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上火吗有害身体健康吗

槟榔行业产值50亿争议不断 政协委员吁提示有害健康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槟榔行业产值50亿争议不断 政协委员吁提示有害健康
  天明 本报记者 洪克非
  嚼槟榔有什么风险
  在湖南各地,经常会看到大幅槟榔广告。小小的槟榔,在当地支撑着一个庞大的产业。统计数据表明,以海南槟榔为原料的湖南槟榔产业年工业产值已经达到5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
  随着湖南槟榔加工业的膨胀和技术的改进,槟榔加工能力大幅提升,产量和销售量激增,咀嚼槟榔的人数也在大量增加。然而,许多人不知道,过多咀嚼槟榔,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来自湖南医疗部门的信息显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等相关疾病日益常见。10年来,虽然在媒体上有一些相关报道,但是关于此类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人们看到的却不多。
  2009年9月至11月,经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原附二医院副院长、教授凌天牖领衔的团队,开始对湖南省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5个板块各抽取一个市、州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以分析咀嚼槟榔习惯在湖南流行的主要原因,了解目前湖南全省咀嚼槟榔习惯的流行态势。
  调查小组由湘雅附二医院口腔科医生和研究生15人组成。调查对象为目前或者曾经每天至少咀嚼一瓣槟榔并持续6个月以上。
  该报告指出,实际调查的2356人(户)中,男性1225人,女性1131人;城市居民1100人,农村居民1256人。上述人群中,目前有咀嚼槟榔习惯者287人,占12.2%;曾经有咀嚼槟榔习惯者80人,占3.4%。由此推演,湖南省居民咀嚼槟榔率达到15.6%。照此推算,湖南省嚼食槟榔的人数可能近千万。在287名目前咀嚼槟榔者中,男性平均每天咀嚼槟榔9~10瓣,平均咀嚼年限9~10年;女性平均每天咀嚼槟榔3~6瓣,平均咀嚼年限9~12年。
  在这次调查中,在咀嚼槟榔习惯者中发现OSF患者25例,其中城市20例,农村5例。人群患病率为1.06%,在咀嚼槟榔者中的患病率为6.81%。病变主要发生于口腔上下前庭区、双侧颊部、翼下颌韧带区、口底和舌部。其中8例出现嘴巴张口受限,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舌乳头萎缩,分别占所有病人的32.0%和28.0%。
  此次调查的专家们向记者表示,OSF是一种口腔黏膜癌前状态,咀嚼槟榔是其主要病因。国际上报道其癌变率高达7%~13%。更为重要的是,以往的文献和教科书认为,OSF的临床体征主要是口腔黏膜变白、发硬,张口受限等,未提及舌乳头萎缩。而在本次调查发现的25例病人中,有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舌乳头萎缩。
  据悉,上世纪在湘潭举行的专项医学调查中发现,湘潭市有35.75%的居民咀嚼槟榔,OSF的患病率达到3.03%。比照多年后的此次调查,全省的OSF患病率平均上升一倍。
  湘雅附二医院口腔科主任吴汉江教授说,上世纪90年代,该医院口腔癌患者,平均一个月发现两名左右。现在一个月几十例常见。目前半数以上的口腔科患者,是因为吃了槟榔引发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就是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的癌症前端状况。在治疗中,一些人被切掉了部分舌头。
  50亿元产值的行业
  据可考资料,当年嚼食槟榔只是湘潭一带的民俗,起源清初。早期的湘潭槟榔,是用石灰加糖熬成浆,涂在槟榔外表制成,被称作“石灰槟榔”。此工艺后改为用酒、糖精浸泡槟榔果后,点上桂子油、薄荷油之类的香料,称为“改良槟榔”。1995以后,槟榔作为一种日常休闲食品,得以推广。
  其实,最开始将槟榔作为果品的不仅是湘潭人,海南岛五指山下的黎族、苗族,以及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也有这个嗜好。但他们吃的是鲜果,嚼槟榔是为了解除热带丛林中的瘴气。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槟榔市场从湘潭走向湖南各地,并向珠江三角洲拓展。槟榔产业过去的手工作坊,大多被新型的现代化工业企业取代。不仅有了湖南省槟榔协会,1998年还制定了《湖南省食用槟榔地方标准》。
  湖南99%的槟榔果产地在海南,而加工和消费则主要在湘潭。由于湖南槟榔业的迅猛发展,对槟榔鲜果的需求急剧增加,使得海南本地槟榔鲜果的收购价格近年来波动剧烈。
  据业内人士分析,2006年是价格起伏的重要一年。槟榔价格几经争夺后,海南种植大户联盟成功击破湖南采购商的联合打压,从3元/公斤一路上扬,到年底突破20元/公斤。2007年,由于湖南需求量猛增,当地的槟榔果一度上冲到70元/公斤的高价。据海南省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海南槟榔种植面积只有44.8万亩,到2004年便发展到70.1万亩,2005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4万亩,2010年发展到近百万亩。
  几年时间,湖南槟榔品牌不断向外扩张,目前已将网络铺展至全国20多个省市。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统计数据表明,以海南槟榔为原料的湖南槟榔产业,年工业产值已经达到5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而海南槟榔目前每年产值也超过16亿元。槟榔产业的迅猛发展还带动了包装业、运输物流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一批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也在槟榔产业的发展中获益丰厚。
  争议不断
  然而,这一日渐膨胀的行业自本世纪初就开始不断受到质疑。据湘潭晚报发表的文章,2001年湖南益阳盛传槟榔使人变成“哑巴”;2003年,再次发生“槟榔有毒”、“槟榔致癌”的争论,槟榔销售一时大受打击。
  随后,槟榔协会积极出面组织辟谣,请专家释疑,请权威部门解惑,使槟榔销售迅速走出了低谷。 2001年“逆风嚼出了9个亿”,2003年全省槟榔销售额突破13亿元。
  也有来自消费者的指责。湖南一所大学2001级研究生林坚与一家槟榔企业对簿公堂。林坚在起诉书中称,自1998年,他开始食用这家企业的槟榔,2005年后,平均每天消费两包。后发现,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周肿痛等症状。林坚通过查询资料、咨询专家后意识到,大量食用槟榔有导致口腔癌、食道癌的危险。
  2009年2月,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上诉人林坚未举证证明其患有口腔溃疡、牙周肿痛等疾病与其长期食用的槟榔有直接因果关系,依法驳回上诉。而另一个类似案件――攸县周斌“食物中毒”事件在媒体介入后,周斌最终接受槟榔企业向其支付1500元“精神慰问金”的调解。
  问题出自哪里
  记者调查发现,槟榔企业遭受的种种争议,主要集中在槟榔的加工过程和本身致病两类。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对此也有不同看法。
  曾经有段时间,槟榔加工时添加物致病的观点甚为流行。这一看法,在部分制作商和销售者中亦有不少支持者。据悉,槟榔口感好坏“一分在果子,九分靠做功”。槟榔醉不醉人、有没有“劲道”,能不能让人上瘾,主要决定于加工槟榔时所采用的方法和配料。
  “槟榔口感好坏,调制卤料是重点。”湖南益阳一名制作槟榔的老板说,在槟榔制作中,添加石灰的用量非常讲究。加石灰是为了保证产品“游离碱度”不超标。否则,会因为产品碱性过大,导致食用者口腔黏膜破损,出现口腔黏膜溃疡等病变。此外,卤水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很讲究。
  湘潭市一名槟榔原料供货商则说,现在槟榔里面的成分越来越多,甚至达到几十种,有些原料原本无害无毒。一些商家为了图便宜,采购低价、伪劣的原料,导致无毒的产品变得有害。该人士称,产品适量添加一些制作成分,不会有问题,但是成分添加过量就会出问题。
  湖南省政府参事、原湘雅附二医院副院长凌天牖教授指出,最早发现有病人口腔发白变硬是在1984年。当时发现一名患者,嘴不能张开、害怕刺激性食物、口腔起泡、唾液减少。她从湘潭一路寻医到长沙,大小医院都查不出原因。最后,只好将患者的切片送到北大医学部,对方与丹麦皇家医学院的专家有交流,最终联系到了当时这方面的世界权威平波教授。
  经平波指点,国内才对这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病理形成及癌症发病有了了解。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用英文发表了许多篇关于槟榔导致癌变的文章。在嚼食槟榔最多的印度,现在口腔癌约占据该国癌症的一半,居世界首位。在台湾,槟榔里放置N花和石灰,致癌率则更高。
  有关科研发现,槟榔碱水解后成槟榔次碱,它刺激细胞产生很多物质,对人体有病理作用。但同时在发病机理上,还与敏感体质有关联。比如有些的士司机长期食用并不发病,仅是牙齿的物理磨损。
  监管应提到议事日程
  凌天牖他们的调研显示,湖南省6800多万人口中,800多万人目前有咀嚼槟榔习惯, 1000万人经历过咀嚼槟榔习惯,OSF患者约有70万人。推测将来会有大量的相关疾病发生。
  接受采访的数位专家向记者表示,有鉴于槟榔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消费人员日渐向国内各地辐射,槟榔的毒理反应及成分标示,公众应有知情权。而且,提示槟榔有害身体的警示,也应参照香烟的做法,标注在外包装上。一位要求匿名的长沙口腔专家指出,据他询问患者发现,民众嚼食槟榔的选择受到电视和户外广告影响较多,应该停止此类广告的播发。
  上述建言很少进入公众视野。凌教授说,以前湖南省为了产业发展,不准就此谈论。1997年,作为省政协委员的他,提交了槟榔影响身体健康和环境的提案。2006年,他再次做提案发出,还是不了了之。“其实我们要求得不高,就是要在槟榔的包装上提醒:‘吃槟榔有害健康’。”
  湘雅附二医院口腔科主任吴汉江称,研究槟榔问题的几个教授,包括他本人,都受到过威胁,不准发声。
  但他仍然坚持认为,要做成百年老店,企业应该与科研机构合作,将槟榔中的有害问题去除,才有前途。
  现年83岁高龄、一直研究口腔癌病变的湘雅医院口腔科权威专家刘蜀藩表示,30年来,口腔癌患者数量攀升。槟榔的危害已经很明显了。
  日,据台湾媒体报道,依据台湾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显示,民众口腔癌发生个案中,可归因于嚼槟榔的为38%、归因于吸烟的为31%。为预防口腔癌的发生,民众应戒槟榔、戒烟。此外,有嚼食槟榔者应定期接受口腔癌筛检。嚼食后丢弃的槟榔渣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也让一些管理部门感到烦心。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刘自伟则称,目前,湖南槟榔协会正在积极筹备起草槟榔的国家标准,请省内权威机构做毒理实验。槟榔行业国家标准出台后,对槟榔加工中的食品添加剂将进一步规范。
  上世纪80年代,印度曾发起过一场关于是否废除槟榔生产、销售的讨论。当时印度社会中,口腔癌病发率逐年增加,医学界根据科研结果提出废除槟榔的生产和销售。这场对槟榔的抵制最终落败。一些社会学专家总结,失败的原因是槟榔已经作为一种大众生活习惯;另外,槟榔已成为一些城市的经济支柱。
  但湘雅医学院多位教授表示,对于槟榔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政府应当严格监管,“不能光看眼前的GDP和就业,更要关注民众的健康和由此产生的巨额医疗开支。”页面&#x91载开启
页面&#x91载开启 欢&#x8光临本站,页面正在&#x91新载入,请稍候 ...湖南将修订槟榔添加剂使用标准 包装需写食用有害健康
  湖南是中国食用槟榔消费大省。记者从湖南省卫生厅获悉,经专家论证,食用槟榔生产规范项目已经列入今年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计划,食用槟榔将有新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将修订添加剂使用标准,并在外包装上标注“长期食用槟榔有害口腔健康”等提示语。
  修订添加剂使用标准、标注健康提醒
  记者从湖南省卫生厅了解到,新修订的《湖南省食用槟榔地方标准》预计今年下半年公布并实施,将重新修订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等。今后在食用槟榔的外包装上,将会标注“长期食用槟榔有害口腔健康”此类提示语。之前,关于槟榔致癌风险引发社会关注。
  一些口腔专家认为,槟榔里含有的槟榔碱和槟榔次碱,在咀嚼过程中,可发生亚硝基化,产生亚硝基胺,这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
  将敦促企业在槟榔包装上标明成分
  专家指出,针对槟榔行业必须制定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湖南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蒋灿华教授说,目前,槟榔的生产销售缺乏统一标准,对于槟榔加工过程及添加剂使用等缺乏规范。且一些槟榔生产厂家对槟榔中的添加成分不予公开,称之为“秘方”。
  专家认为,虽然槟榔产值高达数亿,但因嚼槟榔发病而产生的医疗费用也在逐步上升。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槟榔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管理,督促槟榔生产企业在产品包装上标明相关成分、含量,并做出明确的健康风险警示。 据新华社
  延伸阅读
  为什么人们喜欢吃槟榔
  槟榔吃起来又苦又涩,还带点甜辣的轻微刺激感,这有啥好吃的?其实吃槟榔不是吃味道而是吃感觉,槟榔碱等成分可使人发热、兴奋,而且有一定成瘾性。曾有报道,一些地方的槟榔加工厂还在腌制过程中偷偷使用麻黄草,这无疑会增加其成瘾性。
  槟榔在国外
  受商业利益的驱使,槟榔产业不断扩大,仅在印度的规模每年就超过数亿美元。由于槟榔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一些国家或地区早已开始控制,比如美国1976年就严禁各州之间运输槟榔果。
( 9:08:29) ( 20:50:23) ( 9:01:48) ( 9:29:14)多嚼槟榔有害健康----中国科学院
&&&&&&&&&&&&&&&&
您现在的位置: &>&&>&
多嚼槟榔有害健康
文章来源: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布时间:
【字号:】
槟榔为多年生乔木,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植物,适合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新鲜采摘的槟榔,椭圆,青绿色,也称为“青果”。将“青果”分成两半,去除果核,加上荖花包裹的石灰,就制成了大家常吃的槟榔。虽然味道又苦又涩,但令口舌生津,神清气爽,可以提神。在我国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不少地区,槟榔都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休闲小食品。在湖南一些地方,槟榔有“绿色口香糖”的美誉。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苦、辛。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之功能。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焦槟榔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所以,槟榔可以生丹津,具有促消化、治病、美容的作用。吃槟榔会增加心跳,吃后面红耳赤目眩,如醉酒一样,但血压上升则相当轻微。民众常以吃槟榔来御寒和消除紧张劳动后的疲劳。
常吃槟榔会上瘾,习惯了嚼槟榔的人,槟榔就像饭一样,一天不吃就想得慌。其实,如此受欢迎的槟榔,早在2004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已认定为1级致癌物质。从国内医疗院所数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嚼槟榔不仅对口腔癌、口腔粘膜纤维化等症状发生显著相关,其它癌症,如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肝硬化也与嚼槟榔有关。首先,咀嚼槟榔时,槟榔纤维的摩擦会造成口腔粘膜的局部外伤和粘膜损伤。长期咀嚼槟榔,会导致损伤迁延不愈,形成局部的慢性损伤,从而引起慢性炎症、氧化作用增强和细胞增殖。其次,槟榔含有大量的多酚和多种生物碱,其中槟榔碱是最主要的成分,约为干槟榔净重的1%。槟榔碱能明显促进上皮细胞的凋亡,并干扰细胞外基质大分子(胶原、弹性蛋白等)的沉淀和降解过程。此外,与槟榔一同咀嚼的荖花和石灰也有一定的基因毒性。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的亚硝胺、丁香性多酚、活性氧化剂共同作用所致。
另外,咀嚼槟榔还会使牙齿变黑,而且因为咀嚼时动作频繁,超出正常负荷,造成牙齿磨损加剧、松动,牙龈发炎、出血、萎缩。随地吐槟榔渣有碍观瞻,吐出槟榔渣中的细菌会随风飘散,污染环境。槟榔树属浅根性,大量面积种植,会严重破坏水土保持。
为了您和他人,如果你有嚼槟榔的习惯,一定要少嚼。
长在槟榔树上的槟榔
采摘下来的槟榔青果
制作好的成品槟榔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一、檳榔對健康的危害
檳榔的成分
一般所謂的檳榔,其嚼塊是以檳榔果為主要成分,並以荖葉、荖花荖藤和石灰作為配料。檳榔果:俗稱菁仔,含有多種成分,其中「檳榔素」和「檳榔鹼」這兩種成分經國內外研究結果顯示,具有潛在的致癌性。而「檳榔素」能促進消化道的蠕動、使瞳孔收縮、心跳降低,正常量時可增加唾液分泌及引起發汗現象,但大量食用時,會使大腦活動受抑制,而顯出動作遲緩現象。配料:除荖葉可能不具致癌性外,其他配料(荖花、荖藤)皆含有致癌性化學物質。且因石灰在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的環境,會使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被破壞,導致表皮細胞發生增生及變異現象,進而產生口腔癌。
檳榔對健康的影響
嚼食檳榔,除了因為時常咀嚼使牙齒變黑、動搖、磨損及牙齦退縮,而形成牙週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並經許多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嚼食檳榔與口腔癌有密切關係。從國內醫療院所數年來的研究結果顯示,口腔癌之患者中約有88%有咀嚼檳榔的習慣。如果嚼檳榔合併吸菸者,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且嚼檳榔、吸菸又合併喝酒,則更有加乘的致癌效果。
吸菸者,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且嚼檳榔、吸菸又合併喝酒,則更有加乘的致癌效果。
檳榔誘發的癌症前期病變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常見於頰黏膜,其次為顎部。口腔黏膜會有燒灼感、潰瘍、變白、漸失彈性,最後造成張口及吞嚥困難。其中有部分患者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病變,會轉變成口腔癌。
口腔黏膜白斑症:常見於頰黏膜、舌、牙齦、口底及唇角。黏膜白斑會慢慢由清白變混白,其中亦有一部分患者的白斑症會轉變成口腔癌。
檳榔俗稱菁仔,其成份中的「檳榔素」具有致癌性。其添加的「石灰」則為助癌劑。世界衛生組織經回顧嚼檳榔與癌症之相關文獻,所作之結論: (1)菸草伴同檳榔一起嚼食確定為人類致癌原因。
(2)抽菸且嚼食檳榔,易導致口腔癌及咽喉癌。
為了您的健康請勿嚼檳榔,如吸煙者更須戒除,因為兩者合併使用,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乘的致癌效果。
3.牙齒之傷害
因嚼食動作頻繁,超出正常負荷,造成牙齒咬耗(磨損),以及牙床動搖。
檳榔族對吃檳榔的感受大致如下
1.提神和心情愉快,有時會產生飄飄欲仙的快感,也會讓人感覺體力充沛,工作效率提高,反應更靈敏。
2.一股清涼香甜的氣味,充滿呼吸,令人陶醉。
3.生津止渴,與喝可口可樂不相上下。
4.寒冷的天氣可以禦寒,體內充滿溫暖。
5.如果同時抽菸,刺激感受會更強烈、更持久。
吃檳榔可能產生的反應
但是吃檳榔過量,會產生中毒症狀,輕則興奮、眼神呆滯、全身發抖、走路不穩、行為怪異或粗暴;重則導致急性精神病,包括聽幻、自我膨脹、被迫狂想、譫妄亂神等。
檳榔主要作用於中樞和自律兩個神經系統,但是它的成癮機轉,目前可說一無所知。歐美國家對抽菸、喝酒、打嗎啡等成癮藥物,皆投資大量人力和財力,不但知道這些藥物的成癮機轉,也發展出對抗成癮的藥物。因此,國內要解決檳榔問題,不僅只是侷限在口腔癌,此時改弦換弓,正是時候。
歐美國家成人的三大不良嗜好是抽菸、喝酒、和性氾濫;台灣則是抽菸、喝酒、和吃檳榔。正如王董事長所說,吃檳榔是台灣文化的死角,也是目前社會三大問題之一。因此,我們應該以全民運動的方式,加上政府的積極參與,來解決檳榔問題。
二、口腔癌之自我檢查
若發現有以下各種情形時即應提高警覺,並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的口腔檢查,或必要時做病理切片檢查。
1.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去。
2.潰瘍:超過兩週以上未癒合之口腔黏膜潰瘍。
3.腫塊:口內或頸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之腫塊。
4.舌之運動與知覺: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導致咀嚼、吞嚥、說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喪失、麻木。
5.顎骨與牙齒:顎骨局部腫大,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
6.口腔黏膜之知覺與開口度: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或有刺痛感,開口受限制,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
三、戒食檳榔
如果您有嚼檳榔的習慣,而且感覺到檳榔帶給您很多困擾,戒除它吧!別受制於它。以下是戒檳榔成功者的秘訣,試試看,您也做得到。
(一)放鬆心情
舒舒服服洗個澡,勝過一包檳榔咬。
檳榔癮來深呼吸,打消念頭有決心。
(二)規律生活
均衡飲食營養好,不必檳榔來咀嚼。
充足睡眠精神好,不必檳榔提神了。
(三)提昇形象
嚼食檳榔礙觀瞻,不吃不吐人稱讚。
刷牙漱口去味道,口氣清新最討好。
(四)遠離誘惑
應酬檳榔少不了,最好不去沒煩惱。
出門別看檳榔攤,眼不見來心不煩。
(五)尋求替代
天冷禦寒加衣裳,何必檳榔來保暖。
想要動口嚼檳榔,何妨來片口香糖。
(六)增加意願
檳榔價高耗費大,省錢購物當犒賞。
宣導小冊摺疊卡,仔細研讀助益大。
戒除檳榔是明智之舉,趕快採取行動吧!
開始戒除的前幾天是重要關鍵,或許會覺得不好受,克服它的秘訣是用堅定的信心告訴自己:我決定不吃檳榔!
破碎的臉、腐蝕的心,檳榔誤我一生!
王先生的心聲
打從18歲出社會,開著吊車、起重機跑江湖時,檳榔就成了隨身必備的零食,從每天一、兩顆到二、三十顆,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了。22歲那年因保養機器不慎,輾斷了左手,再也無法回駕座,只好改業,做起小吃生意來。雖然小有賺頭,卻因為煙、酒、檳榔不斷,再加上賭性堅強,錢財總如過眼雲煙。
被診斷出罹患口腔癌,不過一年多前的事。起初,如同一般人的口瘡一樣,但經過了兩、三個月,吃了藥還不見起色,在詳細檢查後才知我患了口腔癌。  當初大口咀嚼檳榔的快感,怎料得到如今連要張口都不得的窘境?當午夜夢迴,眾人皆睡時,我只能獨守夜色,等待天明。而我這一世豪邁,難得流下男兒之淚,如今尋思過往,縱然淚水流盡,也難挽回這一切。在此,我希望大家能記取我的例子,千萬別為小小口慾,埋下致癌的因子,再豪情的男兒也不堪承受。
摘錄自民國87年9月15日民生報29版
&&& 後記:本個案病人已於85年10月24日不幸病逝於台大醫院牙科病房,享年46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槟榔上火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