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把身体给调理一下?易谦疼痛调理馆可以做艾灸馆加盟哪个品牌好吗?

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是艾灸祛湿、艾灸扶阳,殊不知,艾灸也有止痛的功效。艾条借药力及燃烧的温热作用,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止疼效果非常好。风湿骨痛灸阿是穴早在《灵枢·经筋篇》中就有“以痛为俞”的记载,提出了凡是痛处就是穴位的说法。阿是穴,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说“阿是”,灸刺皆验。《医学纲目》中,因其强调感应,把压痛点称为“天应穴”。以上说明都是以“压痛点”来定取穴位的。一般的风湿骨痛,莫名肿痛,在不清楚具体穴位的时候,可以先灸阿是穴来缓解疼痛。1、【头面部的疼痛】按压或者艾灸合谷穴;2、【缓解胃绞痛】按压或者艾灸足三里穴;3、【缓解心绞痛】急救药不在身边可以按压或者艾灸内关穴。出现心绞痛时建议大家立刻口含自己经常含服的救急药。关节痛,艾灸来帮忙!艾灸源于中医传统疗法,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调理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另外,艾灸散寒除湿、通经络的功效非常显著。艾灸火力温和、渗透力强,燃烧生成物中的有效药物成分增强,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可以祛风除湿、防治关节炎。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灸疼痛的关节处,另一种是根据穴位来艾灸。1、【手关节炎】艾灸四渎穴和三阳络穴,具体痛点。2、【腰痛】艾灸命门、肾俞,具体痛点。3、【肩膀痛】艾灸大椎穴、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具体痛点。4、【膝盖疼】艾灸膝眼、鹤顶、血海、足三里、曲池。艾灸止痛配穴技巧1、【外关---后溪】: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2、【太溪---太冲】: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3、【合谷---太冲】: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4、【内关---足三里】: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5、【中脘---足三里】: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6、【足三里---三阴交】: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几件事请注意好,效果翻倍:1、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艾灸后4个小时后才能洗澡。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2、艾灸有顺序,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3、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对艾叶有过敏者慎用灸疗。4、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关节冷痛、寒咳哮喘、风寒感冒等;实证和热证患者慎灸,如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等。另外,艾灸还适用于风湿疼痛、肢体麻木、呕吐等症状。不过,还是得提醒大家,艾灸的次数不宜太多,艾灸时,一定要到正规场所才好,上述艾灸疗法仅供大家参考。
1、何为艾灸?艾灸在古代叫灸焫,它运用艾绒,燃烧以后把它放在体表的穴位上或者是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温热刺激来激活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称为艾灸疗法,也成为灸疗法。这种疗法起源于我国原始时代,人类对火的发明和应用之后产生了灸法。2、何为保健灸保健灸即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为目的的灸法。它所用的工具还是艾,但是作用的部位不一样,必须是放在保健穴上、强壮穴上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若将艾置于十个手指的尖端(井穴),起到的作用为急救,而非保健。若选择在足三里上、肚脐眼上、膻中、血海、膈俞上艾灸,便可以提高你的免疫力。所以保健灸必须要讲究穴位,一定要放在保健穴上,通过点燃、温热、刺激、激发精气来达到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作用。3、灸法的作用古人云: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而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则总结为四点:1、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气血运行具有得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灸法其性温热,给人一种温热的刺激,可以温通经脉,促进气血的运行。适应于女性的寒症、瘀症、痰症、湿症,适应疾病为宫寒、血瘀(比如说月经中有瘀块、有痛经)、痰瘀和湿毒。很多女性,在初期只是气血不通,到了中期瘀阻了,再往下走就到了痰瘀、湿毒,最后往往演变成癌症,因为癌症的演变过程也是从炎症开始的,开始的炎症不去注意加以治疗,慢慢地它便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培补元气,预防疾病。艾为辛温阳热之药,以火助之,两阳相得,可补阳壮阳,使真元充足,人体健壮。真元充足指什么?就是免疫力提高了,西医讲就是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往上走。曾经也在小白鼠上做了实验,灸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这些物质在往上走。但这并非一时半刻的艾灸就能达到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一定的时间才会产生作用,灸那么几天是没用的。因此,艾灸适应久病体虚,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起到一个预防保健的作用。3、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灸法特别是对脾胃有着明显的强壮作用,主要在足三里、中脘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适应于女性:后天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等疾病。4、升举阳气,密固肤表。1)“升举阳气”。阳气就是往上走,可以治疗我们的内脏下垂。比如患有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顽固性泄泻等的病人其实都是阳气不足,因为这些脏器在体内都是悬空的,靠着阳气将其托起。常灸头顶的百会穴,则相当于吃中药的升麻,升气。现代的女性还时常觉得手脚冰凉,这也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2)“密固肤表”。密固肤表即补胃养肺,使我们的皮肤表面的毛孔致密、收紧,可以达到抵抗外邪的作用。肺有两大功能:一是主皮毛,二是主咽喉,为什么常讲感冒属于肺的毛病?因为感冒病无外乎是细菌病毒从两个渠道去侵犯人体,一是从咽喉侵犯人体,一是从皮毛侵犯人体。如果抵抗力下降,肺气不足,细菌病毒容易从咽喉进去,我们就会有咽痛咳嗽。由于肺气不足,皮肤表面的关卡没把紧,细菌病毒也会趁虚而入。所以长期艾灸一些保健穴位可以密固肤表,邪气无缝可入,抵抗力也强了,因此,艾灸适用于女性的阳气虚弱、四肢冰凉,增强体质,抗御外邪,使我们不容易感冒,强身壮体。介绍完艾灸和它的作用,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十大保健穴,平常坚持施灸,对于预防疾病,效果可是杠杠的~那么下面就跟着来学习吧~艾灸十大保健穴1、强壮要穴——足三里所处经络:足阳明胃经定位: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类似中药:冬虫夏草,气血双补。作用:气血双补,强身健体。民间常说“人要安,三里常不干”,若想安宁无病,三里常不干。因此灸得足三里起泡、流水、湿润是一个好现象,但起泡后需要预防感染。艾灸的泡是一种无菌性的泡,一般会自己稀掉,如果不稀掉,则用开水烫过的针,将它戳破,把水排出后,24小时内不洗澡,待其结痂。若稍微红肿,可选择涂消炎药如消炎膏、消炎粉就没事了。艾灸保健方法:直接艾条灸,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2、补气顺气——膻中穴所处经络:任脉定位:两乳头沿线的正中点,在胸骨柄上类似中药:补气像人参,顺气像枳壳(即桔子皮)作用:气之会穴。人身有八会穴(脏、腑、气、血、经、脉、骨、髓),膻中穴为气会,与气有关的疾病,就要用到它。人有气虚,和气滞,气虚是不足,则顺时针揉膻中,气滞为不通,则逆时针按揉,即通气,因为顺时针方向揉为补,逆时针方向揉为泄。因此膻中则有补气顺气的功效。独穴起效,一个穴位起效。艾灸保健方法:用扶阳罐温灸即可,每次3-5分钟左右。3、大补元气穴——神阙穴所处经络:任脉定位:肚脐眼类似中药:红参,主要侧重在抗衰落,扩血管,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作用:适用于体虚多病,大补元气。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所以神阙妊娠胚胎的发育期就是元气供足的地方,所以它在我们形成之后也是补气的一个要穴。这个穴位也可以治疗妇科病,如白带多、腰痛、妇节炎。艾灸保健方法:可用隔盐灸,3-9壮即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4、培元固本——关元穴所处经络:任脉定位:脐下三寸,即肚脐眼下去四指。类似中药:西洋参,偏于滋补、滋阴,阴虚火旺的,滋阴降火,阴虚有热,清肺润胃。作用:培元固本,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艾灸保健方法:温灸——用扶阳罐每天温灸3-5分钟,有强肾壮阳,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建议长期坚持使用,效果显著。5、大补阳气穴——大椎穴所处经络:督脉定位: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类似中药:鹿茸,大补壮阳。作用:六阳经都与督脉相汇,汇于大椎,总督一身阳气,所以只要大椎通,人体的六阳经都通。妇女的四肢冰凉可灸大椎,大椎通,阳气通,血脉通,四肢冰凉即可得到解散。小儿高烧退烧的首选穴位就是大椎穴。艾灸保健方法:可借助艾灸盒进行施救,每次10-20分钟,以自身适应为度可逐渐增加时间。6、温肾壮阳穴——命门穴所处经络:督脉定位:人体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类似中药:附子、杜仲,补肾阳作用:具体治疗男性不育症、女性的不孕症,还有就是腰痛,对于肾虚腰痛,此穴位是常用穴。艾灸保健方法:温和灸穴位,温度调节至人体适中,时间为20-30分钟,每周1—2次,即可暖宫备孕。7、滋阴养血大穴——三阴交所处经络:足太阴脾经定位:三阴交这个穴位在内踝关节上三寸,即四横指处。比拟中药:六味地黄丸,调补肝脾肾作用:为脾经,肝经,肾经的交汇穴,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治痛经,一穴解决问题。艾灸保健方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或药物天灸。8、补肾强筋第一穴——太溪穴所处经络:足少阴肾经定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比拟中药:淫洋霍,大补肾脏作用:男人以精为本,需补肾经,常艾灸太溪,即可补肾强筋,强壮体质。艾灸保健方法:艾条灸10-2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9、补血活血——血海穴所处经络:足太阴脾经定位: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比拟中药:当归,补血活血作用:女人以血为本,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常灸此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艾灸保健方法:每日可按揉两侧血海3分钟,力量不宜大,以轻柔为主,按揉至酸胀即可,每日可灸10-20分钟。10、健脾养胃穴——中脘穴所处经络:任脉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比拟中药:药和大枣,养胃,健脾作用:以胃的疾患为先,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疏理中气之效。艾灸保健方法: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这就是十大补穴。所以什么是保健灸?就是用艾条灸这些穴位的时候,就能够产生对人体的防病养病的目的。健康贵在坚持,小伙伴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穴位,坚持进行艾灸保健!但如果是要治病,则需要正确辩证,合理选穴,合理选择灸法,选择合适时长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灸馆加盟哪个品牌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