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三维血管重建重建检查;和出院诊断;右第9-11和左第1…

第二十节 胸部外科病历_中医中药秘方网
您所在的位置: >
第二十节 胸部外科病历
[ && 22:53:59 徐志飞、万国泰]&&【字体:
第二十节 胸部病历
  一、胸部外科病历书写要求
  (一)  病史&一般记录要求与普通外科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各项:
  1.肺、胸膜及纵隔,注意有无、、咯痰(性质、量、时间和次数)、、盗汗、胸痛、及其经过。
  2.食管疾病,注意有无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及吞入异物或腐蚀剂的病史。
  3.心脏疾病,注意、气短、咯血、端坐呼吸,以及有无、、蹲踞姿态、胸痛(部位、程度、有无牵涉性)。患者有无反复、缺氧发作和发育障碍,有无风湿病或史。
  4.胸部外伤,注意损伤部位、时间、当时情况及救治经过。
  5.询问以往治疗经过,药物剂量及效果,有无副作用,或手术及放射治疗情况。有无特殊传染源接触史(结核、等)。索取X线平片、、内镜等参考资料。
  (二)体格&在一般体检的基础上,着重注意发育、状况,有无发绀、颈静脉怒张、气管移位、杵状指、趾,并注意胸廓形态及心脏搏动情况,有无震颤及其部位,心脏杂音的部位,性质、强度时期和传导方向。肿瘤患者注意锁骨上淋巴结、胸壁浅,以及有无神经受压和骨、脑、肝转移等体征。
  (三)检验及其他检查
  1.手术病例除作一般血常规、、血型、、血凝时间、肝、外,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情况,酌情增加血钾、钠、氯、钙、镁、氮、结合力、血小板、原时间、试验及血气分析等项检查;肺部疾病作痰细胞学或细菌学检查(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可疑者,至少用浓缩法查结核杆菌3次,必要时作培养和动物接种。疑肺肿瘤者,选送深部咯出的新鲜痰液查瘤细胞,阴性者至少检查6次。必要时作纤维检查。
  2.X线检查胸部疾病应行常规透视或摄片,患者远距离心脏正、侧(或斜)位于吞钡摄片。
  手术前应摄近期一月内胸片,通常摄后前位和侧位片,必要时加体层、计波、CT、或造影。对、异物或、有无搏动等,胸科医师应亲自或与放射科医师共同给患者作多方位胸部透视。
  其他检查&按病情需要作心音图、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静脉压、肺功能等检查。
  对胸内包块,疑有胸腔或心包积液者,可作超声检查。对肺内或纵隔肿块不能决定诊断者,可作纤维支气管镜及经皮针吸活检、扫描检查。应作食管钡餐检查,必要时作食管拉网或食管镜检查。
(万国泰)
  二、胸部外科病历示例
  赵树森,男,58岁,已婚,汉族,河北保定人,浙江省瑞安县综合加工厂工人,因刺激性咳嗽3月余,痰中带血伴发热1月余,日经门诊收容入院。当天记录,本人供史。
  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阵发性呛咳,有少量痰液,伴有右侧胸闷不适感,发热。当时在本厂医务室就医,经服“”,未有明显效果。7个月前出现间少量鲜红色血丝。本月上旬开始咳嗽加重,痰量增多,伴有胸闷、气急、发热,体温38℃左右。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摄胸片示“右上叶肺不张”,用“青、”肌内注射等治疗,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咳嗽、咯痰、胸闷、气急和痰中带血。病程中无夜间盗汗、声音嘶哑及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为进一步诊治住院。
  平素身体,否认有急、慢性史,无外伤及药物史,无咳嗽、咯痰病史。生于河北保定地区,1957年去浙江温州地区工作至今,吸烟30余年,每日1包,偶尔饮少量。1958年结婚,妻及两子身体健康。父因“肺结核”于1961年病故。母77岁,有慢性咳嗽史数十年。有兄、妹各1人,均健康。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96/min,呼吸20/min,血压16/10.7kpa(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检查合作。弹性好,无、皮疹、肝掌及血管蛛。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五官对称,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应灵敏,眼睑无下垂,眼球活动自如,角膜正常,结膜无充血。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颈静脉不怒张。正常,气管居中。胸部见胸科情况。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肝浊音上界第五肋间,无移动性浊音。、肛门无异常。脊柱、无畸形,活动好。各关节无红、肿、压痛。两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反射未引出。
  胸科情况&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呼吸对称,不受限,未见手术疤痕及胸壁静脉曲张。右上肺语颤略增强,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右上胸叩诊呈轻度浊音变,呼吸音减低,可闻及管样呼吸音。其他部位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在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1cm处,不弥散,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96/min,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P2>A2。
  检验&血像:140g/L,7.8×109/L,中性70%,淋巴28%,单核1%,嗜酸1%。尿常规及粪常规阴性。痰液找癌细胞一次阴性。
  X线胸部正侧位+体层片()发现右上肺密度普遍增高,有条索状及点状密度高低不均阴影,其下缘呈S状。体层片发现右上叶支气管根部阻塞。CT扫描:右上叶有大片实质阴影,纵隔无肿大淋巴结。
最后诊断()
1.支气管,原发性,鳞型右上叶,T3N0M0Ⅱ期
1.支气管肺癌,原发性,鳞型右上叶,T3N0M0Ⅱ期&
2.肺不张,右上叶
2.肺不张,右上叶
工作单位职别
瑞安综合加工厂工人
浙江省瑞安县打绳巷23号
病史采取日期
病史记录日期
病史陈述者
  主诉&刺激性咳嗽3个月余,痰中带血伴发热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3个月前无诱因而发生功发性呛咳,有少量痰液,伴有右侧胸闷不适感,无发热。当时在本厂医务室就医,经服“镇咳药”未有明显效果。1个月发现痰中间断带少量鲜红色血丝。本月上旬开始咳嗽加重,痰量增加,伴有胸闷、气急、发热,体温38℃左右,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摄胸片示“右上肺叶不张”,用青、链霉素肌肉注射等治疗。一周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咳嗽、咯痰、胸闷、气急和痰中带血。病程中,无夜间盗汗、声音嘶哑及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后体重略有下降,食欲、睡眠及大小便如常。为进一步诊治住院。
  过去史&平素身体健壮,幼年曾患“、、流行性”,3年前曾患“”,有发热及脓血便,服素1周痊愈。否认其他传染病及皮肤病史。近年无接种史。
  系统回顾
  五官器:无和视物模糊史。耳无流脓、。无史。无、齿龈红肿、出血& &史。
  呼吸系:平时无慢性咳嗽、气喘、咯痰及咯血史。
  循环系:无、气短、发绀、下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增高 &史。
  消化系:无反酸、喛气、呕吐、、和黑便史。
  系:皮肤及口鼻粘膜无反复瘀点、瘀斑、出血病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急、、困难、颜面浮肿和腰痛史。
  神经精神系:无、、抽搐、瘫痪、意识丧失、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运动障碍、脱位、史。
  外伤及手术史:无。
  中毒及药物等过敏史:无。
  个人史生于河北省保定地区,1957年去浙江省温州地区工作至今,吸烟30余年,每日1包,偶尔饮少量白酒。1958年结婚,妻及两子身体均健康。
  家庭史 父因“肺结核”于1961年病故。母77岁,有慢性咳嗽史数十年。有兄、妹各1个均健康。
  一般状况&体温36℃,脉搏96/min,呼吸20/min,血压16/10.7kPa(120/80mmHg),身高174cm体重62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检查合作。
  皮肤&色泽正常,弹性良好,无水肿、多汗、、黄染、皮疹、肝掌、血管蛛和皮下结节 。
  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及全身其他部位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
  头颅:无畸形,无外伤及疤痕。发黑,有光泽,分布均匀,无秃发。
  眼部:眼睑无浮肿及下垂,无倒睫。眼球运动自如,无突出或震颤。结膜无充血、出血、颗粒、滤泡及疤痕。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无溃疡及斑翳。晶状体不混浊。两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正常,瞳孔、视力粗测正常。
  耳部:外耳道无分泌物,无牵拉痛。乳突无压痛,听力粗测正常。
  鼻部:无畸形。鼻翼无扇动,鼻前庭无分泌物,鼻中隔无偏曲,通气良好,各鼻窦无压 痛。
  口腔:无特殊气味,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无溃疡、出血点及色素沉着。6|78,无缺齿、残根、假牙。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肿胀及溢脓。舌苔白腻,舌无震颤,伸舌居中,扁桃体不肿大,无分泌物。咽部无充血,咽后壁无滤泡增生,咽反射存在,声音无嘶哑,悬雍垂居中。
  颈部 双侧对称,运动自如,颈无抵抗,未见颈动脉搏动及颈静脉怒张。甲状腺不肿大,未    &触及结节及震颤,无血管杂音,气管居中。
  胸部&见胸部外科情况。
  腹部 视诊:腹部对称,平坦,呈腹式呼吸,无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腹壁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异常搏动及波动,肝、脾未触及,  &莫菲征阴性,双肾均未触及。
  叩诊:肝浊音上界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上下全长10cm。肝、脾区均无叩击痛,无过  度反响及移动性浊音。
  听诊:肠蠕动音活跃,未闻及气过水声,胃区无振水声,肝、脾区无摩擦音,未闻及  &血管杂音。
  外阴及肛门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无包茎,尿道口无分泌物,睾丸在阴囊内,无肿大,质柔韧,无压痛,附睾正常,精索无增粗、压痛、结节及静脉曲张。阴囊无脱屑,无皲裂及肿胀。肛门周围皮肤正常,无痔核,瘘口,无。指诊未发现异常。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压痛及叩击痛;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无畸形、杵状指趾、水肿、外伤、疤痕、静脉曲张;肌肉张力与肌力正常,未见萎缩;关节无红肿、畸形及运动障碍;甲床无微血管搏动;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枪击音;桡动脉搏动正常,血管硬度无异常。
  神经系&四肢运动及感觉良好,膝腱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腹壁反射均正常;两侧对称;巴彬奇征克尼格征阴性。
  胸科情况
  胸部 胸廓&无畸形,两则对称,肋间平坦,运动正常,肋弓角约90°。胸壁无肿块及扩张血管;双乳对称,未见异常。
   肺脏&视诊:呼吸节律及深浅无明显异常,呼吸运动两侧对称。
  触诊:右上肺语颤略增强,无摩擦感。
  叩诊:右上肺呈轻度浊音,肺下界在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呼吸移动度3.5cm。
  听诊:右上肺呼吸音减低,语音传导略增强,无摩擦音及干、湿罗音。
   心脏 视诊:未见心尖搏动,心前区无隆起。
  触诊:心尖搏动在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cm处最强,无抬举性冲动、震颤及摩   擦感。
  叩诊:左右心界正常,如右表。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10cm。
  听诊:心率96/min,律齐,各瓣音区心音正常,未闻及杂音,P2>A2,无心包摩擦   &音。
  检验及其他检查
  血像:白细胞计数7.8×109/L,中性70%,淋巴28%,单核1%,嗜酸1%,血红蛋白140g/L,4.2×1212/L。
  尿常规及粪常规:阴性。
  X线胸部正侧位摄片发现“右上肺密度普遍增高,有条索状及点状密度高低不匀阴影,其下缘呈S状”。体层片示“右上叶支气管根部阻塞”。
  胸部CT扫描右上叶有大片实质性阴影,纵隔无肿大淋巴结。
  患者,58岁,刺激性呛咳3月余,逐渐加重,近1个月来伴发热及痰中带鲜红的血丝,经用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咳嗽、咯痰、痰中带血无减轻。患者有吸烟史30余年。体检发现右上肺语颤略增强,右上胸叩诊呈轻度浊音,呼吸音减低,语颤传导略增强。X线胸部正侧位和体层片及CT扫描均示“右上肺叶不张”。
最后诊断()
1.支气管肺癌,原发性,鳞状细胞型,右上叶,T3N0M0Ⅱ期
1.支气管肺癌,原发性,右上叶T3N0M0Ⅱ期
2.肺不张,右上叶
2,肺不张,右上叶
3.龋病6|78
3.龋病6|78
  患者男性,河北保定人,已婚。自去年10月出现阵发性咳嗽,伴右侧胸闷不适。1月前发现间断痰中带少量鲜红色血丝。本月上旬咳嗽、咯痰加重,伴有胸闷、气急、发热。在温州市立医院摄胸片示右上肺不张。经用青、链霉素等治疗,一周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今日经门诊收治。
  入院体检 体温36.5℃,脉搏96/min,呼吸20/min,血压16/10.7kPa(120/80mmHg),一般情况尚好,皮肤、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气管居中。两侧呼吸运动对称,右上肺语颤略增强,右上胸叩诊呈轻度浊音,听诊右上肺呼吸音减弱,并可闻及管样呼吸音,其他部位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各瓣音区无杂音。腹部无异常。
  诊断讨论及诊疗计划&经外院与本院二次X线胸片及CT检查均证实右上叶肺不张。根据此患者属老年,有长期吸烟史,起病后逐渐加重,经用抗生素治疗后,虽体温降至正常,但咳嗽、咯痰仍较明显,痰中仍带血,考虑以右上叶支气管肺癌引起阻塞性肺不张的可能性最大;但痰脱落细胞学检查一次阴性,仍缺乏组织学方面的证据。诊疗计划:①申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连续3次,力争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CT检查,进一步了解纵隔内淋巴结被侵情况。②查出血、血凝时间,肝、肾功能,申请心电图、,做好术前准备。
申少常/余立
  &万主治医师今上午巡诊,认为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上叶支气管肺癌诊断已明确。根据X线检查肺门淋巴结无明显增大,令患者咳嗽后肺门和隆突活动均良好,估计手术能切除病肺。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肺功能良好,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拟于下周四手术。但患者目前有肺不张,咯痰较多,可予雾化吸入,口服祛痰剂,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术前肌内注射青、链霉素3天,预防细菌性感染等。
申少常/余立
  手术日期   开始8:30   结束10:50
  术前诊断&右上叶支气管肺癌,T3N0M0Ⅱ期;伴右上叶肺不张
  术后诊断 同上
  手术名称&右上肺叶切除术
  手 术 者 万必治&申少常 余立
  麻   &醉 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
  麻 醉 者 伍玉馨&唐文雅
  手术经过&患者左侧卧位90°,垫枕抬高胸部,按常规以、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单。沿右第5肋行后外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刀切开胸壁各层肌肉,切除第五肋骨大部,经肋床进胸,胸膜无粘连,无胸水。探查发现:右上叶肺呈不张、实变,质较硬,右上叶支气管距开口1.5cm处有2×2cm肿块,质硬。纵隔淋巴结及汇总区淋巴结不肿大。
  在肺叶上方奇静脉内侧找到上叶尖前支动脉,切开鞘膜,分离出血管约2cm,分别结扎、切断、缝扎,在其下缘分离出上肺静脉,予以结扎、切断、缝扎。再从叶间裂分离,找到上叶后段动脉,在根部结扎、切断、缝扎。分离出上叶支气管,用阻断钳紧靠上叶支气管远端予以阻断,鼓肺见中、下叶膨胀良好,保留近端约0.5cm,切断上叶支气管,取出右上肺叶,用5-0钽丝间断缝合支气管残端,检查无漏气,将奇静脉连同壁层胸膜游离缝合覆盖于支气管残端。游离肺下韧带,将右肺中叶与下叶缝合2针固定,防止扭转。用长效止痛剂20ml封闭3、4、6、7肋间神经。温冲洗胸腔,检查无出血,在2、7肋间各置胸腔引流管1根,逐层关胸。清点敷料及器械数量正确。
  切除病肺已送病理科检查。
   术后病程记录
  今上午在静脉复合麻醉及气管内插管下,行右上肺叶切除术。右第5肋间后外侧切口,切除第5肋骨,经肋床进胸。术中见右上肺呈不张实变,质硬。距右上叶支气管开口1.5cm处,有2×2cm肿块,质硬。依常规方法切除右肺上叶。在第2、7肋间各置胸腔引流管1根。手术中经过顺利,出血200ml。病人情况平稳,安返病室。术后给予青毒素肌内注射,补液1500ml。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胸腔引流量、颜色及全身情况。 
申少常/余立
   交班记录
  患者因刺激性呛咳3个月,痰中带血丝伴发热1月余,摄胸片示“右上肺不张”,于元月22日经门诊入院。入院时检查:一般情况好,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右上肺语颤增强,右上胸叩诊呈轻度浊音变,可闻及管样呼吸音,肺部其他部位呼吸音清晰,无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音区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及检查无异常。
  入院后于1月25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上肺叶支气管距Ⅱ级隆突约1.5cm处,有一灰白色肿物阻塞管腔,病理活检为。经术前准备后于2月5日在静脉复合麻醉及插管下,施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中见右上肺呈不张实变,距离Ⅱ级隆突1.5cm处,有2×2cm肿块,质硬。依常规切除右肺上叶,术中未见有淋巴结转移,在第2、7肋间各置胸引流管一根。
  术后第1、3天各行人工气腹一次,每次注入空气600ml。现胸部引流管已无气体或液体流出。患者目前咯痰较多,今日体温36.7℃,右上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罗音,现继续应用青、链霉素肌内注射。
  1.明天或后天拔除胸腔引流管;
  2.鼓励并帮助病人咯痰,继续应用抗生素肌注及雾化吸入;
  3.术后7~8日可拆线;
  4.术后酌用化疗。
申少常/余立
   &接班记录
  患者因刺激性咳嗽3个月,痰中带血丝伴发热1月余,门诊胸片检查示“右上肺叶不张”于元月22日入院。入院后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确诊为右肺上叶支气管鳞癌。于2月5日在静脉复合麻醉及气管插管下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上叶呈不张、实变。右肺上叶支气管距Ⅱ级隆突约1.5cm处,有2×2cm肿块,依常规方法切除右肺上叶。术后已做过两次人工气腹。
  今为术后第3天,患者诉创口轻度疼痛,咯痰较多。体检:体温37.6℃,脉搏96/min,呼吸22/min,血压15.5/9.3kPa(116/70mmHg),头颅、五官无异常。颈软,气管居中,右第五肋后外侧有手术切口长25cm,切口边缘皮肤轻度红肿,无明显感染。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和腋前第7肋间各置胸腔引流管1根,已无气体及液体溢出。右上肺呼吸音低,其他部位呼吸音略粗糙,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离90/min,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肝浊音界消失。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
  1.&明日拔除胸腔引流管;
  2.继续用抗生素,帮助并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防止肺部并发症;
  3.拟于1周后给予化疗。
申少常/陈素芝
   出院记录
  患者男性,58岁,因刺激性呛咳3个月,痰中带血伴发热月余,外院摄胸片示“右上肺叶不张”,疑右上肺癌,于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好,右上肺语颤略增强,右上胸叩诊呈轻度浊音,可闻及管样呼吸音,其他部位检查未见异常。
  入院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右上叶支气管肺癌,经术前准备后,于2月5日在静脉复合麻醉及气管插管下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中见右上肺叶不张、实变,距Ⅱ级隆突约1.5cm处,有2×2cm肿块,质硬。病理报告为支气管鳞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无转移。
  术后第1、3天分别行人工气腹各1次;术后第9、16天分别用化疗(10%糖溶液1000ml,加600mg,B6100mg,维生素C1g9静脉滴入)。目前一般情况良好,胸透见两肺完全膨胀,胸腔无积液,复查白细胞计数8.6×109/L,中性78%,淋巴22%。明日可出院,住院39天。
  出院诊断 1.支气管肺癌,原发性,鳞状细胞型,右上叶,T3H0M0Ⅱ期。
  2.肺不张,右上叶
  3.龋病6|78
  出院建议
  1.继续化疗:50%葡萄糖液40ml+环磷酰胺400mg+维生素B6100mg,静滴,1/周。
  2.化疗期间,查白细胞计数每周1次,如<4×109/L(4000/&l)可即时停药。
  3.3个月后,可在当地医院摄胸片复查。
  4.龋病可去诊治。
申少常/陈素芝
(徐志飞&万国泰)
页面功能 【】【】【】【】【】
上一编:下一编:骨科临床路径全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23页免费14页1下载券4页免费50页1下载券123页免费8页7下载券42页7下载券70页1下载券1页2下载券29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23页免费13页1下载券398页1下载券61页免费70页1下载券
骨科临床路径全集|包​括09​年​和01​年​骨​外​科​临​床​路​径​,​有​超​级​链​接​。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相关期刊文献推荐
相关会议文献推荐
相关硕士文献推荐
相关博士文献推荐64层螺旋CT多种三维重建左心房肺静脉系统的形态学评价--《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64层螺旋CT多种三维重建左心房肺静脉系统的形态学评价
【摘要】: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心血管成像及三维重组后处理技术以探讨房颤患者的左心房肺静脉系统的形态学,并与非房颤患者做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12月期间来江西省人民医院CT室行心血管成像的90例非房颤患者(男性54人,女性36人)及116例房颤患者(男性65人,女性51人)的左心房及肺静脉的结构,按照心房容积的大小,非房颤患者分为心房容积正常组(A组)和心房容积增大组(B组),房颤患者分为心房容积正常组(C组)和心房容积增大组(D组);房颤患者又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利用工作站的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仿真血管内窥镜(VIE)等多种三维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以了解肺静脉环及左心房的形态学结构。
结果:①利用VR可良好构建肺静脉的形态,90例非房颤患者中,79例双侧肺静脉均为2支(87.7%);11例存在变异(12.3%),其中左肺静脉共干7例,3支右肺静脉4例;116例房颤患者中,112例双侧肺静脉均为2支(96.6%);4例存在变异(3.4%),其中左肺静脉共干3例,3支右肺静脉1例。②非房颤患者中,左房容积增大者比左房容积正常者的左上肺静脉口明显更粗(P0.05);在左房容积正常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右上肺静脉口明显更粗(P0.05);在左房容积增大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左房容积明显更大(P0.05),而且前者比后者的左下肺静脉口、右上肺静脉口和右下肺静脉口明显更粗(P0.05);③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年龄、左房容积、左下肺静脉环、右上肺静脉环、右下肺静脉环明显更大(P0.05)。④持续性房颤患者比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房容积明显更大(P0.05)。⑤持续性房颤组比阵发性房颤组的右下肺静脉口明显更大(P0.05)。
结论:①64层螺旋CT心血管成像多种三维重组后处理技术能够在术前直接对左心房肺静脉系统进行形态学(肺静脉口的数量、周长、变异以及各肺静脉口之间的关系等)观察,明确各种形态学变异等,可以为临床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提供解剖信息。②房颤患者比非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容积明显增大,并且肺静脉口明显增大。③肺静脉可能参与促发房颤的折返环,且肺静脉口越大越可能参与折返环的形成。④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的发病靶器官可能不同,右下肺静脉可能是两者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R541.75【目录】:
摘要3-5ABSTRACT5-8中英文缩略词表8-9第1章 前言9-11第2章 对象和方法11-15 2.1 研究对象11 2.2 64 层螺旋 CT 肺静脉造影方法11-12 2.3 图像后处理技术12-13 2.4 数据分析13-14 2.5 统计学方法14-15第3章 结果15-19 3.1 MSCT 评价左房容积15 3.2 MSCT 评价肺静脉15-19
3.2.1 肺静脉数量15-16
3.2.2 肺静脉周长16-19第4章 讨论19-25 4.1 房颤发病机制19-20 4.2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行 MSCT 左心房肺静脉血管成像的临床意义20 4.3 左心房与房颤20-21 4.4 肺静脉与房颤21-25第5章 结论25-26第6章 不足之处26-27致谢27-28参考文献28-30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0-31综述31-41 参考文献39-4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齐书英;李俊峡;李洁;丁超;张莉;李育红;;[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0期
杨小军;杨广夫;姚晓群;韩博;刘晖;闫新成;任小军;富宪民;张文奎;顾科力;张宝其;崔华;;[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05期
谢双伦,黄从新,江洪,刘少金,王腾,刘永胜,吴钢;[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年05期
张劲林;苏晞;唐成;张勇华;韩宏伟;李振;蒋萍;程光辉;邓成钢;;[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年04期
王晞,黄从新,江洪,杨波,李庚山,王腾;[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年04期
杨延宗,黄从新,高连君,刘少稳,杨东辉,林治湖;[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年03期
王鸣遒;杨延宗;王照谦;高连君;张树龙;林治湖;;[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年03期
郭龙枝;陈娟;;[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嫣;夏黎明;管汉雄;王炎;黄璐;庞颖;陆玮;;[J];放射学实践;2012年01期
文俊杰;罗素新;易光兆;何泉;周泓羽;;[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袁义强;马业新;刘怀霖;于力;牛思泉;陈宏卫;赵育洁;王瑞敏;孙俊华;孙运;高艳霞;陈玉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连士杰;曹江;秦永文;弓静;;[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年05期
孟小茜;刘士远;;[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11期
陈光祥;王茂华;漆军;唐光才;黄新文;高礼明;兰永树;;[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年09期
张亚艳;张萍;;[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年02期
李敬民;李彩英;李庆啸;赵爽;刘晓伟;王伟;罗文飞;柳青;;[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年11期
黄卫斌;周法光;陈超;郭晋村;;[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年06期
索娅;李广平;周长钰;郑成环;富华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从新;;[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江洪;;[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胜荣;[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毕昊;[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莉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俊辉;[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常春波;[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侯丽娜;[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赵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付莉;[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王奖荣;[D];山东大学;2006年
王树春;[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连士杰;[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张庚;[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大一;[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5期
胡大一;孙艺红;;[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03期
马杰,李泱,张存泰,肖建民,陆再英;[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2年03期
刘兴鹏;马长生;董建增;胡福莉;龙德勇;刘小青;方冬平;喻荣辉;汤日波;卢春山;郝蓬;刘晓惠;;[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年02期
杨延宗,杨东辉,林治湖;[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0年01期
杨延宗,黄从新,刘少稳,高连君,杨东辉,林治湖;[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年02期
杨延宗,刘少稳,高连君,林治湖;[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年05期
黄从新;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张澍;江洪;杨新春;吴书林;马坚;刘少稳;李莉;曹克将;王方正;陈新;;[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年03期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曹克将;杨延宗;刘旭;刘少稳;马坚;吴书林;江洪;黄德嘉;王方正;陈新;;[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年06期
杨延宗,杨东辉,刘少稳,高连君,夏云龙,林治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勇;李莉;;[J];海军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厉菁;袁义强;于力;王瑞敏;孙运;赵育洁;;[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8期
卢才义,马长生,王士雯,李玉峰,晏沐阳,陈瑞;[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年03期
丛涛;王珂;孙颖慧;商志娟;夏云龙;杨志强;;[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马坚,方丕华,楚建民,贾玉和,唐恺,张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年03期
李毅刚;王群山;陆尚彪;邵芸;俞洁霏;谢起裕;舒红;;[J];上海医学;2007年S1期
林明宽;刘浩;伍伟锋;朱立光;王炎;唐梅艳;杨仁贵;张棠;李希;;[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孟宪章,杜日映,孙海燕,刘俊传,张鹏臻;[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年05期
彭海峰;[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7年04期
张杰,韩莹;[J];职业与健康;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志强;;[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晏子旭;;[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褚志刚;杨志刚;;[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辛广科;;[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李琼;王嵩;马国骏;;[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乐治文;;[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邹文远;;[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赵起;邵成伟;左长京;;[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史河水;蒋南川;李欣;吴爱兰;韩萍;刘永华;田志梁;;[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邹文远;石思李;李胜;;[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盛;[N];中国水运报;2008年
传说;[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王迪;[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徐佳;[N];重庆日报;2008年
贾洪涛;[N];四平日报;2009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研究员
罗照春;[N];健康报;2010年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主任
曾东林 整理
梁剑芳;[N];健康报;2010年
中国医保商会
曹钢;[N];医药经济报;2010年
;[N];医药导报;2009年
百里 编译;[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倩;[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刘俊;[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孙娟;[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雷森;[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贾兴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胡继强;[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鲁志兵;[D];武汉大学;2009年
隋昕;[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周祁娜;[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樊友启;[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明宽;[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虞康惠;[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张丽琴;[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李嫣;[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余国威;[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曾德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真亚;[D];江苏大学;2010年
崔鑫洋;[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郑志涛;[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夏云兵;[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维血管重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