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好还是不体检好前多久不能吃饭 科学指导体检好还是不体检好前的饮食禁忌?

一、体检五大禁忌  一忌采血时间太晚  采血化验的最佳时间是早晨的7:30~9:00。因人在一天的活动中体内新陈代谢会不断变化,太晚抽血会因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导致血液检查结果失去准确性,且检查当天应空腹进行,切记不能超过九点。  二忌体检前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体检医生也可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服少量降压药对化验的影响是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三忌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有些检查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如肛门指诊检查,对四十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言而喻。  四忌忽略重要病史陈述  病史,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是体检医生判定受检者健康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据此制定干预措施,对疾病的转归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有的受检者抱定一种“考核”一下体检医生水平的心理,认为疾病只能靠查出来,不能靠说出来。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例如,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前,必须搞清楚其高血压病的发病时间、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关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的治疗意见,包括加减用药剂量、调整用药品种等,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受检者记不住所服药物的名称,可以把药盒带来辨认。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五忌轻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受检者对体检过程较为重视,却忽视了体检结论,没有仔细阅读和认真实施,使健康体检失去了意义。二、体检应该注意的事项  1、女士生理期,不宜作妇科检查及尿检;做妇科检查前应排空膀胱;乳腺远红外线复查最好选择在生理期后一周内。未婚女士不宜做妇科检查,有特殊需求者要签署相关协议(告知书)方可进行相应检查。  2、内科体检前请先测血压、身高、体重。  3、检查当天需抽完血、做完腹部超音波检查后,方可进食。  4、体检当日穿着要求:穿脱方便的服装、鞋袜,最好不佩戴项链等,女同志的文胸不要带钢托,不要穿金属亮片的内衣。  5、体检有热成像项目时,检前须排空便、尿,还须禁食、水。  6、体检请先预约安排:我们都知道体检有一些注意事项,喜欢喝酒的人,体检的前一天一定要禁酒,禁食脂肪过高和含有高蛋白的食物,以免体检时使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7、检查前三——五日饮食宜清淡,勿食猪肝、猪血等含血性之食物,检查前一日晚上十二点以后, 请完全禁食(包括饮水)。  8、抽血及肝、胆B超须空腹进行;做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B超时,请勿排尿;如无尿,需饮水 至膀胱充盈。  9、做X线检查时,最好穿一些易穿脱的衣服,不要穿戴任何含有金属物质的衣物。检查时将身上的电子仪器、钥匙圈以及金属物品统统摘除。已经怀孕或准备怀孕的女性慎做此项检查。  10、保证较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体检结果  11、体检前1到3天饮食要清淡,专家提醒,最好在体检的前两周少吃海产品等食物,一些海产品易影响体检结果。三、体检两周前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体检前1到3天饮食要清淡,专家提醒,最好在体检的前两周少吃海产品等食物,一些海产品易影响体检结果,具体由以下六种食物  1、含碘高的食品  体检前两周不要食用含碘量高的食品,如深海鱼油、藻类、海带、海鱼、海蜇皮等,由于这些海产品含碘量高,会影响甲状腺功能检测。  2、含嘌呤类的食物  中年人每年做健康体检时,要注意检测血液的尿酸浓度,由于嘌呤类的食物对尿酸检测有影响,所以不要吃含嘌呤类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类食品。  3、动物血液制品  动物血液制品对大便潜血试验检查有一定影响。  4、含糖食品  体检前尽量不吃各种甜食、饮料等,这些食品含糖量高,对血糖、尿糖的检测有一定影响。  5、高蛋白食品  如鸡蛋、肉类等,以免影响对肾脏功能的检测。  6、高脂肪食品  如果吃了高脂肪的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等,血脂会上升, 影响血脂的检测。四、女性应该重视的七项体检项目  骨密度检查  检查你是不是有可能患骨质疏松症。根据美国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调查,美国老年人中有将近1000万人患有此病,其中80%是女性。  绝经后6-7年,女性会遗失高达
30%的骨质。如果绝经后体重低于57公斤,或以前曾吸烟,或成年后有过非外伤性骨折,或有家族病史的话,一定要去做骨骼密度检查。  DXA检查是最精确的骨骼密度检查,也非常安全。你和衣躺在病床上不射线扫过你的脊柱、臀部和手腕。如果你的骨密度很低,医生会建议你做一个尿检,来测试你骨质流失的速度。约每年去做一次检查。  如果你的尿检显示你患有骨质疏松症,医生会建议你每天必须摄入至少1000毫克的钙和400-800lus的维生素D,也会建议你定期做运动。如果你患有骨质疏松症,医生可能会让你吃一些安安良或福善美。  临床乳房检查和乳房X光照  检查乳房时,这两种检查都可以检查出是否患有乳房癌。经过这种检查的女性有 97%的人至少在 5年内不会复发。  从你20岁时就要开始检查,在例行检查的时候医生应该会用手来检查你的乳房。到40岁时,你应该每年做一次乳房X光照。在月经结束后乳房最坚硬的时候是做X光检查的最佳时间。  乳房X线检查是用正规的X线检查。如果你以前做过乳房X线检查,现在又用新的设备来做,那么一定要让医生把你以前的照片和现在的比较一下。  如果检查显示你的乳房有些不正常,比如有小的肿块,医生可能会让你做一个胸部超声波检查或是胸部核磁共振成像。这些检查能够查出是否是硬的肿块,以便确定做活组织检查是否必要。  结肠境检查  在症状出现之前检查结肠,以预防结肠癌。在结肠癌的早期,90%是可以医治的。  医生建议在50岁的时候要做第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你的家人曾经在50岁前患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你的危险性就更高,应该至少每5年检查一次。如果你做检查的时候没发现任何问题,而你也没有家族病史,那么你可以每10年检查一次。  结肠镜检查是一种非常标准的诊断检查,医生用一个结肠镜--一种有着小小摄像头的工具,来检查你的肠内是否有息肉或其他生长物。  如果发现了息肉,息肉会被切除并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根据结果的不同,你可能做一次手术或是在未来的三年或五年内再做一次检查。  听力测试  看看你是不是有某种程度的失聪。是的话,赶紧采取措施,防止情况恶化。  如果你听别人讲话有困难,或者耳朵里老是嗡嗡响,或者家族有失聪病史,那么你一定要去医院做听力测试。耳硬化症、遗传性失调会导致中耳骨非正常生长,女性比男性更为明显,特别是在孕期的女性以及15-30岁的女性中更为常见。  听力医生或是耳鼻喉科医生让你听声音时,会要求你戴上耳机,以便检查你区分不同声调的能力。  如果你的听力测试正常,那么以后每2~5年需要做一次跟踪检查。如果测试显示你有非常严重的失聪,你听到正常声音的难度就很大,可能就需要一个助听器了。  眼睛全面检查  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任何眼睛疾病,如视觉转换、白内障或青先眼,一定要做一个眼睛的全面检查。青光眼的治愈率很高。由青光眼引起的视力下降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得当,治愈并不困难。  即使你的视力很好,也应该在叩岁时进行一个基础的眼科检查,以后每2年检查一次,一直到65岁。65岁后每年检查一次。如果你有家族青先眼病史,或其他危险因素,那么在40岁前一定要检查。如果你戴的是隐形眼镜,应该每年检查一次。  眼科医生会检查眼压。眼压升高可能是青光眼的征兆。检查视神经来看是否患有脑瘤;检查角膜和虹膜来看有没有问题;看晶状体来判断是否患有白内障;检查视网膜看有没有黄斑点变性一一视网膜细胞的恶化。  如果你的视力很差,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如果你有青光眼的征兆,开始的治疗通常是从眼药水开始,如果不起作用,再用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维生素和激光治疗会延缓黄斑点变性的速度。  牙科检查  根据美国牙科学会调查,此项检查是为了预防口腔癌--美国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六种癌症之一,并且可以预防牙龈疾病,治疗龋齿。  在乳凿出现后六个月就应该开始进行牙齿清洁和检查,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如果你怀孕了,或是正在服用避孕药,就更有可能患牙龈炎。吸烟者或是每天饮酒1-2次以上者,患齿龈疾病和口腔癌的危险性更大。  牙科医生会仔细检查你的牙齿、舌头、口腔的软组织和硬组织、脖子、下巴的部位来看看口腔组织有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变化。  如果你有牙龈疾病,牙医会建议你每年至少做两次牙齿清洁。你也可能需要做牙斑和牙垢的清洁。如果有非正常的组织生长,牙医可能会做一个活组织检查。  心脏健康检查  为了确保你没有患上心脏病的危险--这可是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有64%的女性死于突然性的心脏病发作,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  20岁开始要每年进行一次心脏检查。特别是如果你的家庭有高血压病史和先天性心脏病史,如果你是45岁以上,如果你体重超重,如果你吸烟,这项检查就尤为重要。  医生会检查你的血压,倾听你心脏跳动的声音。如果你有过胸口痛、呼吸急促,容易疲劳,医生会请你去看心脏病专家,做血压检查和心电图,来帮助确定心脏是否健康,以及以后会不会患心脏病。  如果医生确诊你的心跳不规律或者如果你有心悸的毛病,那可能预示着你的心跳频率不正常,需要进行医治。如果血压高于130/90毫米汞柱,你可能患有高血压。
体检前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体检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及潜伏的高危因素,认识到自己身体某些部分的运行正常与否,可以让自己提前发现一些小毛病,通过细微的调整避免疾病的发生,因此,每年做一两次体检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可你知道,体检前饮食方面应注意些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体检前饮食注意事项
  1、体检前空腹时间的讲究
  体检前要空腹,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空腹的时间过长,也会影响体检结果。空腹时间控制在18小时以下,12小时以上为宜,一般以体检前一天晚上吃完晚饭后不再进食直至体检结束为宜。
  如果体检项目包括验血,早上有喝水习惯的人也要先忍一忍,因为喝水也会影响验血的检验结果,尽管影响并不很严重,但是我们力求体检结果客观准确还是得尽量克服。
  2、体检前饮食禁忌
  在体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避免疲劳。高脂食品、酒精、休息状况对体检结果都有特殊影响,体检前的一段时期内要尽量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保证体检结果的客观。
  3、体检期间药物服用贴士
  采血要空腹,但对慢性病病人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病人每天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所以高血压病人应照常服完降压药后,再接受体检。
  若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或维生素C及减肥药物,待停药3天后再接受体检。
  健康体检前的注意事项
  避开生理期
  妇女经期、妊娠期等生理状况均可影响血液检测结果,所以女性月经期前后不宜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等。乳腺红外线检查也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一周。
  忌盲目停药
  采血要空腹,但对慢性病病人服药应区别对待。如有些高血压病人每天清晨服降压药,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所以高血压病人应照常服完降压药后,再接受体检。若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或维生素C及减肥药物,待停药3天后再接受体检。
  忌过度空腹
  为了保证验血的'结果准确,很多血液检验都要求病人空腹。但过度空腹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如果空腹时间达到18小时以上,某些检验会有异常结果,如血清胆红素可能会因空腹时间增长而增加,血糖可因空腹时间过长而减少为低血糖。
  空腹标准是:抽血前一天晚上,尽量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做早锻炼运动,平静地到医院等候采血。
  忌太晚抽血
  一天之中,人的代谢总是波动的,其代谢率并非是一个水平。因此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2∶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检测值失真。
  忌情绪波动
  紧张、情绪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致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所以体检前要控制情绪,化验前保持心绪稳定,不要来回走动、吃冷饮或吸烟等。
  忌剧烈运动
  运动会引起血液、体液成分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活动也会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内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变,从而影响结果。所以,体检前两天不要做剧烈运动,1个小时前也不宜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
  忌油腻饮食
  饮食是影响血脂最主要的因素,查血脂要求空腹12小时后进行,一般晚餐后,除饮水外,不要进食其他食物。此外,为保证体检结果的客观准确,受检者须在受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检好还是不体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