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精神方面最好医院幸福医院刘峰为什么是精神病?

原标题精神卫生专题报告(上)专题组成员何燕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张明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马弘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谢斌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于欣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严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来源《新型国家预防医学体系建立》思维导图(点击下方图片,可浏览高清大图)正文我国精神卫生/精神医学/精神病学的发展历程我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卫生服务历史并不长,从1898年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的第一家精神专科医院至今,几个里程碑事件可以标志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是分别于1958年、1986年和2001年召开的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三次调整工作指导原则和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二是近10年制定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和地方法规,特别是2013年5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使精神卫生事业在法律保障和政策引导下有了长足发展。三是包含预防、医疗和康复服务的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主要侧重于严重精神障碍的防治。01三次全国工作会议和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从起步到发展1958年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1958~1962年精神卫生工作的5年计划,提出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精神卫生工作指导原则。1986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会后,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共同签发的《关于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意见》,制定了《精神卫生工作“七五”计划》。2001年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联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新时期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指导原则。随后在2002年下发了《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2015年开始了又一个《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规划总目标设定为普遍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显著减少患者重大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体目标中除了完善协调机制、健全服务网络、缓解人员紧缺、落实救治救助外,还包括以抑郁为代表的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防治能力明显提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严重精神障碍的康复工作初具规模,以及通过普及心理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知识,设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明显改善精神卫生工作的社会氛围。02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精神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1.加强行政管理和财政投入1998年,精神卫生工作被纳入公共卫生管理。2006年5月,卫生部在疾病预防控制局内成立了精神卫生管理处,主管全国的精神卫生工作。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卫生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简称全国妇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全国老龄办)1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卫生部为牵头单位。2007年又增加了文化部、中国科学院为成员单位。2004年财政部首次拨付精神疾病防治专款,支持地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在全国60个示范区开展社区精神疾病康复工作和提供肇事肇祸贫困患者的医疗救助等,开始了国家精神疾病信息网络系统建设。2009年严重精神障碍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均等化服务。建设精神卫生防治体系被纳入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投资150亿元对约600所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改扩建设。2.出台政策支持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等7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就“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加强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加快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精神卫生科研和疾病监测工作,依法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等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并由此形成了我国政府当前精神卫生政策的框架。2008年17个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就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还存在预防、识别和处理精神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力度不够、总体服务资源不足且管理分散、地区差异明显、防治机构和人员队伍缺乏、尚未建立有效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康复薄弱等问题,将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制定的工作指导原则进行了细化,强调了要推进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建设,并提出了具体目标。2017年1月,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的基本目标。3.提供法律保障在上海、宁波、深圳、北京、杭州、无锡、武汉的精神卫生地方性法规先后颁布实施的基础上,历时27年的磨砺,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自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共七章八十五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都做了规定。明确了精神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03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及国际精神卫生服务趋势1.精神卫生工作对象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覆盖所有的人群,包括儿童和青少年、成人、老年人。这些人群存在于不同的状态下,即普通人、心理亚健康者、常见精神障碍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急性期、恢复期)、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包括康复训练期、收养期),面临着医疗问题和非医疗问题。2.精神卫生工作内容对普通人群主要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或辅导的预防性服务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等基层卫生机构,以及各年龄组人群学习、生活、工作的机构是提供普通人群预防性服务的主要场所。对心理亚健康者,除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或辅导的预防性服务以外,还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等基层卫生机构,综合医院(精神科及其他相关科),精神专科医院,具备心理治疗人员的其他医疗机构是提供心理亚健康者医疗服务的主要机构;具备心理咨询人员和(或)职业指导人员的机构提供非医疗服务。以抑郁、焦虑、物质使用障碍为主的常见精神障碍患者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主体人群,占精神疾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其中病情严重的部分患者需要门诊和住院治疗。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及其他相关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等基层卫生机构对轻型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病情严重者需要转诊到精神专科机构医治,同时需要患者家庭和所在的单位、学校、社区提供适当的支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妄想性精神障碍、分裂性情感障碍等)在人群中占1%左右。精神专科机构提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急性期的门诊、住院治疗,负责患者报告和登记。恢复期患者可以继续在精神专科机构接受医院内巩固治疗,或者回到社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接受随访治疗。患者家庭和所在单位、学校、社区对他们提供的适当支持,能够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减少残疾,重新回到社会。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是指遗留有部分功能残疾的常见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轻度的或短期的残疾一般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得到大部分或部分恢复。慢性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需要继续监测病情变化,接受随访治疗,得到生活、职业功能训练及康复指导,这些服务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提供,或承担慢性患者康复功能的精神专科机构提供。残疾程度较重或时间较长的康复困难的收养期患者,主要由养护机构提供照料服务和简单治疗、训练。承担慢性患者康复/照料职能的精神专科机构,在机构设置、卫生人力配置等方面均应与承担急性住院职能的精神专科机构有所不同,但目前尚未实现。3.我国现有精神卫生工作体系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涵盖18个部门和组织,共同处理精神卫生工作中涉及的医疗问题和非医疗问题(图2-3-1)。在精神卫生工作体系中,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主要由卫生、宣传、教育、文化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办等部门和组织承担。心理卫生和行为问题的干预工作,主要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承担。近年来,教育部门、妇联、青年团、工会和非政府组织设立的非医疗机构,以及民营非医疗机构提供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服务快速增加。精神疾病患者的诊疗和康复工作,主要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神疾病康复机构承担。其中,精神疾病康复机构主要由民政部门、残联设立。4.国际精神卫生服务趋势全球的精神卫生服务框架如图2-3-2所示。这些服务的内容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资源有所不同。从自我照管、社区非专业照料,到初级卫生保健中的精神卫生服务,再到社区专业精神卫生服务和综合医院中的精神卫生服务,以及精神专科服务和住院服务,其对投入和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相应获得服务所需要的费用也逐级增加。反之,人群中对各种精神卫生服务的需要,则是按这个顺序逐级减少的。理想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应该是各种服务的综合(图2-3-3)。国际精神卫生服务的趋势可以用3个关键词来概括:一是精神卫生服务与大卫生的整合[关键词一:回归医学主流(mainstreaming)],包括4个层面——整合进基层卫生机构,整合进综合医院,建立初级、二级、三级医疗服务间的联系,以及整合进其他已制定的卫生社会项目。二是创建基于社区而不是基于机构的专业和非专业的精神卫生服务[关键词二:基于社区的服务(community based)]。三是在这个大平台下,精神专科机构从服务一线退为最后的防线[关键词三:去机构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缩小规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5.WHO提出精神卫生行动计划基于精神疾病负担的最新数据和需要在政府层面上全面协调卫生和社会部门来应对,WHO于2012年5月底第六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WHA65.4决议,颁布《精神卫生行动计划(2013-2020年)》。该行动计划制定了四大行动目标(表2-3-1),6个具体指标,明确建议各成员国、WHO秘书处和国际、国内合作伙伴需要采取的行动。挑战和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人体作为一个生物的认识和对躯体疾病的认识有了快速发展,而对于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疾病的认识还相对滞后。2007年9月Lancet出版专题系列讨论全球精神卫生问题,开篇第一文便是《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01有关精神卫生和精神疾病的几个概念1.精神卫生/精神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可以通用或根据使用习惯选择使用,在英文中也是同一个短语:mental health。精神健康是和躯体健康相对应的概念。精神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精神疾病,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WHO对精神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完好的状态,个体能够认识到个人的能力,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压力,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2.精神障碍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是一种医学诊断,在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称为“精神与行为障碍”,指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所致的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改变的异常现象。英文称为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其中常见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隐蔽性精神障碍如异装癖、恋物癖,严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妄想性精神障碍、双相障碍。精神疾病,一般仅指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障碍,而未包括行为障碍。也可将其理解为精神障碍的同义词。精神障碍按《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类近400种(表2-3-2)。心理障碍,并非医学名词,泛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当心理活动异常的程度达到医学诊断标准,就被称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强调的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并不将其当作疾病看待。此外,使用心理障碍一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社会歧视感较轻。类似的名称还有心理行为问题、心理行为异常等。由此可见,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两者都是指偏离常态,造成困扰的精神活动状态。只是精神障碍更多从医学角度去定义、理解,以及指导干预和治疗,是医学诊断;而心理障碍,更多地从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角度去定义,去描述其表现和症状。原本是没有心理疾病这个定义的,只是如此称呼的人较多,似乎比精神疾病更容易接受。心理疾病可以理解为精神障碍的同义词。本来称心理障碍就是为了试图避免从医学的角度去定义和诊断,而疾病又恰恰是一个医学概念。既然如此,还是称作精神障碍或者精神疾病。3.精神病精神病(psychosis),又称精神病性障碍,是精神障碍中最严重的类别之一。其特点:一是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等精神病性症状;二是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常因此影响认识或控制能力。精神分裂症为代表性疾病。严重精神障碍的定义不太严格,指严重影响患者功能的一组精神疾病,除精神分裂症外,还包括偏执性障碍、双相障碍(旧称躁狂抑郁症)、痴呆和精神发育迟滞等。按我国以往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推算,估计全国约有1600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精神残疾精神残疾(psychiatric disability),指因精神障碍导致的残疾。据2007年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估计,全国共有精神残疾614万患者。精神发育迟滞所致残疾,则归类于智力残疾,估计全国共有554万患者。另外,在1352万多重残疾者中,还有相当比例的精神和(或)智力残疾。02精神疾病的特点与躯体疾病相比,精神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病因不明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精神疾病仍未能找到确切病因,生物学早期检测指标和辅助诊断技术手段不多甚至缺乏。在预防方面,大多数精神疾病的预防缺乏病因学措施;在诊断方面,疾病识别和诊断主要依据精神科专业人员对患者思维、情感等精神症状的掌握和分析,多数类别的诊断标准基于现象学而非病因学;在治疗方面,主要针对疾病症状控制而非发病因素。2.高患病率我国浙江省、山东省、青海省、甘肃省天水市等地近年来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7.5%,其中心境障碍(如抑郁症)为6.1%、物质使用障碍(如酒精依赖)为5.9%、焦虑障碍(如焦虑症)为5.6%、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为1%。据此推算,我国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及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有3000万,而妇女、老年人、受灾人群等所特有的各类精神和为问题,也都日渐显著。3.高致残性严重精神疾病的病程有迁延趋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导致精神残疾;部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常常导致病情复发、加重。尽管人群中严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不高(约为1%),但致残率高。4.有危害社会风险部分精神疾病症状特殊,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中缺乏内省能力,约10%病情严重的患者具有危害自身,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或行为倾向,有一定社会危害。5.患者家庭负担重精神疾病,尤其是严重精神障碍的慢性、长期、致残等特性,常常导致患者及其家庭因病致贫、返贫,因贫放弃治疗,患者被关锁或者流浪街头。6.社会疾病负担重据WHO研究,1999年全球疾病负担(DALY)中,神经精神疾病占10.5%(中国为14.2%),居各类疾病首位。2005年,单个疾病的负担占总负担2%以上的高负担疾病中,抑郁症、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痴呆位列其中(表2-3-3)。预计我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全国疾病总负担的1/4,其中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6类精神疾病所占疾病负担就高达17.4%。7.社会经济损失大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2011年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癌症、糖尿病、精神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五大慢性病,在未来20年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将达到47万亿美元。这五大慢性病在20年里累计造成的GDP损失,估计相当于全球年生产总值的4%.该报告还特别指出,仅精神疾病造成的损失,估计就达16万亿美元,相当于上述全球损失成本的1/3。我国仅抑郁症,按2002年价值估计的经济代价就达513亿,其中直接花费80亿(16%),间接花费巨大。03精神疾病的流行状况精神疾病谱中,以生物学因素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的患病率和发病率相对稳定,而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社会变革的加快,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心身疾病、共病问题将日益突出,抑郁症、焦虑症和患病率将有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的调查数据显示,常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早年,有的病种甚至高达50倍之多,如1993年报告的情感性精神病终身患病率为0.83‰,2000年世界卫生调查的结果是4.1%。除诊断界定和研究方法不同的因素外,实际患病人数增加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严重精神障碍则变化不大。于2015年完成的全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类主要精神障碍现患率最高的为焦虑障碍(4.98%),而后依次为心境障碍(4.06%)、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1.94%)、间歇暴发性障碍(1.23%)、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0.61%)。65岁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近年报告的结果与国际上其他地区具有可比性,但总体上低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表2-3-4、表2-3-5)。04需优先关注的重大疾病从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以及具备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来衡量,居精神障碍患病率前三位的物质使用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中的抑郁症,致残率最高的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及应激事件后的心理危机被遴选为需优先关注的重大疾病。1.抑郁和焦虑障碍抑郁、焦虑和酒精使用障碍,是精神障碍高患病率的主要病种,称为常见精神障碍。全球各地的患病率相差很大(表2-3-5),但均高居成人各种精神疾病患病率前几位。抑郁症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精神疾病。绝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死亡前有抑郁症状的存在,其中约60%可诊断为抑郁症。我国自杀者中的63%有精神障碍,其中抑郁症患者占40%.抑郁障碍患者的年自杀率约100/10万。有75%的自杀患者在其自杀前6个月内与内外各科医师有过接触,而50%的自杀患者从未与心理医学科或精神科医师接触过。如前所述,2005年单个疾病的负担占总负担2%以上的高负担疾病中,抑郁症、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痴呆位列其中(表2-3-3),而抑郁症居神经精神疾病之首。根据2002年的数据估算,我国抑郁症的年花费是513.7亿(合62.4亿美元),高于多个发达国家,仅次于美国,其中间接费用高达432.8亿,占84%;因抑郁造成自杀和生产力缺失的代价5倍于直接花费在治疗上的费用。加强抑郁症的治疗投入,可以挽回更多的间接损失。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的共病率在精神障碍中最高,分别占63%和12%。抑郁症与躯体疾病,尤其是肿瘤、糖尿病、关节炎、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共病率高,互为危险因素。例如,关节炎、背痛、头痛者中抑郁的比例是普通人的1.9~3.2倍,慢性疼痛患者、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有报道肿瘤患者抑郁高达50%;反之,抑郁者发生肿瘤、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风险更高,有显著抑郁症状者10年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只有些许抑郁症状者的2倍。在一项为期24年356万人的队列研究中可以看到,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有感染住院史的患者,患心境障碍的风险分别增加了45%和62%,假如同时具有这两个因素,患心境障碍的风险则进一步升高。共病情况下的疾病负担更重,功能损害也更重。预防和治疗抑郁和焦虑,有利于慢性病的控制和躯体疾病的康复。抑郁症是一种典型的可以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解释并干预的精神障碍,有其生物学基础,而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在其发生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无论从患病率、疾病负担、经济代价,还是预防和治疗策略方面考虑,抑郁症都是应该优先关注的疾病。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60%~80%,综合物理、心理、药物等治疗方法可提高有效率。轻度抑郁者可以单用心理治疗。焦虑障碍包括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恐惧障碍,心理治疗有效,严重者可辅以药物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尽管常见但也可治疗,然而在公众中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对抑郁症的正确识别率只有35%,焦虑症更低,只有21%。更由于精神疾病的病耻感,患者很少为心理问题求助于医疗专业人员,更少求助于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卫生工作者,导致其早期识别率和治疗率低。大量患者以形形色色的躯体不适症状或躯体疾病就诊于各类专科、全科、中医科等进行躯体检查和治疗,既延误了抑郁和焦虑的治疗,又浪费了医疗资源。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中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达到16.5%。2.以酒精为主的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以下简称物质使用障碍),主要包括烟草、酒精、非法(法律上被禁用)药物(如鸦片、大麻、可卡因和新型毒品等),以及有精神活性物质的处方药和溶剂(如镇静催眠药等)的急性中毒、有害使用和依赖。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率为17/10万(419/2526145),其中男性残疾率是女性的15.5倍,离婚者是在婚者的7.1倍,无工作者是有工作者的1.8倍,文盲是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的3.7倍。饮酒问题在我国很突出,位列各地调查中常见精神障碍单病种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并随着经济发展有增高趋势。我国最早的1982年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酒精使用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仅为0.09‰,1993年为0.68‰,2009年的报告是5.8%,男性是女性的48倍。酒精作为一个危险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全部疾病负担的3.6%,酒精消费是低收入国家的主要死因之一。酒精依赖的发生率在3%~5%.除去酒精中毒所引起的直接后果及饮酒所致的依赖,估计在全球范围内以下情况的20%~30%是由酒精滥用所引起的:食管癌、肝癌、肝硬化、杀人、癫痫和机动车交通事故。据WHO保守估计,1990年中国由酒精所致的死亡人数达到114000人,损失211.8万生命年,经“残疾校正”后损失485.4万生命年。尽管我国饮酒问题日趋严重,人均饮酒量、酒依赖率将会在5~10年后与西方国家及日本、韩国类似,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酒精所致危害的系统研究。酒相关危害的公共意识与政府意识薄弱,饮酒及相关问题未从公共卫生角度去防控;受传统观念与酒文化的影响,在制酒企业的广告推波助澜下,饮酒人群的范围逐渐扩大、饮酒量逐渐增加。3.精神分裂症及精神病性障碍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精神病性障碍,虽然患病率不是很高,成年人中为0.4%~0.8%,但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一直是我国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重点。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我国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50%左右。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5岁人群精神残疾的残疾率为0.6%。其中精神病性障碍致残构成比最高,占2/3。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有9%~24%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于自杀,美国报告其自杀率为普通人群的50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上海市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全市因肇事肇祸(及有肇事肇祸倾向)原因登记的精神疾病患者1068例。73.03%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行为失控是造成精神病患者肇事的主要原因。即便是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时点治疗率也只有50.34%,从未治疗率为5.78%。精神分裂症早诊早治是缓解症状、恢复社会功能、预防残疾的主要措施;巩固和维持治疗,辅以社会功能康复和应激应对,是预防复发、预防自杀、防止发生危害性行为、防止或减轻残疾的主要策略。4.应激相关障碍经历生活事件后发生的短期心理失衡或精神症状称心理危机,如果精神症状持续存在,则称为应激相关障碍,主要有经历严重精神创伤后导致的急性应激反应和延迟发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一般创伤事件或慢性生活事件所导致的适应障碍,或者由心理因素所致的精神症状表现。据多数调查报告,普通人群中至少50%的人一生中可能会经历至少1次创伤性事件。社区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在1.3%~7.8%;1个月的患病率是0.2%。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后,至少1/3以上的患者因为疾病的慢性化而终身不愈,丧失劳动能力;一半以上的患者常伴有物质滥用、抑郁、各种焦虑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此类患者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应激相关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为数众多的经历急、慢性生活事件者,是罹患其他各种精神障碍的高危人群,也可能触发严重躯体疾病;另一种情况是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影响大,常导致社会卫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善后处理,给事件发生后重建生活造成很大困难与阻碍,是严重损害劳动能力的精神障碍之一,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和后续的危机干预,可以预防或减少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减轻疾病慢性化造成的功能损害。05需要与需求、需求与服务的差距鉴于医疗资源、经济支付能力、对疾病的认识和偏见等因素的影响,精神疾病的治疗率和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仍相对较低。1.治疗率低根据WHO2000年对上海和北京的调查数据,一年中有任何一种程度的精神障碍(包括焦虑、抑郁、行为问题、酒药依赖等)但从未治疗的人达到96.6%,即便是中重度患者,也有80.2%。而这只是中国两个城市的调查结果,如果推算到全国各地的情况,以及中国的人口绝对数,需要治疗而未治的人数则会相当惊人。2.专科求医率更低精神疾病患者很少为心理问题求助于精神科医生。全国5个城市、14家三甲医院门诊患者调查显示,抑郁和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校正患病率分别为12.0%、8.6%和4.1%,有其中任一诊断的患病率为16.5%.不同科室就诊者中的患病率存在差异。但是,正确识别和治疗情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加强非精神专科医生对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3.国际社会普遍存在对精神障碍的忽略和投入不足以抑郁症和癌症为例,同样是可能导致死亡的疾病,全球有0.35亿的人患有抑郁症,2/3的自杀者有抑郁症,在英国的治疗率不到1/4,在我国估计不足10%;全球有0.32亿人患癌症,而绝大多数诊断出来的患者均接受治疗。201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对癌症研究的投入是53亿元,抑郁症投入不过4.15亿元,所有精神障碍研究投入也仅22亿元;同样,欧盟用于精神卫生研究的投入1年共0.054亿元,其中用于抑郁症研究的投入是1年800万元,而用于癌症的投入则达2.05亿元。(本文仅代表发言专家的个人观点,与“健康国策2050”学术平台立场无关。)参考文献向上滑动阅览卜时明,康华,沈剑,等,2005.社区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上海精神医学,17(S1):50-52.何燕玲,马弘,张岚,等,2009.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中华内科杂志,48(9):748-751.何燕玲,张岚,刘哲宁,等,2012.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焦虑障碍的检出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6(3):165-170.江开达,2007.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34.李凌江,于欣,2010.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学海,孟国荣,朱紫青,等,2007.上海地区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现状分析.上海精神医学,19(6):331-333.栗克清,崔泽,崔利军,等,2017.河北省精神障碍的现况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40(1):36-40.刘云涛,黄悦勤,马亚婷,等,2014.中国≥15岁人群精神残疾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5(2):124-128.马亚婷,黄悦勤,李恒,等,2013.我国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现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7(11):820-824.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等,2005.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9(4):229-236.舒良,2007.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35-134.汪依帆,王伟,何燕玲,等,2014.上海市社区就诊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医学与社会,27(04):82-85.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8.精神卫生政策研究报告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9.精神卫生政策研究报告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徐广明,肖水源,费立鹏,等,2009,1986-2006年唐山地区精神科住院患者年出院人次与病种变化趋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3(9):643-647.张明园,2011.精神卫生政策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AlonsoJ, Chatterji C, HeY, 2013.The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 From the WHO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ngermeyer MC, Holzinger A, Matschinger H,2009. Mental health literacy and attitude towards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 trend analysis based on population survey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Germany. Eur Psychiatry, 24(4):225-232.Benros ME, Waltoft BL, Nordentoft M, et al, 2013.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severe infections as risk factors for mood disorders, a nationwide study. JAMA Psychiatry,70(8):812-820.Chapman DP, Perry GS,Strine TW,2005.The Vital Link Between Chronic Disease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Prev Chronic Dis,2(1):A14.Charlson FJ, Baxter AJ, Cheng HG, et al,2016.The burden of mental, neurological,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in China and India: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Lancet,388(10042):376-389.Dadds MR,Spence SH,Holland DE, et al. 1997.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for anxiety disorders:A controlled trial.J Consult Clin Psychol,65(4):627-635.Demyttenaere K,Bruffaerts R,Posada-Villa J, et al,2004.Prevalence,severity and unmet need for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 JAMA, 291(5):2581-2590.Gardenswartz CA, Craske MG,2001.Prevention of panic disorder. Behav Ther,32(4):725-737.GBD 2013 DALYs and HALECollaborators,Murray CJ,Barber RM, et al,2015.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for 306 diseases and injuries an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HALE)for 188 countries,1990-2013:quantifying the 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Lancet,386(10009):2145-2191.Glass JE, Hamilton AM,Powell BJ, et al, 2015.Specialty substance use disorder services following brief alcohol interven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ddiction, 110 (9) : 1404-1415.Greenberg PE,Kessler RC,Birmbaum HG,et al,2003.The economic burden of depr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 did it change between 1990 and 2002?J Clin Psychiatr,64(12):1465-1475.Jorm AF,2000.Mental health literacy-Public knowledge and beliefs about mental disorders.Br J Psychiatry,177:396-401.Jorm AF,Korten AE,Jacomb PA,et al,1997. “Mental health literacy”:A survey of the public\'s ability to recognise mental disorder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Med J Aust,166(4):182-186Katon W,Schulberg H,1992.Epidemiology of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Gen Hosp Psychiatry,14(4):237-247.Ledford H,2014.Medical research:If depression were cancer.Nature,515(7526):182-184.Lopez AD,Mathers CD,Ezzati M, et al,2006.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Washington DC:World Bank.Lowry-Webster HM,Barett PM,Dadds MR,2001.A universal prevention trial of anxc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in childhood: preliminary data from an Australian study.Behav Change,18(1):36-50.Murray CJL,Lopez AD,1996.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from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in 1990 and projected to 2020.Cambridge: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Pescosolido BA,Martin JK,Long JS, et al,2010. “A disease like any other”?A decade of change in public reactions to schizophrenia,depression,and alcohol http://dependence.Am J Psychiatry,167(11):1321-1330.Phillips MR,Yang G,Zhang Y, et al,2002.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 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Lancet,360(9347):1728-1736.Phillips MR,Zhang J,Shi Q,et al,2009.Prevalence,treatment,and associated disabil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four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01-05: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Lancet,373(9680):2041-2053.Prince M,Patel V,Saxena S, et al,2007.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Lancet,370(9590):859-877.Saffer H,Dave D,2002.Alcohol consumption and alcohol advertising bans. Appl Econ,34(11):1325-1314.Shen YC,Zhang MY,Huang YQ,et al,2006.Twelve-month prevalence,severity,and unmet need for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metropolitan China. Psychol Med,36(2):257-267.Teh-wei Hu,Yanling He,Mingyuan Zhang, et al, 2007.Economic costs of depression in China.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42(2):110-116.Von Korff MR,Scott KM,Gureje O,2009.Global Perspectives on Mental-Physical Comorbidity in the WHO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J Nerv Ment Dis, 198(5) : 391.Wang J,He Y,Jiang Q,et al,2013.Mental health literacy among residents in Shanghai.Shanghai Arch Psychiatry,25(4):224-23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Preven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and policy options summary report.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into primary care: a global perspective.Geneva: WHO Pres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2004 update.Geneva:WHO Pres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2.Mental Health Action Plan 2013-2020.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Yueqin Huang,Yu Wang,Hong Wang, et al,2019.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6:211-224.文章来源于:健康国策2050(《转载声明》:本号赞成并遵循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2017-12-28 21:00
来源:
当当
作者:老纪说电影 来源:头条号老纪说电影
电影《芳华》片尾曲《绒花》选段 来源:腾讯视频
今天,老纪再次看了一遍芳华,心情沉重之余,猛然发现:原来刘峰从始至终都没有爱过何小萍啊。
看过芳华的都知道,影片最后画面定格在何小萍幸福地依靠在刘峰的肩膀上,温馨而美丽,这时穗子旁白响起: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想必每个人看到这里都禁不住地流下眼泪,只不过,这眼泪是知足的、满意的。因为,我们看到两个善良的人终于相依在一起,一起与不平凡的命运继续抗争。
可是,刘峰却从未爱过何小萍,他对何小萍的感情仅仅停留在“革命友谊”的情分之上。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从两人的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说起。
第一阶段:两人同处文工团的日子
这个阶段的时间段是从何小萍第一天来到文工团至刘峰离开文工团。
这个阶段的刘峰是断不会爱上何小萍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刘峰心里只有林丁丁。他对何小萍的照顾,甚至是在何小萍受人排挤的时候挺身而出,也只不过是刘峰雷锋精神的日常表现,换做是别人,刘峰依然会这么做。
但偏偏是刘峰对何小萍无微的照顾,让受近他人冷漠和孤立的小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所以,小萍对刘峰的爱也便自然产生了,所以,何小萍即便是在文工团受尽无数的委屈,她也坚强地生活着,舞蹈着,向上拼搏着。因为,刘峰的存在,让小萍在文工团的生活充满着意义。
这个阶段,刘峰爱着林丁丁,何小萍爱着刘峰,卑微怯懦的何小萍,一直把爱藏在心里,向往着美好爱情的刘峰却因为一次冲动的表白而“万劫不复”。两个人都极其善良,两个人也都受着伤害。
第二阶段:两人均处在战争的第一线的日子
刘峰是因为“错误”的表白被下放,而小萍则是为刘峰做无声的反抗被下放,总之,二人均是不再被文工团这个组织接受。
在这段时间里,刘峰和何小萍保持着书信联系.我想,主动找寻另一方的肯定是小萍,因为她爱着刘峰,虽然不敢表白,但是,她还是心里牵挂着刘峰,所以,她想了解刘峰的情况,只要刘峰在世上,她就有活下去的动力,刘峰一直都是何小萍生命中的太阳,所以,自认卑微的何小萍虽然爱着,却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刘峰。她对爱情追求一直处于挣扎的暗恋之中。
此时的刘峰,因为之前在文工团留下了“污点”,精神上受了很大的刺激。他此时一心想得是如何成为一个英雄,以抹去那本该不属于自己的“污点”。所以,这时的刘峰心思没在任何人身上,何谈对何小萍产生爱呢?
第三个阶段:战争结束直至两人在一起的日子
战争结束后,小萍成了英雄,随后也成了精神病,刘峰呢,则失去右臂成为残疾。
小萍在精神病医院的时候,刘峰去看望过小萍一次,但是,此时的刘峰对小萍的感情还是停留在“革命友谊”上,如果,他爱小萍,他自会陪着小萍直至她康复。
再后来,刘峰和小萍约好一同祭奠战友,这时候,小萍终于把藏在心里的话说出口,她和刘峰要一个拥抱,刘峰此时是一定知道小萍对自己的感情了,他爽快地给了小萍一个拥抱,但是,他却不能选择去爱小萍,所以,刘峰再与小萍相见竟然是十年后。
问题来了,为什么刘峰知道小萍的心意之后,刘峰还是不和小萍在一起呢?他为什么就不能选择爱上小萍呢?
因为,此时的刘峰认清了自己的现况,他是一个残疾人,他不能给小萍什么,他不是不想去爱,是他感觉自己已经没有能力爱了,从始至终,刘峰都是具有高度奉献精神的。此刻,他残疾甚至对外人来说,完全无用了,他不会去爱任何人了,因为,他认为爱别人会成为别人的一种负担和拖累。
所以,刘峰从始至终就没有选择去爱何小萍。不过,所幸地是他们最终还是在一起了。我曾经听一位心理学家讲:爱是动词,是一个人可以选择的,只要你选择去爱了,就会爱上的。所以,相信,最后的最后,刘峰是爱着何小萍的,祝他们幸福吧。
观众看法:
鋒之約说:错了吧,他把小平的照片捡起来再评凑齐保存起来N年……那不是爱是什么?虽然整部戏我看不懂,可从开始到结束联想起来那就是爱,只是他们心里都有一种不可描述的缺失,导致谁都不敢面对,我个人认为他们爱早就在无形当中产生出来!
Sun说:我觉得刘峰对小萍的感情一开始是普通的战友友谊,后来带上同情成分,最后被现实逼得无奈相互取暖。其实刘峰心里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在一个处处是干部子弟的环境下,一个没背景没资源的人估计只能去做付出才能不被排挤,但他错在感情用事,白白失去一个大好的提升机会,导致自己命运发生改变。
爱说:这说明刘峰真的爱小萍,并不是非娶不可才是爱,那是占有,刘峰知道不能给小萍带来幸福所以远离她正是因为爱她。
linly说:爱是动词,只要你选择去爱了,就会爱上。这句真好!
今天小当的问题是:你现在有暗恋的人吗?有的话,为什么不去表白。
今日荐书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本文纯做分享,不代表当当任何观点与立场,请知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凉市人民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