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宏基因组学学的知识研究肿瘤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药物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基于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药理学的一门科学。它从基因水平研究基因序列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即:研究基因本身及其突变体对不同个体药物作用效应差异的影响,以此为平台开发药物,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避免不良反应,减少药物治疗的费用和风险。   研究内容与方法   药物基因组学是基于药物反应的遗传多态性提出来的,遗传多态性是药物基因组学的基础。药物遗传多态性表现为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药物受体的多态性和药物靶标的多态性等。这些多态性的存在可能导致许多药物治疗中药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药物基因组学从基因水平揭示这些差异的遗传特征,鉴别基因序列中的差异,在基因水平研究药效的差异,并以药物效应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各种基因突变与药效及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基因学研究,不是以发现新的基因、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预见发病风险及诊断疾病为目的,而是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确定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从表型到基因型的药物反应的个体多样性。任何单一基因突变对疾病的预测或治疗价值都是有限的,但单一基因的突变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则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药物效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比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药物基因组学通过对包括选择药物起效、活化、排泄等过程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研究,鉴定基因序列的变异,估计它们在药物作用中的意义,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基因突变与药效的关系,将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的个体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使它的研究结果更易于在临床得到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将基因组技术,如基因测序、统计遗传学、基因表达分析等用于药物的研究开发及更合理的应用。基因检测等技术的发展已经给鉴定遗传变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提供了前提条件,可用高效的测定手段如凝胶电泳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等位基因特异的扩增技术、荧光染色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来检测一些与药物作用的靶点或与控物作用、分布、排泄相关的基因变异。DNA阵列技术、高通量筛选系统及等的发展,为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多种手段和思路。   基因多态性与药效多态性   研究发现,与药物代谢及处置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在群体中表现出典型的个体差异。分子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发现基因多态性(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起始,通过生物化学或临床研究来评价基因多态性在患者中有无表型差异。许多与药物作用有关的基因已经被克隆和功能鉴定,如目前研究较详细的细胞色素酶P450基因(CYP),它具有四种多态形式CYP1A1、CYP2C9、CYP2C19和CYP2D6,其对药物的影响各不相同。   由基因序列的多态性产生的等位基因不仅与疾病如肿瘤、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相关,而且影响药物的代谢、活性、作用途径、不良反应等,使药物的效应呈现多态性。迄今,已经在整个人群中鉴定出数十种酶的活性因人而异,这可能决定了药物对患者产生有利、有害、甚至是致命的反应。最典型的例子如异烟肼治疗结核病患者,反应不一样的差异是由于编码N-乙酰转移酶(NAT1和NAT2)的基因差异所致。NAT2等位基因会造成“慢乙酰化”的表型,使药物代谢缓慢,药物分子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以致发生肢端疼痛、麻痹和虚弱等不良反应。而对N-乙酰转移酶活性较高的“快乙酰化”的患者,因能快速将异烟肼转化,则不会发生这些毒副反应。   在合理用药中的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通过对患者的基因检测,如对一些疾病相关基因的SNP检测,进而对特定药物具敏感性或抵抗性的患病人群进行SNP差异检测,指导临床开出“基因合适”的药方,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从而达到真正“用药个体化”的目的。   目前,已经有人将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应用于、哮喘、高血脂、内分泌、肿瘤等的药物治疗中。如原发性是多因素诱发的疾病,对于许多患者,药物的不同药效和耐受性与遗传变异有关。Ferrari发现,一种细胞骨骼蛋白(cytoskeletalprotein)、内收蛋白(adducin)的基因多态性与的发病、对钠敏感性以及对利尿剂的效果相关。因此在抗高血压治疗需要用利尿剂时,可以对患者预先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选择使用此药。   通过对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发现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影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formoterol)的脱敏效果,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改善肺通气的作用对Gly纯合子个体明显比Arg纯合子个体要强,杂合子个体介于两者之间。   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影响绝经后妇女用雌激素替代疗法(ERT)时的血脂和脂蛋白的浓度。人群中的APOE有3个等位基因:E2、E3、E4,ERT能使具有E2型基因的妇女血中总胆固醇含量大大高于E3、E4型。提示医生在绝经期妇女中使用ERT时,可事先检测患者的APOE基因,对具有E2型基因的妇女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甘油三酯浓度。如此,通过对不同个体的药物代谢相关酶、转运因子、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对突变的等位基因进行分离和克隆,在分子诊断水平上建立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基因型分析方法,在治疗患者各种疾病前检测其基因型,更精确地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和合适的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   可以预见,随着基因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阐明,药物基因组学将更广泛地指导和优化临床用药
上海、北京及广州生物技术相关行业最新的职位信息,尽在生物招聘。
成功的秘诀
为你的职业拓宽道路
Eppendorf 荧光定量 PCR仪
ABI Stepone TM 实时定量PCR仪,最新的软件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各种厂家和各种规格的PCR产物纯化试剂盒
最全的定量PCR试剂
从引物设计到实验全程服务基因组学与预防医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2页免费47页免费59页免费96页免费178页免费 33页免费246页7下载券18页免费27页免费2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9页免费41页4下载券5页免费71页免费5页免费
基因组学与预防医学|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生命科学学院开展“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讲座
&|&&|&&|&&|&&|&&|&&|&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讲座
(通讯员&毛必瑶 ) 11月17日星期二,我校医学院副院长彭小宁教授在生科院2号楼学术报告厅为该院14级的研究生带来了题为“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的讲座。
彭小宁先从肿瘤的概念、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趋势及肿瘤基因组学的历史等开始,再由浅入深地给学生们讲解了肿瘤基因组学与个性化医疗及彭小宁教授实验室的相关工作,生动的课程让学生们明白了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我国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中的作用以及20世纪与21世纪治疗疾病的区别。
他还讲述了数据挖掘的作用与方法。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列举一系列事例来进行论证,做到内容详实而具体。这次讲座,让在座的个位同学都觉得大有所得,开阔了自己的知识面。
彭小宁简介
彭晓宁,男,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任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B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高级编委,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等,以及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等刊物审稿人。彭小宁博士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研究基金等资助,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数项国家自然基金及863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Nature和PLoS ONE等国际一流期刊上,曾被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 Urology评为研究亮点,以及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上一条新闻: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临床药物基因组学 _正版电子书在线阅读_百度阅读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
支持以下平台(点击下载客户端)
畅销飙升榜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
您也可能感兴趣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从临床用药中产生的药物效应个体多样性的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产生药物效应个体多样性的原因及介绍个体化用药的研究与实施现状引入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及知识。在此基础上综合介绍了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现状及展望。《临床药物基因组学》未详细介绍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方法及药物基因组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关系,只是力求利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解答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反应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主要内容包括:介绍药物效应的个体多样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目前国内外对个体化用药的研究与实施及其局限性;抗心律失常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香豆素类抗凝药、免疫抑制剂、抗微生物感染药、抗肿瘤药、抗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等的基因组学研究现状;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理学研究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主要作为药理学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用作对基因组学感兴趣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药物效应个体多样性的表现第一节
药物效应的影响因素一、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学因素二、影响药物效应的药动学因素三、影响药物效应的药效学因素第二节
药物治疗作用的多态性一、抗哮喘药二、抗高血压药物三、抗心律失常药物四、他汀类降脂药五、其他药物第三节
药物毒性的个体差异一、氯氮平引起的致死性粒细胞缺乏症二、氟尿嘧啶的致命性毒害三、全身麻醉药引起的恶性高热四、药物诱导性系统红斑狼疮(SLE)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六、巯嘌呤的细胞毒性参考文献第二章
药物效应个体多样性的原因第一节
药物效应的决定因素一、从药物遗传学到药物基因组学二、药代动力学三、药效动力学第二节
药物代谢酶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一、P450的基因多态性与相关药物作用多态性二、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多态性三、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的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多态性四、N?乙酰转移酶(NAT)五、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六、5-脂氧酶(5-LOX)七、次黄嘌呤核苷酸单磷酸脱氢酶(IMPDH)八、组胺N?甲基转移酶第三节
药物转运蛋白多态性影响药物有效浓度一、药物转运蛋白的结构及主要生理功能二、药物转运蛋白的基因多态性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四、MDR?1基因(编码P-糖蛋白)多态性五、编码骨架蛋白的ADD1基因的基因多态性六、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基因七、钾通道的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多态性第四节
药物结合蛋白多态性决定药物转运与分布一、白蛋白(HSA)二、α1?酸性糖蛋白(AGP)三、其他结合蛋白参考文献第三章
个体化用药的研究与实施及其局限性第一节
个体化用药与合理药物治疗一、经验治疗的误区二、个体化给药的重要意义三、个体化给药的理论基础四、理想的个体化给药模式第二节
个体化用药的探索实践一、药物临床试验二、治疗药物监测(TDM)三、蹒跚起步的药物遗传学参考文献第四章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在合理用药中的应用第一节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第二节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一、检测某个或某些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不同药效反应人群之间分布频率的差异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三、差异基因表达解析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一、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及其作用靶点二、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机制及遗传学基础三、各类降压药的主要代谢途径四、各类降压药物的遗传药理学第四节
抗哮喘药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哮喘的疗效多态性二、β2-AR激动剂类药物治疗哮喘的影响因素三、5-LOX抑制剂和LTs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哮喘的疗效多态性四、其他哮喘治疗药物的疗效影响因素第五节
他汀类降脂药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一、脂质代谢途径及他汀类药物作用靶点二、影响他汀类药物降脂疗效的靶点多态性三、他汀类药物代谢与肝药酶多态性第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药理学二、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问题三、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和毒性产生变异性的原因第七节
香豆素类抗凝药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一、香豆素类抗凝耐受二、华法林的药动学多态性三、华法林的药物相互作用第八节
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一、HGPRT及TPMT多态性对硫唑嘌呤药效及活性的影响二、多药耐药(MDR1)基因对免疫抑制剂药物代谢的影响第九节
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一、化疗药物与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的关系二、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的多态性与靶向性药物的应用三、DNA修复酶的多态性与肿瘤化疗第十节
抗微生物感染药的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一、病原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及以靶为基础技术的选药方法的发展二、病毒基因组的遗传稳定性和变异规律三、病毒基因组重要编码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及疫苗与药物的研发四、其他细菌、衣原体疫苗的研发状况第十一节
抗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的临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一、老年痴呆疾病候选基因及其多态性与药物治疗二、抗老年痴呆病药物的研发三、抗精神病药物的遗传药理学与合理的药物治疗参考文献第五章
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理学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时代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二、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icera)第二节
药物蛋白质组学一、药物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概念二、药物蛋白质组学(pharmacoprotemics)常用的技术三、药物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第三节
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一、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在药物发现和开发中的应用二、促进合理化用药第四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HTS)一、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基本过程二、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第五节
功能可视化技术一、功能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二、功能可视化技术的特点第六节
药效学的反向药理学研究一、反向药理学二、反向药理学的应用第七节
药代动力学的insilico研究一、药物转运体二、药物代谢酶第八节
针对作用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一、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吸附、侵入及脱壳的药物二、抑制病毒基因组复制的药物作用靶点和药物三、抑制病毒蛋白翻译后加工的药物作用靶点四、抑制病毒装配与释放的药物作用靶点和药物五、抑制HIV病毒整合的药物作用靶点和药物六、以神经氨酸酶为作用靶点抗流感病毒抑制剂七、以肌苷单磷酸(IMP)脱氢酶为作用靶点的抑制剂八、以SAH水解酶为作用靶点的抑制剂第九节
从基因的调控与表达解决细菌耐药性一、细菌耐药机制二、对细菌耐药性应采取的对策第十节
针对多个基因的联合分析及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设计药效一、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二、针对多个基因的联合分析参考文献第六章
基于基因差异的个体化用药第一节
从经验用药到基因导向型个体化用药第二节
不同人种的基因差异图第三节
个体化用药的基因鉴定第四节
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第五节
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的实现第六节
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以及FDA新的指导方针一、以药物基因组学为基础的靶向治疗药物二、新生物技术药物三、FDA新的指导方针参考文献
第一章 药物效应个体多样性的表现针对同一种疾病按照相同的剂量服用同样的药物是现实医疗的常规做法。但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两个诊断相同的患者,给予同样剂量的同一药物治疗,不同患者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即使血药浓度相近,但疗效也会相差甚远。实际上药物的有效剂量对于不同的用药者而言有着极大的差异。这种随人而异的药物反应称为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tion)。药物效应的个体或种族差异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计数的、离散的差别,药理作用或毒性反应属于此类差异,如治疗无效率、致命性毒性反应发生率、药物代谢酶缺损频率等。此类主要由单基因变异引起;另一类差异是定量的、连续的差异,如两人群问药物剂量差别、药物代谢酶平均活性的差别、药物半衰期的差别等属于此类。此类通常由多基因变异或环境因素所导致。药物效应的个体或种族差异主要包括药物代谢方面的差异及药物敏感性方面的差异。患者对于任何药物的反应均受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影响。这些蛋白质通过两种方式来决定药物的作用,即“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或代谢产物在体内的转运及到达靶位点的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而药效动力学则是研究药物到达作用点后发挥其治疗作用或副作用的过程,包括药物作用的靶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质(酶或细胞膜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等。遗传药理学主要从药代动力学入手,着重研究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作用和代谢的影响。而药物基因组学则偏重药效动力学,研究各种基因变异对药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帮助平台入驻硕士或以上
基本信息:
汇报对象:基因组与计算生物部经理
下属人数:0人
所属行业:
所属部门:基因组与计算生物部
企业性质:外商独资·外企办事处
企业规模:100-499人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1、对肿瘤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或SNP芯片数据的分析、解读、对肿瘤基因组的注释,以及肿瘤基因组重建;2、基因组学数据与功能数据(例如预后、药物敏感性等)的关联分析等;3、数据处理/分析平台的建立和维护;4、对公共肿瘤基因组数据库的采集、整理、挖掘和利用,分析方案制定及执行;5、负责肿瘤方向相应项目数据解读工作;6、负责相关工作结果的转化(专利、文章、产品等)和完成安排的其他任务;7、带领团队完成全部信息分析相关工作。任职资格:1、具备与肿瘤研究相关的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2、熟练使用Perl、Python、R、JAVA、C/C++等语言进行编程;3、熟练使用Linux/UNIX 操作系统,具有数据建模、统计分析和算法分析能力;4、熟悉常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国内外肿瘤基因组学数据库;5、熟悉NGS常规及细节信息分析,具有肿瘤基因组学数据分析项目经验;6、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强;7、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承受工作压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工作思路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强,热衷于生物信息分析和生物科学研究,愿意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推进。
岗位要求:
学历要求:硕士或以上
性别要求:不限
语言要求:英语 + 普通话
专业要求:不限
年龄要求:20-40
工作年限:1年以上
薪酬福利:
职位年薪:20-40万
薪资构成:基本薪资 + 奖金/提成
年假福利:国家标准
社保福利:国家标准
居住福利:公积金
通讯交通:不确定
企业介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业务增长迅猛,规模也不断壮大,数年间已成为中国体外诊断的市场领导者。至今,公司拥有1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国60多个城市。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及杭州均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   公司产品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以其一流的技术产品,配以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及信誉。公司诊断在中国市场作出坚定的承诺,将以致力于健康事业的创新,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己任,为中国的医疗健康事业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公司诊断中国于2011年与2012年连获由国际权威机构CRF颁发的“中国杰出雇主”的荣誉称号。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奖项,它不但标志着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政策达到了世界领先标准,同时也认可了公司诊断中国为成为最佳雇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猎聘网,即有机会被企业HR和猎头推荐应聘
职位发布者
猎头等级:
服务好评率:
您好!我是猎头顾问
,很高兴认识您,有任何问题欢迎交流沟通。
在线咨询我
电话咨询我
该猎头其他相似职位
订阅高薪职位
微信订阅职位
扫描二维码订阅高薪职位或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猎聘秘书”
基因组学分析高级研究员
常用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基因组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