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号和9月28号化疗好还是不化疗好,下个疗程是多少号?

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朋友都会问到化疗需要多长时间?间隔期是多少?可不可以推迟几天去做下一次化疗?甚至有人以“化疗对身体影响太大”为由自行决定在家“调理”一两个月之后再去做下一次化疗。这样做是否合适?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化疗周期怎么算?化疗周期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以及根据肿瘤倍增的时间来制订的,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1天算起,到 第21 天或第 28 天,即 3~4 周称为一个周期。图片来源:摄图网在一个周期中,不是每天都用化疗药,通常是第 1~2 周用药,第 3~4周休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身体通过短时间的休息调整,恢复或重建机体免疫功能,使得各脏器功能得到充分调理。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在这期间摄入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或营养品。但有的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时间较迟,恢复较慢,所以个别方案需要 6 周算一个周期。为什么周期一般定为21天?目前的化疗周期多数设定为 21 天( 3 周),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根据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持续时间、人体恢复时间及肿瘤倍增时间而设定的。图片来源:摄图网通常情况下,第1周一般会用于化疗给药;第2周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会达到顶点,也是最需要我们严密监测的时间段;第3周人体开始对化疗的损伤进行修复和补充。而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化疗后 1~3 周,约持续 2~4 周逐渐恢复,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所以在化疗后可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骨髓抑制。发现了骨髓抑制后,为了能按时进行下一次化疗,临床上会为病人打升白针、口服升白药,或者通过食补,为下一次化疗做准备。两个周期之间为什么要停一段时间?化疗期间重复或相继使用化疗药物,一般都需要一定的间歇期。在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细胞常常比正常血细胞,如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更快,因此,治疗期间常常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通过一定的休息时间可以让正常细胞得到恢复,让身体的正常组织或器官能够耐受,增加疗效。图片来源:摄图网间歇期的长短,应该以“药物毒性作用基本消失,机体正常功能基本得到恢复,而被杀伤的肿瘤细胞尚未得到修复”,这样一个时间为最佳时间。恶性肿瘤体积增长速度的快慢,化疗药物应用的时机,间歇长短对疗效都有明显影响。因此,一般对于增长过快的恶性肿瘤细胞,连续用药1~2周是一个疗程,间隔2~3周后再给予第二个疗程。淋巴瘤化疗一般间隔14~28天,即2~4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根据个体体质、化疗效果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迟化疗时间会出现什么情况?任何一种化疗药物,或者几种化疗药物的组合,在每一个疗程中只能消灭固定比例的肿瘤细胞。非常通俗的打个比方就是:假设化疗每次能够消灭50%的肿瘤细胞,下一次它还是只能消灭50%的肿瘤细胞,尽管肿瘤负荷已经因为前一次的化疗而大大下降了。那么,在理想状态下,第一个疗程后,肿瘤细胞还剩下50%,第二个疗程后,还剩下25%,第三个疗程后12.5%,第四个,第五个,到最后,剩下的一点肿瘤细胞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清除。图片来源:摄图网但是,我们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里,肿瘤细胞在经过化疗药物摧残后,缓过劲来还是会继续增殖,也就是说一边打一边长,每一次化疗其实是在和时间赛跑,是在和顽固的肿瘤细胞赛跑,你如果在中途无缘无故的停下来休息,就有可能输掉这场比赛,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只晚几天行不行?有多种原因会造成化疗的推迟,白细胞没有恢复,出现感染,没有床位等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化疗周期是根据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持续时间、人体恢复时间及肿瘤倍增时间而设定的。建议定期做身体检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化疗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多和主治医生交流确定化疗方案。化疗间隔期的长短关键还是看化疗效果。如何评估化疗效果呢?有时由于副作用等情况,医生要修改你的化疗计划,要听从医生的安排你下次化疗的时间。在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正确评价药物的有效性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图片来源:摄图网化疗前后都会反复做血液学检查和CT等评价化疗疗效,医生运用肿瘤完全缓解(CR)、肿瘤部分缓解(PR)、肿瘤稳定(SD)、肿瘤进展(PD)这类的医学用语来总结这段时间的治疗效果。对于大多数药物治疗不敏感的肿瘤或晚期肿瘤患者,一味的强调理论上的CR、PR是不切实际的。治疗肿瘤时不但看肿瘤大小的变化,更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期的长短。很多晚期肿瘤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长期“带肿瘤生存”,这样的治疗疗效和实际意义不亚于CR、PR的结果。化疗间歇期的注意事项第一,患者应当仔细阅读出院小结出院小结会提醒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注明下次化疗的日期等。有的患者将出院小结随意丢弃,或者用作报销等用途,不留底稿,这都是不正确的。第二,按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就诊就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到化疗所在的医院、科室就诊,因为这是对患者病情最了解的地方;另一种情况:如果居住地离化疗所在的医院比较远,则可固定选择附近的一家医院就诊,最好到肿瘤科就诊,并相对固定一个复诊的地点,最好能固定一个医生。复查时,一定要带上出院小结,上面有患者的病史、简要诊疗经过,可便于医生参考。化疗间歇期的复查,最重要的是血常规、生化检查,都需要抽血。血液指标的异常,患者本身常常没有感觉,只能通过血液化验来发现,因此,患者务必按期抽血。第三,如果出现身体状况的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例如发热、拉肚子、呕吐等。晚间和周末可到医院急诊就诊,以免耽误病情。第四,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往往较差此时,要注意避免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大量的家务活、避免在外就餐、避免长途旅行。应以休息为主,适当运动,规律生活。
问题描述:小姐姐,一个疗程的化疗要打几天啊?我要开学啦。(女,19岁)
分析及建议:
一般一周左右,这个反应很快就会过去的,别太担心,恶心不,最好能休养一周再去学校,可以请假一周,可别学妇产,妇产挺累的,神内挺好,可以可以,如果自己五官也精致的话,就更好了,可以回上海打疫苗,可以隔一段时间再打,别着急,也要多注意身体,主要你现在身体吃不消,其实要是活蹦乱跳的,网课倒是也省事,不过现在基本稳定了,不然都耽误自己,傻妞,中度贫血了,可以吃点铁剂,力蜚能,早点睡哇,不要熬夜,一般化疗需要静点止吐的,少看点动漫,多注意休息。
查看更多

2023-04-16 14:08
来源:
太阳生活圈发布于:山西省
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朋友都会问到:
化疗需要多长时间?间隔期是多少?可不可以推迟几天去做下一次化疗?……
甚至有人以「化疗对身体影响太大」为由,自行决定在家「调理」一两个月之后再去做下一次化疗。这样做,合适吗?
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 化疗周期怎么算?
2. 为什么一个周期是 21 天?
3. 两个周期之间,为什么要挺一段时间?
4. 推迟化疗会造成什么影响?
5. 如何评估化疗有没有效果?
6. 化疗间歇期的注意事项。
一、化疗周期怎么算?
化疗周期是根据药物半衰期以及肿瘤倍增时间来制订的,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 1 天算起,到 第 21 天或第 28 天,即 3~4 周称为一个周期。
在一个周期中,不是每天都用化疗药,通常是第 1~2 周用药,第 3~4 周休息。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身体通过短时间的休息调整,恢复或重建机体免疫功能,使得各脏器功能得到充分调理。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在这期间摄入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或营养品。
但有的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时间较迟,恢复较慢,因此,个别方案需要 6 周算一个周期。
二、为什么一个周期是 21 天?
目前,化疗周期多数设定为 21 天(3周),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根据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持续时间、人体恢复时间及肿瘤倍增时间而设定的。
通常情况下:
第1周 一般会用于化疗给药;
第2周 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会达到顶点,也是最需要我们严密监测的时间段;
第3周 人体开始对化疗的损伤进行修复和补充。
而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化疗后 1~3 周,约持续 2~4 周逐渐恢复,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所以在化疗后,可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骨髓抑制。
发现了骨髓抑制后,为了能按时进行下一次化疗,临床上会为病人打升白针、口服升白药,或者通过食补,为下一次化疗做准备。
三、两个周期间,为何要暂停?
化疗期间,重复或相继使用化疗药物,一般都需要一定的间歇期。
在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细胞常常比正常血细胞(如白细胞、血小板、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更快,因此,治疗期间常常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过一定的休息时间,可以让正常细胞得到恢复,让身体的正常组织或器官能够耐受,增加疗效。
间歇期的长短,应该以「药物毒性作用基本消失,机体正常功能基本得到恢复,而被杀伤的肿瘤细胞尚未得到修复」,这样一个时间为最佳时间。
恶性肿瘤体积增长速度的快慢,化疗药物应用的时机,间歇长短对疗效都有明显影响。
因此,一般对于增长过快的恶性肿瘤细胞,连续用药 1~2 周是一个疗程,间隔 2~3 周后再给予第二个疗程。
淋巴瘤化疗一般间隔 14~28 天,即 2~4 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根据个体体质、化疗效果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推迟化疗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任何一种化疗药物,或者几种化疗药物的组合,在每一个疗程中只能消灭固定比例的肿瘤细胞。
非常通俗的打个比方就是:假设化疗每次能够消灭 50% 的肿瘤细胞,下一次它还是只能消灭 50% 的肿瘤细胞,尽管肿瘤负荷已经因为前一次的化疗而大大下降了。
那么,在理想状态下,第一个疗程后,肿瘤细胞还剩下 50%,第二个疗程后,还剩下 25%,第三个疗程后 12.5%,第四个,第五个,到最后,剩下的一点肿瘤细胞,要靠自身免疫系统去清除。
但是,我们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里,肿瘤细胞在经过化疗药物摧残后,缓过劲来还是会继续增殖。
也就是说,其实肿瘤细胞是「一边被打,一边在长」,每一次化疗其实是在和时间赛跑,是在和顽固的肿瘤细胞赛跑。
如果在中途无缘无故停下来休息,将会大大降低打赢这场仗的几率,除非特殊情况,建议尽量坚持!
那么,只晚几天行不行?
生活中,的确可能有多种原因会造成化疗的推迟,如疫情影响、白细胞没有恢复、出现感染、没有床位等。
建议定期做身体检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化疗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多和主治医生交流确定化疗方案。
化疗间隔期的长短,关键还是看化疗效果。
五、如何评估化疗有没有效果?
有时由于副作用等情况,医生要修改你的化疗计划。在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正确评价药物的有效性,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化疗前后都会反复做血液学、CT 等检查,来评价化疗疗效。
医生运用 肿瘤完全缓解(CR)、肿瘤部分缓解(PR)、肿瘤稳定(SD)、肿瘤进展(PD)这类的医学用语来总结这段时间的治疗效果。
对于大多数药物治疗不敏感的肿瘤或晚期肿瘤患者,一味的强调理论上的肿瘤完全缓解(CR)、肿瘤部分缓解(PR)是不切实际的。
治疗肿瘤时,不但要看肿瘤大小的变化,更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期的长短。
很多晚期肿瘤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长期「带肿瘤生存」,这样的治疗疗效和实际意义,不亚于肿瘤完全缓解(CR)、肿瘤部分缓解(PR)的结果。
六、化疗间歇期的注意事项
1. 患者应当仔细阅读出院小结
出院小结会提醒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注明下次化疗的日期等。有的患者将出院小结随意丢弃,或者用作报销等用途,不留底稿,这都是不正确的。
2. 按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就诊
就诊有两种模式:
复查时,一定要带上出院小结,上面有患者的病史、简要诊疗经过,可便于医生参考。
化疗间歇期的复查,最重要的是血常规、生化检查,都需要抽血。血液指标的异常,患者本身常常没有感觉,只能通过血液化验来发现,因此,患者务必按期抽血。
3. 如果出现身体状况的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例如发热、拉肚子、呕吐等。晚间和周末可到医院急诊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4. 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往往较差
此时,要注意避免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大量的家务活、避免在外就餐、避免长途旅行。应以休息为主,适当运动,规律生活。
建议定期做身体检查,多和主治医生交流确定化疗方案。
我们要听从医生的安排,记住下次化疗的时间,坚持完成化疗,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来源:良医汇、若初健康等
加群: 各种专科护理微信群,赶紧加入
投稿: 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视频号: 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
关注 :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疗好还是不化疗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