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下,问止中医止鼻血最快的方法科学吗?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并把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不懈推动中医药与时俱进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近代中医之争与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医药的保护利用
近代以来,西医因诊疗技术特别是眼科与外科等手术治疗所表现出的显著疗效有别于传统医学的经验,被称为“科学医学”,中医药学遭到怀疑和否定。民国时期,医政制度基本仿照西方,传统中医被斥为“落后、迷信、不科学”,废止中医之争开始。新文化运动中,中医阴阳五行等医理基础被批判为伪科学、玄学。中医在中国医学界逐渐丧失了主流地位,演变为“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格局。
在中医之争中,青年毛泽东认为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医理各有特点。1913年,他在读书笔记《讲堂录》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医生和药源都极为缺乏,毛泽东及时指导医院“用中西两法治疗”(《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65页),将中医中药重视起来。井冈山红军医院广泛利用当地流传的中医单方和自制中草药,内服外敷,治愈了许多伤病员。1933年3月,江西瑞金的“中央红色医院”成立。毛泽东指示,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要结合进行,教育大家讲卫生,要中西医合作。延安时期,毛泽东亲身体验了中医药的疗效――名中医李鼎铭的几剂中药结合按摩治愈了他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和胃病。他主张破除中西医之间的隔阂,改变当时延安的几家医院以西医为主的局面。1940年,在纪念白求恩逝世一周年大会上,他强调必须团结中医,发挥中医的作用。边区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门研究中医工作问题,并正式提出了“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的方针和要求。延安许多西医学习中医,虚心拜中医为师。如鲁之俊、朱琏就拜老中医任作田为师,学习针灸知识。1944年5月,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中西医要讲统一战线:“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用都是要治好病。”“能把娃娃养大,把生病的人治好,中医我们奖励,西医我们也奖励。我们提出这样的口号:这两种医生要合作”(《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54页)。1945年3月,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西医药研究会等,对中西医结合作了可贵的探索。中医中药在革命战争年代担负医疗救护、控制传染病等任务,为保证军民卫生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旧中国疾病丛生、疫疬流行,缺医少药。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1亿人口患各种疾病,“根据乡村的一般调查,其中有80%的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张伯礼:《百年中医史》上,第350页)。面对严峻的卫生形势,中西医团结合作,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发展人民医学的必要举措。1949年9月,毛泽东接见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指出: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为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第493页)会议确立了“团结中西医”方针,将之与“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并列,共同作为新中国的三大卫生工作原则。
但是,由于社会上歧视中医已久,观念绝非一日所能消除,党中央关于团结中西医的指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比如:卫生部公布的《中医师暂行条例》和《中医考试办法》,要求过于苛刻、不符合实际,考试的内容多是西医的,使得大多数中医师被淘汰。1953年全国92个大中城市和165个县登记、审查合格的中医只有1.4万多人。公费医疗制度中,没有考虑发挥中医的作用,各高等医学院校中没有考虑设立讲授中医中药的课程。中药的产销无人管理等(国务院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
针对上述情况,毛泽东多次作批示和指示,要求从现实出发、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理解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我们的西医少,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在目前是依靠中医。对中西医要有正确的认识。中医是在农业与手工业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这是一大笔遗产,必须批判地接受,把其积极的一面吸收过来加以发挥,使它科学化;另一面,对不合理的要研究,分析批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第205―206页)。“祖国医学遗产若干年来,不仅未被发扬,反而受到轻视与排斥”,“这是错误的,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首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要改变。1954年,刘少奇受毛泽东委托召集会议,传达关于中医工作的指示:“必须把中医重视起来。中医问题,关系到几亿劳动人民防治疾病的问题,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工作。”中医对中华民族人口繁衍有一部分功劳,在疑难杂症治疗中有优势作用。对中医的“汤头”,“不能单从化学上研究,要与临床上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中医”(《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第259页)。毛泽东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目前没法用现代术语解释清楚,是因为“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研究透”,不能因此就“轻易加以否定”(《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第575页)。中医是临床实践医学,评判中医理论是否科学,要从整体上分析、从临床疗效上分析。他提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鼓励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采取适当的态度同中医合作,向中医学习,整理祖国的医学遗产”(《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第332―333页)。同年7月,党中央成立了中医问题临时工作组,传达中共中央关于中医问题的指示,召开中西医座谈会,讨论研究相关问题。1956年,毛泽东提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81页)。
1954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党的中医政策,提出了改进中医工作的具体措施。同月,卫生部成立中医司(1952年成立了中医科)。1955年12月成立中医研究院,周恩来亲笔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一些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中医研究所,积极培养中医、壮大卫生队伍。一方面,推动“中医带徒弟”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基层中医药人才;另一方面,开办中医学院,将中医教育纳入正规学历教育体系。1956年,卫生部会同高等教育部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筹建四所中医学院,同年招生,学制6年,每所中医学院规模为2400人。开设课程主要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1962年至1965年,全国各中医学院的毕业生,累计有5600余名;截至1965年,各地共培养中医学徒5.9万余名,为中医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大力吸收中医参加大医院工作。据统计,1952年,全国有中医院19所,中医院床位224张;1960年,全国中医院发展到330所,床位14119张。绝大部分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都设立了中医科。1958年,卫生部发出《关于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紧急通知》,各地组织大批中医工作者对古典医籍和老中医经验开展整理、总结、研究工作,整理民间秘方、验方。
1958年,中国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运动。中医学院举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毛泽东肯定了这一做法,并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451页)。从1955年到1966年,共培养了4700多名“西学中”人员,他们成为全国各地、各医学学科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拓者和权威人物。屠呦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曾于1959年到1962年在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
1965年,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要求“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以解决七亿农民的防病治病问题。办法是因陋就简,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培训赤脚医生,而“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药充分发挥了作用,借助一根银针、一把中草药的力量,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依靠赤脚医生基本上实现了广大农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目标。在农村加强中草药知识普及与中医药适用技术推广,也带动了中草药种植与加工。1971年,中药品种由2600种增加到5000种以上。1974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6万亩,中药材销售9.9亿余元。1971年7月,中国将针刺麻醉术成功应用于外科手术。到1979年底,在国内开展的针刺麻醉数量为200万例。
中医治疗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痢疾、关节炎、神经痛、烧伤、脱臼、多种皮肤病等,疗效显著;对于高血压、晚期血吸虫病、慢性肾炎、再生不良性贫血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全球疟疾肆虐时,1967年5月23日,中国启动对抗疟疾的中药研制。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她从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这一宝库中发掘出青蒿素,经过反复试验,1971年提炼出的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2011年9月,屠呦呦因此获得拉斯克医学奖。2015年10月,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中国两种传统迥异的医学“同唱主角,争唱主角”,在当时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形下,在构建以人民为主体、农村为重点、积极防治为内容、人民健康为根本的新型人民卫生事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所赞誉的“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健康收益”。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有了根本提高:1949年到1976年,全国人口由54167万人增长到93717万人;死亡率从20‰下降到7.25‰;人均预期寿命,1949年为35岁,1975年提高到68.8岁(《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6页)。“文化大革命”时期,和许多其他领域一样,中医药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中西医并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医药事业逐步恢复发展。1978年,中共中央转发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重申了党的中医药政策,对办好中医院校、培养中医药人才、办好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研究机构建设、组织西医学习中医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措施。邓小平批示,“这个问题应该重视,特别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370页)。1979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后改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
1980年3月,卫生部召开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确立了中医药等传统医药的法律地位。面对当时出现的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西医西药的迅速走俏使得中医日益边缘化的格局,1985年中央书记处要求“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地位”,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同时,要求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986年,卫生部制订了《中医事业“七五”发展规划》,提出“以机构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学术提高为依靠”的发展思路。同年,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将“中西医并重”列为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2001年9月颁布了第一个《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
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科技部发布了中药防治非典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初步筛选出可在非典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的中成药,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出台,明确指出保护、支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2005年,科技部在“973”计划中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用于对中医理论的整理、研究和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等方针政策,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这一时期,中西医并重很大程度上尚未能很好地实现。和西医的造影、化验、超声波等诊断手段与对病症讲究精准的学理分析相比,中医拿不出“人体数据”,而依靠个案经验的累积很难得到广义上的认可,这些“短板”造成中医发展较慢。中医人才大量流失,即便在一些大型中医院,看病也以西医为主;院校教育也存在中医教育西化、中医思维薄弱、中医技能缺失等问题。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5年12月22日,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确立了法律依据。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内容包括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等,明确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具体举措,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与中医药文化的高度重视。
正确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2016年,我国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致力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9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0%的乡镇卫生院、87.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9.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县以下基层中医药事业迅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71.5万人,年诊疗人次约10.7亿;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0738个,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123.4万张。中医药学强调“治未病”,提供医疗、预防、康复、养生等多种服务的中医馆获得很大发展。
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中医药作为成熟的传统医药体系,不仅曾影响周边国家,还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在当代,2010年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向亚非拉近70个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几乎每个医疗队中都有中医药医务人员。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特别是在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传染病的防控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西医发挥所长,协同救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组织优势医疗力量,在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上拿出更多有效治疗方案。2月13日召开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
总览中医药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们党对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始终高度重视。中西医各有长处与优点,中西汇通、中西医学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能够为世界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而“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药对健康中国、健康世界也将发挥独特作用。
(作者:欧阳雪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
是中医医生看诊的,人工智能辅助,可以说医生跟人工智能是相互配合的,共同为患者提供更为准备的服务,以及用药,疗效是第一使命,是问止中医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作为一家注重传承和创新的中医药企业,问止中医秉承着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结合现代科技,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问止中医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中医药服务,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魅力。问止中医不仅在中医药的传承上下足功夫,更是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问止中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中医药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疗效显著的中医药产品。这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中医药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中医药体验。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
问止中医深圳前城中心店暨精一书院深圳分部的开业,标志着问止中医在发展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问止中医的相关负责人在庆典现场表示,他们将始终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科技创新中国,疗效第一使命”的宗旨,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问止中医将继续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到场成员的感谢和承诺展开全部
问止中医大脑助力中医诊疗,准确辨证施治问止中医大脑是一款专为中医师提供辅助诊断的软件。它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查漏补缺,提高诊疗效率,使辨证开方更加准确。它不是替代医生,而是与医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问止中医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成立了专门的大脑研发室。这里聚集了一批顶尖的中医学者和技术人才,他们致力于研发中医智能大脑。这个强大的辅助诊断工具为中医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辨证施治。问止中医大脑的出现,为中医诊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提高了中医师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借助这一强大的辅助诊断工具,中医师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问止中医大脑的研发,正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步,相信它将为中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全部他们的问止诊所还是中医师看病,就是中医大脑辅助开方。这么说吧,问止诊所跟传统中医馆的区别,就是问止中医诊所是由中医师使用他们研发的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中医大脑”看诊的。中医大脑根据病人的个性化的症状,计算最符合这位病人当前情况的处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展开全部
医生看诊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可以增加辨证的准确率,问止中医,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的未来,也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无限可能。而林大栋博士,正是这个未来的先驱者,2023年11月林大栋博士全票当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林大栋博士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的力量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作者:怀疑探索者作者为三个中医群的群主,一个中医职业群的群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卫健委主管医学科普协会会员、亚洲经方研究学会候补会员,为推广中医做出过卓越贡献,曾经向拥有上千万粉丝的某超级大号和全国人大代表介绍过中医课程。擅长用理工科思维进行逻辑分析。不崇拜任何权威,包括经典著作、权威人物、权威理论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祚庥院士何祚庥这样治学态度严谨的人,都认可中医里面的精华部分可以达到10%,这真是非常给中医面子了。当年陈独秀才给到1%的比例。何祚庥直接给到了10%,直接是陈独秀的10倍!最近,看见了96岁高龄的何祚庥院士遭遇了一系列的网络暴力,我想说说实话。何祚庥批评了司马南先生几句,我认为这是他的公民言论权利。何祚庥和司马南一辈子私交关系非同一般。司马南本人都没有生气,外界的人不必掺和进来。何况,何老并没有全盘否认司马南,而是坚持司马南是“有缺点的好人”。我认为,这是非常客观的描述。何老待人待物,从来不走偏激之路。可能未必观点都正确,但一定不会“一棍子打死”。这是因为何老擅长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他看待中医也是秉持了这样的理念,从来没有全盘否认,而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批判中有肯定,在肯定中有督促。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向何祚庥展开猛烈的人身攻击,批评其“晚节不保”云云。而攻击何祚庥的理由,最大的一条就是说何祚庥“反对中医”,讽刺其各种“不务正业”“除了物理不懂,其他什么都懂”。并且认为何祚庥不在“两弹一星”元勋23人名单之列,所以对国防建设毫无贡献云云。但是,何祚庥院士过90岁生日时,杨振宁亲临现场予以祝贺。何祚庥95岁生日时,李政道也发来亲笔贺信。这已经证明了他的学术层次。就像造大飞机,如果不是飞机的主设计师,就没有贡献了吗?何祚庥是多年的党员,参加过民族救亡运动,本着社会责任心,对社会上的各种歪风邪气、封建糟粕进行批判,这就是“不务正业”吗?恰恰相反,我们最缺的就是他这样爱管闲事的院士。我浏览了批斗何祚庥的几篇阅读量最高的文章,其中有不少作者在文章公开指出:阴阳五行是宇宙的终极真理。这些作者绝大多数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文字中对中医极尽推崇之意。认为何祚庥只要是反对了中医,就证明他已经是“破产”了,一无是处。其实,这是多年来对何祚庥思想的一个重大误解。事实是:何祚庥从来就没有全盘否认过中医。1,有人总是造谣说,何祚庥参加过所谓的“反中医联盟”。其实,所谓的“反中医联盟”仅仅是很多年前一群方舟子的粉丝自发组织的一个临时的民间聚会,闹着玩儿开了一两次就不再开了,并没有具体的活动。这些人都是一些理想主义者,有些偏激而已。开会是一个噱头,就是玩儿的。而何祚庥与这些人并无任何往来。我查询了当年的会议人员合影照片和所有的人员名单,其中并无何祚庥的身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洪林也曾经向何祚庥求证此事,何祚庥明确的答复是: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反中医联盟。我又动用了我的人脉,询问了不少知情者,包括当年与方舟子合作的网站管理者,他们都肯定的说,何祚庥从来就不屑于参加这类活动。其实,何祚庥和方舟子在意识形态上早就分道扬镳,他们不可能是一路人。何祚庥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坚持和拥护集体的领导,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至于方舟子这些年怎么样,大家都清楚。2,有人造谣说,何祚庥讲中医是伪科学。但是我查阅了所有的资料,并没有看见何祚庥有过这样的表态。他从来就没有说过中医是伪科学。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阴阳五行理论不是科学,但也绝对不是伪科学,而是非科学。伪科学肯定无效,而非科学可以有效。中医有很宝贵的临床经验,一些养生理念非常值得现代医学借鉴,一些药方也具有奇效。特别是针灸,已经被证明是具有明显疗效的。中医已经证明了自己不是一无是处,而是经常有用,且有大用的。古人是先通过几万年的实践,证明了某些自然界的草药确实有功效,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还没有相关的生理学、药理学、物理和化学的知识,所以为了解释“为什么它有效”,前辈们天才的创造出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理论。也就是说,这些理论是对实践的解释,也是阶段性的解释。中医它有效,我们知道这个即可。但其有效的本质原因,必然是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无论保守守旧派如何否认,都改变不了这种事实。其实中医界对阴阳五行等理论的看法并非一致。并不是所有的中医医生都用阴阳五行理论看病。这是医生的个人自由。只要看病有效,医生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一切目的是为了有用。像我就认识东南亚的一些执业中医师,他们就不用阴阳五行理论看病。我们国家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教授,一位被国务院评选的国家级名中医大师,他也从来不用阴阳五行理论看病,在患者中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他学的是经方派,舍脉舍舌,重腹诊和色诊,重方剂的有效范围。胡希恕教授也是这路数,但掺有中医哲学辨证。这点又和黄煌教授略有不同。还有余万春教授,著名的中医骨科传承大师,也支持我的观点。所以说,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流派,即使它是主流流派,但说它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就言过其实了。马伯庸写了一部《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的书,对阴阳五行理论的来龙去脉做了全方位的梳理,从秦汉写起,建议有兴趣的朋友阅读。他指出,阴阳还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五行则是牵强附会。想知道它是不是“宇宙的终极真理”,首先得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你认可它,其实也是你的个人权利。我并不反对你继续坚持你的观点,但其他人也有权利坚持他们的观点。否则就变成了宗教,不利于一门学科的发展。至于说“否认主流理论就是反对中医”,这样简单幼稚的二极管思维不值得一提。张洪林研究员是中国中医学界最高科研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顶级权威。他是中医界罕见的学贯中西,对中医传统理论方法和现代医学都了若指掌的大学者。他没有墨守成规,没有局限于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而是运用了中西医合璧的研究方法,对经络本质进行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他还提出了建议,要推动国家立法打击抹黑中医的人,为中医的利益,为中医走向世界鼓与呼。他还是世界针灸第一人、气功研究第一人,世界卫生组织的中医顾问,他不但多次出国访问,为外国人授课,积极传播传统文化,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望。这样的中医大师,可谓是中医的守护神,可是他从来不认为中医主流理论就必须是绝对真理。他从文化古籍和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出了科学观点,认为经络在古代的本义是血管,然后被逐渐哲学化,最终推理演变为经络。河北中医学院赵洪钧教授的研究结论也和张洪林教授是一致的:“经络学说是在相当有限的解剖知识基础上,主要靠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思想推演出来的体系。其中,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尤其明显。”“经络的本意虽然是血管,最后形成的经络分布体系却是出自天人相应的推理。”张洪林研究员表示说:“以我自己为例,我彻底否定经络实质的文章不知你看过没有,知道不?但是我不反对中医,尤其看重数千年中医积累的那些包括针灸在内丰富有效宝贵的临床经验。对数千年前古人在吸收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作为科技如此进步的当代人,也确实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个理论的。怎么,中医理论两千多年来是真理,今天和以后都永远是不可发展改变的绝对真理吗?!不可以随便就认为对中医理论有不同认识就是反中医的。这种认识不武断片面吗?”此外。中医界的韩济生院士的结论也和张洪林、赵洪钧一样。除了他们,我还认识很多中医界的职业医生,他们的观点也并没有非要和“主流理论”保持完全一致。我自己就有一个仅有职业中医医生才能加入的学术群,其中有好几十个拥有执照的中医医师,他们都可以自由的交流学术观点,从来不用惧怕被“戴帽子”。关于经络,好几位拥有四五十年以上临床经验的针灸医生就和张洪林、赵洪钧相同和或者绝大多数相同,都与当前书本上的某些“主流”未必保持一致。还有我们群的蛟河市的中医院赵医生也认为,经络是血管和神经的功能复合体。还有一位马来西亚执业中医师指出:我的看法是经络是以血管循环和神经反应为本的虚拟系统,就如地球经纬线。干祖望是中医耳鼻喉科的奠基人,他就说过经络是虚拟的。中医的守护神,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中医界的职业医生,他们都没有把主流理论看成是绝对真理啊。因为这样才能推动中医的进步。固步自封莫非就能东方不败?质疑主流理论,根本不是为了反对中医,而是为了提升中医的“维度”,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这有何不可?难道连学术研究的自由都没有了吗?3,何祚庥是反对将中医理论玄学化、神秘主义化,从来没有彻底的反对中医。恰恰相反,何祚庥还非常给中医面子,承认它里面也有不少精华。什么叫做反对中医?就是有人认为,既然中医理论是错误的,那么中医体系就全部是错误的,中药也不可能是有效的,而是基本上都无效的。其实,这种思想是犯了机械主义的错误。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在创建之前,已经有了劳动人民几万年的实践,是对“为什么它有效”的一种尝试性解释”,在当年是可以逻辑自洽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无论阴阳五行理论怎么样,无论它是不是科学,中医里面确实有一些东西是有用的。其中的道理,如今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比如,引入大分子聚合物倒体内,激发人体免疫,等等。而全盘反对中医的人由于机械主义思维,看不见中医是一种经验丰富的实践医学,想当然的认为中医“完全无效”。这是错误的。而何祚庥就没有机械主义的毛病。一方面,何祚庥批判某些假神医打着中医的旗号招摇撞骗,这其实是有利于中医的整顿和提升,一方面,何祚庥在接受央媒记者采访是时,公开的表态说,中医有“10%是精华”。这就是承认了中医不是完全无效的,而且是承认中医是有很高比例的精华的。何祚庥这样治学态度严谨的人,都认可中医里面的精华部分可以达到10%,这真是非常给中医面子了。当年陈独秀才给到1%的比例。何祚庥直接给到了10%,直接是陈独秀的10倍!注意,他可是大幅度的提升了10倍!!!我就此事与何祚庥院士的交流中,何祚庥对我说:“我说过中医有10%的精华。但是,陈独秀说过只有1%。”陈独秀对中医的看法如此,何祚庥提升了10倍,这不就是对中医的极大鼓舞和友善吗?要知道,真正反对中医的人,一般认为中医百分之百无效,根本不承认中医里面还有精华。这当然是激进的,不符合实事求是。真正的实事求是,是承认中医里面也有很好的东西。而何祚庥反对激进、片面的描述,说中医里面有精华,其比例可以达到10%,这是非常高、非常鼓励的评价。就凭着这一点,我们就看出何祚庥是一位非常客观理性的人,而不是思维极端的全盘否认者。他对中医有清晰的认知,知道中医里面有封建糟粕 但是又认为不宜全盘否认,甚至指出中医里面有精华,比例可以高至10%。这是何祚庥了不起的地方。4,从何祚庥的表述中,我有理由相信,他明确承认中医是有一部分疗效的,而不是一概否认。他否认的是主流理论,但这仅是学术观点。何祚庥从来不是外界误解和谣传的那样,是所谓的“坚定的中医反对者”,他只是用最严格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当年,何祚庥揭露的是打着中医旗号的江湖骗子,如某位“辟谷大师”。他并没有全盘否认中医,恰恰相反他坦率的承认了中医里面也有精华。据与何祚庥多次当面接触的张洪林研究员表示:何祚庥从科学角度认为中医的某些理论与经验不符合现代科学标准,所以不属于科学,他这种认识不是错误的。但何祚庥一直反对将中医直接说成是伪科学。何祚庥对我说:“至于中医的理论依据阴阳五行,那完全是错的。不是什么科学的理论。”他是将阴阳五行这一哲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并没有说中医是伪科学。能承认中医有10%是精华,就是承认了中医的有效性,这不是把中医等同于伪科学。何祚庥批判的中医,其实是批判某些人把阴阳五行当成绝对真理的态度。他批判的是人类迷信权威的态度,这并不是反对中医本身。就像物理学界,曾经有过燃素说,当年也被主流学术界认为是真理。如果有人坚定的把燃素说认为是宇宙真理,不允许后人做丝毫的质疑,那这些人就是迷信。如果我们反对他们的这种迷信态度,就是仅仅针对一部分人的心态,绝对不是说整个物理学都是伪科学。何祚庥批判的,仅仅是把阴阳五行理论当宇宙唯一真理的那种迷信心态,从来没有全盘否认过中医。何祚庥说,当年他确实讲过一句关于陈晓旭死亡的事情。据了解,当年陈晓旭得了癌症,是原本可以被有效治愈的乳腺癌初期,西医建议她立即做手术,可以去掉癌细胞组织。但她迷信了某些人的说法,这些人告诉她,不要去医院看病,看中医就可以轻松治乳腺癌。她被这些人误导,以致癌细胞扩散致死。其实中西医各有擅长的领域,都不是万能的,无限夸大就会导致严重后果。何祚庥又指出,“至于是否伪科学的问题。这就要看那些中医对中医理论的态度了。如果坚持认为已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如阴阳五行等说法而不改的话,那就宣扬伪科学。”张洪林研究员则指出:“尤其是,他认为中医的经验虽然不符合科学标准,但是确实能看出来有的经验确实是‘有效’的,一定是内涵科学机制的,是值得用符合科学规范的方法去研究发掘的。他这种认识有什么原则错误吗?!”张洪林研究员继而指出,何祚庥虽然反对主流理论,但是并没有否认中医的有效性,反而坦荡荡的把个人被中医治疗好的经历说出来。一是治疗肘部关节脱臼,二是去掉手背的“瘊子”。何祚庥直接把经历说出来,说这些都是被中医医生治好的,且认为中医“具有宝贵有效的临床经验,一定是内含科学机制的”。如果他全盘否认中医,会是这样说吗?这就是一位老科学家的襟怀坦荡的人品!!!他对中医没有任何偏见啊!!!且看张洪林研究员的回忆,何老承认中医的很多经验是有效的:何祚庥院士认为中医的经验虽然还不符合科学标准,但是确实能看出来有很多经验确实是“有效”的。他给我举出两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中医治疗故事。 一个是他小时候肘部关节脱臼了痛苦异常,家人请中医大夫诊治。大夫握住他的手和肘关节一活动,脱臼的关节马上就复位了。 还有一个是他手背曾经长个“瘊子”,仅在病患上面敷上中药鸦胆子,几天功夫“瘊子”就脱落了。 他据此认为,类似这些中医宝贵有效的临床经验,一定是内含科学机制的,只是经验还不是科学,必须用符合科学规范的方法去研究发掘,使之达到科学的标准高度才能说是科学。他这种认识有什么原则错误吗?!有什么不可接受吗?!是全盘否定中医吗?!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资深中医专家,世界卫生组织的中医顾问,也是当前针灸研究领域的最顶级权威,张洪林研究员对整个中医体系是非常了解的。连张洪林这样爱护中医名誉的中医大家都为何祚庥做出了澄清,认为何祚庥对中医的评价非常理性和客观,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误会何祚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的张洪林研究员5,何祚庥批判中医的部分是什么?何祚庥认为中医里面有10%是精华,非常给面子。但是,作为纯粹理性的批判者,何祚庥不惧得罪人。何祚庥指出,第一,中医应该接受双盲实验。他认为,如果永远不敢进行双盲实验,这种态度是错误的。而中医界很多明智人士也和何祚庥一样持有类似观点,认为中医就应该搞双盲实验。那些口口声声说中医不该接受双盲实验的,以各种理由企图摆脱这个建议的人,其实多为民间人士。归根到底,是他们这些民间人士没有自信心,怕一旦接受了双盲实验会导致“吃亏”。在某些心理下,就以各种理由反对双盲实验。但是中医界专业人士其实是很有信心的。我认识的一些中医药大学的教授、研究员,都指出用科学体系验证,才能获得更丰富的临床经验,有益于中医的发展。而中医界也早就采纳了何祚庥“应该做双盲”的指导思想。有研究人员从中国中医管理局的统计数据中得知,我国目前拥有好几万人队伍的中医专业研究人员,而他们都接受了双盲实验的概念。比如,在知网上做简单的搜索,结果发现:“中药FDA”相关研究论文有8238篇;“中药双盲”的相关研究论文有10227篇;仅仅硕博论文就超过5000篇!这些都是涉及到双盲的中医医学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花清瘟也积极的做双盲实验而著名连花清瘟也在积极、全面地寻求通过双盲实验来验证自己,目前已经得知其中包括了一共18种化学成分,有实验论文为证明。可见,双盲实验的概念在中医界早就被广泛的认可,中医界的一线科研人员都是承认双盲理念的。真正反对双盲的,都是文化层次较低、不具备科学文化素养的民间爱好者。而这些民间爱好者其实不懂中医的精华在什么地方,他们总是被网络上的各路民间中医大师欺骗,花了不少冤枉钱,还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第二,何祚庥指出,即使对于主流理论,也要勇于质疑。如果不敢质疑,这本身就是非科学的态度。他说,“至于是否伪科学的问题。这就要看那些中医对中医理论的态度了。如果坚持认为已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如阴阳五行等说法而不改的话,那就宣扬伪科学。”也就是,他要的是知错必改,故意不改的态度是伪科学,其重点在于“态度”二字。而不是说理论本身是伪科学。要知道,在科学界,对于任何权威都是敢于挑战的。中国科学大学的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上大学的时候非要报考物理,目的就是为了“推翻量子力学”。虽然迄今为止没有实现这一目的,但是勇气可嘉。霍金博士则在世界第七次万有引力大会上否认了自己提出的黑洞信息丢失理论,而该理论是他坚持了30年的东西。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瑟夫·泰勒和拉瑟尔·赫尔斯为了推翻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脉冲星进行了测量。他们所在的大学不但没有阻止这样做,反而拨给他们经费,鼓励他们向广义相对论发起挑战。虽然最终没有如愿,但是由于在挑战过程中取得了其他发现,泰勒和赫尔斯共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奖。科学是方法体系,不代表知识主体。科学不代表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在科学体系中根本不占主体地位,好比,地球上有着几百万种动物,其中猴子是哺乳动物的一个代表性的物种,如果你说动物等于猴子,那就错误了。也就是说,对于任何科学知识,科学都持有随时修正甚至否认的态度,从来不把其看成是绝对真理。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指出:在科学中,没有神圣的。不可冒犯的真理。对新思想的开放与对所有思想进行的严格的怀疑主义的验证相结合,才使得麦子能够从干草中筛选出来。在科学面前,无论你多么聪明敏捷、多么令人敬畏、多么受人尊重,都与他人一样,无高低贵贱之分。你的成果必须经受严格的专家的评审才能得到证实。不同的意见和争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有的观点都应当受到鼓励,应鼓励不同的观点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争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术泰斗李申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泰斗李申(他是任继愈的得意弟子)则指出:我曾说过“阴阳五行理论是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用当时的哲学来整理中医实践成果的一种理论”。两千年前讲阴阳五行是先进的。两千年后我们还讲阴阳五行,再过两千年我们还讲阴阳五行吗?历史上,中医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但没有突破阴阳五行的大框架。现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无论从哲学上还是从科学上,都有许多发展。我们应该吸取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成果。我希望中医界能够有一批专家像汉代著《内经》一样,借助现代先进的哲学思想,科学成果,使中医理论有个根本突破。其实,中医是一个笼统的大概念,在中国内地以外叫做汉方医学。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也有很多执业的汉方医师。日本的汉方医学就没有全盘接受内地的所有东西,阴阳五行理论就没有被直接“复制”过去,但是人家也能看病。其实百花齐放是可以被允许的,大家各显神通,只要能有益于提升疗效,怎么变都行。归根到底就两个字:有用。为了更加有用,就不能迷信权威。第三,何祚庥重点批判了王林、胡万林这样打着中医幌子的江湖术士。这些人也有一个所谓“中医”的身份,背着它到处坑蒙拐骗,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声誉。很多爱护中医的人虽然也早就知道他们是骗子,但是又认为如果否认这些人,会造成中医的名誉损害,毕竟这些人都是以“中医”的“番号”行医。恰恰相反,这些宽容反而不利于中医的有序传承和进步。中医的问题在于没有标准,“门槛”比较低。很多民间人士自学了几个月,甚至只看了一两个星期的中医著作,就敢开馆给人治病。而他们看病的方法,则是五花八门,其“根源”主要来源于民间著作,却没有验证其有效性。这些乱象的泛觞和不被监管,必然会造成民众对中医的信誉度下降。中医界的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建立起统一标准,提升中医的“门槛”,才能整治民间乱象,还中医清白。可以说,中医界的主流认识和何祚庥是一致的,要整合标准,提升中医的门槛。结 论总之,何祚庥院士从来没有全盘否认过中医,而是站在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立场,反对某些江湖人士打着中医的旗号行骗,这是有益于中医改善自我形象的,更是中医界本身提倡的做法。何祚庥承认中医的精华可以高至10%的比例,即高度承认了中医的价值。在如今中医被广受质疑的时代,作为科学界翘楚的何祚庥还能反对全盘否认中医,坚定的站出来宣称中医里面具有不少精华,勇于承认中医的很多经验是有效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不认为这样的何祚庥有什么错误。何祚庥还把自己被中医看好的个人经历说出来,认为中医“具有宝贵有效的临床经验,一定是内含科学机制的”,但是经验还需要用科学规范来研究,才能进一步成为科学。而我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不就是一直这样做的吗?他的这种观点,我不认为有什么错误。中医药大学和国药企业发表SCI研究论文,都在积极的引进双盲机制,这恰恰证明了何祚庥“中医应该做双盲”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是被中医界高层和专业人士认可的。这是何祚庥“抹黑”中医吗?恰恰相反,何老对中医指引思想,有益于中医的进一步发展。何祚庥院士对中医的观点完全正确,是极为友善的。真正有错的,是思想极端激进,把中医疗效无限万能化,坚持神秘主义化,把主流理论神圣化,不允许做改进的极端民粹主义。说对中医提出一点改进的意见就是“数典忘祖”,这种说法我是不同意的。第一,只要不是抱着恶意的态度,就应该允许有学术争论自由。何祚庥院士给出10%精华的高度赞誉,且公开自己被中医医生看好的经历,就说明他对中医无任何偏见,是完全站在善意的立场的。他是一位真诚的人,可能其意见未必都是百分之百正确的,但是你无法否认他的真诚。如果动辄上纲上线、大扣帽子,只允许唱赞歌,搞成大家都噤若寒蝉的“一言堂”。那么这个社会还有人敢说话吗?个人认为,哪怕是言论错误,对比搞成“一言堂”、人人禁言造成的社会危害,我们宁愿包容言论错误。第二,祖宗也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正确、绝对真理。有一个说法是,科学才300年,凭什么指导几千年的东西。这是犯了逻辑学上的错误,哲学上糊涂。年代的短,并不代表“落后”。多少年的时间,与“高明”或者“落后”并没有建立必要的逻辑关系。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就发明了“两弹一星”,莫非就比西方“落后”了吗?不知道后来者居上的道理吗?只要有益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何祚庥院士提出一些真诚的建议,为什么就不可以呢?第三,如果祖宗泉下有知,他们是希望中医发展的越来越先进呢,还是一直停滞不前呢?一个宝贝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得是越来越有用的东西。中医已经被证明她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现在用科学规范来研究这些宝贵的研究,彻底搞清楚背后蕴藏的科学机理,才能提升中医的效率,让中医发扬光大,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何老对中医的观点极有参考价值,本质上有益于传统医学的创新和发扬光大,这是很好的。第四,笔者“怀疑探索者”认为,中医里面的精华当然远远超过了10%的比例,迄今为止我们也只挖掘了一小部分精华。但是,具体比例是多少,并不是太重要。最重要的在于,我们中医界要有“交朋友”的心态。只要对方是真诚的,并没有全盘否认中医,那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毛主席说过,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何祚庥院士对中医的观点,与现代中医的发展思路完全吻合,与党中央决策的“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路线完全一致,即使有一点批评,但是也无关紧要。他并没有全盘否认中医,那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一遇见稍有相左者,就上升到“敌人”的层面,造成“举世皆敌”。多一个朋友,多一分善缘,对中医本身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止鼻血最快的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