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处理完汞液后剩下的硫化汞加热分解温度如何处理?

例如:一般设备冷却水经使用后仅水温有所升高,这类废液不经处理就可排人水体或外部排水管网:有的经简单的处理还可重复使用,用于实验用具的清洗等过程;有的废液含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则需经适当处理或间收利用其有用的物质后,使之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才可排人水体或外部排放管网。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三、含不同化学物质废液处理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1.汞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对于含汞废液的处理,可先将废液调至PH8~10家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2.铅、镉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3.铬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4.砷加入氧化钙,使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Fe3+存在时共沉淀。或使溶液PH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产生含砷气体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5.酚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高浓度可使用丁酸乙脂萃取,在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复萃取。调解PH后,进行重蒸馏,提纯后使用。6.氰低浓度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以上,再加入高锰酸钾粉末(3%),使氰化物分解。若是高浓度的,可使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为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经充分叫板,氢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24小时排放。含氰化物费也不得乱倒或与酸混合,生成挥发性氰化氢气体有剧毒。7.混合废液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高浓度可使用丁酸乙脂萃取,在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复萃取。调解PH后,进行重蒸馏,提纯后使用。8.三氯甲烷的回收将三氯甲烷废液一次用水、浓硫酸(三氯甲烷量的十分之一)、纯水、盐酸羟胺溶液(0.5% AR)洗涤。用重蒸馏水洗涤两次,将洗好的三氯甲烷用污水氯化钙脱水,放置几天,过滤,蒸馏。蒸馏速度为每秒1~2滴,收集沸程为60~62摄氏度的馏出液(标框下),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不可用橡胶塞)。四、注意事项1.尽量回收溶剂,在对实验没有妨碍的情况下,把它反复使用。2.为了方便处理,其收集分类往往分为:(1)可燃性物质(2)难燃性物质(3)含水废液(4)固体物质等。3.可溶于水的物质,容易成为水溶液流失。因此,回收时要加以注意。但是,对甲醇、乙醇及醋酸之类溶剂,能被细菌作用而易于分解。故对这类溶剂的稀溶液经,用大量水稀释后,即可排放。4.含重金属等的废液,将其有机质分解后,作无机类废液进行处理。五、常用处理方式1.焚烧法(1)将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置于燃烧炉中燃烧。如果数量很少,可把它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的地方把它燃烧。点火时,取一长棒,在其一端扎上沾有油类的破布,或用木片等东西,站在上风方向进行点火燃烧。并且,必须监视至烧完为止。(2)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可把它与可燃性物质混合燃烧,或者把它喷入配备有助燃器的焚烧炉中燃烧。对多氯联苯之类难于燃烧的物质,往往会排出一部份还未焚烧的物质,要加以注意。对含水的高浓度有机类废液,此法亦能进行焚烧。(3)对由于燃烧而产生NO2、SO2或HCl 之类有害气体的废液,必须用配备有洗涤器的焚烧炉燃烧。此时,必须用碱液洗涤燃烧废气,除去其中的有害气体。(4)对固体物质亦可将其溶解于可燃性溶剂中然后使之燃烧。2.溶剂萃取法(1)对含水的低浓度废液,用与水不相混合的正己烷之类挥发性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出溶剂层后,把它进行焚烧。再用吹入空气的方法,将水层中的溶剂吹出。(2)对形成乳浊液之类的废液,不能用此法处理,要用焚烧法处理。3.吸附法用活性炭硅藻土矾土层片状织物聚丙烯聚酯片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稻草屑及锯末之类能良好吸附溶剂的物质使其充分吸附后与吸附剂一起焚烧。4.氧化分解法在含水的低浓度有机类废液中,对其易氧化分解的废液,用H2O2+KMnO4+NaOCl+H2SO4+HNO3+HClO4+HClO4及废铬酸混合液等物质,将其氧化分解。然后,按上述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加以处理。5.水解法对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类,以及一部份有机磷化合物等容易发生水解的物质,可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 在室温或加热下进行水解。水解后,若废液无毒害时,把它中和、稀释后,即可排放。如果含有有害物质时,用吸附等适当的方法加以处理。6.生物化学处理法用活性污泥之类东西并吹入空气进行处理。例如,对含有乙醇、乙酸、动植物性油脂、蛋白质及淀粉等的稀溶液,可用此法进行处理。六、含一般有机溶剂的废液一般有机溶剂是指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由C、H、O 元素构成的物质。对此类物质的废液中的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及可燃性物质的低浓度废液,则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处理。再者,废液中含有重金属时,要保管好焚烧残渣。但是,对其易被生物分解的物质(即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容易分解的物质),其稀溶液经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含石油动植物性油脂的废液此类废液包括:苯、已烷、二甲苯、甲苯、煤油、轻油、重油、润滑油、切削油、机器油、动植物性油脂及液体和固体脂肪酸等物质的废液。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对其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则用溶剂萃取法或吸附法处理。对含机油之类的废液,含有重金属时,要保管好焚烧残渣。七、生物实验室废液处理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液污染主要是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另外还有放射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发生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生物性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生物废弃物有检验实验室的标本,如血液、尿、粪便、痰液和呕吐物等;检验用品,如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等。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散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不良后果。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S病毒的研究,之后报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研究时被感染的。在对这些污染处理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废液的浓度超过规定的浓度时,必须进行处理。但处理设施比较齐全时,往往把废液的处理浓度限制放宽。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要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处理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的废液时,如果有干扰成份存在,要把含有这些成份的废液另外收集。八、以下废液不能互相混合:(1)过氧化物与有机物;(2)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3)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4)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5)铵盐、挥发性胺与碱。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对硫醇、胺等会发出臭味的废液和会发生氰、磷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废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类废液,要把它加以适当的处理,防止泄漏,并应尽快进行处理。含有过氧化物、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废液,要谨慎地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用另外的方法收集,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严防泄漏,谨慎地进行处理。九、生物类废物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1.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2.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废弃。3.盛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4.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灭菌30min,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5.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十、放射性废弃物一般实验室的放射性废弃物为中低水平放射性废弃物,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收集在专门的污物桶内,桶的外部标明醒目的标志,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分别采用贮存一定时间使其衰变和化学沉淀浓缩或焚烧后掩埋处理。1.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碘131、磷32等)的废弃物,用专门的容器密闭后,放置于专门的贮存室,放置十个半衰期后排放或者焚烧处理。2.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如:铁59、钻60等)的废弃物,液体可用蒸发、离子交换、混凝剂共沉淀等方法浓缩,装入容器集中埋于放射性废物坑内。(文章来源:赛弗安全)

1前言: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实验室“三废”通常指实验过程所产生的一些废气、废液、废渣。这些废弃物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物质, 其中有些还是剧毒物质和强致癌物质, 虽然在数量与强度方面不及工业企业单位, 但是如果不进行处理而随意排放, 将会污染空气和水源, 造成环境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 甚至会影响实验分析结果。实验室也必须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以下汇集一些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2 实验室“三废”处理的原则2.1一般原则根据实验室“三废”排放的特点和现状, 遵循国家有关规定, 充分强调“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为防止实验室污物扩散、污染环境, 应根据实验室“三废”的特点, 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存放、集中处理。在实际工作中, 应科学选择实验研究技术路线、控制化学试剂使用量、采用替代物, 尽可能减少废物产生量, 减少污染。应本着适当处理、回收利用的原则, 来处理实验室“三废”。尽可能采用回收、固化以及焚烧等方法处理; 处理方法简单, 易操作, 处理效率高, 不需要很多投资。2.2废气对少量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设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 经稀释后排至室外, 通风管道应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气体易被空气稀释。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经过处理如吸收处理或与氧充分燃烧, 然后才能排到室外, 如氮、硫、磷等酸性氧化物气体, 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 使其被吸收后排出。2.3废液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 密闭存放, 禁止混合贮存; 容器要防渗漏, 防止挥发性气体逸出而污染环境; 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和贮存时间, 且贮存时间不宜太长, 贮存数量不宜太多; 存放地要有良好通风。剧毒、易燃、易爆药品的废液, 其贮存应按危险品管理规定办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其性质尽可能回收; 对于某些数量较少、浓度较高确实无法回收使用的有机废液, 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 或在燃烧炉中供给充分的氧气使其完全燃烧。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近中性(pH = 6~9) 时方可排放。3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含汞、铬、铅、镉、砷、酚、氰、铜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对实验室内小量废液的处理可参照以下方法。3.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撒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压力计、温度计或极谱分析操作不慎将汞撒落在实验台、地面上等) 必须及时清除。可用滴管、毛笔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的薄铜片、粗铜丝将撒落的汞收集于烧杯中, 并用水覆盖。撒落在地面难以收集的微小汞珠应立即撒上硫磺粉, 使其化合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 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每升高锰酸钾溶液中加5ml 浓盐酸) , 过1~2h 后再清除,或喷上20 %三氯化铁的水溶液, 干后再清除干净。应当指出的是, 三氯化铁水溶液为对汞具有乳化性能并同时可将汞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的一种非常好的去汞剂, 但金属器件(铅质除外) 不能用三氯化铁水溶液除汞, 因金属本身会受这种溶液的作用而损坏。如果室内的汞蒸汽浓度超过0.01mg/ m3 , 可用碘净化, 即将碘加热或自然升华, 碘蒸汽与空气中的汞及吸附在墙上、地面上、天花板上和器物上的汞作用生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 然后彻底清扫干净。实验中产生的含汞废气可导入高锰酸钾吸收液内, 经吸收后排出。含汞废液可采用硫化物共沉淀法处理, 即用酸、碱先将废液调至pH 8~10 , 加入过量硫化钠, 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与过量的硫化纳生成硫化铁, 生成的硫化铁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降的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沉淀, 然后静置、沉淀分离或经离心过滤, 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用专用瓶贮存, 待一定量后可用焙烧法或电解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3.2含铅、镉废液的处理镉在pH 值高的溶液中能沉淀下来, 对含铅废液的处理通常采用混凝沉淀法、中和沉淀法。因此可用碱或石灰乳将废液pH 值调至9 , 使废液中的Pb2 + 、Cd2 + 生成Pb (OH) 2 和Cd (OH) 2 沉淀, 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沉淀物可与其它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 清液可排放。3.3含铬废液的处理铬酸洗液经多次使用后, Cr6 + 逐渐被还原为Cr3 +同时洗液被稀释, 酸度降低, 氧化能力逐渐降低至不能使用。此废液可在110~130 ℃下不断搅拌, 加热浓缩, 除去水分, 冷却至室温, 边搅拌边缓缓加入高锰酸钾粉末, 直至溶液呈深褐色或微紫色(1L 加入约10g 左右高锰酸钾) , 加热至有二氧化锰沉淀出现, 稍冷, 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 除去二氧化锰沉淀后即可使用。含铬废液: 采用还原剂(如铁粉、锌粉、亚硫酸钠、硫酸亚铁、二氧化硫或水合肼等) , 在酸性条件下将Cr6 + 还原为Cr3 + , 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石灰等) , 调节废液pH 值, 生成低毒的Cr (OH) 3 沉淀, 分离沉淀, 清液可排放。沉淀经脱水干燥后或综合利用, 或用焙烧法处理, 使其与煤渣和煤粉一起焙烧, 处理后的铬渣可填埋。一般认为,将废水中的铬离子形成铁氧体(使铬镶嵌在铁氧体中) , 则不会有二次污染。3.4含砷废液的处理在含砷废液中加入氯化钙或消石灰, 调节并控制废液pH 值为8~9 , 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 再加入FeCl3 , 因有Fe3 + 存在时可起共沉淀作用。也可将含砷废液pH 值调至10 以上, 加入硫化钠, 与砷反应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淀。有少量含砷气体产生的实验, 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使毒害气体及时排出室外。3.5含酚废液的处理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 使酚氯化成邻苯二酚、邻苯二醌、顺丁烯二酸而被破坏, 处理后废液汇入综合废水桶。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用乙酸丁酯萃取, 再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 进行重蒸馏回收, 提纯(精制) 即可使用。3.6含氰废液的处理处理低浓度的氰化物废液可直接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 值为10 以上, 再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约3 %) ,使氰化物氧化分解。如氰化物浓度较高, 可用氯碱法氧化分解处理。先用氢氧化钠将废液pH 值调至10 以上, 加入次氯酸钠(或液氯、漂白粉、二氧化氯) , 经充分搅拌调pH值呈弱碱性(pH 约为815) , 氰化物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放置24h , 经分析达标即可排放。应特别注意含氰化物的废液切勿随意乱倒或误与酸混合,否则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挥发性的氰化氢气体逸出,造成中毒事故。3.7含苯废液的处理含苯废液可回收利用, 也可采用焚烧法处理。对于少量的含苯废液, 可将其置于铁器内, 放到室外空旷地方点燃; 但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向, 持长棒点燃,并监视至完全燃烬为止。3.8含铜废液的处理酸性含铜废液, 以CuSO4 废液和CuCl2 废液为常见, 一般可采用硫化物沉淀法进行处理(pH 值调节约为6) , 也可用铁屑还原法回收铜。碱性含铜废液, 如含铜铵腐蚀废液等, 其浓度较低和含有杂质, 可采用硫酸亚铁还原法处理, 其操作简单、效果较佳。3.9综合废液的处理综合废液以委托有资质、有处理能力的化工废水处理站或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为佳。少量的综合废液也可以自行处理。对已知且互不作用的废液可根据其性质采用物理化学法进行处理, 如铁粉处理法: 将废液pH 值调节为3~4 , 再加入铁粉, 搅拌30min , 用碱调pH 值至9左右, 继续搅拌10min , 加入高分子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 清液可排放, 沉淀物以废渣处理。废酸、废碱液可用中和法处理。4废有机溶剂的回收与提纯从实验室的废弃物中直接进行回收是解决实验室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 一般毒性较大、难处理, 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来看, 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回收利用。回收有机溶剂通常先在分液漏斗中洗涤, 将洗涤后的有机溶剂进行蒸馏或分馏处理加以精制、纯化, 所得有机溶剂纯度较高, 可供实验重复使用。由于有机废液的挥发性和有毒性, 整个回收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为准确掌握蒸馏温度, 测量蒸馏温度用的温度计应正确安装在蒸馏瓶内, 其水银球的上缘应和蒸馏瓶支管口的下缘处于同一水平, 蒸馏过程中使水银球完全为蒸气包围。4.1三氯甲烷将三氯甲烷废液依顺序用蒸馏水、浓硫酸(三氯甲烷量的1/ 10) 、蒸馏水、盐酸羟胺溶液( 015 %、AR) 洗涤。用重蒸馏水洗涤2 次, 将洗好的三氯甲烷用无水氯化钙脱水干燥, 放置几天, 过滤、蒸馏。蒸馏速度为每秒1~2 滴, 收集沸点为60~62 ℃的蒸馏液, 保存于棕色带磨口塞子的试剂瓶中待用。如果三氯甲烷中杂质较多, 可用自来水洗涤后预蒸馏一次, 除去大部分杂质, 然后再按上法处理。对于蒸馏法仍不能除去的有机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纯化。4.2四氯化碳含双硫腙的四氯化碳: 先用硫酸洗涤一次, 再用蒸馏水洗涤两次, 除去水层, 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过滤、蒸馏, 水浴温度控制90~95 ℃, 收集76~78 ℃的馏出液。含铜试剂的四氯化碳: 只需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后,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过滤、蒸馏。含碘的四氯化碳: 在四氯化碳废液中滴加三氯化钛至溶液呈无色, 用纯水洗涤两次, 弃去水层, 用无水氯化钙脱水, 过滤、蒸馏。4.3石油醚先将废液装于蒸馏烧瓶中, 在水浴上进行恒温蒸馏, 温度控制在81 ±2 ℃, 时间控制在15~20min。馏出液通过内径25mm、高750mm 玻璃柱, 内装下层硅胶高600mm , 上面覆盖50mm 厚氧化铝(硅胶60~100 目, 氧化铝70~120 目, 于150~160 ℃活化4 小时) 以除去芳烃等杂质。重复第一个步骤再进行一次分馏, 视空白值确定是否进行第二次分离。经空白值(n = 20) 和透光率( n = 10) 测定检验, 回收分离后石油醚能满足质控要求, 与市售石油醚无显著性差异。4.4乙醚先用水洗涤乙醚废液1 次, 用酸或碱调节pH 至中性, 再用015 %高锰酸钾洗涤至紫色不褪, 经蒸馏水洗后用015 %~1 %硫酸亚铁铵溶液洗涤以除去过氧化物, 最后用蒸馏水洗涤2~3 次, 弃去水层, 经氯化钙干燥、过滤、蒸馏, 收集3315~3415 ℃馏出液, 保存于棕色带磨口塞子的试剂瓶中待用。由于乙醚沸点较低, 乙醚的回收应避开夏季高温为宜。5
结 语实验室废弃物虽数量较少, 但危害很大, 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各实验室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后方能排放, 要防患于未然, 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化汞加热分解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