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能引起血压高吗增生血压升高怎么办?吃药会影响血压吗


【摘要】:前列腺增生与高血压都是老年男性常见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亦称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难、尿潴留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临床流行病学显示,60岁以上约25%的BPH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BPH发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本文回顾分析BPH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前列腺切除术后血压变化情况。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3月本院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226例,其中合并有高血压52例。46例术后获得随访,年龄62~86岁,其中高血压1级28例、2级19例、3级
  有医生曾说“疾病不是突然发生,而是突然发现的”。心梗、中风等危险的急症背后,大多都有一个潜伏了多年的源头——高血压。  在我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至少1名高血压患者;  同时高血压“后备军”正汹涌而来,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毫米汞柱)患病率已经达到41.3%。                 血压偏高就像一把慢刀子,我国约70%的脑卒中死亡、约50%的心肌梗死,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如果能把血压降下来,可使脑卒中发生率降低35%~40%。  遗憾的是,在所有急症发生之前,很多人都觉着“我没事”。  40~47岁,血压防控关键期  近期,中国科研人员对第三次至第九次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近5000名、40~70岁无高血压的参与者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  从中年到老年,体重指数(BMI)对高血压事件的风险有显著影响;  40~47岁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期,尤其是这一阶段体重快速升高的人更应重视。                 医生表示,临床上也能观察到类似现象,即人到中年后,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  40~47岁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工作、生活压力大,且很多人都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慢病开始出现,各种不利因素堆积到一起,是这一年龄段人群高血压集中暴发的重要原因。  值得警惕的是,近些年高血压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这和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高血压发病年龄越早,血压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身体损伤越大,因此年轻人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血压高将全身伤了个遍  正常血压应为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若静息情况下,连续3次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值,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发现高血压后,若不把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会使全身健康受损。  1、脑卒中  脑血管一旦堵塞或出血,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如果把脑卒中比作一匹突然栽倒的骆驼,那么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高血压。  2、心梗  约50%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可使心梗概率降低14%。心衰患者中91%有高血压,控好血压可使发生率降低55%。  3、肾动脉硬化  血压长期升高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进而发展为肾硬化,导致肾功能损害。  4、眼底病变  高血压患者中,约70%会发生眼底病变,严重者甚至失明。  5、分娩风险  孕妇如有高血压,将面临巨大分娩风险,严重时甚至可造成孕妇和新生儿死亡。  20个医生最想告诉你的要点  医生们提醒,血压偏高的人不要有侥幸心理,如果能控制好血压水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1、量血压时,左右臂都测一测  任何人的双上肢血压,都可能存在5~10毫米汞柱的差异。一般以高的那个为准,多测几次求平均值,血压值更准确。  2、“高血压前期”是个警戒线  我国将血压为120~139/80~89毫米汞柱,称作高血压前期。只要血压超过120/80毫米汞柱,就要注意少吃盐、多运动、减体重、戒烟酒。  3、女性要格外关注自己的血压  某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情绪波动等特点,让女性的血压更易失控。  从30岁开始,女性血压增高趋势比男性猛烈,到55岁以后,血压甚至高于男性。             4、清晨是血压的“火山时段”  早上6~10点、下午4~8点,血压处于一天中的峰值。清晨时行动要慢一点,不要一骨碌爬起床,排便别太用力等。  5、不同人群血压升高表现各异  有的是头痛、头晕、耳鸣、疲倦、肢体麻木;妊娠期高血压会出现蛋白尿、水肿;更年期高血压多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浮肿。  6、“没症状就不用治”的想法很危险  没有不适≠血压不高,很多患者都是发生了心梗、脑梗等各种并发症后,才有明显感觉。  该吃药时一定要按时服药,把血压平稳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最好是130/80毫米汞柱,这样心脑血管才会更安全。               7、血压轻微偏高,先调生活方式  高压在140~160毫米汞柱之间,低压在90~100毫米汞柱之间,称1级高血压。建议1级高血压人群,可先改善生活方式。如果改变生活方式半年后血压仍无法达标,建议咨询心内科医生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8、降压药不能吃吃停停减量或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继续损害心血管系统;且任何一种药物的降压作用是有限的,不必担心会导致血压持续下降。  9、控血压,先控体重  肥胖和高血压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尽可能将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的平方)}保持在19~24之间。              10、限制油和盐  减盐对控制血压尤为重要,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吃油量在25~30克之间。  11、提防“隐形盐”  酱油、腐乳、腊肉、火腿、榨菜都含盐;话梅、薯片、椒盐花生等零食均是含盐食物。  买食品时看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NRV%”超过30%就要少买少吃。  12、下决心戒烟  高血压患者抽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会增加 5~20 次,收缩压升高10~25毫米汞柱,建议果断戒烟。  13、尽量不碰酒  喝酒不仅会升高血压,还会降低药物疗效,如果不得不饮酒,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  14、将运动培养成一种生活方式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8毫米汞柱。高血压患者可尝试散步、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运动。  15、学会调整压力  长期处于压力下,高血压会慢慢折磨血管。可试着改变预期目标,听听音乐,做做深呼吸等。             16、尝试冥想  美国心脏协会指出,冥想可作为降低血压的有效方法。  17、秋冬季注意防寒  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会收缩,致使血压升高,秋冬时节晨练不要过早,并适量降低运动强度。  18、规律作息  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会使血压升高,忽视这些因素,血压很难得到控制。  19、限制红肉摄入  吃得太多,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细粮等,会导致热量过剩,并升高血压。  合理膳食,每天尽量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每周吃1~2次鱼;每天摄入50~100克粗粮,约占主食总量的1/3。  20、亲友一起监督  家人、朋友多多鼓励监督,帮助血压偏高者更好地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按时用药复查。  高血压是多种疾病的引路者,学会管控自己的血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心梗、中风等拒之门外,看完文章的你,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原文来源:生命时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能引起血压高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