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性震颤的表现:身体的小秘密,疾病的预警信号?

在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有手抖或者拿东西不稳的情况,医学上称之为“震颤”,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往往并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常见的病因包括: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引起手抖的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但需要注意的时不能通过饮酒治疗该疾病。帕金森病是另外一种常常引起震颤的疾病。该病的特点是安静时容易出现抖动,动作不灵活,肢体僵硬,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症状。“手抖”是我们口头上对身体某一部分或是全部抖动且不具有规律性的称呼,在医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是震颤。震颤在临床上有可分为多种情况,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回跳性震颤等等,出现这些震颤与身体出现某些疾病相关。但是有时候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手抖”可能不是疾病的表现,换句话说,它只是普通的生理反应。经常手抖的人要当心:或“暗示”5种病要来1. 生理性手抖这种情况的抖动,常常表现为抖动幅度小、速度快、无规律,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极度劳累、精神恐惧、紧张、激动等。一般的情况下,只要引起抖动的原因消失,那么手抖的情况也会随之消失。除了生理性的手抖,还存在病理性的手抖。2. 帕金森病震颤是帕金森病患者典型的症状,常常表现为静止时手出现震颤,而拿东西时则程度不那么明显。而且出现抖动的那只手,常常动作缓慢、不灵活,并且可能随着疾病发展,由一只手抖变为两只手抖。有些帕金森病人还会出现肩颈酸痛的症状。另外,患帕金森病后,人会变得弯腰驼背,走路姿势蹒跚,从而容易摔倒。而老年人常常都患有骨质疏松,摔倒后极易造成骨折。3. 甲亢患上甲亢的人除了会出现焦虑、紧张、食欲增加、体重减轻等情况,也会有手抖的表现。所以出现手抖不排除患上甲亢的可能性。4. 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引起手抖的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但需要注意的时不能通过饮酒治疗该疾病。发布于 2020-06-05 13:24
1、运动障碍性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movement disorders),运动障碍性疾病,是一组以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 亦称锥体外系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运动障碍病的特点,通常与基底节或多巴胺神经递质传导功能紊乱有关 临床上导致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而非运动能力本身;故肌力、感觉和小脑一般不受影响;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 所致的异常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所致的运动贫乏两大类; 所有不自主运动受病人精神状态影响,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运动障碍性疾病,帕 金 森 病(Parkinson Di2、sease),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的概念,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 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肌强直 姿势步态异常 由Parkinson1817年 首先描述。,Monograph by James Parkinson 1817,运动障碍性疾病,我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早已对震颤麻的症状有所描述。 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曾报道一例震颤麻痹患者。,运动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发病率 全世界:5-24/ 105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患病率 全世界:3、57-371/105 未诊断率:35%-42% 北京、上海和西安调查:65岁2.1%,约40-70%未诊断 发病年龄 平均 62.4 岁 30岁前少见; 40岁前 4-10%,运动障碍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迄今未明-原发性PD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PD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 约10%的PD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显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运动障碍性疾病,2.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某些工农业毒素可能是PD病因之一,运动障碍性疾病,3.年龄老化 黑质DA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活力、纹状体DA递质随年龄增长逐年减少。 但老年人发病者仅是少数4、,因此,只是PD发病的促发因素。,运动障碍性疾病,病理,主要病理改变之一: 是含色素的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 出现症状时DA能神经元常丢失50%以上,症状明显时神经元丢失严重,残留者变性,黑色素减少,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之二: 残留的神经细胞质内出现特征性嗜酸性包涵体-Lewy小体,运动障碍性疾病,病理生理基础,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 与之相拮抗的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亢进 该生化异常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运动障碍性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他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大脑特定部位DA缺乏可导致PD,并推动了该病治疗药物的研制。 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瑞典5、人Arvid Carlsson,因发现DA的信号转导功能及其在控制运动中的作用,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性疾病,一般特点,多在50岁后发病,偶有20多岁发病者 起病隐袭,缓慢进展 症状常始于一侧上肢,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再波及对侧肢体 男性稍多于女性,运动障碍性疾病,1.静止性震颤,拇指与食指“搓丸样”(pill-rolling)动作 安静时出现,随意运动减轻或停止 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运动障碍性疾病,静止性震颤,运动障碍性疾病,常为首发症状(60%-70%),一侧上肢远端(手指)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下颌、唇、舌及头部最后受累 令患者一侧做“握拳松拳”动作,可使另一6、侧震颤更明显,有助于早期发现轻微震颤 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运动障碍性疾病,2.肌强直,肌强直表现屈肌与伸肌同时受累,被动运动关节阻力始终增高,似弯曲软铅管“铅管样强直”,运动障碍性疾病,2.肌强直,若伴震颤,检查感觉在均匀阻力有断续停顿,似转动齿轮(齿轮样强直),是肌强直与静止性震颤叠加所致,运动障碍性疾病,铅管样强直,运动障碍性疾病,齿轮样强直,运动障碍性疾病,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手指精细动作(扣纽、系鞋带等)困难,僵硬。,运动障碍性疾病,晚期因肌张力增高、姿势反射障碍,使起床、翻身、步行、变换方向等运动迟缓;表情肌活动少,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面具脸(mas7、ked face),流涎,运动障碍性疾病,小写症(micrographia),运动障碍性疾病,做序列性动作困难,不能同时做多个动作 随意动作减少,始动困难,运动障碍性疾病,4.姿势步态异常,指平衡功能减退、姿势反射消失引起的姿势步态不稳,易跌跤。这一症状是病情发展的标志。,运动障碍性疾病,屈曲体姿,站-屈曲体姿 行-步态异常 转弯-平衡障碍 早期下肢拖曳;之后小步态、启动困难、行走时上肢摆动消失,运动障碍性疾病,迈步后,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慌张步态,运动障碍性疾病,5.其他症状 自主神经障碍:便秘、出汗异常; 流涎; 抑郁、睡眠障碍; 1530可发生痴呆,运动障碍性疾病,辅助8、检查,血、CSF、CT、MRI无异常 PET或SPECT可发现PD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功能显著降低 基因检测,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1. 存在下列至少2个主征: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齿轮样肌强直 姿势步态障碍 但至少包括前2项其中之一,运动障碍性疾病,2. 症状不对称,左旋多巴治疗有效 3. 随访证明符合Parkinson病,运动障碍性疾病,鉴别诊断,1.帕金森综合征: 有明确病因可寻,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病毒感染、金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运动障碍性疾病,- 2. 特发性震颤,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 发病年龄早 饮酒或服心得安后震颤显著减轻 无肌强直和运动迟缓 1/3患者9、有家族史,运动障碍性疾病,PD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鉴别,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原则,1.综合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且主要的治疗手段。,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原则,目前现有的治疗手段均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 因此,治疗不能仅顾及眼前,而不考虑将来!,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原则,2.用药原则:药物治疗应小先剂量开始,缓慢递增,以小剂量获得尽可能好的疗效;用药个体化;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控制症状,并尽可能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同时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运动障碍性疾病,药物治疗,一.保护性治疗 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10、症状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林 维生素 原则上,一经诊断明确,应及早进行保护性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二.症状性治疗 早期用药时机:如未造成生理或心理影响,应鼓励患者坚持正常工作生活,可暂缓用药;如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应开始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原理:恢复纹状体DA与ACh递质系统平衡。包括抗胆碱能药、改善DA递质功能药物,药物治疗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需终生服药,运动障碍性疾病,1. 抗胆碱能药物,震颤明显、年龄较轻患者,震颤和强直有一定效果,运动迟缓疗效较差。 常用:安坦(苯海索) 12mg,3次/d口服,运动障碍性疾病,1. 抗胆碱能药物,副作用:口干、视物模糊、便秘11、和排尿困难,严重者幻觉、妄想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运动障碍性疾病,2. 左旋多巴制剂,机制:补充外源性多巴胺前体(替代) 至今仍是治疗本病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 左旋多巴 + 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症状药物-“金标准”,运动障碍性疾病,作用:对各期病人均有效,对运动迟缓和肌强直疗效好,对震颤亦有效 药物: 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芭 (Madopar) HBS控释剂,运动障碍性疾病,副作用: 消化道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 幻觉、焦虑、错乱 剂未现象、开-关现象和异动症等并发症,运动障碍性疾病,3.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 直接作用于纹状体上多巴胺受体 目前大多推荐为首选药物,能12、减少或推迟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吡贝地尔缓释片: 从50mg/d口服开始,每周增加50mg。,运动障碍性疾病,左旋多巴与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药效,并发症 (运动症状波动),病程,5-10年,剂未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认知功能障碍,(Wearing-off),(On-off),运动障碍性疾病,三.运动并发症的治疗 1.症状波动 有两种形式 疗效减退或剂末恶化 指每次用药的有效时间缩短,症状随血药浓度发生规律性的波动。 处理:增加服药次数或服药量;改用缓释剂;增加其他辅助药物,运动障碍性疾病,“开-关”现象 指症状在突然缓解和加重之间波动,多见于病情严重者。 处理困难,可试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运动障碍性疾病,2.异动症(运动障碍)的治疗 表现为不自主的舞蹈样、肌张力障碍样动作,累及头面部、四肢和躯干 剂峰异动症 减少单次药量 双向异动症 增加剂量或服药次数 肌张力障碍 调整剂型,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手抖” 这种现象在老年人身上最为常见,尤其是患有帕金森相关疾病的老人,因此,当老人突然出现“手抖”这种症状,就会很容易和帕金森病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引起手抖的原因很多,帕金森病只是其中一种,如果发现自己出现手抖的情况,不要过度紧张,鉴别诊断是关键,并应及时去有能力诊治的医院进行诊治。手抖又叫震颤,其常见临床类型主要有四种刘伟钦副主任医师解析到,在医学术语中手抖(肢体的抖动)被称为“震颤”。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在不同情况下出现震颤的症状,过度紧张、焦虑、劳累,特殊姿势及某些疾病都会引起震颤,但临床上常见震颤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I、生理性震颤可见于某些强化状态下,如焦虑、紧张和过度劳累等情况,一般为每分钟抖8-12次(8-12HZ),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且当相关情绪得到缓解后,其震颤症状也会随之消失。II、病理性震颤是指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出现的震颤,如原发性震颤、甲亢、小脑性疾病和帕金森病等相关疾病都会引起震颤的,但每一种疾病表现出来的震颤症状都略有差异,需进行鉴别诊断。III、姿势性震颤指肢体在抵抗地心重力的姿势时出现的震颤,如抬手、站立、做习惯性动作,或在夹菜、写字、拉琴等情况下出现的震颤,但一般放松情绪和主动控制的情况下,相关震颤可消失。IV、静止性震颤肢体在完全放松、不受地心重力影响下出现的震颤,往往不能被自我意志控制。人群中约有15%的人会存在震颤的情况,但其中帕金森病人只占相当小一部分。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震颤有哪些区别?震颤是帕金森病最重要、最典型的症状,但是震颤不光见于帕金森病,也见于其他疾病,包括: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硬化、小脑疾病、长期酗酒、服用某些药物等,其中特发性震颤是引起震颤的常见原因,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以中老年人居多,其原因还不清楚,一半患者其直系亲属中有类似震颤,提示可能与遗传有关。那么,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震颤有哪些区别呢?帕金森病的震颤大多数从一个手或脚开始,尤其手的震颤最常见,多数静止性震颤,即放松、静止不动时震颤,活动、用力时消失。手的震颤典型地表现为“搓药丸样”或“数钞票样震颤”,走路时容易发现。早期一般无头、下颌、嘴唇、舌头的震颤。除了震颤之外,患者常有肢体僵硬、动作不灵活等症状,医生检查也可发现肌张力增高等。特发性震颤大多表现为姿势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即肢体处于某种姿态或者活动时震颤,最常见于持物时,比如拿筷子夹菜、倒水、写字,而静止不动时震颤较轻。特发性震颤大多数两个手同时发病,早期就可有头部震颤,不会有肢体僵硬,活动不灵等症状。绝大多数特发性震颤进展很慢,很多年都没有加重。震颤的类型有很多,并不是说手抖一定就是帕金森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震颤的类型、频率、幅度等一系列症状,进行综合评估、鉴别诊断,最终确定是哪种疾病引起的震颤。帕金森病确诊,还需要做哪些检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常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 60 岁左右。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病程,该疾病以震颤、强直、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姿势保持与平衡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且四项明显症状中至少有两项或以上的症状,才有可能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但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除了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外,其他相关的检查有利于帕金森病的鉴别与排除,如血液检查、CT、MRI 检查,肌电图检查等。诊断帕金森病,可做的检查有:1、血液检查该项检查主要是看看患者血糖高不高、血脂高不高、肝功能有没有异常,排除血液指标异常所导致的继发性帕金森病。2、MRI 或 CT 检查其影像检查的目的是排除患者因脑肿瘤、脑梗塞、脑出血、脑变性所导致的继发性或症状性的帕金森病,利于鉴别诊断。3、肌电图检查此检查主要是看患者帕金森抖动的震颤电位,是不是经典的静止性震颤肌电图电位,以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会随着时间不断进展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思维能力和情绪,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一旦患者确诊为帕金森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如果能及早、规范的治疗,不仅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还可能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重要。除药物治疗外,帕金森病还有其他好的治疗方法吗?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早期主要以药物治疗,但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疗,病情将会加重并难以控制。一般来讲,药物治疗的“蜜月期”为5年左右,此后便出现疗效减退、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等并发症。那么,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进展,也有药物副作用、运动并发症发生,病情重而复杂,单靠药物治疗很难奏效,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即脑起搏器 (DBS) 手术,术后在配合药物、康复运动和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否则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跌倒、卧床不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会危急患者生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止性震颤的表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