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有的人这么自恋

为什么有的人会很自恋?_百度知道
为什么有的人会很自恋?
是认为自己太美,还是没人摸、没人爱!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他(她)觉得自己很优秀~ 什么都好~
如果你彻底的打击他(她)几次,他(她)就会收敛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自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有些人在失败后,希望身边人也失败?
按投票排序
160 个回答
稍微有些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很容易想到一个解释,失败会产生挫败感,知觉到周围人的失败,可以减轻自己的挫败感。甚至就像印度电影《3 Idiots》中:朋友不及格,我难过,朋友考第一,我更难过。但我们不会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因为这样的解释太模糊了,不仅“周围人的失败是如何让自己感觉良好的?”这一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解决不了更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人表现越好,我们还会越高兴呢?”,这样的解释只是在工具意义上。心理学要证明一个问题,不能奔着文学去,严谨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三个前提:(不分先后)1.大部分人们有着自我强化(self-enhancement)的需要;2.几乎所有人出于评价自己的需要,要进行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ion theory);3.所有人都会对信息进行一致性解释,而不会满足于信息的累积(Attribution theory);我们在做同一个任务,我知道我失败了。失败是一个信息,于是我试图找出失败的原因(归因过程),是我能力不够?是任务太难?是我运气不好?同时,我会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社会比较),因为其他人和我在做同一个任务,具备某种相似性。这时,出于对自己维持良好评价的需要(自我强化),我们就会期盼周围人的失败。因为出于一致性解释的需要,他人失败的信息和我本人的失败信息都可以非常顺利的归结到任务太难,而这些原因有利于对自己做出好的评价(而非能力不够)。值得一提的是,社会比较本身也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评价。如果归因到任务太难和他人的强大(两者并存),虽然保持了一致性,但是知觉到他人的强大,也会让自己体会到弱者的感觉,就与自我强化相矛盾了。很多情况下,我们就是选取类似的人作为参照,用Festinger曾经举过的例子,围棋选手评价自己的棋技是不会选取一个象棋选手来比较的,而是尽可能选一个相同段位的围棋选手。而《3 Idiots》中,三个人的任务却是相同,他们也都想完成任务,彼此的比较对象表现越优秀,他们也就越难过,是在为自己难过。同样的道理,如果他人做的任务与我们不同,我们对他人失败的期望就会被削弱,因为他人的失败对我们归因过程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有趣的是,Tesser还根据这些原则建立了自我价值维持模型(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些时候,周围人表现越好,我们越失落;而在另外一些时候,周围人表现越好,我们却越高兴。简单的说,这个原因是上面提到过的任务不同,也可以更为基础的划入自我概念不同。当别人表现优异的行为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无关的时候,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高兴。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物理学家,好友的艺术成就越高,我越高兴。当别人表现优异的行为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相关时,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失落。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画家,好友的画比我还受欢迎,我就越失落,这种失落是针对自己。ps.(预想问题)1.存在个体差异,主要是因为自我强化的个体差异。2.可以查看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相信你对这种心理机制会更加了解,Tesser的模型也算是填坑了。3.心理学是有基本原则的,不是一潭浑水,注意区分哪些是基础原则,哪些是推论。
借用来自星星的你里面女主的回答。
微博找的图。
因为失败感也是可以被稀释的呢。
不患寡,患不均。
你迟到了,你会希望有个和你一起迟到的你任务没完成,你会希望有和你一样任务没完成的相信大家对一件事很熟悉,那就是“考试的时候,你总是想着,我后面还有xx个比我考得差的呢”有时候只是用一些其他的东西来分散失败对于自己的影响,换句话说,其实是个自我保护机制吧
气人有,笑人无
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相似吧。其实成功和失败本没有明确的定义的,只是多了比较才有了标准。如果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做不到,那说明自己能力不够。但是我做不到的,大家也都做不到,那就是事情本身困难了。毕竟把原因推向客观条件更能让自己接受吧。
幸福是个比较级,同理你失败了自然希望有人比你更惨,得到心理平衡。
都失败了就没有失败可言,同理,都成功了也就没有成功可言了。
朋友不及格,我难过。朋友考第一,我更难过。————from 《三傻大闹宝莱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才能一起吹逼。我沦落了你却发达了,请让我静一会儿。
“是的,最让人无法抵挡的赚钱动力,不是2块钱可以中500万的一夜暴富梦,不是抓到一只生肖就有40几倍的彩金,更不是年收益10%以上的理财产品,而是不能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个个在捞便宜。而最有效的安慰剂,不是温柔的劝说,不是智者的建议,也不是时间的治愈,而是朋友亏得比你多。”———舌头太大撑龅牙
“不能让我一个人瞎”系列
1.归因需要----可以给我们一个不伤害自恋需求的归因如果一件事,很多人都失败了,你的失败就不是你的错,而是这事情太难。如果一件事,只有你一个人失败了,那你只能归因为自己的能力问题,当然,你也可以归为运气。自我能力不足的结论是大多数人不愿面对的。2.共情需要----让别人了解当下自己情绪的最好方式是让他也体验一遍人需要理解与包容,最高程度的理解是共情,最好的共情是同时体验。3.情感倾诉需要----我们更乐意找同类人倾诉两个同样在某件事上面失败的人,可以互相抱怨,可以互相安慰,可以互相鼓励。如果一个成功的人对失败的人安慰,总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希望别人也失败的分析,可以从认知和情感入手,我就根据情感需求展开说。标题:我们需要同类结论:越是与我们相似,我们越将其归为同类,并且越乐于与其接近。
同类越多,我们越拥有安全感正文:希望读者做以下几个问题的体验:1.房子突然塌了,你是先叫朋友快跑,还是首先想到自己快跑?2.朋友和人打架,你不知道原因,帮谁?3.路上见一恶犬咬人,人持棍敲狗,帮谁?4.狗死了和花落了,哪个使你更难过?5.花圃被人糟蹋和石头被人击碎,哪个更心痛?从这些问题的体验之中,我想除非对某个事物有着特殊移情的朋友,大多数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答案:1.自己2.朋友3.路人4.犬5.花这就是我们内心中的排序,不难发现,我们心中的情感体验可以做成一系列的同心圆,最中间是我,然后是朋友,然后路人,然后动物,然后植物.....这些顺序的决定性就是相似度(再次强调,是排除了移情的干预的,自己家养的狗可能比路人更重要,我们现在都是以一种陌生进行叙述的)。越是与我们相近,我们越是能够与其产生共情,越是能将自己代入“他”所处的那个环境。人生四大喜事中的一条:他乡遇故知在一个陌生环境中,遇到曾经的旧时,是一种无比快乐的体验,很多城市,公司,大学的老乡会也十分多,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更多“同类”的状态下更能获得安全感。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自己失败了,为什么希望别人也失败?同类的需求。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成功了,也希望别人成功吗?人类在困境中保存自己,在顺境中寻求繁衍。当成功时,一种繁衍与传递会成为我们心中的主线,这时候,我们会尽量减少对手,所以,成功之后,不太希望别人也成功。
“只要你过的比我好,我就受不了”
这个应该是由于人的自我保护机制。面对自己的失败,我们归因于事情太难或者运气不好比承认自己不行要感觉好得多和容易得多。这种情况下,同样的事情别人也失败,可以让我们加强这种感觉,或者失败即便是我不行,但是别人也不行啊,感觉一样会好一点。此外,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结局,我们往往也会做出不一样的归因,自己失败往往归因于外,成功归因于内,别人就会恰恰相反。
人会通过观察别人去了解世界,然后通过对比去了解自己,当你周围的环境让你观察得知生活满分是70分时,你对比自己60分,觉得还是蛮不错的成绩。降低对成功的期望,是对失败的安慰
because and therefore they are losers.
你朋友不及格,你难过。你朋友拿第一,你更难过。自恋的人为什么自恋_百度知道
自恋的人为什么自恋
提问者采纳
看情况,小孩,特别是初生婴儿通常都需要持续的注意力,但那是求生本能。当他们逐渐成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世上的唯一,这也正是耐心、为他人考虑和其他重要社会特征形成的时期。
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可能性。当小孩的父母极为自恋时,他们可能无法意识到子女的情绪需求,这些需求可能被父母所忽略、嘲笑、羞辱、甚至是攻击。最终,孩子会极度渴望爱和注意力。这种缺乏爱的情况可能导致孩子的如下两种行为:1)为了得到孩子所该得的赞美和注意力,而成为一名演员。没有安全感的父母,蔑视将需求和痛苦表现出来,为了表象而活着。孩子的情绪因此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们试图在被忽略之后存活,他们无法在家长那里得到安全感,所以开始隐藏自己来求得生存。他们通过虚拟的模仿来进行试验,很快发现他们能够通过演戏的方式来操纵父母和其他人。因此,他们开始戴上各种各样的伪装和面具,从而获取自己想要的,特别是从那些需求爱和寻找爱的人身上获取。他们变得极为自私、无情和会操纵别人。2)极度自恋的人也可能是由极度娇生惯养的父母所带大的。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从没有过由于自私或对别人造成伤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成长为社交怪物。我们称呼他们为小孩,但他们实际上是超级小孩,完全不知道要尊重他人的个人界限,认为自己是上帝,其自我意识无边无界。
是的,婴儿潮和嬉皮一代都希望子女拥有最好的东西,因此他们让孩子们感到自己有资格、而且相信自己会获得完全的成功----而且不用经历太大困难。
展现极端自恋的日常特征包括不停地谈论自己、夸张个人成就、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和敏感、夸张的公共展示,如在社交网络上经常展示个人身体、肌肉、性感、以及谈论自我。
另一种自恋的形式是受害者人格。自恋这枚硬币的一面是夸张(我比你强),另一面就是受害者人格(我比你强,是因为我承受的比你多)。具有受害者人格的自恋者坚持认为你并不了解他们人生中所经历的苦难,他们以你不照顾他们、或不支持他们的事业而羞辱你。
针对同一个事业或事情的两个方面,也都可能产生自恋。一个人可能对论点的一面完全产生受害型自恋,也可能对相反那面。在政治(保守派VS自由派),对生活选择的道德问题(堕胎VS反对堕胎),甚至是选择墙壁颜色的简单问题上,都是如此。熟练的自恋者用受害作为获得注意力的手段,而大多数人都会落入他们的陷阱,以避免自己显得冷漠和无情。
极端自恋的人通过好意、对另一个人的牺牲和风险在关系中造成难以言说的伤害,就像蜘蛛从牺牲者身上中吸取生命的果汁。当牺牲者再不能提供果汁时,蜘蛛将无视这个尸体。另一个比喻是认为极端自恋者就如同关系里的吸血鬼一样,他们将你的血彻底吸走,毁灭掉你。他们会让你认为他们真的是关心你,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利用你和从你身上不断地索取。他们对你并无情感健康的回报。他们太害怕你发现他们内心的软弱和伤痕,因此你稍微靠近,他们就会抓狂和惊恐,而且经常以消失或撤退收场。
他们不会回复你的电话。这一过程中,他们依然会让你感到自己是坏人,会产生负罪感,而且会歪曲你试图进入他们灵魂的兴趣。自恋者从不犯错。。。因为他是上帝。而对他来说,你永远都是错的。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我常常看到很多对爱有缺陷的女性落入自恋者的陷阱中。她们与这些男人的关系反覆而极端。这完全是精神折磨,男人用算计好的温柔、专家式的负罪感植入和初级的虐待使一个好女人渐渐被磨损。最后,他们毁掉她,留一个情感的灾难在身后,继续寻找下一个傻瓜,而不认为自己做了任何错事。
工作场所的自恋者常常见于极度自恋的老板身上。在他们身后,员工称呼其为混蛋老板,憎恨他们,而且完全不愿意取悦于他们。如果员工比老板更有才,那就一定要小心。自恋的老板对强过他们的人和能偷走他们光环的人感受到威胁。极端自恋者都非常没有安全感。只要员工能让老板看上去很好,那么老板就会需要他,团队也不能没有他。当自恋老板感到被威胁,或完全不相信某员工时,他就可以被抛弃了,老板会像扔垃圾一样开除他。
值得怀疑自恋的人除了附属者之外,是否有真正的朋友。拥有极度自恋的朋友是一个关系上的危险信号,表示你是脆弱而且习惯于此的。那么你能否帮助自恋的朋友走出来呢?并不。我建议你还是离开他,与真正关心人的人们做朋友。避开自恋者,自恋者孤独的悲惨的死去,不要让他们拉你一起。
离开。自恋者对你的健康极为有害,他们会很快地毁掉你,无视你的尸体继续往前,而你的心被野猪拽出来吃掉。要明白极端自恋者是严重病态的人,一定要不顾一切避开他们。
无论极端自恋者愿不愿意得到帮助,临床医生必须要有很好的技巧,才能发现他内心的伤害,进行疗愈,帮他们树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和互动关系模式。能够被治愈的极度自恋者只有一种----坏掉的那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自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为什么会自恋?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自恋情绪?_百度知道
人为什么会自恋?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自恋情绪?
怎样可以不自恋阿!
提问者采纳
  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恋”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里比多兴奋的状态。有这一表情况的个体称之为自恋人格障碍患者。从里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当然小其不是这样的自恋喽)。  但科胡特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这个“自恋”的定义,而提出自恋其实就是里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学生的巴史克提出了一个模型来解释自恋,他认为自恋的达成其实是可以使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等合理阐述的。自恋是对于自我胜任感的体验,而这一获得的回路开始于大脑的期待型态,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实施决定,再后付诸行动的实践——当个体在实际世界中实践后,会得到反馈,这一反馈则再次输入大脑,然后大脑将此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如果输入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成功,则个体就可能立即获得自体胜任感的喜悦  如果不能配对成功,大脑就会再次决定、计划行动、实践,然后又反馈大脑以求得配对的成功。如果反复没有办法获得成功,大脑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或修正期待型态、或修正决定、或修正行动方式等方式来使自己,当然也有可能这一修正仍然是无效的或者是失败的,则个体就可能会放弃这一回路构成,而以别的方式替代,也有可能彻底放弃。这时候,不合适的回路调整就可能直接引起自恋的失败——无法获得自体胜感或自我价值感,因此就会产生自恋失败时的暴怒及焦虑,当焦虑过于强大或者失败时,则个体会体验到消极的防御——抑郁。  《DSM-IV》手册中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为以下项目: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l)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上乘);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解或共事;  (4)要求过分的赞扬;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以上所显示自恋性障碍特征应该和暂时发生的自恋分清不同,例如某个人因为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而变得自大起来一段时间,我们则不能简单得视为自恋性人格障碍,尽管这两者似乎有类似。但自恋性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自恋一词还有一种另外的说法: 自控.  自恋的人格特征  [编辑本段]  1.认定自身的优越:  自恋型人格最主要的特征是:认定自身的优越,有种特权者的感觉,坚信自己值得别人无条件的爱和帮助,以获得一切为理所当然。缺乏共情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出于一种对自身力量和重要性的不现实的意识,自恋者过分关注自己的需要,而且总是认为自己的需要是正当的,所以有权率性而为。他们期望得到别人无条件的爱,而不管自己平日是多么的漠视别人的需要。别人的处境和感受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看着别人,实际上眼里还是那个需要被满足的自己。寻求优越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幻灭的梦想,只有这梦想才能给生活赋予一种闪闪发光的意义。  2.受到挫败则倍感抑郁和绝望:  如果她们受到挫败,没能及时实现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就会倍感抑郁和绝望。因此种种能寄托这种寻找优越感的文化体系,其中包括有组织的宗教、各种形式的集团、竟争、荣誉以及形态各异的等级制度,都会成为自恋者寄托心灵的场所。  她们在生活的激流中努力寻找世俗荣耀,追求社会性成功的标志物和陈腐不堪的浪漫情调。  然而,在这条通往无上优越的路途上,人的灵魂势必要受到一次次的考验,每一次挫败实际上都会造成自我鄙视和自我折磨,而人为了保全自己,不可避免要放弃那个真实的自我。  自恋是用过度美化和拔高生活细节来粉饰平庸,同时向他人塑造理想中的自己。自恋是心理上的化妆品,抹上它不只是为了给人看,也是为了哄自己高兴。久而久之,自己都看不见自己的真面目,不知自己青面獠牙。自恋者其实时刻需要一面镜子来观赏自己。  3.早期条件优越:  自恋型的人,常常是些从小家境宽裕,受到宠爱和羡慕的孩子,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赋、智商或者漂亮的外貌。在他们的早期经验中,没有与别人的愿望和意志产生健康的摩擦,也不需要通过成就来赢得那种价值感,这导致他们出现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权力感和自大感,为戏剧性的荣耀着迷,并且毫不怀疑自己应维持自童年起就接受的那种优越感。他们期待持久的好运,指望靠命运和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自私和罔顾他人感受,必然导致亲密关系的困难。爱对于他们来说,常常只意味着被爱,他们自己其实并不懂得爱,也没有能力去爱。  自恋不是女人的专利  [编辑本段]  其实男人比女人更自恋,只是他们都有不同的自恋方式,迷恋自己是他与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这样的相处方式,是和谐,还是战争?对他和他的“身边人”,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或许你可以从这些男人身上看到你身边男人的影子——  情感自恋型  代表人物:休·格兰特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休·格兰特和前女友伊丽莎白?赫莉爱情长跑13年,他们像了解对方一样了解自己,但伊丽莎白·赫莉要得到完整的爱,只能结束与他的恋爱去寻找“下一个”。  特点:他表面看似十分平静,内心却充满着充沛的活力;不太把感情流露出来,因此很少和他人产生争执,可一旦超过忍耐限度,感情会爆发,大发雷霆。总之个性强烈,显出强而有力的意志。可是他那种压制性的个性却能奇妙的富于磁性的吸引他人,对于富有母性和内心温柔的女人有致命诱惑力。  优点: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不屈服;他自恋,并不断超越从前的自恋,从而更深地认识自己。  致命点:这种男人的感情永远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任何一个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很多时候他不是不细心,不是不让人感动,甚至也很难说他是自私,因为他在情感领域的自我认同度极端高涨,即使他中意的女人,也是另外一个自己,或者是自己想像出来的那个女人。  相处之道 / 麻辣烫:和这种男人接触中,在一定时候有必要时打击他的这种自恋。当他向你吹嘘着办公室里的女同事,或是哪个女人对他有好感时,请适当地接触这位女性,当然要让他在一旁听到,她对他的表现不过仅仅出自同事间的普通关心。适时地把谜底揭开,揭示事实可能是另一个版本,这样做虽然会打击到他的自信心,但绝对可以让他收敛一下他的自恋情结。  仪表自恋型  代表人物:迈克尔·杰克逊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仪表自恋的极端人物,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要求。结果,他只能让自己的身体受伤害。但他绝对是男性仪表自恋的探索者,跟美少年那西斯一样可以被载入史册。一个将迷恋内心转移到外表的黑皮战士!  特点:女性表面上种种“自恋”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吸引别人来“他恋”。而男人对于身体的自恋却大半来自于一种“器官”自恋,往往是自我欣赏,自我满足,这才是真正的自恋。他永远讲究形象,不是穿着得体的俊男,就是假装颓废的酷哥,凡事都以关心自己的权益为第一优先。  优点:雄性世界,“军容乃士气”。女人关注自己的容颜,是女为悦己者容,是希望从男性那里得到肯定与爱慕。而与女人不一样,男人关注、端详自己,并不是像女人那样为了吸引别人,他们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信心和力量。那是因为在唯美的个体世界里,男性的自尊很容易得到满足。  致命点: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会把对自己的标准拿来要求别人,看来看去就没有一个人能赶上自己。这样的男人即使在恋爱中,也不轻易付出感情。可能有洁癖,受不了的人和事很多,不见得挂在口头上,但会表现在肢体语言上。  相处之道 / 麻辣烫:和仪表自恋型的男人在一起,特别容易感到“相爱容易相处难”的挫折,还有得不到爱的沮丧,与他靠近的女人很容易爱得徒劳。当然,如果你有条件能配合他的美好他的优越,也许还有可能。当然,凡事都有个度,若男人动不动就对自己的相貌夸夸其谈,或者听不进他人的正确意见,那也是需要警惕的事。  习惯自恋型  代表人物:梁朝伟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这种男人把真实的自己藏得很深,他沧桑的外表和忧郁的眼睛似乎在抗拒流逝的时光。这样的男人表现是冷淡的,内心却非常柔弱。他喜欢在个人的世界里感受这个世界,个人世界是他感受这个世界的渠道。  特点:也许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遭遇过挫折,比如童年父母离婚、生活贫困等等不顺利。在外力的打击下,他如果不想沉沦,就必须不断地给予自己自我肯定去抗拒打击,他要不时给自己赞美,不时给自己信心,不时让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时给自己压力,不时让自己做出选择,也不时给自己订下成功的指标。在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下,肯定很容易转化成自恋。  这种男人总是游离在日常生活以外,他好像什么也不在乎,却什么也看在眼里。他总是喜欢做出一些事情来表示自己跟别人的不同,似乎总在冷冷地嘲笑别人。他的种种不同总给人另外的魅力,但这些并不是他自己想要的,他就这样自顾自地自恋,仿佛是一种生活习惯。  优点:如果他恰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自恋就从习惯变成了一种职业道德。这样的自恋有一种幸运,因为得到有效的转移和释放。但是,这样的男人必须是自我世界里的主宰,才能进行创造性的个性化劳动。在事业上,他因为自恋而卓尔不群。  致命点:自恋的人迷恋比他更自恋的人,一起自恋能让他从镜子里再一次看到自己,于是自恋有了共鸣,将心理影像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他们有了依赖而又互补的关系。  相处之道 / 麻辣烫:他的自恋需要有人来纵容和鼓励,想做他的女人就要做懂得他的女人,懂得他的自恋,了解他的内心,所以你需要冷静知性,甚至加点包容,不过只要你能真正做到这些,他也会回馈给你同样的惊喜。  思维自恋型  代表人物:黎明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黎明是男人的朋友,也是女人的朋友,他一直在用一种方式表达他的存在。但面对公众的时候,酷爱作秀的他常常又是另外一种游离于现场的表情,即使他是焦点。  特点:他会像《黑客帝国》里的史密斯探员那样,很冷酷地把自己分解成无数个,一人分饰N角,在自我的世界里粉碎自我,又不断重建自我,让自己内心版图不断扩张,感觉自己越来越强大和不可战胜。  优点:这种男人从内心上说,对自己有一种偏执的相信,他认为只要自己决定的就是正确的,只要他做出的选择就一定代表着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只要自己想要得到的就一定能得到。在他的想像中,他自己就是海洋的中心地带,是天空中最耀眼的星星(不,不是星星,是所有星星的主宰!),总之是吸引所有人眼球的核心人物。  致命点:有些时候自恋等于自信,很多的自恋隐藏在自信当中。充满着自信的男人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但是他又很矛盾,向左是自傲,向右是自卑,有时候他自己也弄不清自己想往哪个方向走。当然,有很多男人就在自恋和自卑的中间我行我素、固执己见。  同样,过分自恋是男人事业的毒药。当男人开始做一件事情时,总是会首先肯定自己的能力:这件事情还不容易!而就算做得不好,他也会有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不是我不能做好,而是我没用心,或者只是我不想做。这就是男人的思维自恋。如果身边恰好有这种思维或能力自恋比较过分的男人,观察之后你就会发现:他们会影响到别人的工作和判断,不过最终失去的还是自己的事业。  相处之道 / 麻辣烫:他其实是很在乎别人眼神的人,他会非常在意自己看上的人对自己的看法,会找各种理由各种方法做一些试探。当这样的男人似乎总在偷偷摸摸看你的眼睛,并且在乎你的各种眼神时,表示他对你动心。但是随着对自己的越来越了解,他对心中的“她”就越不确定。在爱情方面,他想做求爱丛林中的狮王,但是,谁做王后?这个答案始终不确定。  精神自恋型  代表人物:周杰伦  自恋指数:★★★☆  实话实说:虽然内心有对他人认可的强烈需要,但表现出来却是回避社会交往,借此保持独立性,否认对别人的依赖。  特点:表面的平静不能掩盖住内心的斗争,需要时间来调和内心的战争。他要表现的谦逊,需要时间和修炼。或者他需要一定时间来隐藏他的自恋,藏得很深。那个时候,他并不是不再自恋,而是他的自恋已经到达另外一重境界了。  优点:善良,温柔,具备好男人的所有条件,如果不是娱乐圈的小天王,周杰伦绝对可以成为一个居家小男人,因为他太优秀,太迷人,所以他的身边不会缺乏追求者。  致命点:作为被他认为喜欢他的那个女人,也许会在他对别人吹嘘之后才明白自己无意中的一个动作、无意中的一句话,竟会让他浮想联翩。所以,跟其他男性说话、做事时要非常注意把握分寸,不要让人有过多想法。对有些不开窍的人,你可以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千万不要费心去解释或者生气,这样只会让他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  相处之道 / 麻辣烫:和他演感情对手戏要求你也要有足够水准,虽然他在很多时候都希望你是他心里想像的那个人,但他同时又要求对方在某些方面是另外一个自己。当然两个人棋逢对手地一起自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是,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人,并不是单纯的复制,所以除非你和他很默契,否则你和他的感情难逃分手宿命。“灵魂伴侣”这个称号取决于你和他之间的很多因素,要知道既包容又平等的关系很难拿捏。  ======================================================================================  歌曲:自恋  歌手:罗志祥 专辑:speshow  小猪 speshow  曲:罗志祥词:李宗恩  说我爱你  从男人的心里  是最难表达诚实的秘密  说你愿意  靠在我肩的你  是最难抗拒动人的回应  你扬起的嘴角  给我爱情的动力  弯弯的眼睛  藏不住你孩子气  看着我在你眼里  眼神是如此肯定  那就是我一直等待着美丽  我承认我爱上你的美  你的脸和你的眉  让我面对自己无法再自恋  oh baby  我承认我爱上你的美  你让全宇宙失眠  让我爱到像流星一样的坠  我才发现  歌词提供再兴  ☆暧昧后得到的不是自恋☆  看你泛红的脸说出模糊的话语  我的心只听见你心里的回音  看着我在你眼睛  眼神是如此肯定  那就是我一直等待着美丽  我承认我爱上你的美  你的脸和你的眉  让我面对自己无法再自恋  oh baby  我承认我爱上你的美  你让全宇宙失眠  让我爱到像流星一样的坠  我才发现  睡不能睡脑海都是你画面  oh 幸福帮我剪接你的笑脸  我承认我爱上你的美  你的美没有虚伪  让我爱你爱到忘了我是谁  oh baby  因为你我爱上夜的黑  像搭着无人地铁  开向你为我设的专署路线  终于看见  我承认我爱上你的..☆  自恋  理论奠基人:那西赛斯  那西赛斯,古希腊的一位英俊王子,据说他爱上了小溪里自己的影子,不屑于美丽多情的少女ECHO的爱慕。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恋”和“他人恋”成反比。人的力必多(心理能量)是一定的,投注到他人的能量少一些,投注到自身的能量当然就会多一些。其实,好色也好,爱情也罢,它的本质就是寻找“美丽的我”,只不过多数人被表象欺骗在恋人身上找“化妆的我”;少数人洞明世事在自己身上找“纯粹的我”。  结论:你爱着的人只不过是件容器,你真正需要的,容器里放着的,是你自己!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其实越是自恋的人,内心深处就越自卑,自恋正是因为想让别人更多的看到自己的优点,以此来掩盖自卑,自恋就是自负,是无意间才会出现的,只有尝试着揭开自卑,自然而自信地看着自己看着别人,才会消去自恋,当然喽,小小的自恋也是好的,但只要适度不太过分就可以了,慢慢来嘛
找个人无数次的在你面前数落你的缺点啊,呵呵
自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