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这问题:,三沐瑶浴可 以预防 泡澡有利于感冒恢复吗 是真 的吗?

2019-08-16 17:33
来源:
平度市第四人民医院
出汗是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
运动时大汗淋漓让人爽快,
紧张时全身冒汗让人尴尬,
发烧时汗流浃背让人虚弱……
夏天人体能够自然出汗,
这样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
提高免疫力。
但是很多人怕出汗,
恨不得天天躲在“空调房”里,
甚至还有人会特地使用止汗产品。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本该是出汗的季节,
你却出不了汗!
那病就该来了~
不出汗,就出病
有人说“不出汗,就出病”,古语还有个说法,叫“冬不炉,夏不扇”。意思是说,冬天不要过分接近火炉,不然就会使阳气受到干扰;夏天不要一个劲儿扇扇子,应让身体自然排汗。该出时不出,便会在体内形成垃圾,引发疾病。
1
感冒
正常人的身体上分布着300万左右的汗腺,一般气温超过30℃,人就开始冒汗了。通过汗液的挥发带走体表的热量,使体温保持恒定。因此,出汗的首要功能就是充当体温调节器的角色。
冬天受点冷、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人体的这种体温调节机制常用常新。经常呆在空调房中,就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2
引发湿邪入体
夏季虽然气温高,寒邪入侵难,但是由于阴郁闷热的天气时不时会出现,如果这个时候为了对抗暑气热闷,在室内一直吹着空调,身体确实能够迅速降温,但也容易让“湿邪”入侵体内,从而引发颈椎、腰椎、膝关节等部位出现问题。
3
心脑血管病
造成心烦胸闷的根本原因是“出汗太少”。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人体体温调节正常运动,而这也是预防脑出血、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4
中暑
有些人天生出汗少,可能比其他人容易中暑。因为出汗有助于散热,降低体温;反之,如果不出汗,散热不及时,就增加中暑的可能。
适当出汗的好处
夏天该出汗时不出汗,以后就会生病。而“动汗”是最好的出汗方式。一般来讲,活动到全身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状态。
1
排出有害物质
汗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还含有尿素、尿酸、乳酸、盐分等。出汗不仅有给人体降温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人体内的许多垃圾,如乳酸、尿酸等废物,如多余的氯化钠等,甚至毒素如重金属、化学物质等,可通过汗腺排出。
2
保护心脏
晒太阳、多运动、出出汗,对心脏是有好处的。
3
稳定血压
运动出汗可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还可调节血压,起到降压的作用。
4
控制血糖
运动出汗可以很好地消耗掉体内的糖。多多行走或适量运动可以更好地帮助糖尿病人或是血糖高的人群平衡血糖,调节人体自身的代谢能力。
5
提高免疫力
人在排汗的时候,体温一升一降的过程,让血管更有弹性。坚持每天运动排汗,才能提高人体血液循环能力,刺激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6
预防感冒
尽可能多到空气清新的户外进行快走,出出汗,这也是预防感冒、流感的好方式。
7
滋润皮肤
夏天湿热,一出门就像蒸桑拿一样,大家每天都出很多汗,虽然很难受,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潮湿天气能滋润皮肤。
学着出点“健康汗”
出汗不是让我们烈日下暴晒,
而是适当运动,
学会健康出汗,
才是三伏天最好的养生法。
1
快走
最适合帮助出“动汗”的运动项目是有氧运动,如年轻人可选择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等,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项目。
走到出汗可以慢慢停下来,健步走前后还要有热身和放松活动。
2
在傍晚运动
选择“动汗”的开始时间以傍晚为宜,此时不仅人的身体状态非常好,阴阳相对平衡、气血流畅、不易受伤,外界环境也非常适宜——夕阳斜照、微风拂面、气温适宜。
3
出汗30~40分钟
出“动汗”的时间以三四十分钟为好。出了“动汗”后切忌喝冰镇饮料,可以喝普通的温白开水,且饮用时最好少量多次。
4
关一会儿空调
长时间吹空调会引起不适,不妨适时地关一关空调,让自己微微出汗,会更舒服一些。
温馨提示
出汗太多也不好,会伤及人体津液。所以锻炼时不能“以出汗多少论英雄”,一般只要锻炼到微微出汗、气喘吁吁就可以了。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
正常功能和方式。
如果在炎热、运动、紧张时出汗,
是正常情况且不需治疗。
但如果一激动,
甚至平静而凉爽时
仍有过多的汗液产生,
可能说明你的身体出现问题了。
……
怎样才算异常出汗?
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比如,同等条件下,和你一起吃饭的人无汗,而你却满头大汗,就说明有可能出汗异常;如果坐着不动都大汗淋漓,那无疑也是异常出汗了。
简单地说,如果不是因为运动、穿衣厚或炎热而导致出汗,或稍微运动就会大汗淋漓,就意味着人体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当引起重视。
这些部位出汗异常 代表身体出问题了
01
头部出汗异常:胃火旺
头部是诸阳之会,阳气本应该是最足的,其固摄力也应最强。一旦头上出汗而全身无汗、少汗,或者头部经常出汗,就意味着阳气有些虚弱,胃火相对旺盛。
注意:对于代谢旺盛的儿童来说,头部出汗较多是正常现象。
建议:
保持睡眠充足,多吃温补食物,如大枣、牛肉、山药、蜂蜜、茯苓等。每天也可冲泡枸杞茶饮用。
02
鼻子出汗异常: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则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另外,按照西医的观点,鼻子总出汗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补充营养、提升人体免疫力。
建议:
人体肺经分布在双臂内侧。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臂,并按压双臂的向内一侧,可刺激相关穴位,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03
颈部出汗异常: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不多,若常出汗,可能与内分泌不调、体内湿热有一定关系。当湿性黏滞、体内气机不畅时,就常会出现上半身或颈部出汗的现象。
建议:
日常调节内分泌应从饮食、运动两方面入手,即多吃高蛋白食物、多喝水,适量运动,必要时还需辅以药物治疗。
04
腋下出汗异常:饮食过重
因为腋下分布有大量的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是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所致,即吃了太多葱、蒜、辣椒等刺激性的食品。
建议:
腋下出汗过于旺盛也可能是汗腺过大所致。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
另外,饮食上仍要注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05
胸口出汗异常:脾胃失和
中医认为胸口常出汗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人体内的血液循环较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
保持情绪平和,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将黄芪、大枣泡水饮用等都有助于缓解焦躁情绪。另外,还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
06
手脚心出汗异常:血虚
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这可能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
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对血虚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另外,患者要注意控制食量,以七八分饱为宜,同时避免吃生冷食物。
07
浑身是汗:气虚
稍微一活动甚至不活动时都会汗出不止、大汗淋漓,同时还伴有食欲差、易感冒、说话声音低等表现的人,通常都为气虚。
建议:
气虚者在饮食上可适当多食山药、豆浆、牛羊肉等食物。平时还可用党参、黄芪搭配鸡或腔骨炖汤食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08
睡着出汗:阴虚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上称这种现象为“盗汗”。这些人通常还伴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这一般都是阴虚所致。
建议:
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平时还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以补阴虚。
汗液味道异常 多种疾病找上你
01
尿臭味
汗液散发出尿味,汗干后还会在皮肤上留下结晶物,这种情况常见于尿毒症病人。
02
腥臭味
汗液带有特殊的腥味,可能和热证或湿热证有关,一般多见于肝热、肝硬化病人。
建议:可饮用适量菊花茶来清热降火,缓解症状。
03
香味
汗液飘出香味,常是糖尿病人的体征。
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以上仅供参考,如果发现自己出汗异常,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哦~
公益广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泡澡有利于感冒恢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