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附片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熟地黄 牡丹皮 淫羊藿 肉苁蓉 菟丝子 川穹 桂枝 山萸肉 泽泻 巴戟天 蛇床子 杜仲?

山茱萸,酸、涩,微温。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小编整理出含有山茱萸的处方共95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841~900共60个。处方1、加减补中益气汤处方党参3钱,白术1钱,黄耆2钱(蜜炙),炙甘草1钱,当归身2钱(微炒),升麻5分(蜜炙),熟地3钱,乌梅肉3个(去壳),山萸肉2钱(炒)。功能主治疝气,小腹胀痛牵连睾丸。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枚为引。摘录《医门八法》卷三处方2、九子还阳丹处方熟地16两,白芍6两,黄连4两,甘草8两,泽泻6两,杜仲炭8两,川贝4两,苁蓉(炙)6两,牡蛎(煅)8两,玉竹6两,砂仁4两,五味子(炙)4两,山萸肉(炙)8两,茯苓6两,黄耆(炙)6两,菟丝子6两,知母6两,檀香8两,远志(炙)6两,当归(酒炙)8两,人参(去芦)4两,枣仁(炒)6两,牛膝6两,丹皮6两,龙骨(煅)6两,丹参6两,芡实(炒)6两,枸杞子4两,乳香(炙)8两,山药8两,麦冬4两,木香1两,鳖甲(炙)6两,续断6两,肉桂(去粗皮)4两。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炼蜜为丸,重2钱2分,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补肾固精,散寒止痛。主身体衰弱,梦遗滑精,偏坠疝气,腰酸腿软。用法用量每服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处方3、归沫汤处方熟地2两,山萸肉1两,玄参1两,天冬3钱,女贞子3钱,生地3钱,百合3钱,款冬花1钱。功能主治肾热火沸,吐痰纯是白沫,咳嗽不己,日轻夜重。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处方4、化蛾丹处方熟地1两,山萸肉1两,附子1钱,车前子2钱,麦冬1两,北五味2钱。功能主治补阴虚,引火归源。主阴蛾。乃肾水亏乏,火不能藏于下,乃飞越于上,而喉中关狭,火不得直泄,乃结成蛾,似蛾而非蛾也,早晨痛轻,下午痛重,至黄昏而痛更甚,汤热则怏,得凉则加,其症之重者,滴水不能下喉。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大补肾水,不治蛾之痛。壮水则火息,引火则痛消。摘录《石室秘录》卷六处方5、六味去丹皮加黄柏知母汤处方生地8钱,泽泻3钱,茯苓3钱,淮山药2钱,山萸肉8分,川柏1钱5分,炒知母1钱5分。功能主治妊妇因血燥火旺致大便不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方简义》卷五处方6、治消滋坎饮加减处方生地5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玉竹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寸麦冬15克,天花分15克,制首乌15克,地骨皮30克,乌梅肉10克,缩砂仁5克(研末分冲),生甘草15克。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止渴。主阴虚阳亢,津涸热淫。(糖尿病)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靳文清方处方7、制糖汤处方生地30克,黄芪30克,菟丝子30克,党参3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山萸肉12克,玄参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当归9克。功能主治益气滋阴。主气虚阴亏。(糖尿病)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赵锡武方处方8、回生丹处方生黄耆2两,白术5钱,青皮3钱(醋炒),木瓜3钱,全当归1两5钱(酒洗),川芎8钱,香附(醋炒)8钱,地榆(炒)5钱,蒲黄5钱,赤茯苓8钱,桃仁(炒,研)8钱,大熟地1两5钱,怀牛膝5钱(盐汤炒),山萸肉5钱,京三棱(酒炒)3钱,五灵脂(醋炒)5钱,甘草5钱,荆齐穗5钱,新会橘皮5钱,白芍5钱,乌药1两,乳香(煅)1钱,没药(煅)1钱,广木香1钱,白僵蚕1两,蝉蜕5钱,广姜黄3钱,红曲8钱。制法上为细末,用大黄膏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大黄膏法:用苏木3两,河水5碗,煎至3碗,去滓;红花3两,炒黄色,用无灰酒2斤,煮10数滚,去滓;小黑豆1升,煮留汁3碗,黑豆晒干研末,俱听用;生大黄1斤,为末。用米醋8碗,熬成膏,次下苏木汤,红花酒、黑豆汁搅匀,又熬成膏,贮于盆。将锅焦焙干为末,同黑豆末、前药末合丸。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诸疾,污秽未净,及实邪胀痛,瘀血冲逆,及羊毛温毒症。用法用量治羊毛温邪,新产后,用秋石4分,泡汤和丸温服;治产后伏毒,面青忽红,唇干舌赤,鼻中流血,烦热头痛,遍身影点成斑,用丹3粒,加黄蜜1匙,黄酒1钟,童便1钟,调匀温服;治妊妇因患温症,子死腹中,务须审脉辨证,察舌有无青黑,方用川芎1钱,当归2钱,煎汤去滓,加童便1杯,黄酒3钱,黄蜜3钱,玄明粉1钱.化丹3粒,服之即下;治产后败血停滞,并毒火扰乱,如见鬼神,语言颠倒,用灯草1团,黄连3分,水煎去滓,加秋石3分,化丹2粒温服;治产后温毒扰乱,败血腹痛,周身浮肿,或四肢浮肿,食方气喘,皮肤俱见赤色,用桑皮1钱,水煎去滓,加童便1钟,黄蜜3钱,化丹3粒温服;催生遇难产之际,用丹1粒,研碎贮碗,加葱白3枚,黄酒1茶钟,重汤蒸热,去葱服之,立刻就生;产时横逆难生,并胞衣不下,用丹1粒,开水和,加黄蜜1匙,童便1杯,黄酒1杯温服;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用丹1粒,开水和,加沙糖1匙温服;产后头痛、身热、有汗,用开水化丹1粒服之;产后眼昏腰痛,身似角弓,用川芎5分,全当归1钱,白薇1钱,生黄耆1钱,荆芥8分,水煎,去滓,化丹2粒服之;产后血晕,头旋眼黑,语言错乱,用白芍1钱,菊花5分,水煎,去滓,化丹1粒,加童便1杯服之;产后胸闷,口干烦渴不宁,因停滞饮食,用炒山楂1钱煎汤,化丹1粒服之;产后寒热如疟,用汗水化丹1粒,加黄酒1杯温服;产后忽寒忽热,咳喘,心烦惊悸、口渴,用生黄耆、全当归各1钱,荆芥、川芎各3分,水煎,去滓,化丹1粒服之;产后二便不通,用枳壳5分煎汤,化丹1粒,加黄蜜1大匙服之;产后失音,用甘菊5分、桔梗8分、诃子4分煎汤,化丹1粒服之;产后无乳,用丹1粒,加天花粉。归身、炒三甲各3分,研细末,入黄酒开水化服;妇人经水不调,用葱白2枚,泡汤化丹2粒服之。摘录《羊毛瘟证论》处方9、加减左归饮处方大熟地4钱,龟板胶1钱半,山萸肉1钱半,云茯苓2钱,菟丝子3钱,鹿角胶1钱半,怀山药2钱。功能主治真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腿腰酸痛。摘录《马培之医案》处方10、资生通脉汤处方白术(炒)9克 生怀山药30克 生鸡内金6克(黄色的)龙眼肉18克 山萸肉(去净核)12克 枸杞子12克 玄参9克 生杭芍9克 桃仁6克 红花4.5克 甘草6克功能主治补心脾,益肝肾,通经脉,治室女月闭血枯,饮食减少,灼热咳嗽。用法用量水煎服。灼热不退者,加生地黄18克或至30克,咳嗽者,加川贝母9克,御米壳6克(嗽止去之);泄泻者,去玄参,加熟地黄30克,云苓片6克,或更酌将白术加重;服后仍泻不止者,可于服药之外,用生怀山药细末煮粥,掺入捻碎热鸡子黄数枚,用作点心,日服二次,泻止后停服;大便干燥者,加当归、阿胶各数克;小便不利者,加生车前子9克(袋装),地肤子6克,或将芍药(善治阴虚小便不利)加重;肝气郁者,加生麦芽9克、川芎、莪术各3克;汗多者,将萸肉改用18克,再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8克。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处方11、养心汤处方朝鲜白参12克(另煎冲),山萸肉12克,瓜蒌12克,熟附片6克(先煎),薤白6克,红花6克,麦冬18克,当归18克,半夏9克,黄连3克,生川军9克(后下)。功能主治益气温阳,养阴活血。主气阴两虚,心阳不足,血瘀痰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张伯臾方处方12、加味八味安神丸处方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茯神15克,九节菖蒲12克,琥珀12克,炒枣仁30克,白人参12克,炙甘草9克,龙骨30克,当归12克,枸杞子15克,肉苁蓉12克。功能主治益精补肾,益气生血,养心安神。主阴亏阳浮,心肾不交。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2次,每次服1丸。摘录郑侨方处方13、熟地补阴汤处方熟地18克,山药2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黄柏12克,菊花12克,牡丹皮9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陈皮9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主肝肾亏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李振琼方处方14、滋水清肝饮处方熟地 当归身 白芍 枣仁 山萸肉 茯苓 山药 柴胡 山栀 丹皮 泽泻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清热疏肝。治阴虚肝郁,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弦或细软。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宗己任编》卷六处方15、蠲痹解凝汤处方黄芪20克,葛根20克,山萸肉10克,伸筋草10克,桂枝10克,姜黄10克,田三七5克,当归12克,防风12克,秦切15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补肾养肝,益气活血,祛风胜湿。主肝肾亏虚,外邪内侵,气虚血瘀。用法用量水煎加黄酒少许温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王西周方处方16、川楝汤处方川楝子(去核)6克,酒炒小茴香6克,酒炒破故纸6克,青盐6克,煨三棱6克,酒蒸山萸肉6克,煨莪术6克,通草6克,橘核6克,荔枝核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暖肝通络,软坚消肿。主肝气郁滞。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万病回春》卷五处方17、并提汤处方大熟地30克,巴戟30克(盐水浸),土炒白术30克,人参15克,生黄芪15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6克,柴胡1.5克。功能主治补肾气,兼补脾胃。主肾气(阳)不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处方18、顺经两安汤处方当归15克(酒洗)白芍15克(酒炒)大熟地15克(九蒸)山萸肉6克(蒸)人参9克 白术15克(土炒)麦冬15克(去心)黑芥穗6克 巴戟肉3克(盐水浸)升麻1.2克功能主治治经前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处方19、加减八味丸处方茯苓120克,山药120克,丹皮120克,泽泻(蒸)90克,五味子(炒)90克,肉桂18克,熟地(捣膏酒煮)240克,山萸肉150克。功能主治益肝肾,补气血,通经络。主肝肾阴虚。用法用量炼密为丸,每服6克,空心盐汤送下。摘录《外科正宗》处方20、加减地黄丸处方熟地180克,山萸肉120克,山药120克,鱼鳔胶(蛤粉炒成球)120克,芡实60克,丹皮60克,茯苓60克,莲须30克,生龙骨(研,水飞净)9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填精,清火固涩。主肾精虚损。用法用量每服9-12克,早晚2次,白开水送下。摘录《验方新编》卷六处方21、珍宝三生丹处方火麻仁 大黄 山萸肉 山药 菟丝子 枳壳(炒)槟榔 牛膝各90克 郁李仁 车前子 独活各105克制法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半肢瘫痪,痖疯。用法用量每服100丸,茶、酒任下。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处方22、固本养荣汤处方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白术 山药 人参 牡丹皮 山萸肉 黄耆各3克 甘草 肉桂 五味子各1.5克功能主治治多骨疽已成,脾胃虚弱,气血两虚,骨不吐出,或既出不能收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30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外科正宗》卷三处方23、小儿缩尿糖浆处方桑螵蛸10个 山萸肉 益智仁 菟丝子覆盆子各15克 红糖100克制法将上述各叶加水500克,煎2次,取汁400克,加红糖溶化装瓶。功能主治补肾涩精缩尿。适用于小儿遗尿;对成人遗精也有效。用法用量每服10克,每日3次。注意肝热型遗尿禁用。摘录《经验方》处方24、心梗救逆汤处方红参15克(另煎代茶饮),熟附片(先煎)15克,山萸肉18克,当归18克,全瓜蒌12克,薤白6克,红花6克,煅龙牡各30克,降香6克。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理气活血。主心阳不振,血行失畅,厥脱。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多次。摘录张伯臾方处方25、陆鹤消癜汤处方制商陆20克(先煎),仙鹤草30克,生地榆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山萸肉10克,丹参10克,黄芪15克,首乌15克,玄参15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止血生血。主气阴两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杨进方处方26、八君子汤处方当归4.5克,生地4.5克,香附4.5克,地榆4.5克,茯苓2.4克,泽泻2.4克,黄连2.4克,山萸肉2.4克,灯心30根。功能主治健脾燥湿。主气不摄血,脾虚兼湿痰。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陈素阉妇科补解》卷一处方27、调肝汤处方山药15克(炒)阿胶9克(白面炒)当归9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山萸肉9克(蒸熟)巴戟3克(盐水浸)甘草3克功能主治补益肾水,平调肝气。主妇人肾水不足,肝气不舒。行经后少腹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处方28、滋肾固冲汤处方生地15克,枸杞子9克,山萸肉9克,黄柏9克,血余炭9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侧伯叶30克,龟板12克,旱莲草12克,藕节炭12克。功能主治滋阴凉血,清热固冲。主肾阴不足,冲任血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妇产科学》处方29、引精止血汤处方人参15克 白术30克(土炒)茯苓9克(去皮)熟地30克(九蒸)山萸肉15克(蒸)黑姜3克 黄柏1.5克 芥穗9克 车前子9克(酒炒)功能主治治妇人交感血出。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处方30、升陷塞流汤处方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补骨脂10克,山萸肉15克,生苡仁12克,辛荑花6克,炙甘草4.5克。功能主治温肺补肾,散寒通窍。主肺脾肾气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安徽中医学院学报》处方31、填海川神丸处方党参60克 山萸肉120克 山药60克 五味子30克 茯苓60克 益智仁60克 破故纸60宽 大枣60克(去核)川芎60克 菊花60克制法上十味,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功能主治滋肾平肝,养心安神。治神经衰弱,失眠,倦怠,耳鸣,眩晕,证属心肾阴虚,肝阳上亢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每日二至三次,温开水送下。摘录《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引冉氏经验方处方32、清气养荣汤处方当归4.5克,生地4.5克,香附4.5克,地榆4.5克,茯苓2.4克,泽泻2.4克,黄连2.4克,山萸肉2.4克,灯心30根。功能主治清热利水,和营止带。主阴虚内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丹台玉案》卷五处方33、滋阴降火方处方南沙参15克,北沙参15元,元参15克,丹皮9克,石斛12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锦灯笼9克,花粉15克,黄芪9克,金莲花12克,马蔺子9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脾肾阴虚,虚火上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赵炳南方处方34、加减地黄丸处方熟地 山药 山萸肉 丹皮 五味子 百药煎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治上消,阴亏津伤,舌赤裂,咽如烧,大渴引饮,夜间更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处方35、解毒丹处方当归30克 赤豆卷(用赤小豆发出芽一分长,即晒干)90克 肉苁蓉(酒洗,去盐)90克 山萸肉30克 川牛膝(酒炒)30克 香附(酗制)30克 土茯苓30克 银花30克 银花叶30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利湿清热,化瘀解毒。治妇科肿瘤。用法用量每夜服一丸,嚼细,白开水送下。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处方36、补肝益气汤处方昆黄芪30克,党参20克,山萸肉20克,桑枝10克,桂枝10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功能主治温补肝肾,祛散风寒。主肝之精气虚衰,筋失温煦,复感风寒之邪,痹阻于肩。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程远文方处方37、白果汤处方砂仁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杜仲10克,熟地10克,续断10克,覆盆子10克,远志10克,党参10克,桑螵蛸10克,阿胶1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枚,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补肾固气养血。主肾气虚弱,固摄无权。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施今墨方处方38、鸡血藤汤处方鸡血藤30克,大熟地24克,杭芍18克,当归12克,枸杞子24克,山萸肉24克,炙黄芪30克,锁阳9克,马戟天12克,补骨脂12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填精补髓。主精髓不足,气血亏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秉麟方处方39、柏艾散处方生地9克 淮山药6克 莲仁6克(去心)柏子仁(去净油)丹皮 山萸肉各5克 泽泻3克(盐水炒)生荷叶1张(干者无效)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鼻衄。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生艾叶捣汁100毫升冲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处方40、二地二冬酒处方菟丝子120g 肉苁蓉120g 天门冬60g 麦门冬60g 白茯苓60g 枸杞子60g 五味子60g 石菖蒲30g 车前子45g 山萸肉60g 远志肉30g 柏子仁60g 覆盆子45g 地骨皮45g 牛膝60g 生地60g 熟地60g 山药60g 人参60g . 木香60g 川椒30g 泽泻30g 杜仲(姜汁炒)60g 巴戟天(去心)60g 白酒3000ml炮制将上述2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用纱布包贮,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7~12日,即可饮用。可随饮随加酒,直到味薄乃止。功能主治补肾添精,安神定志。主治肾虚精亏,中年阳痿,老人视物昏花,神志恍惚,腰膝酸软。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早晚2次。摘录《民间验方》处方41、海马三肾丸处方海狗肾1具 黑驴肾1具 花鹿肾1具 大海马1对 大蛤蚧1对(去头)大热地180克 胡桃肉120克 血鹿茸60克 附子片60克 上人参60克 怀山药60克 桑螵蛸60克 母丁香30克 贡油桂30克 紫梢花30克 韭菜子30克 山萸肉60克 覆盆子30克 枸杞子30克 肉苁蓉30克巴戟天30克 破故纸30克 淫羊藿30克 菟丝饼30克 上仙茅30克 蛇床子30克 荜澄茄30克 大茴香30克 小茴香30克制法将三肾及海马、蛤蚧均各用滑石烫法,烫成存性,再和群药一处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摄精止遗。治阳痿,遗精,肾虚腰痛。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服6克,淡盐汤送下。摘录《全国中成药处方集》处方42、耳聋左慈丸处方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 淮山药各120克 丹皮 建泽泻 浙茯苓各如克 煅磁石60克 石菖蒲45克 北五味15克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补肝肾,通耳窍。主肾虚精脱,耳鸣耳聋。用法用量每服9克,淡盐汤送下。摘录《重订广温热论》卷二处方43、急救回阳汤处方潞党参24克 生山药30克 生杭芍15克 山萸肉(去净核)24克 炙甘草9克 赭石(研细)12克 朱砂(研细)1.5克功能主治益气固脱。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愦,气息奄奄。用法用量先用童便100毫升炖热,送服朱砂,继服汤药。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处方44、山萸苁蓉酒处方菟丝子30g 肉苁蓉60g 山萸肉30g 五味子35g 川牛膝30g 熟地黄30g 巴戟天30g 山药25g 茯苓30g 泽泻30g 杜仲40g 远志30g 白酒2000ml炮制将上述12味药材一起捣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春夏5日,秋冬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功能主治补肝肾,暖腰膝,安神定志,充精补脑。主治肝肾亏损,头昏耳鸣,怔仲键忘,腰脚软弱,肢体不温。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摘录《民间验方》处方45、调元肾气丸处方怀生地(酒煮,捣膏)120克 山萸肉 山药 牡丹皮 白茯苓各60克 人参 当归身 泽泻 麦门冬(捣膏)龙骨 地骨皮各30克 木香 砂仁各9克 黄柏(盐水炒)知母(童便炒)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鹿角胶120克,老酒溶化,加蜜120毫升同煎,滴水成珠,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激阴降火,益气养血。主肾阴不足,虚火内灼,气血两亏,骨无荣养,遂生骨瘤,坚硬如石,形色或紫或不紫,推之不移,坚贴于骨,形体日渐衰瘦,气血不荣,皮肤枯槁,甚者寒热交作,饮食无味,举动艰辛,脚膝无力者。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腹时温酒送下。注意服药期间,忌服白萝卜、火酒;禁房事。摘录《外科正宗》卷二处方46、八珍合六味加减方处方党参12克,山药9克,茯苓9克,甘草9克,杭芍9克,川芎6克,熟地9克,枸杞子15克,麦冬9克,山萸肉9克,菟丝子12克,淡大云9克,粉丹皮9克,当归9克。功能主治补肾固冲;调养气血。主冲任损伤,胞脉失养,血枯经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荣星方处方47、补肾丸处方熟地黄 菟丝子(酒浸)各240克 归身105克 苁蓉(酒漫)150克 黄柏(酒炒)知母(酒浸)各30克 故纸(酒炒)15克 山萸肉10.5克制法上为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虚劳,阴虚火动,眩晕耳鸣。用法用量每服50丸。摘录《丹溪心法》卷三处方48、萃仙丸处方潼蒺藜 山萸肉 芡实 莲须 枸杞子各120克 菟丝子 川断 覆盆子 金樱子各60克制法共为细末,以潼蒺藜粉同金樱膏加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肾水亏损,元气不足,水火不济,精液耗损,神思恍偬,夜多异梦,腰腿酸软,精泄不收。用法用量每服12克,淡盐汤送下。摘录《饲鹤亭集方》处方49、芦柏地黄丸处方熟地240克 丹皮 白茯苓各9克 山萸肉 怀山药各120克 泽泻90克 黄柏30克 芦荟15克制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化湿杀虫。治阴虱疮。现用于外阴炎、外阴溃疡。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送下。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八处方50、补肾地黄汤处方熟地 麦冬 知母 黄柏 泽泻 山药 远志 茯神 丹皮 枣仁 元参 桑螵蛸 山萸肉 竹叶 龟版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虚经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处方51、补阳宿凤丸处方北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炙川芎30克,甘草30克,白芍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纸30克,山萸肉30克,天冬30克,苁蓉30克,川牛膝30克,陈皮30克,黄柏30克,知母30克,杜仲30克,怀山药30克,怀生地120克,熟地120克,麦冬120克,人参120克,当归90克,枸杞子90克。功能主治补报补血,滋肾健脾。主气血虚弱。用法用量用10年母鸡1只,蒸熟去皮、油,取肉骨焙燥,合诸药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摘录《胎产指南》卷一处方52、都气丸处方熟地黄10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微焙)各52克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白泽泻(去毛)各40克 五味子30克制法上药七味为末,炼白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敛肺。主肾水不固,咳嗽滑精。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临卧时用温酒送下。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处方53、滋阴润燥汤处方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何首乌30克,枸杞子15克,巴戟15克,麦冬12克,山萸肉12克,陈皮3克。功能主治滋润肾精,化气润窍。主肾精不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6天为1疗程。摘录《广西中医》处方54、三肾丸处方鹿肾 驴肾 狗肾各1具 生黄耆 人参(去芦)当归 熟地 龟版(醋制)茯苓(去皮)枸杞各60克 生于术 生阿胶 山萸肉(酒蒸)制附子 淫羊藿(羊油炒)蒺藜(盐炒)故纸(盐炒)菟丝子 鱼螵(滑石烫)杜仲炭(盐炒)鹿茸(去毛)各30克 肉桂(去粗皮)24克制法先将方内三肾用水煮烂,连原汤与群药共串一处晒干,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益精养血。治肾阳不足,精血亏损,腰腿酸痛,肾囊湿冷,身体衰弱,倦怠少食。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白开水送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处方55、地黄丸别名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处方熟地黄2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各12克 泽泻 丹皮 白茯苓各9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药理作用1.增强体力,激发机体免疫功能 《新医药学杂志》1977(7):41,六味地黄丸对正常小鼠可增加体重,延长游泳时间,增强体力,提示有补益作用。此外,还能降低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引起的小鼠前胃鳞癌的诱发率,使接受化学致癌物的动物脾脏淋巴小结生发中心增生活跃,在接受移植性肿瘤初期可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荷瘤动物血清中白/球蛋白比例,似可延长荷瘤动物的存活时间。据此推理,本方的主要效应在于调动机体的抗癌能力,达到扶正以祛邪的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4):26,本方与独参汤、生理盐水的实验对照,证明本方有类似抗低温、抗疲劳、耐缺氧及促皮质激素样作用。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小鼠肾上腺、胸腺萎缩有一定对抗作用,并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2.改善肾血流,降压 《中华内科杂志》1964(1):23,本方煎剂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的作用。推理本方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肾血流,并通过肾代谢而促进肾小管的分泌。3.降脂 《中成药研究》1986(12):41,本方对正常大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无明显影响,而对实验性高血脂家兔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功能主治滋肾阴,补肝血。主肝肾阻虚,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喉燥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骨蒸劳热,遗精早泄,消渴引饮,小便频数,尿血便血,虚火牙痛,齿龈出血,须发早白;妇女月经先期,经来量少;小儿囟开不合,羸瘦骨蒸,行迟、语迟、齿迟,舌红少苔,脉细数。现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以及各种肿瘤晚期属肝肾阴虚者。此外用于养生保健,抗衰老,治疗早衰所表现的各类证候。用法用量成人每服6~9克,空腹淡盐汤迭下。小儿每服1.5~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每日三次。备注本方主治证均属肝肾阴虚,治当滋补肝肾之阴。熟地黄补肾阴,益精髓为君;山萸肉补肝肾,敛虚火,干山药既可补肾,又可健脾,共为臣药;阴虚则火旺,故配丹皮凉血清热,以泻肝肾虚火;肾虚则水湿不能渗利,故用茯苓、泽泻以利水湿。全方"三补"与"三泻"并用,但以"补"为主,以"泻"为辅,故三味"补药"用量偏重,三味"泻药"用量较轻。本方构思巧妙,配伍精当,故清代费伯雄称其为"补方之正鹄"。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处方56、萸肉粥处方山萸肉15克 糯米5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上3味同放入砂锅,加水450克,用文火烧至粥稠即成。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肝肾虚所致的腰膝酸痛。用法用量每日晨起空腹温热顿服1次。10天为一疗程。摘录《民间方》处方57、七制香附丸处方香附(醋制)3.42干克 生地 生白芍 当归 熟地各120克 川芎120克 艾炭60克 白术(麸炒)益母草各120克 甘草30克 山萸肉(酒制)60克 炒枣仁60克 茯苓(去皮)120克 生阿胶 天冬各60克 砂仁45克 人参(去芦)30克 黄芩60克 延胡(醋制)45克制法用生艾叶30克,小茴香30克,大米30克,三味熬透去滓取汁,再和鲜牛乳210克,大盐(化水)21克,拌方内香附,浸透微炒,和群药共为细粉,黄酒泛小丸。功能主治开郁顺气,调经养血。治血滞经闭,胸闷气郁,两胁胀猜,饮食扶少,四股无力,或腹内血块,攻审作痛,及寒湿白带等。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处方58、聚仙丸处方沙苑蒺藜500克(先去刺为末,取净药120克,余滓用水泡三至五日,取汁熬膏备用)莲蕊须120克(黄色者)芡实120克 枸杞子60克 菟丝饼60克 山萸肉(新者)120克 覆盆子(去蒂,酒拌,蒸)60克 川续断(酒泡一宿,焙干)60克 金樱子(去外刺、内瓤)90克 真龙骨(五色者,火煅,童便浸十次)1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同蒺藜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肝益肾,涩精止遗。治遗精,不育。用法用量每服9克,盐汤或黄酒送下。求速效者,日进二服。治疗不育者,倍龙骨,加金樱子(熬)60克。摘录《良明汇集》卷五处方59、香茸八味丸处方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120克 干山药120克 泽泻90克 茯苓(去皮)90克 丹皮90克 沉香30克 鹿茸1具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与督脉皆虚,头眩眼黑。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或温酒送下。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处方60、冲和汤处方山萸肉6克 枣仁6克(炒,研)当归6克 白芍4.5克(酒炒)人参6克 茯神6克 甘草1.5克 沙苑蒺藜9克 红枣5枚 橘饼12克功能主治主郁火胁痛,心烦意躁,筋节不利,入夜不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剩义》卷二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淡附片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