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更有韧性及耐心

如何教导小孩韧性
我的女儿平时性格很韧性,每次做错事都要给她下一台阶,这时候给她讲道理是无法沟通,我不知如是好。
08-12-03 &匿名提问 发布
討論下兒童心理学﹕為了讓嬌生慣養的孩子承受得起风浪,多点韌牲,需要建立起他們自立自強自控‥‥能自我獨立的品格,如何做?都市繁忙,分秒必爭,父母對子女是即時讚賞獎勵,即時不留餘地破囗大駡,完全全盤否定小孩子,無x用,傷盡弱小心灵,甚或做出輕生儍事,可惜,父母原意是好,表達行為處理不當。該怎样才使孩子多點韌性呢?「忍」﹕讓孩子習慣「忍耐」「等待」,戒掉「衝動」,把本應「即時」給予的獎罸,都列入計劃進程中,讓孩子習慣有些长遠些的目標,培養孩子自我克制、管束的本領。「辱」﹕駡人要理直氣和,言詞要留迴旋處。反而叫孩子自已檢討,自已說出來自已犯了什么錯,孩子才會心服囗服,不會借聾耳陳隻耳。「負」「重」﹕要其完成「較大的任務」「才」給予獎罸,期間孩子会有一些经歷,一些想法,一些行动,一堆挫折感,一些成就感,一些心得,一些總結,一望企盼,一些耐心,一些靭力‥‥ 總之,務必助孩子的好奇心落實、實踐,務使孩子多作嘗試,練出跌跌碰碰、不怕失敗的胆量,learning by doing 從実踐中学習。 對待小孩子,要用「耐心」和機智,尤其當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時期,哭哭鬧鬧,搞玻壞,也是因為他不能言表內心感受所致。要以他的角度,幫助他,要軟也要硬,原則問題要企硬,簡單所求,不要說給就給,要他付出一定努力,才給與任何獎勵,使他習多勞多得,減少不勞而獲的依賴牲,不然寵壞後,要再教育,難矣!関心婦女亦関心問題兒童,亦希望我們能有較健康的下一代!及早發現孩子的問題,若發現孩子有問題,父母首先別自亂陣脚,一切的自責、悔恨、生氣、傷心都解決不了問題,要積極了解和接納孩子,愈「早」誘導更正,對孩子日後正常人格、情緒智商的發展有莫大的幫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父母共同的心愿。绝大数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简单地说,爱孩子就一定要管好孩子,管好孩子就一定要懂得方式和方法,下面我谈谈自己教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一、再忙也不要忘了和孩子聚一聚。 我认为教导好孩子首要的是多抽一些时间陪孩子。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假如父母连一点点的时间都抽不出来陪自己的孩子,谈何来教导孩子呢?有足够的时间陪他,会让他觉得具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这样对他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平时,孩子一回到家中,我尽量陪他在一起做作业、读书。在做作业过程中,孩子有什么疑难,我不是马上告诉他,而是尽量想办法让他自己去解决。 二、创设读书环境,给孩子一个完整独立的空间。 在家中,我让孩子有一个独立的房间,让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作业、看书。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读书,对孩子有很大帮助,让他从小就感觉到有自己的空间去读书。在他的房间里还摆放着他自己喜爱的东西,例如玩具、课外书等等。此外,睡觉也同样要他自己独立在一个房间里。总之,给他有一个完整独立的空间,更能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理能力。 三、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都应该耐心对待,并尽量如实回答。 每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往往会向你提出很多问题。这时,你应耐心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要拒绝回答,假如你对孩子不理不睬,这样不但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日子久了还会使孩子与你的距离越拉越远。 四、不要因为孩子犯错而随便惩治孩子。 孩子的思想是很单纯的,往往容易做错事情。父母与孩子之间应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敌对。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我绝不随便批评孩子,更不随便打孩子。我常常是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友好地交谈,并共同分析事情的起因,诚恳地指出他做得不对的地方,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五、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家中孩子除了读书外,还有许多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不能包办代替。例如,早上起来后要他自己穿衣服,穿鞋,自己刷牙洗脸,被子也要自己叠好,见到熟人要打招呼。此外,吃饭前后要洗手,吃饭前要先叫父母吃饭,帮父母打饭,等等。所有这些,目的要让他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己生活的能力,懂得尊重别人。 六、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陪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也很重要。我的孩子在课余时间喜欢下棋,我就常陪他一起下棋。下棋既可以培养他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增进我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这些看似小事,却会对孩子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我还抽时间陪他一起去打篮球,让他既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自己,又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以上是我教导孩子的几点方法,简单,但却很实用。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能够做到。让我们所有的家长都来“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孩子的美好明天铺就光明大道。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孩子任性怎么办  孩子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 陈永前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指出,幼儿随心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并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而不管这些事物是否对他适宜、有利。家长则多以成人的思维去考虑他参与的结果,完全忽略了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实际上,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比如,4岁的杰克看见表姐尼娜有个新玩具,在表姐离开后他便开始要求母亲,非得立即有个同样的玩具不可。但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母亲不可能驱车进城为之寻购。于是,杰克哭闹了一整夜。看起来是杰克任性,无理取闹。可母亲没有从心理角度去了解杰克为啥非要立即要那玩具不可,而更多的是责怪他“要别人的玩具”,或者“性子太急”。其实孩子仅没得那玩具有个闪亮的灯好玩,想弄清那灯为什么会闪亮而已。这就是一种好奇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抚时,他就与母亲作对,无条中只得以哭来抗议,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如果母亲弄清孩子的这种心理,在表扬杰克为弄清玩具为何闪亮是爱动脑筋后,再摆出今晚不可能得到这玩具的道理,并承诺明天将与他共同研究玩具闪亮的方法,这样做可能会使孩子的情绪好得多。至少,他心理上感到母亲对他在“闪亮”问题上的认可。  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幼儿,一切事物都想亲历亲为,都想弄个透彻,这原本是好事。但是,这种“亲历亲为”的心理,往往会在不合实情中表现出来。家长对此一不可包办代替,二不可断然拒绝。否则,孩子的任性就越来越严重。这种任性,实行上是一种与家长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于家长初始没有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  孩子任性怎么办   有的家长常常抱怨说&我的孩子脾气大&、&我的孩子特别任性&。其实孩子的任性与家长很有关系。1~2岁的婴幼儿已经有了一些独立和自理的能力,因而有了自己的要求。2岁以前小儿虽自我表达能力差,但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一旦达不到目的或遇到他不满意的事情就会发脾气,用跺脚、打滚、哭闹等方式表示抗议。家长要弄清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处理。对小儿的一些正当要求,如要求自己吃饭等家长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对他进行训练,对于不正当的要求也不能与他讨论,因为他还没有发展到认识错误的水平,家长应转移他的注意力,以稳定他的情绪,或者采取不理睬的冷处理的方法。如果孩子一哭闹家长就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认为这是达到目的好方法,以后就会常用这种方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不正确的要求如果不制止,经常无原则的依从、迁就,无意中就培养了小儿任性的坏习惯。对2岁以上的较任性的孩子,家长及时给予教育是可以纠正的。对于孩子的正确要求,家长要给予满足,对无理要求要明确的回绝,而且要一贯坚持同一态度,不能以家长自己的情绪为转移,高兴时对孩子听之任之,不高兴时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不同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也要一致,特别是有老人时父母与祖父母之间意见常不统一,使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的榜样。  专家会客厅:出场专家——关鸿羽,著名教育专家,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兼任普教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著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采写:许静   小明上三年级了,上周末妈妈郑女士带他到商场给奶奶选生日礼物,谁知一路过玩具柜台小明就不挪步了,指着一款几百块钱的机器狗非让妈妈买给他。妈妈说家里已经有两个小的了,这回就不买了,要赶快去给奶奶买东西。小明不肯,妈妈又许诺说下回小明过生日时把这款机器狗送给他做生日礼物,谁知小明还是不为所动,干脆一屁股坐到地上。郑女士一生气掐着小明的胳膊想把他拉起来,而小明使劲挣脱开便开始躺在地上打滚儿。许多逛商场的人围过来看,郑女士尴尬极了,只好赶快掏钱买下机器狗带着小明“逃离”众人的视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家长都有过与郑女士类似的遭遇,而小明也有不少和自己一样的同伴。   关教授说,任性孩子的表现是对家长的正确劝告故意不听,稍不如意就犯拧,拧劲一起来,家长怎么说也不行。任性的孩子总爱拿“不吃饭”、“大哭大闹”、“满地打滚”为手段要挟家长,一旦他们通过这一番折腾最终“如愿以偿”,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任性对孩子健康成长是有害的。如果干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没有任何约束,性格就会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就会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越发不冷静、爱发脾气。   任性原因有多种   任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关键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影响。任性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惯、放任、迁就;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长说得对不对,一概不接受,从而埋下了任性的种子;有些家长无视孩子的意愿、想法,只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想出各种方式让孩子就范,这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也是形成任性的原因;另有一类家长经常当着别人面数落孩子,爱用讽刺、挖苦的语气和孩子说话,虽然是为孩子好、哪怕家长说得再对,也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孩子为了面子,为了和家长对抗,故意任性犯拧。   纠正任性招不少   防止和纠正任性的方法有很多,关教授给家长介绍了几种方法,您不妨试一试。   ▲提前打好预防针   孩子任性发作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当预计孩子可能因某种情况任性时,要提前打好预防针。比如带孩子到商场之前,要估计到孩子会要求买玩具,一旦得不到满足八成会耍赖。家长在从家里出发前就要和孩子讲好条件,看到喜欢的玩具只许看一会儿,不能买,不听话就不带他去商场了。如果孩子表现好,家长可以表扬鼓励他,甚至可以给他买个小礼物以示对“不任性”的奖励。   ▲遇到犯拧不能软   孩子任性往往是抓住了家长的弱点。家长怕孩子哭,孩子就哭;家长怕孩子满地打滚,孩子偏偏要满地打滚。就比如上文提到的郑女士,因儿子哭闹打滚在众目睽睽之下感到难堪,她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满足小明的要求买下机器狗。“得逞”了的小明会因此认为,妈妈怕他在人多的时候耍赖,下回他还用这一招。因此,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绝对不能让步,不管他怎么哭怎么闹,都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而且一定要坚持到底。   ▲让孩子多与人交往   目前,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溺爱,又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容易形成孤僻、执拗的性格。形成这种性格后,在外面和小朋友、同学相处困难,一不顺心,回家更要耍脾气,恶性循环。因此,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在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没道理要求别人事事顺着自己,对别人任性耍脾气的结果可能就是“没人理了”。孩子慢慢会因此意识到任性的坏处,并且在和同龄人交往中改变任性的坏毛病。   合理应对孩子任性的4种“武器”  “不,不,不给我买变形金刚我就不回家!”玩具店前,涛涛大声喊叫,无论家长怎样哄,涛涛就是不松口,执拗地坚持着。他常用这种方法向家长要东西,而且“拗”劲一上来, 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孩子的“武器”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3~8岁的孩子大都学会使用以下的4种“武器”。   第一种武器——哭闹 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而很多家长怕的就是孩子这一招。一旦孩子哭闹起来,家长马上缴械投降,不但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额”完成“任务”。   第二种武器——哀告乞求 孩子是可爱的,当他向家长哀告乞求要某样东西时,没有几个家长抵挡得住他的温柔进攻。   第三种武器——死缠烂打 “持久战”的理论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的目的是要用“磨”来让家长答应他的要求,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四种武器——赌气 噘嘴、不说话、摔东西、不吃饭……孩子赌气的时间,一般持续得较长,因为孩子已掌握了心理战的秘诀,没耐心的家长只好举手投降。   家长“应战”   粗暴地对待孩子的要求是不明智的,拒绝孩子需要技巧。   ●心理准备 家长首先要有良好而坚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认为拒绝孩子会造成伤害,相反,这恰恰是对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养一个棒孩子,那么面对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家长一定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有丝毫心软。   ●以退为进 家长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个不能给他的东西时,妈妈可以这样说:“这是妈妈的,妈妈现在不用,可以给你玩一下,不过明天你就得还给妈妈。” 然后以退为进——第二天提醒孩子:“宝宝,把东西还给妈妈,以后想要的时候再跟妈妈说。”   ●预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所以一定要给他定个规矩,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规矩处理。比如和孩子约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须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才能准时送你去幼儿园。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弃早餐,因为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一旦孩子赖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并告诉他:对不起,宝宝,我们有约在先,不能随意破坏。   ●说一不二 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扬”。“先抑后扬”的做法会让孩子认为家长好“欺负”,从而无理要求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一旦家长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产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因此,拒绝孩子,一定要从一而终。   善后工作   家长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绝孩子而不给他被拒绝的理由,会让他觉得受了委屈,甚至产生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虽然这种解释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但是至少能让他明白:家长拒绝他是有理由的。总之,拒绝孩子,起点是爱,终点还是爱。   孩子任性怎么办 浙江杭州 徐亚娟  元旦前夕,小一班的家长和老师聚集一堂,就怎样对待孩子的任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沈杭凯老师:孩子在2~4岁期间,一般会有一个“反抗期”,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这一时期,一些孩子会出现“反抗”行为,表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了。具体表现为大声哭闹,不听话,非常粘人,一定要买某一样东西,不肯睡觉,等等。这些任性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反抗行为。各位家长,当你的孩子任性、发脾气时,你是怎样处理的呢?  翁超逸妈妈:孩子任性,很常见。我们大人也有任性的时候。但是,当孩子任性时,首先,大人不能急躁,因为急躁以后容易不冷静而产生过激行为;其次,大人要了解孩子任性的原因,比如孩子要求买某样东西,大人要设法了解他为什么一定要买这东西,你可以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来看这个东西,或许孩子的选择是有道理的,他提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当然,你若决定不给孩子买,你要告诉他为什么不能买,如说说赚钱的不容易,等等。孩子任性可以理解,但家长对待孩子的方法很重要。  胡静爸爸:在大人眼里,所谓的孩子“任性”就是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即孩子的意见与家长不一致。其实,作为家长,首先要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分清到底是孩子在任性,还是大人在任性。其次,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大人要去一个不适合孩子去的地方,就要给孩子讲不带他去的原因。若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最好把他带到人少处,蹲下来和他交流。平时要注意给孩子讲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和准则,注意教育和奖励相结合。  杨浩天妈妈:我认为孩子任性,主要是大人的原因。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往往是五六个大人围着他转。大人给孩子太多的爱,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形成“我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思维定势,任性也就成了孩子的通病。在孩子任性时,训斥是没有什么用的。家长还是要与孩子平等地交流。事实上,当孩子发脾气时,大人去讲道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暂不理睬他,大人走开做自己的事情,同时也让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该怎么做,这就叫“冷处理”。孩子认识到错误以后,大人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还要和孩子讲讲他做错事的原因,也可让孩子复述一下错误的原因,这就是“热加工”。我认为“冷处理”与“热加工”相结合,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高昕爸爸:我认为孩子任性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孩子任性发脾气时,正是他真实的要求和思想情感的体现,是大人了解孩子的好时机。孩子如果有买玩具的要求,我一般会为他买下来。孩子得到了玩具,开心了,这时再跟他讲道理,他就比较容易接受。等孩子玩过玩具之后,他自己也会感觉出这个玩具是否适合自己玩。以此作为前车之鉴,下次遇到同一问题,大人就比较好做工作。关于对孩子讲大人赚钱难的问题,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对那么小的孩子不用讲赚钱难,否则只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对社会产生恐俱思想。  王奕晨妈妈:我也认为孩子任性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三四岁期间表现出任性、有逆反心理的孩子,以后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没有表现出任性、逆反心理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所以,我认为大人先要弄清孩子的任性是否存在着有理的一面。孩子无理的任性,大人决不能无节制地妥协,前面好多家长说的办法都很可行。但当孩子的任性存在着有理的一面时,大人应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注意理性地看待问题,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蒋榕妈妈:我的做法是:在平时和女儿玩“换位游戏”,让女儿做妈妈,我来做女儿。游戏过后,女儿会说:“当妈妈真辛苦!”我马上会说:“所以你要听妈妈的话。你要是不听话、淘气,妈妈就更累了。”事实证明,这样的教育还是有效的,我女儿任性的时候不多。  沈杭凯老师:家长对任性的孩子应有正确的态度。首先,要让孩子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家长在认同或制止孩子行为的过程中,还应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待孩子的任性有时也可采取一些“弹性”的做法,比如说“今天是例外”,使孩子、也使自己有台阶可下,同时也不破坏原有的约束。另外,当孩子任性时,家长也可采取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冷处理、热加工等方法。好,感谢各位家长的热心参与,相信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地成长。  孩子任性怎么办?  妈妈:我家孩子今年六岁,小小年纪就很任性,平时叫他做些事情都不听很难管教。让我们觉得很头痛,不知该怎么办﹖  专家:任性,是独生子女的通病,主要表现为固执、抗拒、不服从父母管教、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等,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父母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就会对孩子不满,就容易出现不理智的表现:有的会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则对孩子的要求妥协,天长日久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对此?我们提出几条建议让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1.冷处理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2.转移注意力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3.提示在先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4.激将法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5.适当惩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父母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不用担心饿坏孩子,一顿两顿不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会有影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聪明的孩子懂得自己家和别人家的分别,也懂得克制自己,而这分“聪明”不是天生的,而是要父母“教”的。尤其母亲跟幼儿相处的时间最多,只要能随时抓住机会教导,幼儿自然能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将来上幼儿园,就不会硬要抢别人的玩具,变成讨人厌的孩子;也不会上街时赖在玩具橱窗前不走,甚至撒起野来,害得妈妈当街出丑了。还有,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孩子“忍耐”。例如:坐火车,要他们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故事书、玩折纸、欣赏窗外风景、吃零食等,这样,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千万不要放任孩子在车上奔跑、嬉戏、吵闹。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社会是有秩序的,在自己家里跟在公共场所是不一样的。该安静的时候能安静,不该乱跑的地方能不乱跑。懂得克已、忍耐,将来才能适应学校的团体生活。有些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大了自然懂事,其实越早教他,他越早能成为受人赞赏的孩子,而这份鼓励对他的上进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还有些人误解“自然发展”学说,以为给孩子自由,不加以约束和干涉,才能培养独立的人格。然而幼儿没有太多的经验,不懂得什么叫文明,不教导他社会生活的规范,任其“自由发展”,不变成野人了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生(甚至是学前儿童)参加课外补习班(特长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少的参加一两个班,多的甚至达四五个班,学生几乎没有休息和娱乐的时间,睡眠严重不足,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  现在厌学的学生比例非常大,这大部分与繁杂的作业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孩子被逼的没有了学习兴趣,长期这样下去,就是把孩子埋在书里也不可能真正学到知识,即使是暂时考好了,也不会长久,因为知识没有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同时也可能是个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有些学生在完成繁重的作业后,家长层层加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可是冷静的想一想,长此以往能不能真正提高成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没必要给他灌输大量的知识,因为他根本消化不了,在这一阶段只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足够了。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力、需要韧性。  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不踏实、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反正总是有事,这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要让孩子学习好,首先就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根本。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落后陈腐的教育观念,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得苦不堪言,令学生望而生畏。其实让孩子快乐学习也不是一件难事,家长只要善于引导、有耐心,是可以做到的。如在学习时一次时间不能过长,告诉他写完作业后可以干他喜欢干的事,如到户外活动、看电视、玩游戏等,这样慢慢的可以提高学习的速度和效率,应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宁可要一分钟有效率的学习,也不要一小时无效的学习,在孩子不够专心时干脆先让孩子玩。平时,有一点成绩和进步就给以肯定和表扬,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引导,最忌讽刺和挖苦。  所谓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学习时安心、踏实、善于动脑,这需要家长的经常指点,教孩子一些学习方法,如背语文课文时,一般孩子没有经验,急于求成,恨不得一下子背下来,往往欲速则不达,耽误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更严重的是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认为自己比别人笨,不是学习的材料,以后对要求背诵的东西非常怵头。可以让孩子先将课文、段落划分层次,按照层层意思熟读,因为要求背诵的课文都是经典作品,层次清晰、语言优美,这样会大大缩短时间,也漫漫树立起了孩子学习的信心。由于语言环境的原因,学习英语普遍感到困难,而一旦落后,以后的学习就很难赶上,陷入了恶性循环,小学生初学英语,主要任务是背记单词,可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  真正意义的好孩子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是眼前的考多少分,得多少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这一次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7:11:23&)
( 23:27:48)
26字(18/0)
( 23:27:30)
( 23:26:25)
( 23:25:38)
( 01:47:46)
( 00:58:59)
( 00:59:32)
( 00:55:01)
( 00:58:07)
( 00:57:28)
23字(10/0)
( 00:52:48)
( 00:49:05)
( 00:48:42)
( 00:48:08)
( 00:52:05)
( 00:47:22)
( 00:46:42)
19字(11/0)
( 00:44:47)
( 00:44:18)
( 00:47:07)
87字(13/0)
( 00:42:56)
( 00:45:26)
( 17:13:36)
( 17:13:19)
( 17:13:01)
( 17:12:48)
( 17:12:34)
( 17:12:19)
( 17:12:00)
( 17:15:17)
( 17:15:30)
( 17:10:20)
( 17:10:00)
( 17:09:44)
( 17:09:30)
( 17:09:16)
( 17:12:33)
( 17:12:13)
( 17:08:27)
( 17:07:59)
( 17:07:43)
( 17:11:02)
( 17:10:50)
( 17:06:18)
( 17:09:30)
( 17:05:45)
( 17:08:54)
( 17:04:52)
( 17:04:38)
( 17:04:23)
( 17:04:07)
( 17:03:53)
( 17:03:39)
( 17:06:55)
( 17:03:01)
( 17:07:02)
186字(1/0)
( 17:06:38)
( 17:05:41)
( 23:47:11)
( 23:44:51)
( 23:33:10)
( 23:26:19)
116字(7/0)
( 23:26:15)
( 23:24:30)
( 23:22:55)
( 23:22:50)
( 23:21:10)
73字(15/0)
( 23:16:48)
( 23:20:28)
( 23:13:38)
( 23:13:37)
( 23:17:53)
( 23:11:03)
( 23:07:26)
( 23:07:26)
( 23:10:51)
( 23:06:07)
( 23:05:46)
158字(0/0)
( 23:05:17)
( 23:05:05)
109字(0/0)
( 23:04:57)
( 23:04:18)
122字(1/0)
( 22:59:08)
116字(3/0)
( 22:58:48)
( 22:56:39)
( 22:54:26)
( 22:54:26)
( 22:54:22)
( 22:57:54)
138字(3/0)
( 22:53:32)
( 22:53:15)
( 22:45:19)
( 22:45:47)
( 22:41:26)
( 22:33:03)
( 22:37:10)
( 22:28:38)
( 22:22:01)
( 22:21:5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