,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目标:消极性目标和积极性目标。消极性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积极性目标是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使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人格或个性日趋完美。从积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正常学生。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积极向上。也就是说,教学生心理更健康,素质提高得更快。即使从消极的角度考虑,上策是预防而不是治疗。由此可见,学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模式,而不是医学化模式。 (四)全体与个别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四有”人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当然也同时预防各种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于较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个别学生要做到个别辅导。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上,应坚持全体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一般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面向全体的教育方式,而对于少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个别教育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相应措施。 (五)助人自助,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既然是教育,教师的任务是助人。但无论是教育还是辅导,最终目的是通过助人以达到学生自助,即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如果教师越俎代庖,对应该学生做的事也加以包办,不仅无助于其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害了学生。因此,教师只能为学生引路,不能代替学生走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助人”和“促进学生自助”,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允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百花齐放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之一是集体讲座或开展实践活动课,这就涉及到教材问题。现在各地出了许多有关教材,针对大学和中小学都有。需要指出的是,教材的编写要有一个指导思想。据我所知,教育部正在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我自己觉得有这么几套教材较好。一套是沃建中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心理导向》和《中学生心理导向》。该丛书的特点是,其一,与学校工作学制是一致的,中小学每年级的上、下学期均有一本。其二,实践性强,全套书几乎不讲理论,都是实践例子,追求实效性。一套是焦向英主编、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心理素质培养〉。该丛书的特点是,其一,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为每个年级都编写了一本,另有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其二,可操作性强,全套书突出活动情境设计,用深入浅出的事例说明人生的哲理。另外,上海也出版了这类教材。据我所知,早在1987年黄浦区教育局和黄浦区教育学院发起、徐崇文编写的《心理品质培养》,这本书主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有两点必须指出,一是允许一纲多本,但&多本&目前已有了,国家教育部要尽快拿出“指导纲要”来;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所编的任何一本教科书,最好不要满足于课堂效应,而要重视实效性和实用性。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地说,我认为,应该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 心理预防,即预防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是积极预防的有效途径。在心理卫生方面,应坚持的原则有: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要按照不同年级或年龄安排好生活节奏;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情绪情感良性发展;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包括性教育);要根据学生气质、性格和能力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要防止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还要特别加强中小学衔接阶段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如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二年级)的心理保健措施。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问题,主要依靠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班主任工作来解决。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或辅导的原意是指对人们,特别是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办法,使其对自己和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采访者即要求咨询者尽管有心理正常的人,但往往心理不太健康或心理失常者占相当比例。心理失常,有轻度的和重度的,机能性的和机体性的之分。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主要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要纠正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体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其次是家长和教师。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心理咨询有误解,认为那只是用以咨询学生的,而与自己无关。实际上,许多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不妥当,或面临着问题,他们也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另外,学校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分析学生有关心理症状,掌握学生确切的征兆,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心理障碍。还应该指出的是,&问题&儿童青少年不只是一般学校里有,重点学校里可能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北京市开设了王建宗任主任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上海、石家庄等地也较为活跃。当然,要办好心理咨询室或咨询中心,咨询人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针对情况,给予教育;启发对方,解除负担;以友相待,尊重信任;绝对保密,维护德性;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地展开。 (三)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诊断性评估是一个包括确定目的、观察现象、收集资料、查询原因、实施测量、综合评估等在内的完整过程。心理诊断是一项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所以在开展中应做到:尊重客观心理事实;坚持科学严肃的态度;讲究系统整体性;从发展的角度对待诊断对象;注意保密;以教育为最终目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是一种一般性的诊断性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矫正前,也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或特定方面的诊断性评价,以确定状态,寻找原因,做出全面评估,并加以确诊,为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准备。| (四)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指对不同年级学生在语言、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目前,对多动症、学校恐惧症等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了行为矫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对离家上学极度害怕而表现出多种心理和行为征兆,如腹痛、抑郁和恐惧等心理症状。据统计,约有0.4%~2%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患有学校恐惧症。学校心理学家对学校恐惧症的表现、原因及分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矫正理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中小学应与有心理学系或心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加强联系,只要有这方面条件的高等学校,我想他们肯定能帮助中小学做好行为矫正的。 (五)学习指导 所谓学习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价值,以教材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方法的辅导、学习成绩的评估及其反馈等。特别是比较细致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选择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进而按照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以及习惯进行学习,以便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即对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职业加以指导。目前,北京市不少学校在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研究,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项重要改革,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对学生个人的能力、性格、体力、家庭、经历等进行考察,通过调查和统计获得各种职业对能力和特长的要求,并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这样,具体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唤起他们对将来的考虑,指出机会并监督其工作的情形和进展,使学生得以正确选择并从事职业,以充分发挥其能力和积极性。 上述六个方面的途径及其措施,涉及到学生在道德、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卫生、生活、自我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领域。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一定能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六 建设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我想起了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家的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学家从哪儿来?发达国家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有心理学家深入学院和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从事学院心理学课题的研究;另一方面靠大学心理系,教育系(学院)来培养。大学如何培养学校心理学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训练提出过三项要求:(1)具有教学文凭或教师的合格证书;(2)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目前,多数国家都按照这三项要求,从中小学教师(受过高等教育)中来培养学校心理学家。例如,澳大利亚允许符合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州的教育部提出申请,获准后花一年时间自费学习心理学的有关课程,取得有关证书,即可从事学校心理学家的实践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名中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按此比例,我国至少需要3万多名学校心理学家。而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总数才4000余人,即使全体改行变成学校心理学家,也不到七点五分之一。目前大学心理系(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只有300多人。如果全部培养为学校心理学家,人人不死需要100年才能培养成功。因此,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包括学校心理学家主要地只能来自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我设想应逐步分别层次,最基层的是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主要是由班主任或德育课(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来担任;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某一地区,或像国外那样名中小学生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负责一定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经过培训,我这里不想在课程上展开分析,但学校心理学家的培训是有课程要求的(见1995年第一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拙文)。我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心理学专业联合培训教师。目前各地在掀起一个&证书热&,我认为应该按照不同层次颁发不同的证书,用以证明不同等级和程度。发证书涉及到考试问题,谁来考试?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各地考试院联合行业(心理学)机构来进行,这样显得公平、科学,并能够保证质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做受欢迎的班主任 &#160;
&#160;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的目标,而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60; 我觉得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特别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恢复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个女同学晚上偷偷出去上网,我和她家人找了她大半夜,还是没有找到,我当时又生气又着急,心里暗想:“这次我绝不会轻饶她。”第二天早上我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发现她站在外面,低着头,还没等我开口,她就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昨天晚上不应该出去上网,让你担心了,你骂我吧!”听到她这样讲,我一夜的疲劳和气愤都烟消云散了。我沉着气没有批评她,只是耐心地告诉她事情的严重性。后来她主动给我写了一份深刻检讨,文中写到:“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从来不会做出令人很惊讶的事来。但是在重阳节那天晚上10点多,我和从前几个要好的同学去上网了。而且是通宵的。当时我只是认为她们大老远来找我,我没有理由扫她们的兴。 第二天早上,我们各自回学校,就在我进入校门口的时候碰上聂科长,于是我的名子被记在夜不归的名册里。我知道,就因为我的理所当然,给班主任带来了很多的担心和麻烦,我很过意不去。在这里由衷地对班主任说声:对不起!老师,我错了。班主任的谈话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憾。她说:‘上一晚通宵网才10元,不算多。但是,你应该考虑到,你父母交几千块钱送你来读书,是为了你将来以后的生活过得比他们好。’简短的一番话语,一针见血,刺痛了我的心…… 我会认真学习,用行动来证明一切!”果然,这女孩后来变化很大,她不但刻苦读书,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例如在校运会获得跳远第三名;代表学校参加市乒乓球比赛获得团体第二名;参加校篮球比赛获团体第一名等好成绩。至此,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决不是姑息、放纵,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茁壮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发展,对于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们每一次信任和宽容,都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 &#160; 其次,做班主任不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还须掌握一定的处理事情的技巧和艺术。我们班有个女同学,性格比较孤僻,容易躁动,稍不顺心就在宿舍里大吵大闹,或是捶打床板。平时其他同学都不敢惹她。一次同学向我反映她想退学,我立即找她谈心。一开始她显得有点拘紧,被动地回答我的问题,于是我就跟她聊家常,很快她的面部有点表情了,特别是谈到父母,她时而露出骄傲的神态,时而一脸忧郁。我说:“敏,看得出你爸爸很疼你,你是女孩子都让你读书。”她骄傲地说“我来读书的时候,他带了7000元来交费,还要让我读大专呢,我不让他交这么多,只让他交半学期学费, 因为我不高兴就不读书了。”我说:“不读书,你爸妈能同意吗?”“他们被自己的事情搞得一团糟,天天吵架,哪有空管我?!”她一脸忧郁地说。我说:“我知道你很爱这个家,很希望爸爸妈妈能和好,但大人的事情是没有谁对谁错。你惟一能做的是读好书,让他们有一个责任,有一个共同事业。如果你都放弃了,他们也会放弃。你好好想想。”见她低着头,眼睛泛着泪光,我知道她认同我的观点了。于是,我又说:“为了不让自己有退路,你将欠费都交了,你就会有责任感,就不会有太多想法,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家庭负责。能下星期回来交费吗?老师等你好消息,你是不会让老师失望的。”事后,我经常了解她的情况,关心她的生活学习,使她从心底里面接受我,认同我的教育。果然,敏没令我失望,不但准时将欠费交了,还想报读大专班。现在每逢过节都给我发信息送上一些问候,在班上同学都说她变了,变得多了一份笑容,少了一份躁动。 &#16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社会、学生、家长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更具有挑战性,许多学校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为了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够更好的沟通,学校把学生对教师工作的反馈纳入了教师的评价机制当中。为此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有一些学生评价满意率偏低的老师感到茫然了,不知问题出在哪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个调查,随机抽出了250名学生对“我心中的班主任”这一问题做了调查,在此反馈给各位同仁,愿能对大家的工作起到一些帮助。学生喜欢怎么样的班主任呢?一、学生普遍希望有一个综合素质强的班主任通过调查统计有70%强的学生希望自己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不仅仅精通自己专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这基于当代中学生一方面接受知识的途径来源于多种渠道:来自网络的、社会的、家庭的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学生思想丰富,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另一方面来自方方面面的的丰富多彩的社会让他们目不暇接,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学生难于分辨其中的真与假,善与恶……要应变多姿多彩的生活,应变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需要班主任的引领。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多样的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跨学科的知识,更要有具备洞察、分辨社会现象等多方面的能力指导学生。此外每个学生的潜意识里都希望自己能够取得全面的发展,成为一个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他们需要班主任的关心、指导、帮助。这也需要班主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要求班主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二、在班级管理方面,学生喜爱管理灵活的班主任。通过调查统计,有88%的学生希望自己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班主任。但他们认为应该严而不失灵活,认为班主任工作应该严而得法,工作要做,但也应该顾及到学生,制度管理与人文关爱相结合。如:学生有90%的同学希望学生做错事时应该采取批评、处分与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有83%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只是看成绩而应该从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考察,学生希望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来展示自己的特长,以特长的展示激发自己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自己在其它方面也能得到显著的进步。这基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他们既希望表现自我,又担心引起同学、老师的误解,如果班主任管理太严或方法不当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如果班主任管理不严格,有可能会使整个班级像一盘散沙,没有组织纪律性,影响到学生本人健康的成长。现实当中有极个别的班主任学生对其反馈率低,就误认为是自己管理过于严格造成的,因而走向了一个极端,对学生放任不管,对个别生性好动、原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听之任之,造成这一部分学生的行为越发泛滥,对整个班风班貌起到了消极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整个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使得很多想认真学习,获得更多知识和多方面能力的同学失去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全班的同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学生对这样的班主任是很不满意的;另外有的班主任虽然对学生严格要求了,但工作不得法,一味的强调学生,一旦学生做不到,不是批评就是采取粗暴的语言冷嘲热讽、或者挖苦甚至动不动就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来或者向家长告状,有的家长因为对孩子过高的期待或者是受到自身所接受的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一听到了孩子在学校的不良表现,对孩子的态度不是骂就是动手,这样引起了学生反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不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产生反犯的心理,学校考查老师之时,他们也不能客观的对待老师,个别的甚至认为“报仇的机会来了”,因而这样的老师反馈率低也就不足为奇了。三、在工作态度上,喜欢认真负责的班主任通过调查统计有87%的学生认为班级管理应该有一个责任心强的班主任。这基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起到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当代的中学生已经受过至少六年以上的教育,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观念,有了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事物的评判有了自己的标准,所以从自身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他们一般希望有一个认真、负责任的班主任。学生认为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学校规章制度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各科教师在本班教学活动的协调者。班主任对于学生来说,对于班级内的学生在各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除了与科任教师协调加以解决之外,有些跨学科的综合性、渗透性问题就得由班主任帮助学生来解决;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班主任就好比是一个“管家婆”,可以说是从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从头管到脚,认真负责的班主任利于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学生为了能在一个良好的班级体中健康成长,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全面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他们要求一个责任心强的班主任来带领同学们建立这样的一个班级体,以便于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四、在师生关系方面,学生偏向严父、慈母+朋友型的班主任。学生基于自身发展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需要,他们更喜欢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下学习、生活,让自己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在一个公正、平等的环境中快乐、健康成长。通过调查,有 58%的学生希望班主任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就像朋友关系那样,有知心话能跟班主任露;有烦恼、有困惑的时候能与班主任倾诉;有90%的学生希望班主任能够深爱学生,希望得到班主任的真心关怀和帮助,使自己的种种困惑与烦恼得到明朗化,得到化解,让自己走出烦恼与困惑;并在快乐之时能与班主任分享;于是就要求班主任能融入学生中,在课余时间跟他们无所不谈,成为他们的朋友,而在他(她)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站在他(她)们的角度上,从他(她)们的角度出发,真心地、全力地帮助他(她)们解决。根据学生对班主任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们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老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反馈率呢?首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做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创造机会,善于利用时间来学习,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如订阅本专业的杂志、报刊;积极去听取有经验教师的课或多请他(她)们听听自己的课,给自己提出良好的建议和意见;还应该积极地参与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以及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把握新的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本人还应该多学习有关的心理知识及基本的工作技能,掌握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榜样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正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而班主任老师就是一个重要的榜样!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要注意一些小事、细节,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给学生作出楷模,做学生的表率。班主任老师要特别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要有儒雅的举止及浩然之气,让自己的神韵、风采使学生折服。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为你的班主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真心关爱学生。“以爱育爱”是教育的至高境界,真心关怀和帮助学生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超然的心境和博大宽宏的胸怀来关心、爱护学生。老师应真正有爱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要吝啬表扬,善用巧用表扬,往往比批评更具威力。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个别班主任却缺乏“爱心”、“耐心”和“宽容之心”,缺乏细致扎实而有创见的教育方法,而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扣上一些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朽木不可雕”等等,随意地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并想出各种“招数”来惩罚学生,其结果往往是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老师的主观愿望是想教育好这些学生,但这种“恨铁不成钢”的行为其本身已失去了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所以难以带来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老师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他遇到了一位具有博大宽宏胸怀的高明的老师,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期盼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班级中挑出一个最笨、最丑的姑娘,要求全班同学改变对她以往的看法,并以假作真地从心里认定她就是班级中最聪明、最漂亮的姑娘,争先恐后地夸赞她,目的是让自卑的她建立自信心。一年后,这个姑娘的成绩居然跃居班级第一,并奇迹般的变得妩媚婀娜、楚楚动人。赞扬以惊人的力量挖掘了她内在的潜能,让她展示了内心深处蕴藏的美。班主任应该记住:为师者轻描淡写的一句赞扬的话,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动作;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都会在学生心中荡起阵阵涟漪。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着爱心,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对待我们的学生,应该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赞扬,少一些恶意的直言。这样,学生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信,多一点“自由地呼吸”,具有乐观而向上的精神风貌,活泼而富有朝气地生活。再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生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接管班级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本着强的责任心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交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工作,及时稳定学生的心态,加强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进步,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古语有句话说:“因材施教”。作为当代教师的我们更要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本人的心理状况开展工作,使自己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不同的学生,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原来就读的学校以及周边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形成的个性品质也不尽想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之时对这一切做充分的了解,都能做充分地考虑,只有这样学生感觉到你处处为他着想时,他才能接受你的教育,才欢迎你,反馈率才能提高。还有 ,班主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强烈地主人翁的责任感;才能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相反,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班级缺乏荣誉感,班集体就会失去教育功能。集体荣誉感是建设良好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才的巨大引力场,它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而产生一种自谴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这样,学生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不愁他(她)们不拥护你这个班主任了,就不愁你的反馈率还会低了。最后,建立家庭、社会与学校的教育网络。学生的发展是立体合力的结果,学生个性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学校合力的结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天性与本能。作为家长,他们将子女送入我们学校学习,就是相信我们能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人。所以身为班主任老师平时应该多主动与家长联系:学生有进步时与家长联系,学生获得成绩时与家长联系……不要什么时候都等到学生出了问题的时候才联系家长,这样家长可能会感觉到家访其实就是孩子出问题了,所以一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见着班主任家访就心惊胆跳的,而学生则会认为是班主任在告状。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家校联系,班主任应该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每位家长,便于及时联络和沟通。这样做虽然会增加班主任的工作量,添加班主任的麻烦,但能让家长们有一个和老师交流沟通的途径,也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此外班主任应该保留家长们的电话,学生有转变时及时的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老师,赢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学校的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这是我们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所做的分析,愿透过这份分析及个人的一些见解,能给各位同仁在了解学生对我们班主任教师的需求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在学生心中的班主任的位置,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了解自己工作的性质,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成为一个深受学生、家长欢迎、尊重的班主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付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