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造口手术有没有什么回肠 饮食禁忌忌?

关键词: |
预防性回肠造口复位手术具体内容是什么?
性别:男
年龄:
病史:
病情描述:、预防性回肠造口,预防性回肠造口复位手术具体内容,以及有什么风险和并发症等,谢谢!
就是将小肠再度缝合到连接肛门的通道,让粪便再次从肛门出来。最大的风险就是病人体质过于瘦弱,造成手术失败。不过术前的检查和准备做好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是肠粘连和感染,以及发生。
如果此答案对您没有帮助,您可以继续浏览此问题的相关问答,或,也可以去里看看,和问问健康咨询网的数万名网友一起交流。
如果您已经注册了会员,点击这里。
你好大夫,五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自己在学校做了包皮环切手术,但是手术有点问题,手术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得了疝气,是腹股沟斜疝,至今一直没有做手术,最近一年的时间里,总是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一用力就会疝气包掉下来,腰疼有点僵硬,最近时间,不仅如此,肚脐眼疼,这是什么原因啊??
请大夫细心解答,谢谢!!
回答:你好,这些症状都是由于疝气引起,建议选做适当时候及早手术治疗。
我儿子现在一岁两个月.在出生一个月时就发现有疝气.半岁时医生给他用过绑的.现在他如果不是拼命哭用力也不会下来.现在小孩会走路就怕经常动来动去会不会加重.
回答:只有不下来可以不手术,平时注意不要让疝气下来,一下来就要平睡,经常下来可以加重
我的小孩现在是1岁9个月,于2008年9月发现右侧的阴囊内多一个类似于睾丸的块状物。去医院检查后确诊是阴囊疝气。请问专家,现在这个年龄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我们使用了疝气带,也没有明显的效果。有时疝块比较大,冶比较硬,有时小,也较软。做手术治疗效果怎样?有怎样的风险?谢谢!
回答: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幼儿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沟部位有可复性肿块,多数在2~3个月时出现,也有迟至l~2岁才发生。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4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人们平时所说的小儿疝气,从医学上讲,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由于婴儿腹肌可随身体的生长逐渐强壮,疝气也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暂不治疗,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疝块突出时,及时将其还纳,防止疝块再次突出,发育中的腹肌还有加强腹壁的机会,使疝气病有自愈的可能。(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疝气一旦发生嵌顿---疝气包块卡住,无法复位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复位,并尽快接受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疝块会越来越大,如果能及时回纳,问题还不大,但若稍一用力甚至站立时疝块就出现,往往会影响正常生活。还有可能导致嵌顿疝,绞窄疝的发生。当孩子剧烈哭闹或突然用力时,腹内压突然增加,腹腔肠管突出过多,疝囊颈经常受到磨擦,使疝内容物不能还纳,应立即到医院诊治。如果嵌顿过久,会形成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这时再行急症手术,其风险要大得多。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患有疝气时,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6个月以下的患儿可暂不处理,但需密切观察;6个月以上的患儿如果疝块逐渐增大,或有嵌顿史者,则应抓紧时间、尽早进行彻底治疗。疝气注意事项:1)小儿疝气患者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便秘,生气,剧烈运动等。 2)疝气患者应注意休息,坠下时,用手轻轻将疝气推回腹腔。 3)疝气患者应尽量减少奔跑与久立,久蹲,适时注意平躺休息。 4)疝气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 5)稍大一些的幼儿疝气患者,应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我儿子7个月了,三个月的时候因为感冒了,咳嗽,发现有疝气,不哭的时候还好,一哭,或者咳嗽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肿块,不知道该怎么办,又不想做手术,不知道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回答:你好。这是要看下医生,根据严重程度,可以用疝气带进行治疗。
4个月的婴儿得的是可修复性小疝气。
回答: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幼儿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沟部位有可复性肿块,多数在2~3个月时出现,也有迟至l~2岁才发生。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4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人们平时所说的小儿疝气,从医学上讲,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由于婴儿腹肌可随身体的生长逐渐强壮,疝气也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暂不治疗,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疝块突出时,及时将其还纳,防止疝块再次突出,发育中的腹肌还有加强腹壁的机会,使疝气病有自愈的可能。(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疝气一旦发生嵌顿---疝气包块卡住,无法复位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复位,并尽快接受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疝块会越来越大,如果能及时回纳,问题还不大,但若稍一用力甚至站立时疝块就出现,往往会影响正常生活。还有可能导致嵌顿疝,绞窄疝的发生。当孩子剧烈哭闹或突然用力时,腹内压突然增加,腹腔肠管突出过多,疝囊颈经常受到磨擦,使疝内容物不能还纳,应立即到医院诊治。如果嵌顿过久,会形成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这时再行急症手术,其风险要大得多。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患有疝气时,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6个月以下的患儿可暂不处理,进行保守治疗,但需密切观察;6个月以上的患儿如果疝块逐渐增大,或有嵌顿史者,则应抓紧时间、尽早进行彻底治疗。
我患疝气两年了,在一年前手术过,但最近又负发了。但是两年内都无法正常的过性生活?因为每次都会肚子痛。谢谢您帮忙解答!感谢!!!
回答:性生活时疝气有脱出吗?具体疼痛是在什么部位?大便正常吗?
我儿子26个月了.去年8月份的一天突然下蹲喊疼,仔细察看发现,大腿腋下一个乒乓求大的硬块,睡会就没了,至目前已经发病7/8次了/打算去您医院检查下?
回答: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疝气了,择期行手术治疗。如果出现突出物不能回去的情况,应当立即就医。
你好,我儿子是早产7个月的时候出生的,40多天的时候发现有疝气,刚开始发现的时候自己能上去,后来我们用疝气袋兜住,他大便或者哭的时候还会掉,有时一天掉好几次有时好几天掉一次,掉时又哭又闹还不想吃。请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疗使小孩子少受点罪,我儿子现在60多天
回答:这个问题想解决,建议以手术为佳。保守治疗或观察只是增加小孩的痛苦,这个是一个小手术,建议在专科医院做较好。如广州市儿童医院等。结肠手术造口回肠术
来自内蒙古
健康咨询描述:
结肠癌09年9月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09年9月19日做手术根除,在腹部做一造口10年1月8日早了回肠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术后第二天腹痛特别厉害,是咋回事,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5:23:50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3474称赞:390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病情,结肠手术造口回肠术后,因该是肠麻痹,痉挛造成的,一般术后一周左右恢复,但是也不排除病情恶化的可能,所以你要注意你的情况,发现异常就要去医院指导意见:根据你的病情,可能是肠麻痹痉挛造成,所以可以让医生开点解痉药试试,康复科的中频电疗法很有效,你可去试试,无创的,费用也合理
帮助网友:794称赞:75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一)内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复作的结局主要取决于疾病的严重度,表现为全身症状,而与病期及病变范围无关,如溃疡性直肠炎除外不予考虑的话.内科治疗应包括4个方面:⑴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的补充,低血钾者应予纠正.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必要时应给予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有贫血者可予输血,胃肠道摄入时应尽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⑵柳氮磺胺吡啶(Azulfidine,SASP):开始时给0.25g口服4次/d,以后增至1g 4次/d口服,在奏效后改为1g 3次/d或0.5g 4次/d.并可同时给甲硝唑0.2g 3次/d,3周后改甲硝唑肛栓0.2g 2次/d纳肛,以后改0.2g 1次/d纳肛,并持续应用3~6月.⑶皮质类固醇:常用量为强的松5~10mg,3次/d,1~2周后,剂量递减,每周减少5mg,直至最后5mg 1次/d或2.5mg 2次/d作为维持量.或用地塞米松0.75~1.5mg 3次/d,同样递减至0.75mg qd或0.375mg bid作维持,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复发.在急性复作期亦可用氢化考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10~30mg静脉滴注,以及每晚用氢化考的松100mg加于60ml生理盐水中作保留灌肠,在急性发作期应用激素治疗的价值是肯定的,但在慢性期是否应持续使用激素则尚有分歧,由于它有一定副作用,故多数不主张长期使用.除皮质类固醇外,也可用ACTH 20~40U静脉点滴.⑷免疫抑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价值尚属可疑.据Rosenberg等报道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在疾病恶化时并无控制疾病的作用,而在慢性病例中它却有助于减少皮质类固醇的使用.指导意见:(二)外科治疗约有20%~3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终将需要手术治疗.以往,在各种内科治疗方法失败后,手术作为最后一种解决疾病的方法,而病员也处于急性或慢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和虚弱的状况下.现在多主张较早施行手术,这种治疗态度的变化是由于现在有好几种手术可供选择和尝试,而手术的结果是良好的.⑴手术指征:需急症手术的指征有:①大量,难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结肠伴临迫或明确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经几小时而不是数天治疗无效者;③暴发性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亦即经4~5d治疗无改善者;④由于狭窄引致梗阻;⑤怀疑或证实有结肠癌.此外,还有几种非急症情况应考虑手术,如:⑥难治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反复发作恶化,慢性持续性症状,营养不良,软弱,不能工作,不能参加正常社会活动和性生活;⑦当类固醇激素剂量减少后疾病即恶化,以致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能停止激素治疗,这是不得不作结肠切除的手术指征;⑧儿童患慢性结肠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时;⑨严重的结肠外表现如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或胆肝疾病等可能对手术有效应.
帮助网友:229称赞:47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提供的病情描述,考虑你可能是切口疼痛,或是吻合口疼痛,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指导意见:最好请你的管床大夫给你详细检查一下,不行就做腹部超声或CT.建议你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杜冷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肿瘤科、普外科
常见症状伴剧烈腹痛、、、、、、、、、、、
检查项目糖基抗原CA199、、、组织多肽抗原(TPA)、、c-erbB-2基因检测(c-erbB-2,neu,HER-2)、、、、、多药耐药(MDR)基因检测、血清甲胎蛋白(
并发疾病、、、肠癌
常用药物、、、、、、、尿嘧啶、、、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6·
浏览:81·
浏览:270·
浏览:89·
参考价:120
参考价:131
参考价:160
参考价:470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治疗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
参考价格:¥12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及慢粒加速期,多发性骨...
参考价格:¥131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造口护理
(原作者:黄莉 曾玲)【摘要】介绍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造口护理措施,即术前给予充分肠道准备及造口护理指导,术后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指导病人及主要照顾者更换造口袋、给予并发症护理指导、饮食指导,同时做好出院健康宣教。
【关键词】膀胱癌; 膀胱全切术; 回肠代膀胱术; 人工集尿袋; 造口护理
【中图分类号】R69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9-02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岁~69岁的男性[1],男女比例约为4:1。若肿瘤侵犯膀胱范围较大,则需要做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手术切除是唯一治疗有效的方法。做此手术时为了让病人术后仍具有排尿功能,医生通常还要做肠道代膀胱术,就是截一段病人的小肠(回肠),做成人造膀胱,将输尿管接到人造膀胱的一端,另一端开口在腹壁,尿液经此通道排出体外。术后改变了病人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需终生佩戴人工尿袋收集尿液,因而带来的心理、生理、病理一系列的变化对病人的影响,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使病人尽快适应新的排尿方式非常重要。我科于2008年7月~2013年10月共对9例膀胱癌患者进行了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造口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5-86岁,平均67岁,病理报告均为膀胱移行上皮癌,术前行膀胱镜检查均无尿道肿瘤。
1.2手术方法:膀胱全切除后,游离远侧回盲段15- 20cm,将其近端关闭,远端则于脐右腹直肌旁作腹壁造口,造口处突出腹壁约1.0-2.5cm,直径约2-2.5cm,术后佩戴造口集尿袋,左右输尿管与回肠做端侧吻合,将原肠两端吻合,恢复肠道连续性。
2.护理方法
2.1 术前准备 术前要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向病人说明肠道准备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的配合。提高病人的参与意识。术前3 d开始进食半流食物及清洁灌肠,遵医嘱服用肠道杀菌药物。术前1 d进食流质食物及缓泻剂。术前禁食12 h,禁饮6 h,术晨清洁灌肠,术前30分留置胃管。
2.2 造口护理指导 通过病人的坐、站、躺的姿势,为病人选择最佳的造口位置,选择病人看得见的平坦位置,避开皮肤皱褶、瘢痕、骨头突出、裤头等位置,与病人一起选定造口的位置并做好标记。给病人、家属和主要照顾者看造口袋、示范贴造口袋的方法,让患者了解造口的基本知识和造口术后的自我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3 手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早期观察造口,正常的造口一般为红色,湿润、有光泽。碰触后会有少量出血,如有大量出血或变为紫黑色,失去光泽时必须高度警惕造口缺血坏死,需要及时告诉医生。术后3-4日佩戴造口袋,以减少渗液,促进伤口愈合。病人需要终身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因此,了解造口和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了解泌尿造口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了解泌尿造口护理用品的购买与使用方法,掌握造口袋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
2.3.2& & & & 更换造口袋 准备好备换物品,更换时将造口袋向造口方向拉起,撕开时要用另一只手按住皮肤,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快、过重而损伤皮肤,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及时清理回肠分泌物,将皮肤彻底清洗干净后,用柔软的棉布将皮肤擦干。注意忌用消毒药水清洗皮肤,避免刺激造口及使皮肤干燥。修剪造口袋,裁剪造口袋前先量造口的大小,剪栽大小最好比造口的实际尺寸大2mm~3 mm,造口袋口过大皮肤易受尿液刺激导致损伤,过小则易导致造口血液循环障碍。选择合适的造口袋,目前,市场上有带底盘的一件式和二件式尿路造口袋。患者使用时直接将底盘粘贴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并确保其密封度良好。尿液引流至造口袋后需定时倾倒,夜间睡眠时,造口袋需接一个引流袋,将其悬挂于床铺旁低于膀胱的位置,使排出的尿液引流到引流袋内,保证夜间睡眠不受影响。
2.3.3 并发症护理指导
2.3.3.1 造口狭窄 见于术后晚期,小指不能通过造口,指导病人观察尿液,排出情况,定时插入导尿管排放尿液或用小指戴指套扩张。
2.3.3.2 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 多因为病人未完全掌握造口袋粘贴技巧,致造口袋漏尿,尿液长时间浸渍,刺激皮肤引起炎症,指导病人正确粘贴和裁剪造口袋,皮损处换药,可外涂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膜及粉。皮肤不平者可在底盘内环涂上防漏膏,以填补皮肤空隙,睡前少喝水,可防止底盘长时间浸泡在尿液中,预防尿液渗漏引起刺激性皮炎,还可延长造口袋使用寿命。
2.3.4 饮食指导 造口病人由于肠液的分泌,尿液会变成黏液状,指导病人饮食中要增加液体的摄入量,每天饮水应在2 000 mL~3 000 mL,以稀释尿液,减轻尿液对造口皮肤的损伤,能降低感染的危险性。
2.3.5& & & & 出院健康宣教 泌尿造口病人需要终身要佩戴造口袋,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完全愈合后便可进行沐浴,选用中性肥皂,以淋浴为宜,若戴着造口袋淋浴,可用防水胶布贴住造口袋的底盘4周[2]。护士在病人出院前要指导他们和主要照顾者掌握造口的护理知识和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方便病人咨询和适时获得指导。嘱病人要按时复诊,每3-6个月复诊一次,行尿路B超、尿常规,必要时给予尿细菌学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指导病人掌握一些注意事项,减轻心理压力。
回肠代膀胱的手术设计给病人躯体带来巨大变化,改变了病人正常的排尿方式,造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不方便,病人常人会有抵触、排斥、紧张、焦虑或抑郁[3] 等许多负面影响。而接受正确的康复指导,能减轻病人因造口本身导致的诸多不便,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他们的功能,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及尊严,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1]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杨慧茹,毕玉美,张景兰,等.膀胱癌造口病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A):.
[3]谢巧丽,吴懂娟,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www.niubb.net)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站链接地址;如需在文中注明原作者或者删除这篇由网友热心分享的文章,请附具体文章标题、作者邮件联系bianji爱特niubb.net。
|||苏ICP备号-1——|的阅读与分享关键词: |
大肠长满息肉全部切除回肠做了造口
性别:女
年龄:43
病史:病情描述:本人无其他疾病。就因开刀。说有一个淋巴可能转移。手术已有三个月。我因注意哪些方面。
注意饮食,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
如果此答案对您没有帮助,您可以继续浏览此问题的相关问答,或,也可以去里看看,和问问健康咨询网的数万名网友一起交流。
如果您已经注册了会员,点击这里。
请问:解手后用手纸擦下一块肉,会是肛门息肉,还是大肠息肉?以前上侧所总是感觉没有解完,还想解,有时大便带血.有时出血.
回答:您好:你的情况需要导演肛肠科检查,排除肛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
你好!请问一下,我经常大便的时候都有像肿物脱出肛门,没有出血的现象.请问这个是大肠息肉吗?
回答:这需要让医生当面看看,有可能是痔疮、息肉,脱肛等情况的。多需要手术的。
你好,我弟弟患有大肠息肉,属于错构性瘤,肠镜检查发现有1厘米那么大,请问这种息肉会不会癌变?哪些大肠息肉会发生癌变。如果发生癌变,会出现哪些症状?怎么尽早发现?
回答:你好, 大肠息肉是指结肠和直肠粘膜表面突向肠腔的隆起物。中医根据息肉的形态和多少,常称为“樱桃痔”或“珊瑚痔”,这里的“痔”是突起的意思。大肠息肉的2/3生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  大肠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息肉只是一个统称,从病理上可分为:  (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最大,尤以绒毛状为著,被称为癌前期病变。  (2)炎性息肉。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氏病、血吸虫病等炎性肠道疾病所致的息肉。  (3)错构性瘤。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4)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  后三种息肉统称为非肿瘤性息肉,几乎不发生癌变。
拉稀,不舒服
回答:你好朋友,根据你的提问,这个时间长了,有癌变的可能
你好,我哥哥呗诊断出患有大肠息肉,具体的检查报告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上大侧的时候有血,时常肚子疼,大便呈黑色,希状,不成形。请问该怎么办?他这种息肉会不会癌变?
回答:你好,大肠息肉是指结肠和直肠粘膜表面突向肠腔的隆起物。中医根据息肉的形态和多少,常称为“樱桃痔”或“珊瑚痔”,这里的“痔”是突起的意思。大肠息肉的2/3生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  大肠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息肉只是一个统称,从病理上可分为:  (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最大,尤以绒毛状为著,被称为癌前期病变。  (2)炎性息肉。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氏病、血吸虫病等炎性肠道疾病所致的息肉。  (3)错构性瘤。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4)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  后三种息肉统称为非肿瘤性息肉,几乎不发生癌变。
你好,我有大肠息肉病,目前出现了下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便血不止,请问出现这个的原因是由于大肠息肉吗?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又会不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目前有头晕的现.
回答:出现这个的原因是由于大肠息肉。需要测量血压看看。如果低血压需要积极静脉输液或者血对症治疗。另外积极手术治疗原发病、
你好,我最近大便出血,到医院照了肠镜,发现有增生性息肉,不大,医生说这种一般不会癌变,现在接受的是药物治疗,请问这种大肠息肉还有什么症状?出现什么症状需要特别注意?
回答:你好,大肠息肉是大肠黏膜面上隆起的赘生物的统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它临床表现通常为:  ⑴大便性质的改变如便血、大便稀烂不成形带有黏液或脓血。  ⑵排便习惯的改变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⑶部分病人有腹痛。  ⑷有时可看见带蒂息肉脱出肛门外。
你好,我患有大肠息肉已经两个月了,属于良性的炎性息肉,偶尔有腹部疼痛的症状,在右侧,请问我该怎么办,是不是只能采用手术摘除?不摘除对身体会不会有影响?
回答:你好,大肠息肉的治疗是发现息肉后即行摘除。在内镜技术发展以前,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是开腹手术或经肛门切除,创伤较大,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目前,随着结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摘除大肠息肉可以说已经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金标准。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1、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适用于有蒂较大的息肉。  2、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小息肉,既简便易行又安全可靠,还可以送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3、黏膜切除法:主要用于无蒂的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4、分块、分期摘除法:如果息肉较大,无法一次性切除,可以采用分块电切的方法将息肉逐步切除;如果息肉数量较多,若无法一次全部切除,则要求患者定期进行分次电切治疗。  内镜下无法切除者则需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孕饮食禁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