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助听器对于完全听不到的人管用吗常见的误区?

2022-04-17 09:32
来源:
自然之声助听器兴平店
每一位弱听人士,在第一次得知自己听力损失时,可能心里都会有些不好受。
仿佛自己已经不是正常人了,自己身上已经被贴上了一张标签。
心理学上分析,当一个人遭遇到自己难以接受的重大打击时,他的心路历程将经历五个阶段:
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
其实,助听器不就和眼镜一样吗?它们都是针对五官中某一样功能的弥补,哪个人会觉得“视力下降”了难以接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撕下关于助听器的这5大“刻板印象”
1
助听器=拉低“颜值”?No!
很多人的概念中,助听器的又大又笨重,是这个看脸时代的一大“杀伤性武器”。
带上它,自己的头上就会明显突出来一大块怪异的电子设备,会处处招致别人异样的目光。
但其实,近二三十年来,助听器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型化、时尚化……
还有可以放到耳内的耳内式助听器,如果耳模做得好,几乎从外面看不出来佩戴了助听器!
助听器除了不会拉低你的颜值,还会间接提高你的颜值!
想想看,一边是与别人正常地交流,另一边是皱着眉头侧着身子用力去听清别人的声音,是不是完全不一样?有了助听器的帮助,整个人的仪态都会更加美观!
2
一台助听器解决所有问题?No!
据统计,很多临床上的弱听人士,确诊双耳存在听力障碍,但是可能因为经济问题,最终只选配一台助听器。
甚至于有些弱听人士会更愿意花大价钱选配一台助听器,却不愿意同等价钱选配稍低档次的两台助听器。
短期来看,双耳听力损失,只配戴一台助听器可能确实够用。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一台助听器只能维持一侧耳朵的听敏度,还不如当初选择档次稍低的两台助听器效果来得好。
图片
因为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存在听力损失时,Ta的听力损失程度远比Ta认为的严重。
这意味着什么呢?
听力损失不单单只表现为听力测试中那些弯弯绕绕的曲线,它可能还在提示着大脑听觉中枢的衰退,后者可不会表现在听力图中。
如果只配戴一只助听器的话,很可能还是会导致听觉中枢的退化,导致听力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3
网购助听器性价比高?No!
自从淘宝崛起以来,大家越来越习惯把所有东西都放到网上去买,尤其是今年又赶上了一场疫情,网购在生活中的比重越发提高。
目前,不少网络渠道也开始兜售助听器,也有一些弱听人士开始寻求网络上售价更低的助听器。
但是,助听器可以网购并不意味着听力康复也可以网购。选配助听器仅仅是听力康复的其中一种手段,仅仅是一个开端。
相信很多验配师、听力师也都遇到过那些可能为了省钱或可能为了省事而网购助听器的弱听人士,买回来以后因为不会使用闲置在家,最终得到的只有“助听器没什么用”这一负面认知。
弱听人士听力康复之路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因为这样才能走得更好更长远。
4
只有老人才带助听器?No!
虽然听力损失通常都出现在老人身上,但是实际上它并不是老人的“专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出现听力损失!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噪声污染的逐步扩散,全世界范围内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正面临着听力损失的风险。因此,听力损失不是老年人“专属”疾病,更不必纠结于助听器所代表的刻板印象。
5
助听器对别人没用对我就也没用?No!
每个人的听力损失情况不同,即使有两个听力相近的弱听人士,他们配戴助听器的效果也可以截然不同。因此,周围的亲戚朋友配戴助听器没效果≠您配戴助听器没效果。
现在,很多助听器厂家及经销门店都会有助听器免费试戴时间。如果实在有顾虑的弱听人士不妨利用这种免费试戴的机会,觉得助听器效果满意再行选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误区1.一旦听力出现问题,就去佩戴助听器。当听力问题出现,不要自行去验配助听器,应先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让大夫来判断是否需要佩戴。如果当地医院有助听器门诊,最好在门诊佩戴。但目前国内只有部分地区医院内设有相关门诊,通常情况下佩戴助听器仍然需要在市面上进行。不科学地佩戴助听器可能损害听力甚至是耳朵。所以在购买时最好选择正规的验配中心,在有专业资格证书的助听器验配师帮忙下进行购买和调配。误区2.耳聋可以治愈,不需要助听器。很多老人在医生诊断后,被告知要配助听器时不听从医生的建议,到处寻医问药,希望找到治愈的办法。其实,目前神经性耳聋全世界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听力损失在40dB左右的患者都应佩戴助听器。尽早配戴助听器,不但可以有效解决日常交流问题,对于提高言语的分辨能力、缓减听神经及大脑的萎缩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可防止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发生。误区3.戴了会有依赖性,听力下降更快。有些人不愿意戴助听器是担心对其产生依赖,认为只要戴上了就再也摘不下来了,听力下降更快。理论上讲,助听器可以延缓听力衰退,保持原来的言语识别能力。有研究显示,早期佩戴助听器可以保护患者的中枢神经言语识别功能。误区4.贵的就是好的。助听器不是越贵越好,适合的才是好的。可在就诊时,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选购。目前助听器市场有多种品牌,每个品牌又会有高中低不同的档次。建议到助听器验配中心可先试听,横向比较不同品牌的体验感;再纵向比较,选定一个品牌从高中低档都进行试听,再根据试听的效果和价格综合考虑为最佳,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误区5.双耳均有听力损失只戴一个即可。据了解,有部分单耳配戴了助听器的患者后期效果都不满意,尤其是在环境噪音比较大或人多嘈杂的时候,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实验证 明,双耳配戴助听器可以明显提高言语识别率,比单耳更有方向感,还可以增加声音的立体感,使声音清晰而饱满.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1.要考虑自己的年龄、耳聋的原因、使用的环境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助听器。2、对助听器要有恰当的期望值,特别是刚开始佩戴时,要有耐心和决心,因为助听器性能再好,它也不能代替自己的耳朵,要慢慢熟悉它,了解它才能驾驭它。3、就像配眼镜前先验光一样,配助听器前一定要先检查听力,根据听力检查的结果去选择助听器才能准确。另外选配助听器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验配机构,千万不要随便买一台就戴,否则助听器不但不能补偿听力,相反还会损伤原有的听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4、为了更好地发挥助听器的作用,在验配助听器时一定要先按照自己的耳型制作一个耳模。耳模不但能使助听器佩戴舒适,而且可以改善助听器的声学效果,有时起到助听器本身起不到的作用。5、就像我们要适应眼镜和义齿一样,对助听器也存在一个适应过程。刚戴助听器要先在安静环境中,听取一些含义比较单纯的声音,例如钟表的滴答声、自来水龙头的流水声、自己的脚步声等;一段时间后再练习听自己的说话声,逐渐过渡到听几个人在一起时的谈话声,听收音机和电视机发出的声音;最后才能到环境复杂的公共场所去。如果没有这个适应过程,一开始就到声音嘈杂的环境中去,被放大的大量的复杂声音进入耳内,会感到十分刺耳,就会对助听器失去信任和信心。实际上无论是谁,只要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按要求进行助听器的适应性训练,并且把助听器的佩戴和作用当成一个向困难挑战的机会,最终都能让助听器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充分感受到助听器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和乐趣。展开全部1:我现在听力还行,不需要配,大多数人自认为自己的听力还可以,不愿意接受助听器的帮助。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一般听力损失在40db以下的都需要配助听器,理论上来讲助听器可以延缓听力衰退的现象,保持原来的言语识别能力。2:我没有必要配数字助听器,买一个盒式的或模拟的就行了。数字式助听器的声音不但清晰,而且能够很好的保护患者的残余听力,由于听力损失曲线的多样性,单通道压缩的助听器很难准确的匹配患者各频率点听力损失,多通道压缩比单通道压缩更具有针对性。3:选择大品牌多通道的价钱高的助听器是不是就能和正常人一样?顾名思义助听器就是一种听力辅助装置,不管它有多么好的功能也不可能代替人的一对好耳朵。因为它毕竟是一台机器,往往听力损失者花了大价钱,最后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理想效果都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和做假牙一样是一样的道理。4:双耳均有听力损失只戴一个助听器有70%单耳配戴了助听器的患者后期效果都不满意,尤其是在环境噪音比较大,或人多嘈杂的环境。5.街上到处都是卖助听器的,如果要用的话,随便买一个就可以了。助听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验配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如果验配不当,其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展开全部误区1:我的听力还行,现在还不需要配有很多人自认为自己的听力还可以,不愿意接受助听器的帮助。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一般听力损失在40db以下的都需要配助听器,理论上来讲助听器可以延缓听力衰退的现象,保持原来的言语识别能力。误区2:我没有必要配数字助听器,买一个盒式的或模拟的就行了。数字式助听器的声音不但清晰,而且能够很好的保护患者的残余听力,当今主流的数字式助听器基本都是采用一种叫WDRC的宽动态压缩放大线路,这种线路可以提高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动态范围,保证助听器可以适合各种声学环境,它的放大原理是:小声放大倍数大,对大声放大倍数小,把有用的信号压缩到听障患者变窄的动态范围内。由于听力损失曲线的多样性,单通道压缩的助听器很难准确的匹配患者各频率点听力损失,多通道压缩比单通道压缩更具有针对性。误区3:选择大品牌多通道的价钱高的助听器是不是就能和正常人一样?顾名思义助听器就是一种听力辅助装置,不管它有多么好的功能也不可能代替人的一对好耳朵。因为它毕竟是一台机器,往往听力损失者花了大价钱,最后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理想效果都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和做假牙一样是一样的道理。多通道的助听器理论上讲比单通道的助听器效果要好,现在多通道的助听器已经是各个厂家和验配中心主要宣传的方式。对于通道的定义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释。多的有十几个或几十个通道,有的品牌十几通道的助听器干脆只有几个通道可调节,形同虚设!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助听器都不是很了解。在选择品牌时尽量选择专业品牌,尤其是在给孩子配助听器的时候,一定选择专业听力产品。误区4:双耳均有听力损失只戴一个助听器有70%单耳配戴了助听器的患者后期效果都不满意,尤其是在环境噪音比较大,或人多嘈杂的环境。他们经常抱怨我戴了助听器怎么还是:“听不清人家在说什么?”单耳配戴助听器的患者往往有这种现象存在,往往就把责任推到了助听器身上,说助听器不好之类的。很多专家和实验证明双耳配戴助听器可以明显的提高言语识别率,提高信噪比,比单耳更有方向感。可以增加声音的立体感,使声音清晰而饱满。展开全部一 生活中验配助听器我们会遇到选择哪个好呢?1 助听器真的越贵越好吗?不,助听器并非越贵越好,助听器以合适为好2 应该买大助听器,还是小的助听器呢?选择越小越隐形的助听器是合适吗?其实不是,如果一味追求外观小,就可能达不到效果,满足不了自身要求,因为如果从功率选择和功能上来说,功率可选择的范围较窄,功能上较同档次的耳背机等会少些,因为为了做外观,无法安装蓝牙模块无法安装双麦克。。。。。3助听器是压缩比率越高越好?不是,从本质上讲,压缩技术是选择性声音放大方法。压缩比小,输入声音越大,压缩比不是越高越好,由于不同的人对声音要求不同,所以要按个人听力损失程度与听力图形特点来选择4助听器是声音增益越大越好吗?不是,声音增益如果太大,会导致声音过度放大,在比较噪音大的环境里,放大噪音5助听器我只验配一个就好?根据情况而定,如果双耳听力下降,最好双耳验配,注意儿童听力损失务必双耳选配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自从入驻了知乎,我收到了不下几十例关于助听器的咨询,发现大家对于助听器的认知和了解还是相对片面的,来咨询的群众当中除了患者之外,更多的都是患者家长以及还未佩戴助听器的观望人士。我根据多年的助听器佩戴经验和试听感受,整理了以下几列比较常见的误区:助听器是用来放大声音的言简意赅地说,助听器确实是为听障患者起到了增强声音响度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是它唯一的功效,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在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它对声音的放大程度,更要着重试听每一款助听器它对声音细节的还原程度。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的验配方式都会对声音的细节还原有所影响。除了声音的处理能力,还有临场分辨环境的降噪能力。打个比方,一款相对大众的平价助听器往往采用“一刀切”的音源放大,在提高言语交流的响度同时,它把周围环境的嘈杂声,人们的呼吸声,机械的轰鸣声,全部都放大了。这时候你所听到的音源可能是: 20%交流声+80%环境声。如果是相对高端的数字信号助听器,它在放大声音的同时,能够自动辨别出不必要的环境嘈杂声,这时候你可能听到的是: 50%交流声+50%环境声 (利用性能强行压低环境噪音)所以,一款高尖端的助听器,它不光能“放大”声音, 它也能“缩小”声音"放大”你想听的声音,“缩小”你不想听的声音带上助听器就能听见所有声音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无论价格再高,性能再好。按照现有的科技水平目前还没有能够100%接收所有音源的助听器出现。目前各大助听器品牌的专攻区域主要为:言语辨识力,临场辨别力。这是我多年试听,试戴总结出的经验,无论是唯听,锋力,奥迪康还是瑞声达,各大品牌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临场环境的辨识力和言语放大的清晰度。正常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 20 - 20000HZ, 但是助听器的可听频率, 呵呵呵。。。。 OK fine 让我们跳过这段。以我现在佩戴的型号为例, 主要的优势在于言语辨识力,在正常的范围和距离内,我基本上能听清80-90%的交流,但是在这个范围内,我听不到空调出风口的呼呼声 (正常人可以听到), 我可能听不清隔壁谈话的内容 (正常人可以听清) 我听不到物体碰撞的声音 (正常人可以听到)。注意,所有的前提都是 “正常人可以听到/听清”这并非是助听器本身的缺陷,实际上可能是厂家有意为之,因为除了真正意义上你想听的交流声,其他的音源显得并不那么重要,这一点在高尖端的助听器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它这么处理为的是能让患者将更多的注意力专注在言语交流上。有时候你听到的声音,并非就是现实中发出的那样,比如铃铛声,在正常人听来它是清脆的,但是经过助听器的处理放大,它可能就显得不那么“清脆”,甚至完全听不见助听器只能去听力机构验配这句话成立,但是不全对,事实上在国内这句话是站得住脚的,由于国内市场的发展相对落后,配件渠道的建设不完善,患者别无选择只能通过听力机构选配。这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经济能力和执行力。助听器本身主要还是作为一种数码商品在市场流通,在国外是和眼镜,感冒药一样十分普遍的存在,在西方你甚至可以在沃尔玛和亚马逊买到助听器 (但是不建议),这主要得益于西方国家的供应链和售后体系十分完善。如果条件允许完全可以出国验配采购助听器, 本人亲测,国外采购的助听器是完全可以在国内进行验配调音和部分维修保养的,前提是国内也有相应的上市型号。PS :
验配师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验配师不是很重要,是非常重要 !! 非常重要!! 非常重要!!一名合格的听力验配师在整个助听器验配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助听器的调节是相对复杂的,以我个人在海外的验配经历,每一次为助听器调音都要通过不断地试错和沟通,时间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最终才能调节到相对满意的效果。国内在这一环节不甚理想,他们总是反复地让我“多适应适应”“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只能调这么多了”。最后佩戴的感受总是差一截,有对比才有差距,一名合格的验配师甚至比一台高昂的助听器更加可遇不可求。在调音这个环节上,要100%相信自己的听觉感受,对验配师不能妥协,更要毫无保留提出自己的意见,争取达到最好的验配效果。暂时先说这么多,今后我也将结合自己的自身经历多多更文,如果我的回答有帮到你们,记得关注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听器对于完全听不到的人管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