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会发生什么性熬夜,身体会有什么哪些预警?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休息了?这个问题一问出来,社畜就开始捂胸皱眉,学生开始唉声叹气,带娃的宝妈都想哭了……工作的强度、生活的压力,让现代人疲于奔命,“疲劳”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如果只有在少数时候有普通的疲劳感,往往只需要停下来休息或者睡一觉,就能恢复精力,这种疲劳是正常的。但如果通过正常的休息,疲劳感仍然无法缓解,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体是否生病了。近年来,关于身体过度疲劳而突发“过劳死”的新闻屡见不鲜,昨天关于“过度疲劳的 6 种表现”再次冲上热搜。但医学上其实没有“过度疲劳”这一疾病,如果说身体因为过度疲劳而出现了一些症状,实际上指的是得了医学所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图源:新浪微博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 1988 年正式命名的一个新病种。2015 年,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将慢性疲劳综合征重新命名为系统性运动不耐疾病(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 SEID)。但是“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个名字更为通俗直白,所以在本文中,还是沿用。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无法用一般劳累和疾病状况解释的疲劳症状。目前,没有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慢性疲劳综合征。但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通常伴有发热、疼痛、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受损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就是说,当其他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不能解释患者身体的疲劳和其他症状时,可以考虑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呢?1994 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给出了几条诊断标准:1. 通过临床评定的、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这种疲劳是新发的或者有明确的发病时间、非先天性的、不是由于正在从事的劳动引起的,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且患者的职业能力、受教育能力、社交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2. 下述的症状中同时出现 4 项或 4 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6 个月或更长时间:① 短期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② 咽痛;③ 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④ 肌肉酸痛;⑤ 不伴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⑥ 头痛,但其发作类型、方式及严重程度与以前不同;⑦ 睡眠后精力也不能恢复;⑧ 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疲劳持续时间超过 24 小时。3. 排除其他疾病或不良嗜好引起的慢性疲劳。这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那么在生活中,当身体出现了哪些症状时,我们要如何判断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处于慢性疲劳状态了呢?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患者人群已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在互联网、医疗、媒体、科教等行业的从业者中比较常见,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但疲劳是一种主观感觉,难以用准确的词汇或语句来定义和描述,所以医学界目前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但近年来研究人员陆续制定了多个疲劳评估量表,如:疲劳量表(FS-14)、健康状况问卷(SF-36)、心理判定量表(SCL90)等,我们也可以结合这些评估量表中的指标,来初步判断身体是否处于慢性疲劳状态。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个自测的评估量表,大家可以对照指标测一测。身体慢性疲劳自测表1.早晨不想起床,勉强起床,也是浑身倦意;2.工作或看书时注意力难以集中;3.说话有气无力;4.不愿与同事交流,回到家后也常常默不做声;5.总是伸懒腰、打哈欠、睡眼惺忪;6.懒得爬楼,上楼时常常绊脚;7.公共汽车开过来也不想跑步赶上去;8.喜欢躺在沙发里,把腿抬高才舒服;9.四肢发硬,两腿沉重,双手易发抖;10.食欲差;11.心悸胸闷,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12.经常腹胀、腹泻或便秘;13.忘性大,越是眼前的事越容易忘掉;14.不易入睡或早醒,入睡后不断地做梦。以上指标中,若有 3~4 项符合,表明身体可能处于轻度疲劳;若有 5~7 项符合,表明身体可能处于中度疲劳;若有 8 项以上符合,表示身体可能处于重度疲劳,这时可以考虑就医,考虑是否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了。不要小看上述症状,更不要觉得它们是忙碌的现代人常见的“小问题”。这些年,有多少老板和高管死在凌晨的跑步机上?有多少打工人死在通宵达旦的加班之后?慢性疲劳是给身体的预警,它在提醒你——你的身体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负荷。这时,如果你停下来多多休息,进行充分调整,就可以减轻对身体的伤害。若未引起重视,未及时休息调整,那么“小问题”可能会引发“大问题”,严重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做好这几件事远离慢性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件事,远离慢性疲劳。8 件事让你远离慢性疲劳1.作息规律,不熬夜,保证每天 7~8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2.合理安排时间,调整生活节奏,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和学习。3.避免久坐和大脑长时间高速运转,每工作或学习 1 小时,休息 5-10 分钟,可以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走一走,扭一扭脖子和腰部。4.保证晚上和周末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业余爱好。5.定时用餐,控制进食总热量,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少吃零食和夜宵。6.养成运动习惯,每周进行 150~300 分钟中等强度或 75~150 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每周进行 2 次以上的肌肉力量训练。7.学会释放压力,给负面情绪一个出口,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8.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健康。总之,身体是一个忠实可靠的“情报员”,当你感觉到身体较为疲劳时,一定要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疲劳,让身体恢复健康,千万不要因为忽视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策划制作作者丨曾心月 科普作者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策划丨林林责编丨林林
通宵游戏、通宵蹦迪、通宵追剧,现如今,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在——熬夜!大家都知道熬夜不利于健康,但仍旧有大批量的人坚持“熬夜修仙”。为什么明明知道不健康,却还是要熬夜呢?因为快节奏的压力下,白天的时间大部分都贡献给了工作,只有夜晚的时间真正属于自己即便是熬夜,年轻人也特别享受这段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弥补这一空缺。很多人觉得熬夜其实也没什么,只要补补觉就好了,但其实补觉并不能真正挽回熬夜对身体的伤害。身体永远是最诚实的,熬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这3方面1.变丑发胖熬夜会让人变丑,熬夜对皮肤的伤害是用多少面膜都无法补救的长期的熬夜会影响肝脏的排毒,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痘痘、痤疮就会冒出来,黑色素沉积在脸上,面色就会显得黯淡无光,同时伴随着新陈代谢的变慢,人会慢慢发胖,变老。2.变笨、迟钝加拿大的学者研究发现,熬夜会影响人白天的思维发散,特别是一个文思泉涌的人,在晚上熬夜之后,很可能会变的思维迟钝,这是因为他的才华细胞还没睡醒。当交感神经在夜间的时候保持兴奋,那么到了白天的时候就会没了精神,人就会出现头晕脑胀、记忆力下降,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出现神将衰弱的问题。3.影响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经常熬夜的人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更高,像精神分裂、焦虑等精神疾病都与熬夜有一定关系。若是熬夜后,晨起出现这6个异常,要注意了,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提示你不敢再熬夜了!1.晨起头晕人在熬夜的时候血压、血脂容易升高,血液的粘稠度会变大,所以若是熬夜的第二天早上醒来,感觉头晕脑胀,精神乏力,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血脂已经偏高了。当血脂升高之后,血流速度变慢。血流量减少,很容易导致大脑供氧不足,脑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人就容易因缺氧而头晕。2.脸部浮肿长期熬夜,很容易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这会让身体的植物神经紊乱,出现各种心脏问题,所以若是早起时无缘无故的出现脸部浮肿的情况,就要留心了。3.口干、口渴熬夜会损伤肝阴,致使肝阴不足,肝火上炎,所以若是清早起床后发现嘴巴又干又苦,漱口液无法改善,就要注意,可能是肝火过旺了。4.晨尿黄如茶长期熬夜,休息不够,会伤肾,而尿液可以说是肾脏的一个晴雨表,当晨尿异常发黄,异味重、泡沫多的时候,就要警惕了,可能是肾脏已受损。5.晨起舌头边缘有齿痕晨起的时候看看自己的舌头,若是舌苔厚白、舌头边缘有齿痕,说明体内湿气过重。6.皮肤瘙痒经常熬夜,容易损伤肝脏,当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身体内的毒素增多,身体对一些过敏原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候就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当身体出现以上几种情况的时候,就要停止熬夜了,避免身体损伤,熬夜的人,平时要做好这几点:1.早起不赖床熬夜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熬夜而赖床,这样只会增加对肠胃的损伤熬夜的人在早起之后,一定要记得吃早餐,选择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像粗粮、蔬菜、奶制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营养价值高,还有助于肠胃消化。2.两餐之间喝点茶熬夜之后,白天可以在两餐之间喝一些护肝的茶水,不仅有助于身体排毒,还有助于保养肝脏,提神醒脑,帮助身体恢复精气。这里建议大家将菊花、决明子、枸杞子、蒲公英、桂花等草本搭配起来泡水喝菊花:提神醒脑、养肝排毒,减轻肝脏负担;决明子:排毒护肝,养肝明目,缓解眼睛疲劳;枸杞子:滋阴润燥,可以滋补肝阴将以上几种草本搭配桂花、牛蒡根等制成茶包,常喝可以帮助身体减轻肝脏压力,有益身心健康。3.中午休息半小时熬夜的人,清晨不赖床、中午的时候可以适当小憩一会,睡个午觉,补充下睡眠,中午休息30分钟可以弥补夜间缺失1小时的睡眠时间。所以熬夜后,建议大家最好能抽出半个小时午休一会。4.临睡前泡泡脚熬夜后的第二天,能早点睡就早点睡,临睡前可用热水泡泡脚,一方面缓解身体疲劳,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补充精气,放松身体,快速入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常熬夜会发生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