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室易损 原理期,原理又是什么?

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作者: &
文章号:W<font color=#8831&&
13:34:36&&
文字大小:
&&&&起搏器植入是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但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仍可发生心律失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起搏器的功能障碍使原来的心律失常仍然存在,主要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另一种是由于起搏器参与而引发的心律失常,多表现为快速心律失常,也可以是缓慢型心律失常,或起搏心率低于设置的基本频率。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就是指后者,也是我们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加到网摘: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所属病种
作者简介单位:航天中心医院(721)简介:
王斌,男,医学博士,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心内科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教授,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
 编辑部 010-
企业采访部 010-您的位置: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室易损性的电生理实验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S1-S2程控电刺激方法同时测定心室易期和室颤阈,并结合其它有关电生理指标,评价了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室易损性。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室易损期明显延长,室颤阈显著下降,起搏阈值降低,有效不应期缩短,强度间期曲线下移,心室易损期外缘向T波方向延伸,联律间期与折回间期呈负相关。根据上述指标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产生的电生理机制以及心室易损期在ronT室性早搏触发
优质期刊推荐电复律的效果与复律脉冲的能量,窦房结功能,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高低,房室间传导束功..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循环功能支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心脏不应期变化
不应期与体表心电图关系
(1)有效不应期,在心室肌相当于QRS起始到T波升支。其QRS的开始标志着心室肌发生了激动,随即进入有效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在心室肌相当于T波降支。
(3)易损期,心房肌的易损期在QRS后半部,即R波降支或S波升支。心室肌在T波升支到达顶点前的20-30ms。但在心房或心室易损期病理性延长时,易发生房颤或室颤。
(4)超常期,在T波之后U波的初期。超常传导是指传导阻滞发生了意外的改善。
2.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合称总不应期。在心室肌,QT建起即为心室肌总不应期。所有抗心律失常药都会延长心脏各部位不应期,此为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所在。在不应期延长的初期,各部分心室肌不应期的延长是均衡的,但QT间期&500ms,
继续延长则出现各部位心室肌不应期延长不均衡,易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3.不应期影响因素
(3)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不应期不同,心房肌最短,房室结最长,心室肌居中。左右束支亦不同。90%预激旁道不应期比房室结长,因此多表现为顺传型AVRT。房室结双通道时,90%快通道不应期长,因此多表现为顺传型AVNRT。不同心肌组织之间连接处,不应期差异较大,此处易发生折返和心律失常。比如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右心耳、冠状窦、三尖瓣环、卵圆窝之间,左心房与左心耳、二尖瓣环、肺静脉之间,右心室与三尖瓣环、肺动脉之间,左心室与二尖瓣环、主动脉之间。
(4)神经调节,迷走兴奋,房室结不应期延长,心房肌不应期缩短,心室肌变化不大(迷走神经在心室分布较少)。交感神经兴奋,明显缩短房室结不应期。
(5)心率,房室结不应期与心率呈负性变时规律;而心房肌、心室肌、旁道不应期与其前心动周期呈正性变时规律。
但不应期的调整十分迅速,前一心动周期结束时,下一个心动周期的不应期的调整已完成。
1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 第3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郭继鸿.心电图学[M]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Shinagawa K, Mitamura&
H,Takeshita& A,et al .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ory
periods and conduction velocity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 using
artdirect assessment of the wavelength and its
modulation by a sodium channel blocker ,pilsicainide [J].J A m Coll
Cardiol,) 246-53.
4.周玉珍.简明心电图手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卡托普利对兔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再灌注心室肌易损性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03期
卡托普利对兔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再灌注心室肌易损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兔急性心肌梗塞 (AMI)早期再灌注心室易损性的改变 ,探讨卡托普利对AMI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采用S1 -S2程控电刺激方法同时测定开胸不阻断冠脉的无心肌缺血组 (假手术对照组 )、无心肌缺血用卡托普利灌流组 (卡托普利组 )、AMI早期缺血 -再灌注对照组 (再灌注对照组 )和用卡托普利灌流早期缺血 -再灌注组 (再灌注卡托普利组 )对家兔心室易损期 (VVP)、室颤阈 (VFT)、舒张阈 (DT)、有效不应期 (ERP)、T波顶点与VVP外缘处的时间关系 (TT -VVP)等电生理指标 ,卡托普利灌流速度 0
1mg·kg- 1 ·min- 1 。结果 :VVP、VFT、DT、ERP和TT -VVP在假手术对照组和卡托普利组分别为 (8 1 2± 2
76) μJ、(3 62±0
59)V、(1 78 67± 1 6 43)ms、(51
32± 8 76)ms和 (8 64± 2
80 ) μJ、(3 85± 0
58)V、(1 80
87)ms、(50
35± 8 91 )ms,组间比较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再灌注对照组分别为 (85 37± 2 0
1 3) μJ、(2
48)V、(1 1 2
65± 1 3 61 )ms和 (1 0
72± 4 81 )ms ,再灌注卡托普利组分别为 (56 34± 1 5 2 1 )ms、(0
1 4 ) μJ、(2
61 )V、(1 37 83± 1 5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542.22【正文快照】:
急性心肌梗塞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早期再灌注心室肌电生理特征的改变 ,是产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tachycardia ,VT )和 /或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名松;胡建国;杨进福;周新民;杨一峰;;[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02期
陈江斌,李庚山,李建军,黄从新,唐其柱,王晶;[J];心脏杂志;2003年06期
陈江斌;黄从新;孙小梅;唐其柱;江洪;杨波;李庚山;许家俐;;[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佟倩;[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名松;[D];中南大学;200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伟宏,李庚山;[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年06期
陈江斌,黄从新,唐其柱,李建军,许家俐,王晋明,李庚山,刘伟宏;[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江斌;黄从新;孙小梅;唐其柱;江洪;杨波;李庚山;许家俐;;[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曹艳杰,贾国良,胡涛,李兰荪,张荣庆,王跃民,程何祥;[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1年06期
曹艳杰,贾国良,胡涛,李兰荪,程何祥,王跃民,梁延春;[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2年03期
林明!350004福州,叶昕涛,蓝玉福,陈晓春;[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1年02期
陈江斌,黄从新,唐其柱,江洪,李庚山,许家俐;[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2年05期
陈江斌,黄从新,唐其柱,李建军,许家俐,王晋明,李庚山,刘伟宏;[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国;[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佳俊;[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朝枢,杨晓红,王宪,赵起,苏静怡;[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5年03期
陈江斌,黄从新,孙小梅,李庚山,许家俐;[J];重庆医学;2000年02期
张园园,张运,张梅,高月花,李秀昌,方永奇;[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年05期
刘泰槰;[J];科学通报;1985年07期
蔚永运;傅向华;刘君;谷新顺;吴伟力;李世强;范卫泽;姜云发;;[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1期
刘耀春,侯建平,刘桂英,刘儒林,程秀臻;[J];潍坊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侯建平,刘跃春,陆洪英,金成文;[J];潍坊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沈成兴,梁春,陈良龙,钱菊英,王克强,陈灏珠,葛均波;[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杨国栋;周文华;徐飞;朱波;;[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3年01期
李淳成,侯立业;[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6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小平;[D];南昌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泰槰;[J];科学通报;1985年07期
刘伟宏,李庚山;[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永勤;;[J];交通医学;2011年03期
苗茂松;;[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刘志强;崔利德;;[J];职业与健康;2011年15期
白雅卉;;[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0期
王俊杰;黄延红;;[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赵万志;;[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1期
杜俊霞;;[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8期
张扬;王勤;许小兴;;[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许宗凡;谢后光;邹双凤;;[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8期
李玉春;;[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清枝;徐瑞金;李东野;夏勇;袁志华;阮宏元;;[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吴扬;刘霞;;[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齐晓勇;王学忠;徐力飞;谷剑;牛凯;黄希正;李银需;崔计忠;;[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杜鑫;;[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周仕涛;肖匀波;;[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6年呼吸系统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王俊起;;[A];第四届中国核学会省市区“三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潘海燕;朱健华;顾勇;丁晓凌;;[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徐宁;程晓曙;杨人强;刘怀昌;;[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刘国富;;[A];浙江省第十四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齐晓勇;王学忠;徐力飞;谷剑;牛凯;黄希正;李银需;崔计忠;;[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陆志城;[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付德明;[N];中国医药报;2002年
李闽春;[N];医药经济报;2001年
韩咏霞;[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元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魏开敏;[N];大众卫生报;2003年
魏开敏;[N];中国医药报;2003年
长虹;[N];医药经济报;2004年
常怡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清;[D];山东大学;2006年
郑杨;[D];吉林大学;2004年
代建军;[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朱清;[D];山东大学;2003年
周裔忠;[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谢晋国;[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李剑;[D];复旦大学;2005年
杨敏玲;[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李开平;[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刘毅;[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新宇;[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王晶;[D];吉林大学;2005年
王翠霞;[D];青岛大学;2004年
黄乾亮;[D];南昌大学;2009年
詹杰;[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兰旭;[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邓志华;[D];江西医学院;2004年
郭琳琳;[D];青岛大学;2006年
魏红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李雷;[D];泰山医学院;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损 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