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光眼积极治疗90%的患者不会失明患者不诊治会失明吗?

你***
2024-04-07 09:34:58企业回答
究竟是激光好,还是手术好呢?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通常来说,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患者,当眼压升高不是太严重,视野损害较轻时,可以先行激光(SLT),如果激光疗效不好,要及时进行手术或者多种诊治方式联合进行。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诊治(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的目的在于解除瞳孔阻滞,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仅适用于临床前期、先兆期及部分缓解期的患者,其自身房角功能状态尚能代偿的患者。而对于房角功能已遭严重破坏的患者,激光诊治的意义并不大,通常需要手术。另外一种常见的激光为睫状体光凝术,这是一种破坏性诊治,通常用于青光眼,目的不在保护视功能,而在于缓解患者因高眼压引起的疼痛等不适,一般仅用于已经因青光眼失明的患者。
2023年的初春下了一场大雪,这场雪降落在冬天之后,让春天变得冷峭。踏着厚重的积雪,一步步迈上台阶,排队,挂号,等待——还不到早上8点,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眼底病科外的多间候诊室内,已经座无虚席。这些人中既有耄耋老人,也不乏青年,此刻他们正怀着忐忑或感激的心情,等待着三米外那间诊室传来自己的名字。人们总将医生的工作比作“战斗”,自人类降生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命寂灭。对于一名眼科医生而言,体积约6.5毫升,重量约7.5克,几乎连同人类全部认知通道的眼睛是他们的战场。而这场从立志、笃学、致用、打磨,到坚持以手术刀撬动黑暗枷锁的“战斗”不仅艰苦,还需花费时间。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已贯穿了一位医者的一生。丨周一清晨,马雪英院长为患者进行术后复查“阴差阳错”,素履以往钟南山院士曾有一句名言,“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这句简单平实的话,道尽了医者的一生。对于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眼底病科主任马雪英院长而言,学医算得上“阴差阳错”。“在那个时代,大家都认为女孩要么学医,要么该去读师范。”谈到一切的开始,马雪英院长不禁笑言:“我一开始总认为自己会去读军校,但最终,我在家人的建议下走上了医生的道路。”1987年的秋天,18岁的青海姑娘跨越半个中国来到吉林长春,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步入医学生涯,开启她绵延一生的“战斗”。回顾学生时代,马雪英院长选择用“平顺”二字来概括,一心一意地求学,夯实知识与技能。毕业后,她进入青海省人民医院。与那个年代很多选择眼科的女孩一样,马雪英院长也深受电影《人到中年》中眼科医生陆文婷的影响,这个银幕中的优雅形象建构了她对医生这一职业的认知:既要医术精湛,更要倾心竭力。在她看来,自己在眼底病领域上“启蒙”较早,得益于恩师——青海省眼科名医田克武主任。田克武主任不仅在白内障小切口手术领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是青海省最早开展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专家之一。但对年轻的马雪英院长而言,观摩主任的手术是一项“苦差。受困于设备和技术落后,当时的视网膜手术总是耗时费力,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坚持着学习的本业。那个时候的她并不会知道,这份“苦”让她更早接触到了眼底病的手术领域,也为随后的“手术狂”生涯拉开了序幕。28岁那年,刚生完孩子不久的马雪英院长面临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因科室内医生频繁外出进修,还是住院医生的她“被迫”参与进大量的临床工作中,“2位医生管40张病床”,如今想想,真是一段忙碌到无法深刻记录成长的日子。但前期扎实的学习积累,对手术的“耳濡目染”,以及严谨专注的工作性格,都使她飞快地蜕变成一名独当一面的手术医生。因眼科医疗水平的提高,青海省人民医院于1997年引进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术。同年,马雪英院长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进修归来,于省内率先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999年,青海省人民医院引进玻璃体切除手术设备。为摆脱“只能依靠外请专家”的窘境,马雪英院长参与了“奥比斯”国际眼科飞行医院组织的系统培训,后于2000年赴中国医科大进修,随后她在本院长期协助同仁医院、协和医院及兰大二院等医院的多位专家开展玻璃体切除手术。2002年,她于百忙之中完成了青海医学院(青海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2003年,马雪英院长来到西安市中心医院。在这里她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玻璃体切除手术。2011年是重要的一年,在赴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眼科中心进修学习后,已晋升为主任医师的马雪英院长开始独立开展玻璃体切除手术。至此,她完成了“修行”的工作,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眼底病医生。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此后的日子,作为青海省眼底病学科带头人,青海省内最早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专家,马雪英院长致力于眼底病诊治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深耕眼显微外科等诸多领域,在这条“阴差阳错”的道路上一路向前。从0到1,需走10年眼底病,因病情复杂、诊疗困难,治疗操作难度高,治疗预后挑战大,被誉为眼科界的“硬骨头”。也正因此,眼底病诊疗的学习曲线较长,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眼底病医生,往往需要多年打磨。谈及自己为何会成为一名“专啃硬骨头”的眼底病医生,马雪英院长说这是因为科室工作的需要,更因为当时青海省的眼底病发展落后,专业人才稀缺。“眼底病医生的成长过程是漫长。需要综合眼科的知识技能打底,再进行专科化的培训打磨。从我踏上眼底病之路到独立操作手术,从0走到1,历经了整整10年。”十年磨一剑,其过程艰辛不言而喻。但不同于复明手术那种“眼前一亮”的欣喜,眼底病作为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其带来的损害并非用一次手术就能完美解决。追忆最早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日子,马雪英院长说她那时总习惯在临睡前一遍遍回顾手术步骤,一旦发现过程之中有些微欠缺,便是一整宿的失眠。直到第二天早上查房结束,发现病人的状况良好,她这颗心才能放回肚子里。这种日子,她一过就是五年。而一旦出现并发症等问题,她也只能远程求助外地专家,在手术台前硬着头皮,一次次独自直面困难,解决困难。这既是对手术技术的磨砺,更是对强韧心灵的考验。巨大的压力之下,马雪英马院长坦言曾想过放弃。但医生和病人作为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总有一些时刻能够彼此温暖。回忆起一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马雪英院长还记得,这位50岁,双目失明的患者被妻子搀扶进诊室时就像一位年迈的老人,在她主刀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到了0.4左右。当他再次复诊时,整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像是足足年轻了10岁”。一年后,她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位患者爬山时的照片,照片里的他身穿运动服,手执登山杖,昂首于山巅“一览众山小”。这张照片深深打动了马雪英院长,让她相信,一场眼底病手术真的可以拯救一个人,让其脱胎换骨,更能挽救一个家庭,让他们摆脱阴翳,走向光明。丨马雪英院长门诊中为患者查看眼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失明往往比其他灾厄更令人恐惧。眼底病医生存在的意义,便是一次次掀起黑暗的闸门,让患者的视力恢复或保持,甚至保留一点光明,不彻底陷入黑暗——这就是胜利。为了这种胜利,马雪英院长始终奋战在临床和科研一线。从医30余年里,她完成了上千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主持完成了青海省卫生厅课题1项;参与完成了国家级、省级课题7项;完成三新项目15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核心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撰《青海省常见疾病诊疗规范眼科分册》。被评为青海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继续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普瑞眼科集团眼底病学组委员、眼外伤病学组委员。诸多成绩,对于马雪英院长而言只是每一次战役的纪念章。从0之中诞生1,近似于从无到有,从暗中出现光。这恰恰是眼底病医生的天职——站在光明和黑暗的交界处,将自身这种从0到1的转化,置换为由黑暗到光明,那重达千钧的一瞬。行医之事,自心发出眼底病之难,不仅之于医生,更之于患者。正如开篇所说,只要有马雪英院长坐诊,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的诊室外总是排满了人,病种繁杂,年龄各异,更有大多数慕名前来的外地患者。丨周一清晨,眼底病科候诊室中的等候者事无巨细地问诊、看诊、进行眼底照相和裂隙灯检查,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问题——以饱含着医者专业度的宽慰,安抚同样被疾病伤害的心灵。这在马雪英院长看来,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因有着陪伴家人外出求医的经历,马雪英院长坦言自己深知就医的艰辛。“背井离乡,疾病本身与陌生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尤其当前眼底病科普程度不足,对于‘糖网’、‘老黄变’这类名词,病人根本无法理解。这种时候,就需要医生从专业角度与患者多沟通。这既可以打消患者的顾虑,保证治疗的顺利展开,又能加强彼此的信任,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曾有人说过,打通眼底病专业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是保证眼底病诊疗工作正常开展的重点。但在马雪英院长看来,科普工作只是一部分,行医之事,必要从心出发。在治疗中始终“将心比心”地对待患者,才能收获患者“以心换心”地尊重、支持、体谅。丨马雪英院长为患者讲解手术原理(图1),耐心询问恢复情况(图2)这种以心为出发点的动作,不止存在于日常的诊疗工作中。自1993起,马雪英院长便开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她连续4期参与德国爱德基金会青海省眼科培训中心举办的甘、青、宁及西藏地区4省基层眼科医生培训班,赴省内黄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等地区,协助培训基层眼科的骨干医生,完成白内障防盲手术。1997年,她作为医疗队成员参加了中国与国际狮子会合作开展的全球最大规模的防盲治盲行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赴海东地区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在那里,她深入藏族牧区,在闭塞、保守,语言不通的环境中,利用现代医学智慧,为许许多多个失明老人带去光明。回忆起那段日子,马雪英院长有些动容地说道:“在手术的次日为患者揭开纱布,是一天里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那一刻,你会充分地感受到人对光明的眷恋,那足以让人热泪盈眶。也会明白成为一名眼科医生是多好的一件事!”丨2023的普瑞眼科公益行中,马雪英院长正在为敦煌研究院文物守护者做检查但与作为一名眼科医生的荣誉感伴生的,是每一位专注事业的女性对家庭的亏欠。提及爱人和女儿,马雪英院长更多的是感动与歉疚。2014年是马雪英院长人生的至暗时刻,那一年丈夫患病,女儿高考,生活的重担悉数压在她的肩上。好在一家人携手并肩,咬牙支撑,最终平稳度过。女儿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厦门大学,更在今年研究生毕业,步入职场。这都令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她骄傲并欣慰。向前一步,登峰依旧从消灭致盲性沙眼,到规范化治疗白内障,中国人的致盲眼病图谱正随时代变迁与医学发展而变化。眼底病虽不被公众熟知,却已成为不可逆致盲眼病的首要病因。数据显示,我国眼底疾病患者占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54.7%,每年有超300万人新患眼底疾病,其中仅有10%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超过2/3的眼底病患者面临失明。2019年,当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在黄河之滨落成之际,从青海省人民医院退休的马雪英院长便加入了这个守护光明的大家庭。“之所以选择普瑞眼科深耕眼底病事业,是因为普瑞眼科拥有世界领先的诊断仪器、手术设备和更好的医疗平台,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准确、安全的治疗服务。”谈及加盟普瑞的选择,马雪英院长坦言道:“更加先进、优势的设备无疑能够帮助医生挽救更多患者,同时,这也大大提升了一个眼科医生所能抵达的上限,能够持续促进医生的成长和进步。”此外,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作为兰州地区眼科专家人才工作站和兰州市科普基地,更能汇聚国内眼科高端人才及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为西北地区的眼底病患者做些实事。丨马雪英院长眼底病诊疗团队2022年《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出台,将眼底病纳入到核心病种。这标志着推动眼底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成为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心之一。同年,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开展的“光明中心”项目正式落户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马雪英院长出任项目负责人,在此后的工作中,她将致力于搭建医、技、护眼底病协作网络,借助大数据及智能信息平台,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眼底病慢病管理模式,促进眼底疾病诊疗的规范化,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偏远地区的眼底病患者。丨“光明中心”授牌仪式有眼科医生曾说,人类眼中藏着他想要征服的山峰。医学事业亦如登峰,只有持续向上,才能不断扩大医学的半径,挽救更多渴望健康与光明的普通人。对于马雪英院长而言,这场登峰仍在继续,并且没有终点。未来的日子,她将继续“战斗”,持续贯彻医学的本质,坚信医者可以用心灵、技术、知识“穿透”黑暗。并且,这种眼科医生质朴的信念也延续在以她为圆心的带教工作中,持续勉励新一代的眼底病医生,以追光之姿,与世事无常,机体脆弱进行着永恒的对抗。统筹、策划:康力撰文、排版:王恩盈审核:马雪英专家及科室简介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光眼积极治疗90%的患者不会失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