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如何打通任督二脉、督二脉?

如何才能打通任督二脉??
如何才能打通任督二脉??
打通任督二脉也称“小周天功”。1、小周天功的修炼。取站、坐、卧姿均可,等丹田中五气左、右绕转自如后,用意念导引气头入长强穴,(督脉起始穴,在尾椎末节与肛门之中间),沿督脉流注方向向上顺行。在打通督脉的修炼过程中,有三处难关,一是尾闾穴(体后正中线上,尾椎骶骨尽头处),二是夹脊穴(体后正中线上,与膻中穴相对处);三是玉枕穴(后脑颅骨与颈椎相接着枕处,又称铁壁)。此三处穴位最难打通。称“后三关”初练之时,气头往往冲不过,须勿急勿躁,可将气头循经返回下丹田再行采气,绕转加速后,复出冲关,如此往复循环。时日一长,功到自然过关,待气头冲过三关后,可止于龈交穴(督脉终止穴,在口内上齿内中缝)循督脉逆行返回下丹田。
待气头在督脉顺、逆通行无阻后,可着手打通任脉,其方法如下:将五气绕转后将气头导引会阴穴(任脉起始穴)沿任脉向上顺行,任脉中也有三关难通。一是关元穴(脐下正中三寸处);二是膻中穴(体前正中线上平支凹肋间隙处,也称中丹田);三是印堂穴(两眉边线的中点上,又叫玄关,天目)。此三关称“前三关,初练时往往不容易冲过,可如通督脉之法,将气头循经返回下丹田,采气绕转加速后,复出冲关。三关过后将气头止于承浆穴(任脉终止穴)。
待气头在任脉之中顺逆运行畅通后,可过桥入督脉或由督脉过桥入任脉均可。所谓“过桥”是指气头从龈交穴经金津、玉液穴(在舌下舌根处)至舌尖,从舌尖过渡入承浆穴。或从承浆穴过渡到舌尖,经金津、玉液穴入龈交穴。待气头过桥顺利后,可顺任脉逆督脉循环三周,再顺督脉逆任脉循环三周为一遍,如此做三遍为小周天。曾经有人说:“前三关,后三关,三关过后似神仙”。可见小周天功的作用不可小视。小周天歌决如下:
意引丹气闯三关,前三后三阴阳转。气行三周二脉通,延年益寿似神仙。
1.打坐。参考一网易a_liao_sha日志。
     二<<瑜伽师地论>>
2. 1开始静坐时气机的反应
  现在必须详细说明静坐与气机的关系和作用,但是首先必须先要了解一个观念,这是指一般已经成年以后,以及已经有过男女性生活以后,乃至包括老年入的情况而言,至于未经成年的童身,那又须另作别论了。
  第一反应--腿部的麻胀。在开始练习静坐时,如果没有以上所说的那些先入为主观念的存在,或者能够泯除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他所感觉最大的困扰,便是心理的不能平静和生理反应的各种奇异的感受。关于心理的平静与散乱问题,留待将来讨论静坐与心理关系时再加说明。现在所要讨论的,只是偏重在生理内部气机的反应。关于这个问题,根据通常开始练习静坐的统计资料,十之八、九,便是静坐时,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以后,首先引起感受上的压力的,便是两腿发麻或发胀。于是促使浑身酸疼或不安,甚至,连带引起心理的不宁静。如果从一般生理卫生常识来讲,大多都认为那是两腿的血管被压迫的关系,等于一个通常不练习静坐的人把两腿交叉叠起,如不随时变更交换只是保持一个姿势经过一段的时间,便有腿麻的感觉,于是就认为它是很不好的现象。
  倘使从静坐的经验来讲,这种现象,并非完全是血管被压制的关系,实在是气机开始发生了反应的作用。因为气机在筋脉血管肌肉之间,不能畅通流行,所以有了胀痛麻木的反应感觉。换言之,这便证明了在生理上的阴[足乔]、阳[足乔]的气脉上,已经有了后天的障碍。反过来讲,当腿麻到不能过分忍受时,只须轻松的放开两腿,慢慢地让它自然舒畅之后,便会感觉到由于经过这一段短暂时间的压迫,而换得新奇的舒服和快感。事实上,当静坐工夫到达某种适当的阶段时,无论盘腿或不盘腿,这种新奇而舒服的快感,是长期永恒地存在。此时,虽然长期盘腿而坐,不但没有妨碍,这种舒服和快感,反而愈来愈盛。
  第二反应一一生殖机能的勃兴和其他。有关静坐对于生殖机能的反应,为了讲解的方便。必须把它分为(一)肾脏机能(二)生殖机能两部分来讲,因为在成年人练习静坐时,最初有反应的大多数是从肾脏部分(包括腰部)开始。广义科学的瑜伽方法
  2(一)肾脏部分的反应:即是说静坐的时候,或在静坐过后,腰背会发生胀、痛、酸、麻等情况。倘使因肾亏而患有阳萎、早泄、遗精病的人,可能因静坐的关系,反而更有遗精或早泄的现象。如果不得其法或不知对治,甚之有至于白日遗精,大小便随时遗精,与静坐时遗精的严重症候。关于这些现象的来源,中医认为是肾亏的关系;西医认为是与肾脏或肾上腺、性腺和脑下垂腺,以及神经衰弱等因素有关。若是女性练习静坐,素来患有肾亏等症,不但腰部疼痛不堪,甚至会有白带等现象发生。其实这不是因为静坐的关系而产生这种不良的后果与副作用。实在是因为静坐的关系,发动身体内部气机的潜能,在将要通过而尚未通过肾脏与腰部的阶段,由于这些部位的神经与腺路有了宿疾的障碍,所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并发。如果知道了这个原理,再得明师指导而知道对治的方法,只要过此一关,则一切有关这一部分的宿疾顿消,恢复健康壮盛,自然不成问题。倘使没有明师的指导,不知对治的方法,最好是暂时停止静坐等恢复健康时,再来静坐,如果又因静坐而重发时,就不妨再停。如此持之有恒,再病再停,再停再坐。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完全恢复健康。因为对治的方法大多,而且要因人而施,因病而治,或者运用身体运动的各种不同姿态,再配合医药的调整,相当繁复,故只能说到如此而已。但在此阶段,最要紧的守则,必须要绝对断绝男女的性行为,倘使能做到不但没有性的行为,而且无性的欲念,那便是真正无上的大药,决定可以及早恢复健康。至于健康恢复中的变化反应,则因男女性别、年龄老少、体能强弱而有不同,恕难-一评说,实非因为守密而不言也。
  (二)生殖机能的反应:即在静坐时,或刚刚下坐后,生殖器突然勃起,甚至久坚不下,犹如亢阳的状态,同时引起睾九部分微细神经的跳动,以及摄护腺、会阴部分轻微的震动。在女性而言,有子宫震动或收缩以及两乳房膨胀的现象。如依道家某些修炼丹道派的观念,便认为它是一阳来复之机,正好采药归炉,用意引动呼吸作为搬运“河车”等的基础,这种观念是否正确,以后自有专论,在此暂略。但在静坐的过程中,有了这种现象之后,如果不配合心理上的性欲冲动,那确是很好的情况。这是脑下垂腺、肾上腺与性腺等活动与兴旺的证明,对于身体的健康,是绝对有益的现象。但是无论年龄老少、男女性别。一有这种现象发生,十个有九个半都会引发性欲的冲动。有了性欲的冲动,就会引发头昏脑胀的感受。甚至,还有胸臆烦闷或发生情绪烦躁的感觉,非常难以排遣。如果因此而有了性行为之后,不但前功尽弃,而且还有过于性行为或手淫的损害,倘使加上这些心理行为与性行为的破坏,那便有如老子所说婴儿的状况,“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它便会
等待您来回答
武术搏击领域专家科学生活:打通任督二脉能治好疾病吗?
当前位置: >> >>
科学生活:打通任督二脉能治好疾病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08时39分   来源:科技日报
【E-mail推荐
    5月22日,一则来自甘肃省卫生厅网站的题为《甘肃省医务人员真气运行学骨干培训班在武山矿泉疗养院成功举办》的消息在微博上发布后,引起网友强烈关注。与此同时,这门在武侠小说中时常出现的“武功绝学”也成为了网友讨论的热点。
    面对诸多非议,23日下午,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通过个人微博作出回应,表示理解网友们的质疑。刘维忠称,从中医上来讲,打通任督二脉只是让气血更加通畅、身体更健康而已,并不是什么武功绝学。他表示,打通任督二脉并不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能“飞檐走壁,开碑碎石”。
    任督二脉的确存在
    据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优势病种科主任魏清琳介绍,在中医经络学说中确实有任督二脉一说,在《黄帝内经》《奇经八脉考》中均有记载。
    在中医经络学说中,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任督二脉为阴阳诸经之纲领,对十二经气血起着主导、溢蓄调节作用。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因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不通,女性就会出现下腹部不通的病症,会长子宫肌瘤等。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因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督脉不通,人体内阳气便不足,就会出现肢体怕冷等症状。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故中医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的说法。
    任脉和督脉只是这诸多经络中的一部分,只是因为武侠小说里的过多渲染与夸张描述,如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才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
    “打通”说引质疑
    “任督二脉的说法来自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学说。”中医医院针灸学博士卢开信在为病人针灸治疗过程中,就经常会利用到“通督调经”的方法。“尤其是督脉,通过针灸,在这条经脉的穴位上进行针灸,对很多疾病都能予以治疗。”
    他举例说,如遇到头痛的病人,不需要在头上扎针,只需要在督脉上找准穴位扎上几针,就可使头痛病愈;对待青春痘的患者,也可如法炮制。
    但是,对于气功上的“打通任督二脉”一说,卢开信则持谨慎及质疑态度。
    尽管中医的确博大精深,而且中医自称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检验一切科学的标准应当是实践。
    人体是否存在经络系统,需要实验科学来证明。迄今,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只是证明,人体的一些穴位可能是沿着人的神经系统分布的,因此,针刺这些穴位可以产生生物电流,使人感到酸胀等。但这只是初步的证明,要真正证明人体是否存在经络系统还需要大量的研究要做。同样,对于经络中的主脉——任督二脉也需要实验来证明,否则就可能沦为武侠小说中的描绘,打通任督二脉会有超强的武功,可战胜任何人的超人。
    真气运行不适合年轻人
    “打通任督二脉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中医御林堂馆主张绍桐说,气功里所说的“小周天”,是指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也许就是这批学员所说的“打通任督二脉”。
    然而,对于人打通任督二脉后,“既往疾患明显减轻或痊愈,饮食、睡眠、二便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说法,张绍桐认为“这种说法夸大放大了保健功能。”
    他指出,常见的五禽戏、太极拳都要讲究运气方法,通过修炼这些养生功法,对身体确有益处,但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包治百病的效果。
    “想要迅速打通任督二脉,成为武林高手的年轻人要失望了。”张绍桐解释说,这门功夫不适合年轻人练。张绍桐强调,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一人一法”,治疗方法因人而异。练功也是一样,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群练了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不是人人都能练。“就像广播体操,小学和高中就不是同一套。”
    张绍桐认为,这套真气运行法不适合年轻人练,“年轻人静不下来,火气大,练不好反而伤身体。老年人要练,也必须要专业医师指导。”
    日常保健养生常用的穴位
    “十人九虚”,以此来形容如今运动少、整日活在空调房、夜生活频繁的都市人群,可谓相当准确。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健华副教授指出,对于“虚”人来说,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尤其重要,从中选取穴位用热敷、针刺、艾灸等最能激发人体正气。此外,足阳明胃经、心包经上的若干穴位也有显著的保健和缓解疼痛之效。
    “任脉行走在人体腹部正中,总调全身阴气和气血。”刘健华说,督脉穴位有28个,行走在人体背后的正中,督领全身的阳经,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由此可见,任督二脉对于统摄全身的气血阴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任脉上的常用保健穴位有关元、气海,常被人提及的保健穴位“足三里”则在足阳明胃经上。
    日常采取揉按、热敷这些穴位,“次数越多越好”,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办公室一族最适合叩打足三里。该穴位自古便负盛名,古人习惯以艾灸此穴来防胃病、呕吐、腹泻、痢疾、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癫狂等神志病。刘建华解释,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约在外膝眼下三寸,小腿骨外一横指,按压起来有酸胀感,但不会发麻。
    另外,针对越来越多的颈椎患者,刘健华推荐,风池、风府、肾俞、命门四穴。
    “颈椎患者最适合按压风池和风府穴。”刘健华说,这两穴都在脑后,具体来说,风府穴的位置为“后发际(发线根部)正中直上一寸”。风池穴的定位为“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简单来说,就是在风府穴的两侧。除了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疼,刺激风池穴还能起到醒神、提神的作用。(记者 李颖)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薛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打通任督二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