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脚小儿包皮炎的治疗治疗

当前位置:>>>>>
獭兔养殖中几种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核心提示:獭兔以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多种用途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熟练掌握獭兔常见病的症状,早日实施治疗与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兔瘟(病毒性出血症) 1.1症状 兔瘟是一种急性、烈性、高致死性的病毒传
&&&&獭兔以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多种用途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熟练掌握獭兔常见病的症状,早日实施治疗与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兔瘟(病毒性出血症)
&&&&1.1&症状
&&&&兔瘟是一种急性、烈性、高致死性的病毒传染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发期。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易感,仔兔较少发病,病兔、死兔和隐形感染兔为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和粘膜感染,本病死亡率极高,几乎为100%。可根据临床症状将本病分为3种类型。
&&&&1.1.1&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的初期或非疫区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患兔常不见症状而突然抽搐惨叫倒地死亡,死后四肢僵直,头颈后仰,少数患兔鼻孔流血,肛门松弛。
&&&&1.1.2&急性型&患兔食欲减退,精神低迷,被毛光泽减退,饮水增加,体温升高到41℃以上,病程一般为12~48h。临死前表现出短时间的兴奋、挣扎冲撞、啃咬笼具,然后两前肢伏地,两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四肢不断做划船状,最后抽搐或发出尖叫而死亡。死后大部分头颈后仰,四肢僵直,多数病例鼻部和嘴部皮肤碰伤。5%~10%的患兔鼻孔流出泡沫状的血液,有的耳内流出鲜血,肛门松弛,周围被毛有黄色胶样物附着。&1.1.3&慢性型&多发于流行后期的老疫区和3月龄以内的幼兔。患兔体温升高到41℃左右,精神委顿,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饮水增多,被毛粗糙无光泽,短时间内严重消瘦,多数病例可耐过。
&&&&1.2&预防与治疗
&&&&由于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所以定期注射兔瘟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措施。断奶幼兔30~40日龄作初次免疫,每只兔颈部皮下注射1mL,60~65日龄时,再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个5~6个月注射防疫1次;严禁购入带病兔,禁止从疫区购兔;特别注意对病死兔的处理,病死兔要深埋或是焚烧,并将带病毒兔与健康兔隔离,一切饲养用具、排泄物均需消毒。
&&&&2&巴氏杆菌病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病症总称,包括败血型、肺炎性、传染性鼻炎、中耳炎等,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两头钝圆、细小,呈卵圆形的短杆菌。
&&&&巴氏杆菌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多数兔鼻腔粘膜都带有巴氏杆菌,但不表现临床症状。
&&&&2.1&症状
&&&&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将巴氏杆菌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1&败血型&急性型患兔精神萎靡,停食,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到41℃以上,鼻腔流出浆液脓性分泌物,有时发生下痢,一般出现症状后1~3d内死亡,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流行开始时常不显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剖检可见鼻粘膜充血,喉粘膜出血,气管粘膜出血,并有大量红色泡沫。肺严重充血、出血、水肿。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肝脏变性,并有许多坏死小点,脾和淋巴结肿大和出血,肠道粘膜出血,胸腔和腹腔均有淡黄色的积液。
&&&&亚急性型常由鼻炎和肺炎转化而来,呼吸道症状十分明显,呼吸急促、困难,鼻孔流出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体温稍高,食欲减退,常打喷嚏,有时腹泻,结膜发炎,病程持续1~2周,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2.1.2&肺炎型&常呈急性经过。病变虽在肺部,由于活动较少,故难以发现呼吸困难症状,临床上只见患兔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急性的未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剖检常见纤维性肺炎和胸膜炎,病变部位多具前下方,包括实变、膨胀不全、脓肿和灰白色小病灶,肺膜和胸膜有纤维性沉淀附着,心包膜也常被纤维素包裹。
&&&&2.1.3&斜颈型&严重病例头颈向一侧滚转,病变主要是中耳炎,一侧或是两侧鼓室内有渗出物,有时鼓膜破裂,脓性渗出物流出外耳道。
&&&&2.1.4&其他病型&包括生殖道感染,全身各部位的脓肿,公兔睾丸炎、附睾炎,表现为阴囊肿胀,有分泌物,母兔表现为子宫内膜炎,阴道分泌物增多或积脓,其他组织器官主要是脓肿。
&&&&2.2&预防与治疗
&&&&定期消毒兔舍、兔笼,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可减少本病的发生,对兔群必须进行临床检查,将流鼻涕、中耳炎、脓性结膜炎的兔子及时检出,隔离饲养和治疗,并用巴氏杆菌灭活疫苗作预防注射,免疫期为5个月。
&&&&治疗选用以下几种药物:青、链霉素联合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兔2~5万IU/kg,链霉素1万IU/kg,1日2次,连用3~5d:SMZ,口服0.125~0.5g/只,1日2次,连用3d;抗巴氏杆菌高免血清单价或多价血清,皮下注射,按2~3mL/kg注射,8~10小时内再重复注射一次,疗效显著。
&&&&3&A型魏氏梭菌病
&&&&本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病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肠毒血症,除哺乳仔兔外,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对本病均易感染,是危害兔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1~3月龄幼兔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发病率最高,消化道是主要传播途径。
&&&&3.1&症状
&&&&A型魏氏梭菌病的主要症状是急剧腹泻,粪便有特殊腥臭味,呈黑褐色或黄绿色,污染臀部及后腿,临死前水泻。流行期有的未出现水泻就迅速死亡,但用手挤压肛门,可排出少量稀粪,绝大多数患兔在出现下痢至水泻后,当天或次日死亡,少数病例拖延至1周或更久。
&&&&3.2&预防与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饲料中必须有足够的粗饲料,饲料变化要逐步进行,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定期对兔群进行A型魏氏梭菌灭活菌苗预防接种,每年两次,市场上售有兔瘟、巴、魏氏三联苗,可对兔群进行免疫注射。
&&&&发生本病后可采取以下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3.2.1&增加饲料中的粗饲料的比例,降低蛋白质和能量饲料的比例。
&&&&3.2.2&感染早期可以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喹乙醇,5mg/kg,口服,每日2次,连用4d;氯霉素,50~100mg/kg,肌注,每日2次,连用3d;红霉素,20~30mg/kg,每日2次,连用3d;卡那霉素,20mg/kg体重,肌注,每日2次,连用3d。
&&&&3.2.3&用药同时,注射A型魏氏梭菌高免血清,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无高免血清时可对无临床症状兔紧急注射灭活菌苗,可有效的控制本病的蔓延。
&&&&4&球虫病
&&&&本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一种家兔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内寄生虫病。断奶至3月龄的幼兔均易感染,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本病流行于温暖潮湿多雨季节,南方多发于开春和梅雨季节,北方一般发生在7~8月份。
&&&&4.1&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3d或更长一些,患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是废绝,俯卧不动,被毛蓬乱,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结膜苍白,腹泻,排尿次数增加,幼兔生长停滞、消瘦。
&&&&4.2&预防与治疗
&&&&兔场及兔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建立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对笼具消毒,病兔应深埋或烧毁,饲料和饮水应该不受污染;大小兔分笼饲养,小兔易感性强;合理安排母兔繁殖季节,尽量使幼兔断奶时避开雨季;注意饲料的全价性,增加抵抗力:可在饲料中拌入氯苯胍,150mg/kg饲料,或是在平时还可饲喂大蒜、韭菜等。
&&&&药物治疗可选用:氯苯胍,预防用0.015%混饲,从开始采食到断奶后45日,紧急治疗用0.03%混饲,用药一周后改为预防量;莫能菌素,预防用0.003%混饲,治疗用0.004%混饲;乐百克,预防量用0.02%混饲,治疗用0.1%混饲;百球清,为治疗兔球虫病的特效药物,预防为0.0015%饮水,连喂21日,治疗为0.0025%饮水,连喂2日,间隔5日,再喂2日,即可完全控制球虫病;扑球(氯嗪苯乙氰)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0.001%,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本病;球痢灵,按每千克体重50mg内服,每日2次,连用5d,可有效预防球虫病的发生;由中科院兽药课题组研制的敌球锐克,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球虫病,幼兔(25~30)日龄皮下注射0.1mL,成年兔皮下注射0.15mL,有效期在70d以上。
&&&&5&疥螨病
&&&&本病是由各种螨寄生于兔皮肤表面的一种外寄生虫病,具有高度的侵袭性,造成严重的危害。
&&&&5.1&症状
&&&&兔痒螨:主要寄生于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渗出物干燥成黄色痂皮,塞满耳道:兔疥螨:主要寄生于爪、掌面、鼻尖、口唇、眼圈等毛少的部位,代谢产生的毒素刺激家兔的神经末梢,产生奇痒。
&&&&5.2&预防与治疗
&&&&可选用如下药物:阿福丁(虫克星),几乎对所有线虫和外寄生虫及其其他节肢动物都有很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无效),有粉剂、胶囊和针剂等;灭虫丁,以0.2mg/kg剂量皮下注射,也可涂擦患部;2%敌百虫水溶液,涂擦,浸泡患部,每隔7日继续1次,应现用现配;螨净,按1∶500比例稀释,涂擦患部,具有疗效好,成本低的特点;双甲脒,以0.05%浓度涂擦患部,疗效可靠。
&&&&无论采取以上哪种方法治疗,均需注意以下几点:由于患部皮下虫卵经7~15日又可发育为成虫,而治疗药物仅可杀灭成虫,对虫卵无作用,故在治疗一个疗程后,隔7~10日再重复一个疗程,直至治愈为止;治疗与消毒同时进行,在治疗疥螨的同时,对患兔所用笼具进行严格消毒,可用2%敌百虫或0.2%螨净进行喷洒消毒,也可用火焰消毒;家兔不耐药浴,故不可将整个兔浸泡于药业中,只能依次分部位治疗。
&&&&6&皮肤霉菌病
&&&&本病是由须发癣菌和大小孢子霉菌引起的以脱毛、断毛和皮肤炎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皮肤病。
&&&&6.1&症状
&&&&一共有两种症状,一种以鼻、面或耳部的环状突起带灰白色或黄白痂为特点,见于皮肤的任何区域:另一种是在皮肤上出现环形、被覆闪光鳞屑的秃毛症,病程缓慢,多可自愈。
&&&&6.2&治疗
&&&&大群发病时,内服灰黄霉素,每日25mg/kg,连用2周:克霉唑药水或软膏,均匀涂擦患处,每天3~4次,直至痊愈;10%水杨酸软膏,2%福尔马林软膏或5%~10%硫酸铜水溶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直至痊愈。
&&&&7&溃疡性脚皮炎
&&&&本病是家兔的跖骨部的底面,以及掌骨指骨部的侧面所发生的损伤性溃疡性皮炎,主要是由于兔笼地板粗糙不平,兔笼铁丝太细、网眼太大或地网凹凸不平引起的。
&&&&7.1&症状
&&&&跖骨部底面或掌骨部侧面皮肤上,覆盖干燥硬痂或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溃疡,溃疡上皮的真皮可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有时在痂皮下发生脓肿,患兔食欲下降,体重减轻,驼背,呈踩高跷的步样,四肢频频交换支持负重。
&&&&7.2&预防与治疗
&&&&兔笼地板以竹板为好,笼底要平整,无钉子外露,保持兔笼、产箱内清洁、干燥、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治疗方法有:用生理盐水清洁病灶后,均匀涂抹红霉素软膏,再用橡皮膏围病灶做重复缠绕(尽量放松缠绕),然后压实橡皮膏;先用0.2%醋酸铅溶液冲洗患部,清除坏死组织,并涂擦15%氧化锌软膏或土霉素软膏,当溃疡面开始愈合时,可涂抹5%龙胆紫溶液。
&&&&8&仔兔黄尿病
&&&&本病主要是由于哺乳母兔乳汁太多,过浓、仔兔吸吮不净,而引起母兔乳腺肿胀乳头管扩大,葡萄球菌侵入,在剩余的乳汁中形成肠毒素,仔兔吸吮后即发生急性肠炎。
&&&&8.1&症状
&&&&病兔呈中毒症状,肛门周围被毛潮湿且粘有黄色腥臭难闻的稀粪,胃部膨胀,昏睡体软、瘦弱,该病病程较短,死亡率很高,往往在数天内可造成整窝仔兔的死亡。
&&&&8.2&治疗
&&&&将母兔的浓稠乳汁挤干净,肌注鱼腥草溶液,每日2次,每次3mL,同时内服穿心莲片,每日3次,每次3片,连喂2d;仔兔内服鱼腥草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0.5~1mL,连用1~2d;患兔初期可肌注青霉素,每兔IU,每日2次,连用数日。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看看致富经验...
相关技术视频...
真诚欢迎各涉农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Email:hezuo
&&| && &&| &&
新农网-服务9亿农民!感谢您给我们提供宝贵建议:jianyi
新农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福牧网:中国畜牧兽医行业第一资讯网站,及时、权威、实用。
獭兔防病治病:家兔脚皮炎咋治
家兔脚皮炎病是农户在豢养家兔进程中常常碰到的一种病症,脚皮炎是指家兔后脚、前脚踏地部位的皮肤发炎,多数由于兔笼底不平,用材欠妥,棱角过于凸起而刮伤兔脚或被湿润粪尿浸泡笼网和笼底板,惹起兔脚底皮发炎。那些体严重的,活泼的,而脚底皮裘稀软的家兔最轻易患此病。
  这种病的显示是:病兔脚底毛零落皮肤红肿破溃,由伤口处向外渗出淋巴液和血液,构成硬痂,而且面积在不时扩展,血液也渐渐向外浸透,病兔常常四肢轮换踏地呈跳舞状,逐步瘦削、食欲减退,若不实时医治的话,病兔将渐渐瘦削下去直至灭亡。
  为此,养殖户最好用平整底网的兔笼豢养家兔,选留脚毛密而粗的家兔作种用,留意情况卫生,及且发现并实时医治。医治措施如下:
  1、运用鱼松精软膏医治,简略方便、费用低、疗效明显、无毒反作用。药膏配制:鱼石脂1份,精制松香1份研成末,95%酒精1份,装入烧杯金属容器内,浴热使之熔化搅拌平均即可,具有附出力强、杀菌、改善部分血液轮回、促进肉芽和上皮组织发展的功用。运用办法:0.1%高锰酸钾或2%食盐水洗濯患部,并除去腐肉,用纱布吸干,涂一层药膏。夏季5天1次,冬天7天1次,普通2次疮面即愈合。
福牧网-中国畜牧兽医资讯网,全国执业兽医考试训练网。
看了此篇文章的用户通常还看了以下文章咨询热线:028-
药品资讯网--新药研发行业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
> 獭兔脚皮炎的防治
獭兔脚皮炎的防治
发布时间:
【题 名】獭兔脚皮炎的防治
【作 者】何志峰
【机 构】辽宁省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王动物卫生监督所,锦州121000
【刊 名】《中国养兔》 2009年第2期,16-16页
【关键词】獭兔 脚皮炎 防治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食欲减退 养兔 消瘦
【文 摘】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8年11月,我市某养兔户饲养的獭兔陆续发病,患兔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皮毛紊乱,行动迟缓,站立不稳,下肢不敢承重,行走困难,有的拱背。检查患兔脚掌时,发现脱毛。有红斑、化脓,破溃后出血并形成结痂。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赞助商链接
推荐专业资料
赞助商链接獭兔脚皮炎怎么治?
獭兔脚皮炎怎么治?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等待您来回答
皮肤科领域专家獭兔脚皮炎的防治
         来源:农广在线-中国农事网
&  本病是指后脚、前脚踏地部位的皮肤发炎。因笼底板不平,用材不当,棱角过于突出,兔舍潮湿、笼底板被粪尿污染引起的兔脚底皮发炎。尤其体重大的,频繁跳动的,脚底毛稀的易得。
  症状:病兔脚底毛脱落,进而皮肤红肿破溃,外渗淋巴液和血液,形成硬痂,面积不断扩大,四肢轮换踏地呈舞蹈状,食欲减退,最终消瘦死亡。
  预防:最好用平整底网的兔笼饲养家兔,选留脚底毛密而粗的兔作种用,注意环境卫生,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病兔。根据我们试验,简易而有效的方法是用橡皮膏将发炎处包裹2-3层(包裹时不应过紧,否则引起患肢发炎、肿胀),约20天可愈,橡皮膏自行脱落。对于重病兔隔20-30天再重复处理一次。虽然獭兔有啃咬的习性,但裹好的橡皮膏与伤口相连,啃咬时会牵动痛处,除个别兔外,一般是不会啃咬的,本法对四肢均患病的,而且十分严重的效果不佳。
编辑:jishu&&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农广在线”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农广在线,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广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农广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公益性服务、传递更多信息。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农广在线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包皮炎的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