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办法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用试纸能测出来吗杆菌的自检吗?自测试纸应该如何选择?

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常见检测方法
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常见检测方法如下,请各位考生仔细查看。 1.抽血采样检测:即采用抽血的方法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杆菌的抗体水平。因为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在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使检测结果呈现阳性,但是一般需要数月半载才呈阳性,因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期作该项检测时,检测结果常常会出现假阴性,从而使患者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此外,由于幽门螺杆菌即使被根除。但该抗体下降缓慢,患者往往需要1—2年才能转阴,这样必然使治愈者长期背着“阳性”的黑锅而接受着多余的治疗。 2.胃镜采样检测:可在患者需做胃镜检查时“搭车” 采样,在活检采样时一起作显微镜检查。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如果为阳性,即可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为了给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时还可加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胃镜下采样后还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严CR)检测,这种方法灵敏度较高,结果也比较可靠;也可做快速尿素酶检测,该方法简便快速,但由于观察时间过短或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够可靠。胃镜采样还存在下列问题:患者需要经受插镜之苦,若幽门螺杆菌呈灶性分布易导致漏诊(漏诊率达10%左右)。但凭借医生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正确采样,可降低其漏诊率。 3.呼气采样检测: 该项检查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也很高,患者无痛苦。是近年来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具体方法可分为两种:14C呼气试验和13C呼气试验。其中14C呼气试验费用较低(一般为120元),但由于该项检查存在放射线危害,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和年迈体弱者应慎用:对同一患者来说,也宜避免反复多次采用该种方法检测。13c呼气试验则无放射性,对人体无损害,而且检出率和符合率更高(接近100%),各种年龄的患者都可采用该法,其费用一般为200元。检查前受检者需空腹三个小时,在采样过程中,受检查者在半小时内服一颗胶囊,并先后呼三口气留取样本,就能十分准确地检测出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13C呼气试验已被公认为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方法。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学教育网提供检验技士、检验技师、检验主管技师高频考点、备考技巧、政策动态!
距2024年检验职称考试还有天
免费试听
免费直播
2024年检验职称 备考资料包教材变动考试大纲高频考点模考试卷立即领取立即领取

许晓勇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1. 尿素呼气试验:这是一种无创的测试方法,通过让患者饮用含有标记尿素的液体后,测量其呼出气体中是否存在尿素酶,从而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存在。2. 红色素试验:该试验是通过给患者服用含有红色素的胶囊后,观察其大便颜色变化来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存在。如果大便呈现红色,则说明该菌存在。3. 血清学检测: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其血清中特异性幽门螺杆菌抗体的存在与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4. 胃黏膜活检:在内窥镜检查时,医生会取一小块胃黏膜组织样本进行活检,然后在实验室中观察组织样本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5. 呼气氢试验:该试验是通过检测患者呼出气体中的氢气浓度来判断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氢气生成增加。这些测试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以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
内容较多,如果静心看下去会让你对幽门螺杆菌有个全面的了解。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它能够经口到达胃黏膜后定居感染,经数周或数月后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受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胃癌等。幽门螺杆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在我国就有超过一半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59%,其中儿童感染率为40%。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一般来说,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也就是常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口-口途径或粪-口途径。口-口途径是指感染者含菌的唾液直接污染了食物或餐具,然后被他人吃下后感染,比如情侣间的热吻、聚餐时未使用公筷、家长亲吻婴儿或用嘴喂婴儿吃饭,与感染者长期的密切接触都属于口-口途径传染。而粪-口途径就比较重口味了,粪-口途径是指感染者含菌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饮食,其他人吃下后感染。除上述两种感染途径外,其实还存在一种较为少见的感染途径——即医源性感染,这主要是感染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后,未彻底灭菌,导致为其他人检查时传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哪些症状表现?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部分可出现急性胃炎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当出现慢性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反酸、嗳气、晨起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时,这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改变,即慢性胃炎。当少数患者由上述慢性胃炎表现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疼痛或体重减轻等相应症状,这提示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在导致胃黏膜从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这一进程中恶化。感染幽门螺杆菌后,<1%的患者会发展成胃癌。70%-80%发展为慢性胃炎、15%-20%发展为消化性溃疡、1%发展为胃恶性肿瘤。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主要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鉴于侵入性不太适合普通人群进行筛查,这里我们主要讲解下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尿素呼气试验通过简单的呼气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8%左右,诊断快速且无痛苦。常见的有13C-UBT或14C-UBT两种方法,效果相似。需注意的是:14C-UBT可造成放射性污染,不适用于小孩和孕妇。此外,采用尿素呼气试验前半个月内最好未服用过抑酸剂或消炎药。2、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一般采用较少,主要通过测定相应粪便抗原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约为90%,快速、简单且方便检测,目前网上有很多在卖。3、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抗体试验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抗体试验简便易行且费用低廉,敏感性达98%,特异性约为88%,但由于无法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正在感染,一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鉴于幽门螺杆菌的严重性,除了儿童不建议治疗外,其余人群都推荐进行正规根除性的治疗,以免传染给幼童以及其他亲朋好友。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目前最为常用的有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1、三联疗法由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具体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PPI+克拉霉素+甲硝唑。近年来,我国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幽门螺杆菌可对这些抗生素发生二重、三重或更多重耐药,因此,三联疗法基本已被弃用。2、四联疗法目前推荐“铋剂四联”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包括铋剂+PPI+两种抗生素。经典铋剂四联方案由PPI+铋剂+四环素+甲硝唑组成,目前已有将铋剂、四环素和甲硝唑置于同一胶囊中的新型制剂(Pylera),有望在全球推广应用。其中,抗生素组成方案有7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四环素+甲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抗生素为餐后就服用,PPI和铋剂均为每天2次,餐前半小时服用,PPI可选择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四联方案疗程一般为14天。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案,治疗原则最好不要超过14天;在治疗期间不同药物会有各自独特的不良反应,比如阿莫西林的皮肤过敏反应、呋喃唑酮会引起药物热、克拉霉素会导致口腔异味、铋剂导致大便发黑。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可根据严重程度交由医生评估后处理。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分餐、公筷:集体用餐时提倡采用分餐制、公筷制,食具要注意消毒,避免接触感染。杜绝家长将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吃。避免吸烟、喝酒,不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饮食要营养丰富,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杜绝吃生肉:有不少人喜欢吃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吃火锅时肉还没有烫熟就吃,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接触幽门螺杆菌的机会。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及时检测:如果自己感染Hp,让家人也做个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的话一起做根除。关于幽门螺杆菌你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识1、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癌吗?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胃癌唯一的致病因素,只是导致胃癌的一个条件之一,因为胃癌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胃癌家族史、不良的生活习惯、癌前病变等。但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中重要的风险因素,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一定得胃癌,但是必须警惕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2、经常吃大蒜能杀死幽门螺杆菌吗?只有高浓度的大蒜才能杀死幽门螺杆菌,而我们日常吃的大蒜根本达不到杀死幽门螺杆菌的浓度标准,并且人体也耐受不了,所以想通过大蒜来治疗幽门螺杆菌是不现实的。3、抗幽门螺杆菌牙膏管用吗?杀死幽门螺杆菌需要多药物联合使用,而牙膏中的一丁点添加剂怎么可能起到清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呢。此外,口腔中虽然也会存在幽门螺杆菌,但是由于口腔环境并不适合其生存,所以活性一般不高,大多数都是随胃食管返流而来的匆匆过客,所以只有解决了胃部的幽门螺杆菌才能起到真正的根除作用。4、治疗结束后多久进行复查?如果采用呼气试验,至少要在治疗结束后的28天后才能检测。更具体点来说,检查前4周未使用过抗菌药物、铋剂,检查前的2周未使用过各种拉唑、替丁等抑酸药物。否则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5、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是否会复发?成年人根除治疗后,很难再次感染,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再感染率只有1%左右。大多数人的复发其实是根本没有根除成功。如果没有规范用药或定期复查,导致自以为根除了,然后过一段时间又出现幽门螺杆菌阳性,这其实是原来的细菌再次活动,而不是重新感染。希望上面的这些知识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有用的话就辛苦给点个赞吧!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华消化杂志[J]2017:364-372.
2.全国中西医整合幽门螺杆菌处理共识专家组.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症”共识.中华医学杂志[J].2018:2066-2079.
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华中医药杂志[J].2017:3060-306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幽门螺旋杆菌用试纸能测出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