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才算家族病史癌症遗传病史的人可以用潘多姆健 康管 理服 务吗?


癌症确实存有家族遗传聚集现象
2016年顶级临床医学刊物《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发了哈佛大学科学家与丹麦和芬兰研究员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 研究发现至少有22种癌症属于遗传疾病,会在家族之间世代相传。
研究人员发现,如有同胞手足得这些癌症,其他兄弟姊妹得同样癌症的风险会提高33%。不同的癌症, 遗传风险也不同。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历时最长的研究遗传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
这几种癌症最容易遗传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解方为2015年4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目前具有较高遗传率的常见癌症有 乳腺癌、肠癌、鼻咽癌,以及 胃癌、肝癌。
1. 乳腺癌——女儿风险高2~3倍
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母亲得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
肿瘤医生建议:
有家族史的女性,乳腺健康检查需提前到30岁左右, 一般是35岁以前以B超检查为主;35岁以后进行钼靶摄片,从而在早期发现乳腺癌。而且,有遗传倾向的女性,从20岁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进行“乳房自检”,特别是月经后应定期做“自检”,如发现乳房内有肿块并且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触摸不疼痛时,要早到医院就诊。
另外,由于雌激素水平持续偏高,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一定关系,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使用含雌激素成分的药物时,须遵医嘱。而且,部分美容、保健品中可能有雌激素添加,有必要了解其成分并咨询医生,自己不要随意服用。
2. 肠癌——20%~30%肠癌患者有家族史
20%~30%的大肠癌患者有各类癌症的家族史。
肿瘤医生建议:
如果家里有一位直系亲属患家族性肠息肉病,那么家人就必须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一家人都喜欢吃肉和高蛋白等食物,家族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有效预防大肠癌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积极运动,保持睡眠。45岁后,平均每5年至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也可以选择每年或半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
如果有遗传倾向,应1-3年做一次肠镜。如果经常便血、大便次数多、黏液便及腹痛,应及时查明原因。
3. 鼻咽癌——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性
鼻咽癌发病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地区聚集性和家族倾向性。
肿瘤 医生 建议:
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检查 EB病毒。饮食要注意避免进食腌制食物(咸菜、咸鱼等),常吃腌制食品会增加鼻咽癌的发病率2至7倍。
同时要注意戒烟和避免吸二手烟及其他有害烟雾,如煤油灯气、杀虫气雾剂、甲醛等。如果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吐出带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应及时做详细的鼻咽部检查。
4. 胃癌—— 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遗传,更多在于饮食习惯
如果家族中的一代或两代人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能是胃癌。
肿瘤 医生 建议:
由于弥漫型胃癌早期病灶较为隐匿,因此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癌变。这类患者的家属,可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因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E,可阻止致癌物形成。
如果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胃部闷胀、不明原因“变瘦”等症状,应早到医院诊断。
5. 肝癌——家族聚集(病毒感染的缘故)
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以是一级预防对象, 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特别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其后代发生肝癌几率较高。
肿瘤 医生 建议:
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1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平时不吃臭豆腐、发酵酸菜、豆腐乳等霉腐食物;不吃发芽的食物,如发芽的土豆等;不吃油炸食物,同时要戒酒;不要乱服用药物或是保健品。
如果突然出现 不明原因消瘦、右侧肋下疼痛、眼周围发黑、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肝癌。
哈佛大学:三个简单的方式,患癌风险降低60%以上
近日,瑞士苏黎世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Frontiers in Aging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Combined Vitamin D,Omega-3 Fatty Acids,and a Simple Home Exercise Program May Reduce Cancer Risk Among Active Adults Aged 70 and Older: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简单的三种生活方式改变,高剂量维生素D、omega-3和简单的家庭锻炼计划可以将70岁以上老年人患癌风险降低61%。
早期的研究表明, 维生素D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omega-3可能会抑制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而运动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并减少炎症,这可能有助于预防癌症。
无独有偶,发表在NEJ M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支持维生素D可能有益于预防癌症的假说。
NEJM:维生素D、多吃鱼、避孕药、大蒜、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预防和抗癌
据发表在NEJ M上的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显示, 25-羟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群17年内癌症发病率较高。
研究中,科研人员对近3.4万名参与者的基线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与后续患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估。 在中位17年的随访期内,他们发现参与者中有3,300例新发癌症。
这些受访者平均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范围从最低四分位的14 ng/mL(36 mmol/L)到最高四分位的30 ng/mL(76 mmol/L)。经多变量校正后,处于第二、第三和第四最高四分位的参与者,其中每一个四分位的癌症总发病率与处于最低四分位的参与者相比均降低约20%。符合这一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具体癌症只有肝癌。
该研究结果支持维生素D可能有益于预防癌症的假说。
对于预防癌症,另一项发表在NEJM上的研究 Aglago EK et al. Consumption of fish and long-chain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a large European cohort.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则表明: 经常摄入多脂鱼和少脂鱼可使 结直肠癌(CRC) 风险降低大约10%左右。
有限的证据提示,摄入鱼类可能与CRC风险小幅降低相关。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潜在关联,研究者研究了覆盖多个国家超过500,000名参与者的数据。
其中,关于鱼类和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LC-PUFA)膳食摄入量的信息是来自标准化问卷调查,CRC发病率是中位15年随访期间确定的发病率。
二次数据分析显示,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摄入1~2份鱼类(每份100~150 g)的患者发生CRC的风险比每周摄入<1份鱼类的患者低7%。
实际上,试图改变结直肠癌风险的患者应考虑地中海饮食,其中包括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橄榄油、鱼类和海鲜,并限制红肉摄入量。
另外,NEJM另一项有趣的研究则表明,避孕药也可以预防癌症。
避孕药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过往研究已证实使用者患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结直肠癌的危险降低。
近期的一项研究则进一步确认了上述预防作用的持久性。 复方口服避孕药持久性防癌的证实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某些高危育龄妇女,卵巢癌的化学预防使避孕药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该研究显示,与从未使用者相比,避孕药的既往或当前使用者在患任何癌症(发病率比[IRR],0.96)或乳腺癌(IRR,1.04)上的危险基本相同,而患结直肠癌(IRR,0.81)、子宫内膜癌(IRR,0.66) 或卵巢癌(IRR,0.67) 的危险降低。
癌症除了和遗传有关,也和生活方式、情绪、压力等都有关。预防癌症除了要有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家里有患癌史的人一定要定期进行防癌检查。
癌症不会传染,但相同的生活习惯
会导致共同的危险因素!
癌细胞本身是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所以癌细胞本身不具备传染特性。
当我们看到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出现几名癌症患者时,有可能是大家共染了同一种病毒(乙肝病毒)或者细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共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喝酒以及在某一区域存在饮食问题。
比如,四川和河南都是食道癌高发的地区,而这两个区域上的人们,有更习惯食用含有亚硝酸盐成分比较高的食物或者吃东西吃得很烫。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真正被证实的有明确遗传倾向的癌种也并不多,而即便是具有遗传倾向的癌症,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在同等的外界环境暴露中可能得某种癌症的风险大一些。
但癌症的发生不能完全归因于基因,多数情况下得不得癌症,后天的外界环境因素才是主要原因。这种后天致癌因素会大大超过所谓先天倾向。
即便家人有两个以上的人得癌,也很可能是由于相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而这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是不良的,是一种致癌因素,比如所谓的“夫妻癌”的表现。这种癌症与遗传根本无关。
如果家庭有两个以上的人先后或同时得癌,甚至是同一种癌,首先要反思一下这个家庭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比如全家人长期过咸饮食,或脂肪摄入过多、超重肥胖,那么家人患上同一种癌症的概率会更大。
总得来说,癌症的遗传并不可怕,但如果直系亲属中出现2人以上患同一种癌,则需高度警惕。
当癌症来临之际,身体都会有一些反应,那么会有哪些典型表现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提醒,以下这些常见癌症的典型表现要特别引起注意。
警惕!21种癌症的典型表现,及早干预
1、肺癌:原因不明持续不愈的刺激性干咳或伴血痰。
2、胸腺瘤:发现纵隔占位伴重症肌无力。
3、食管癌: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
4、胃癌:上腹疼痛、呕吐、呕血或黑便。
5、结直肠癌:便频、腹泻或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便血等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
6、胰腺癌:腹痛、腰背酸痛、黄疸、消瘦。
7-8、肝癌、胆管癌:右上腹摸到包块、右上腹痛、黄疸。
9、脑瘤: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盘水肿视力减退,即颅内压增高“三联症”。
10、口腔癌:口腔溃疡久治不愈。
11、鼻咽癌:回吸性涕血。
12、乳腺癌:乳房进行性生长的无痛性包块、乳头乳晕改变、腋下淋巴结肿大。
13-14、宫颈癌和子宫癌: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15、卵巢癌:腹胀、腹痛、下腹包块、腹水。
16、淋巴瘤:无痛性淋巴结增大、盗汗、发热、体重下降、皮肤瘙痒、酒精痛。
17、骨肿瘤:无外伤病理性骨折、不明原因骨痛。
18、黑色素瘤:原有色素痣发生异常变化。
19、膀胱癌:无痛性肉眼血尿。
20、前列腺癌: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困难费力等。
21、睾丸癌:睾丸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
这些常见癌症的典型症状,如果出现以上表现,要高度怀疑肿瘤可能,务必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此外,高危人群要主动进行肿瘤筛查,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
资料图片。李蔚海摄
肿瘤筛查,这几项很关键
如果想筛查肿瘤,要做哪些检查呢?潘战和提醒,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选择以下检查手段:
1、体格检查(查体)
就是医生通过视触叩听等(用眼睛看,用手来触摸等)。
比如乳房的视诊、触诊了解乳腺的外观、乳头、是否有结节包块,有助于发现乳腺癌;
腹部触诊是否有包块,有时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等有可能表现为腹部包块。
肛门指检了解直肠肛门的情况等,对直肠癌来说,这项检查很基础也很重要。
2、X线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片(钼靶)、CT等
普通CT也可用来筛查肺癌,但常规的普通CT检查辐射剂量偏大,所以肺癌筛查推荐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这已成为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手段。
乳腺钼靶是一种X线检查,即乳腺X线摄片,它用来筛查乳腺癌。
3、超声检查
主要用于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以及皮子宫卵巢肿瘤、前列腺癌等的筛查。
4、各种内窥镜
包括食管胃镜、结肠癌、鼻咽镜、喉镜、支气管镜等。
食管胃镜主要用于食管癌、胃癌的筛查。
结肠镜主要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
鼻咽镜主要用于鼻咽癌。
5、宫颈刮片
用于宫颈癌的筛查。
6、某些致癌相关的病原体(病毒、细菌)的检测
比如人乳头状瘤HPV的检测可协助宫颈癌的筛查;
乙肝病毒HBV检测,有助于对乙肝及早干预,有助于肝癌的防治;HBV对鼻咽癌也可能有帮助;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必要的治疗,有助于胃癌的防治。
7、其他
比如磁共振,由于价格贵,一般不作为常规,仅在发现问题时作为进一步检查的手段,或者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另外,抽血查肿瘤标志物也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甲胎蛋白(AFP)用于肝癌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用于前列腺癌筛查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关键是要合理使用并由专科医生进行科学解读。
除了筛查,这些防癌细节不能少!
潘战和医生表示,很多癌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久坐、不良饮食习惯、熬夜、焦虑等。
如果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
1. 必须彻底戒烟。
这真是老生常谈。吸烟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必须坚决戒除。不吸烟的人要劝阻周围吸烟的人,拒绝二手烟的伤害。
资料图片。曹子豪摄
2. 不喝酒。
白酒等烈性酒要尽量避免饮用,能不喝尽量不喝,实在要喝,一定要控制量,偶尔少量饮用。
3.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即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 2 ),BMI在18.5-23.9属正常健康,低于18.5为低体重,24-27.9为超重,≥28为严重超重或肥胖。建议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的低值。
4. 坚持运动,避免久坐。
久坐缺乏运动,带来超重肥胖问题,增加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发生风险。建议每工作1-2小时,起来活动15分钟。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
5. 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
晚睡熬夜短期内看不出伤害,时间一久,问题就来了。建议成年人每天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关键是不要熬夜。另外,睡眠不要开灯。
6. 要均衡饮食,不偏食。
五谷杂粮、肉类蔬菜水果都要食用,要避免和减少吃垃圾食品,包括街头油炸类食品。
7.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品种、颜色都要多样化,每天最好五种以上不同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吃得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增加肠癌风险。多吃蔬菜少吃肉,粗茶淡饭保健康。
8. 肉类摄取要适量。
以鱼肉等白肉为主,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避免或尽量少食用加工肉品如香肠、火腿培根、咸肉、腊肉等。
9. 饮食规律。杜绝不吃早餐、暴饮暴食。饮食不过量,不吃得过饱。
10. 不要以饮料代替喝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白开水最理想。
11. 不要吃得太咸。限制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吃或少吃腌制食品。
12. 避免饮食、饮水过热过烫。
过热的食物或饮料或茶水,不要急着喝。
13. 尽量分餐。
不要共用碗筷、毛巾等餐饮和生活用品,以减少或避免幽门螺杆菌等的感染。
14. 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15. 定时排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不要憋小便。
16. 避免多个性伴侣。尽可能使用安全套,以避免人乳头状病毒的传播。
17. 减少或避免职业性致癌环境的暴露。采取必要的职业暴露保护。
18. 避免日光照射过度。晒太阳要适度,过犹不及。
19. 远离焦虑。学会减压放松,不要长期处在焦虑和精神高压之中。
20. 接种疫苗。
防控乙肝、丙肝感染,接种乙肝疫苗;防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及时规范处理癌前状态(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等。来源:科普中国、医诺为、梅斯医学、健康时报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于“费用超过13万/疗程的阿替利珠单抗(泰圣奇,T药),2022能进医保吗”的相关内容,相信很多病友都想知道,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觅健小编搜集整理了有关“阿替利珠单抗费用超过13万/1疗程”的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供参考。2020年2月,国际制药巨头罗氏研发的PD-L1免疫治疗药——阿替利珠单抗(泰圣奇,T药)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从而开启了国内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之路。2个月后,阿替利珠单抗正式在国内开始销售。4月29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为患者开出了阿替利珠单抗在国内的首张处方。这标志着小细胞肺癌病人在国内可以买到阿替利珠单抗了。2021阿替利珠单抗的价格多少钱?能进国家医保吗?现在,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就是阿替利珠单抗的价格和费用。阿替利珠单抗在国内的定价为:32800元/支(1200mg/20ml )。阿替利珠单抗的用量是多少呢?阿替利珠单抗是联合化疗药卡铂和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第 1 天静脉输注阿替利珠单抗,推荐剂量为 1200
mg,也就是一支。后面再静脉输注卡铂和依托泊苷。这个方案每 3
周给药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也就是1个疗程需要使用4支阿替利珠单抗,一个疗程阿替利珠单抗的费用是131200元。一瓶32800元,1个疗程超过13万元,还不包括化疗药,这个费用是非常高的,对大部分患者家庭都是极为沉重的负担。遗憾的是目前阿替利珠单抗还未纳入国家医保,希望2021年的医保谈判能够成功,总的来说2022年阿替利珠单抗进入国家医保的概率还是很高,希望能够造福更多的病友们!阿替利珠单抗的副作用在临床试验中,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gt;10%)有:疲乏(35.9%)、食欲下降(25.5%)、恶心(23.5%)、咳嗽(20.8%)、呼吸困难(20.5%)、发热(20.1%)、腹泻(19.7%)、皮疹(19.5%)、骨骼肌肉疼痛(15.4%)、背痛(15.3%)、呕吐(15.0%)、乏力(14.5%)、关节痛(13.9%)、瘙痒症(12.6%)和尿路感染(11.6%)。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有:贫血(40.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9.4%)、脱发(29.6%)、血小板减少症(28.9%)、便秘(27.2%)、以及周围神经病(25.7%)。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是30年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首次重大突破。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能让小细胞肺癌病人活得更久。阿替利珠单抗 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对比是:12.3 vs. 10.3个月,阿替利珠单抗明显延长了病人的总生存期。另外,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还显著降低了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恶化或死亡风险。治疗小细胞肺癌的PD-L1免疫治疗药——阿替利珠单抗(泰圣奇、T药)的价格,32800元/支(1200mg/20ml
),一个疗程的费用超过13万元。看到价格后,很多朋友都留言说吃不起,太贵了。现在,阿替利珠单抗的慈善赠药项目终于来了。阿替利珠单抗慈善赠药可以赠送多少药品?(肝癌)申请慈善赠药获得通过以后,患者可以获赠多少药品呢?阿替利珠单抗的慈善赠药方案是:2赠3。在接受2个治疗周期的阿替利珠单抗(泰圣奇)联合贝伐珠单抗(安维汀)治疗后,经指定医生评估患者能够从泰圣奇联合安维汀治疗中获益且未发生不可耐受的毒性,患者可获得后续最多2个周期的泰圣奇和安维汀药品援助。2赠3方案可以循环申请,直到慈善赠药项目结束。阿替利珠单抗慈善赠药方案(肺癌)阿替利珠单抗的慈善赠药方案可以简单概括为:2赠3。也就是买2盒送3盒。获得阿替利珠单抗慈善赠药资格的患者,在自费接受2次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后,可获得后续最多3次的药品援助。并且,这个方案是可以循环下去的,也就是获得赠药后,患者再次自费接受2次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又可以获得最多3次赠药。一直循环,直到援助药品发放完毕。通过以上关于费用超过13万/疗程的阿替利珠单抗(泰圣奇,T药),2022能进医保吗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费用超过13万/疗程的阿替利珠单抗(泰圣奇,T药),2022能进医保吗”有了一定的了解。觅健小编建议大家,如出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导致病情恶化。想要了解更多阿替利珠单抗可以继续关注觅健或者下载觅健APP!温馨提示:患者必须要做到合理科学用药,在专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根据个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我是在人保买的包含潘多姆健康管理服务的保险,每年买一次,我个人觉得价格不算贵,为了健康投资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可能每个保险公司根据赔付责任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具体的还是问保险公司吧。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才算家族病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