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一个数乘6再除以6结果还是这个数4与的差,再乘62与16的和?

一、数列考点1、自然数列【示例】1,2,3,4,5,6……2、奇数数列【示例】1,3,5,7,9……3、偶数数列【示例】2,4,6,8,10……4、平方数列【提点】熟记1-21的平方【示例】1,4,9,16,25……5、立方数列【提点】熟记1-11的立方【示例】1,8,27,64,125……6、多次方数列【提点】熟记2的1-10次方【示例】2,4,8,16,32,64,128……7、质数数列【提点】质数:大于1的自然数,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示例】2,3,5,7,11,13……8、合数数列【提点】合数:大于1的自然数,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数。【示例】4,6,8,9,10,12……9、等差数列【提点】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等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示例】3,9,15,21,27,33,39,……是一个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相邻项之差是一列常数,即数列相邻项的差是规律的,利用这一【提点】加以创新,产生了下面两种基本变化。基本变化1:数列相邻两项之差是一个简单变化的数列。【示例】2,3,7,16,32,57,……,相邻两项之差依次是 1、4、9、16、25、……,是平方数列。 图示如下:基本变化2:数列在连续变化过程中,以数列相邻项之差为基础。【示例】2,5,15,50,175,625,……,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它前面两项之差的5倍。图示如下:10、等比数列【提点】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非零常数,这个非零常数称为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 【示例】2,6,18,54,162,486,……,是一个公比为 3 的等比教列。等比数列的相邻项之比是一列常数,即数列相邻项的比是规律的,利用这一【提点】加以创新,产生下面两种基本变化。基本变化1:数列相邻两项之比是一个简单变化的数列。【示例】3,6,18,90,630,6930,……,教列相邻项之比依次是 2、3、5、7、11,是质教列。图示如下:基本变化2:数列在连续变化过程中,以前一项的倍数为基础。 【示例】1,4,13,40,121,364,……,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它前面一项在3倍的基础上再加1所得到的。1*3+1=4、4*3+1=13、13*3+1=40、40*3 +1=121、121*3+1=364。11、和数列【提点】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它前面两项之和。【示例】1,2,3,5,8,13,…… 基本变化1:数列相邻项之和是一个简单变化的数列。【示例】2,2,7,9,16,20,……,相邻两项之和依次是4、9、16、25、36,是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图示如下:基本变化2:数列在连续变化过程中,以相邻项之和为基础。【示例】1,3,8,33,164,985,……,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它前面两项的和简单变化而来,(1+3)*2=8、(3+8)*3=33 、(8 +33)*4=164、(33+164)*5=985。图示如下:12、积数列【提点】积数列指的是数列的第一项和第二项,与第三项存在着倍数关系。【示例】1,3,3,9,27,243,( )【解析】可知1*3=3,3*3=9,3*9=27,9*27=243,可知此数列是乘积数列,故( )处填的是27×243,根据尾数法,最后一位应该是1。基本变化1:前后项不是严格的乘积关系,存在乘积+数列,或者乘积+项。【示例】5,3,16,49,( )【解析】观察相邻三项之间的关系,发现5*3+1=16,3*16+1=49,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1,故( )处填的是16×49+1=785。13、倍数数列【提点】后一项除以前一项的商有规律,也称为等比数列变式。当遇到相邻两项之间变化幅度在2-6倍的数列,都可以考虑倍数数列的思路。【示例】1,2,6,24,120,······基本变化1:倍数加数数列【示例】1,3,10,32,99,()【解析】此数列的特征,相邻两项之间的倍数在三倍左右,因此可以考虑是倍数关系。能够看出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基本能力,建议考生可以从较大的数字部分寻找倍数关系,一般倍数比较单一。所以发现,32和99之间最接近就是3倍,但是不是整数倍,还要找出加减数字的规律,32*3+3=99,10*3+2=32,3*3+1=10,1*3+0=3,所以答案是:99*3+4=301。基本变化2:倍数加项数列【示例】1,2,7,30,157,()【解析】此数列的特征,相邻两项之间也是2-5倍左右,符合倍数数列的特征。仍然从较大的数字开始寻找倍数关系,30*5+7=157,7*4+2=30,2*3+1=7,3、4、5倍关系已经可以确定了,但是加的数字:1、2、7本身没有规律,所以应该结合原来数列的每一项分析,我们发现,加的数字正好是原来数列中的前一项,即:第二项的倍数+第一项=第三项,所以答案是:157*6+30=972。14、分数数列【提点】如果数列中出现了较多的分数,就可以基本认定这是一个分数数列。(1)分子分母分别看规律。这种类型包含了两种情况。情况一:直接分子分母分别去看【解析】分子分母依此可以写为所以分母分别为2、4、8、(16)、32、64、128的倍数为2的倍数数列。分子Wie平方数列1、4、9、(16)、25、36、49。所以括号为16/16=1。情况二:出现假分数时,先把假分数换位真分数,再将分子分母分别去看【解析】B。先把假分数换位真分数,分析分母依此可以写为分子分母都是质数列。(2)分子分母间存在某种计算关系。当发现分子分母间没有明确的规律时,可以考虑分子与分母的关系。【解析】D。分子=分母*3-2。(3)分数间项与项的关系【解析】相邻两项的乘积作为一个常数列,依此为2倍、2.5倍、3倍、3.5倍,所以括号应为倒数第三项的4倍。因此4÷(35/16)=64/35。(4)分数数列和多次方数列的区分【解析】如果此题按分数的思路去做,发现就是没有答案,但是我们发现数列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是多次方数列,依次为15、组合数列【提点】组合数列的形式是数列项数较多(大于6个)),难度适中。(1)奇偶项交替变化递推型隔项组合数列的特点是:两个数列(基本数列的任何一种或两种)进行隔项组合,奇数项和偶数项各为有规律可循的数列,此类题型难度最低,考查概率也最大。【示例】1,1,1,2,2,4,6,7,()【解析】个数较多,间隔组合数列,奇数项为1,1,2,6,作商后分别为1、2、3倍,故应为6的4倍为24。偶数项为1,2,4,7,11二级等差数列。(2)两两分组递推型【示例】11,22,20,40,12,24,34,()【解析】个数较多,奇偶相间没有规律,考虑两两一组,则每组第二个数为第一个数的2倍。故答案为68。(3)三三分组递推型当考虑奇偶相间及两两一组没有规律,可以考虑为三三分组型。【示例】4,5,15,6,7,35,8,9,()【解析】个数较多,可能有部分考生看到4.、5,6、7,8、9,却割裂与15、35的关系,三三分组递推型4×5-5=15,6×7-7=35,8×9-9=63,故选答案为63。二、解题思维1、横向递推横向递推的思维模式是指在一组数列中,由数字的前几项,经过一定的线性组合,得到下一项的思维模式。【示例】1/9,1,7,35,()A、120  B、105
C、125
D、200【解析】B。此题目的突破口是局部比较明显的倍数关系,1/9的9倍是下一项1;1的7倍是下一项7;7的5倍是下一项35;按照此规律括号内的数应为35的3倍,即105。2、纵向延伸相较于横向递推思维模式,稍为复杂的就是纵向延伸的思维模式。他不再是简单的考虑数列本身,而是把数列当中的每一个数,都表示为另外一种形式,从中找到新的规律。我们只需要把刚才的例子换一个数字,那么思维模式就完全不同了。【示例】1/9,1,7,36,()A、120  B、105
C、125
D、200【解析】C。注意这样一个数列,如果我们把35换成36的话,我们会发现,前后项之间就没有完整的倍数变化了。明显横向递推受阻进行不下去,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向想,用纵向延伸的思维模式,把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述。即:9^-1、8^0、7^1、6^2,那么接下来括号应为5^3,即125。3、构造网络构造网络这个思维模式是近两年数字推理的一个出题趋势,广东中公教育结合近两年考过的真题为大家详解。【示例】1,2,6,16,44,120,()A.164
B、176
C、240
D、328【解析】D。从所给出的数字入手单调递增,相邻两项间的幅度变化在3倍以内,可能为等差、倍数、和数列。先看倍数关系,但相邻两项间的倍数关系没有规律,作差也没有规律,考虑两两做和3,8,22,60,164。作出的和找不到明显规律,这个时候我们就带着新数列和原数列建立起网络,看一看他们有没有什么联系,我们发现“和”和原数列的下一项有完整的2倍关系。也是常用的构造网络思维模式,与原数列一起找规律。总结一下构造网络这种思维模式,一次横向递推没有规律的话,就一定要再想多一层,看看横向递推后的数列与原数列间有没有规律,这个规律是比较明显的,大家去和原数列的项找一找有没有倍数关系或者多个数的加和关系,这一种思维方式比较灵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数乘6再除以6结果还是这个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