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糖尿病年轻人多吗的年轻人为何越来越?

专栏/【糖友の茶】为何糖尿病渐渐“盯”上了年轻人?2022年01月04日 14:22--浏览 ·
--喜欢 ·
--评论说到糖尿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虽然它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病,然而,由于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一些糖友对这种疾病仍抱有较大的误解和偏见,甚至出现不良情绪,耽误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即将来临,为了帮助更多糖友更好的消除认知上的偏差,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式应对糖尿病带来的威胁,华广瑞特分享一些关于糖尿病的必备照护知识。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此外,患者还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症状。糖尿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作用能力下降,长期的血糖问题,还会引发诸多慢性并发症。当前,我国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而知晓率和治疗率仅仅为30%左右,糖尿病防控总体形势趋于严峻。由于没有及时得到糖尿病健康教育,很多糖友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认识依旧不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包含血压、眼部并发症和肾脏并发症等等,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10年后,约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其中患者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给患者的生命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事实是,如今糖尿病已经不再是属于老年人的“专利”,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糖尿病,或者走在患糖尿病的路上。除了遗传的因素之外,还跟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血糖监测的结果一方面可以被用来判断血糖控制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指导治疗。通常,监测的时间和频率应视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而定,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原则。血糖监测常用的方法有五点法(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和七点法(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糖友の茶”(中文名称为“糖友的茶”)是日本HST株式会社最新研发的、日本原产的汉方降糖茶饮。可以改善二型糖尿病的不适症状。但糖友的茶不能用来替代降糖药。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正确的药物治疗,不能私自用药。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0
2020-07-29 16:34
来源:
仲景健康
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到1.14亿,成为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健康状态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人群同样数量惊人,2007~200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按照WHO 1999标准,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约1.48亿人),而糖尿病前期往往意味着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个体进展为糖尿病。
表1:WHO 1999糖代谢状态分类(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同时,糖尿病已经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会最新调查发现,近年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不少年轻人在体检中发现血糖升高,已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人群。
为什么糖尿病群体越来越庞大,且逐渐年轻化?
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背很大的锅:
1、经常熬夜
不少人白天工作压力大,夜晚则被动失眠或主动熬夜,长期作息不规律、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自然会变差,极易出现内分泌失调。
2、精神状态差
一个人如果长期精神状态不佳,如易怒、焦虑、压力过大等,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另外不良情绪和过大压力,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醇,它们能直接伤害胰岛细胞。
3、缺乏运动
上班时间久坐,下班也懒得运动,近距离也打车,吃饭全靠外卖上门。这样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脂肪堆起来了,腰围涨起来了,糖尿病也悄悄靠近。
4、不健康饮食
或嗜甜如命,或重油重盐,许多人都习惯用食物来犒劳自己,长期放纵的结果就是破坏人体的胰岛素代谢,血糖含量迅速超标,成为“小糖人”。
糖尿病的并发症
如果不重视、不控制,长期血糖过高会使大小血管发生氧化损伤,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100 多种,从头到脚遍布全身。
急性并发症:口渴,尿频,视力模糊,疲乏,急性酮症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小血管病变,例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
大血管病变:例如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卒中。
其他常见的:伤口愈合不良,骨质疏松,易感染(例如皮肤的感染),脚部坏疽,性功能障碍,听力障碍,胃轻瘫,抑郁等等……
糖尿病高危人群该如何预防?
1、合理饮食
注意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及调整饮食结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摄入都要适量,平时可以吃点全谷物,如燕麦、糙米、黑米等;一日三餐最好定时定量,不要不吃早餐。
2、适量运动
最好能每周保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
3、心态平和
大悲大喜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情绪状态不佳,都很容易诱发糖尿病。保持心态平和不仅有利于控制血糖,还能防止身体出现其他健康问题。
4、.必要时可用仲景牌六味地黄丸进行调理
其实让很多病人最痛苦的并不是血糖问题,而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些并发症。中医上糖尿病为消渴症,基本特点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多食多饮多尿的情况,这多是阴液不足的表现。
六味地黄丸始载于宋代医家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称地黄圆,系东汉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衍化而成,是滋阴补肾的名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和牡丹皮组成。
六味地黄丸以补为主,补泄结合,补寓于泻,补而不腻。西药搭配六味地黄丸,有助提高西药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同时减少糖尿病引起的很多并发症。
实验研究及临床使用都证明,六味地黄丸在糖尿病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
·能够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减轻高血糖、高血脂、高脂蛋白血症引起的高渗透压、高血粘度和高血压对肾血管的损害;
·可拮抗因高血糖致抗氧化酶的糖基化,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减轻氧化损伤;
·改善胰岛素抵抗,可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增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降糖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不知从何时开始,糖尿病再也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后天继发性的2型糖尿病,而不是因自身免疫系统原因导致的先天原发性1型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最新调查发现,近年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不少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在体检中发现血糖升高,已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人群。无奈的糖尿病 2019年,综艺《我和我的经纪人》中,在张雨绮面前,杨天真演示了如何自己注射胰岛素。一年后,2020年8月11日,她通过一则视频表示,因为无法很好地控制血糖,她决定去做切胃手术,在随后发布的长文中,她写道:「我糖尿病已经6年了。」6年前,杨天真29岁。2019年12月14日,微博粉丝863万的视频博主毒角show在一则视频中如此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半夜一边啃着汉堡,一边喝着可乐,一边剪片,不到早上5点根本不困……天天啥油大、啥好吃吃啥。青菜什么的一概不吃,拿着饮料当水喝……」这则视频的标题是醒目的六个大字——我得了糖尿病。发布这则视频时,他还不到32岁。作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发病群体正日益年轻化,但普通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仍少之又少。在中国,每年约有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这一数字甚至比排名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一名的肺癌,多了整整20万。或许是因为科普不够,很多人总是误将“糖尿病”与“吃糖”联系起来。其实不然,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异常引发的慢性病。当胰岛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再也无法分泌出足够人体所需的胰岛素,血液中的葡萄糖也会无处可去,血糖指数超过正常范围,糖尿病就发生了。高糖高热量饮食我们都知道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几乎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而食物中的大部分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最终都会转化成葡萄糖。但是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丰富的各种高糖美食让胰腺没有丝毫的休息时间、变得“不堪重负”。饮料、奶茶、甜点、糖果、调味酱……现代食品工业在不断满足人们味蕾的同时,却并未把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列在自己的议事日程里。不断的高糖分摄入除了给胰腺造成过重的负担以外,多余的热量在体内蓄积还容易导致身体肥胖;而体内脂肪含量的提升又会导致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为了把等量的葡萄糖运输进体细胞,胰腺不得不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完成之前少量胰岛素就能完成的工作——胰岛素抵抗就是在日复一日的高糖高热量饮食中被“引诱”了出来……熬夜及久坐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熬夜”已经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饭:熬夜工作,熬夜追剧,熬夜打游戏……熬夜或者说作息不规律是很多疾病的诱因。有人对比研究过经常熬夜和作息规律的两个群体,发现前者体内各种激素的分泌量较后者平均高出50%。熬夜对内分泌的影响表现在:为了强行维持清醒的状态,身体必须不断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而这些激素都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经常熬夜,还易造成褪黑素分泌不足,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便会造成空腹血糖高和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的情况(胰岛素分泌延迟的前奏)。现在年轻人每天上班普遍都是坐着的,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甚至更久。研究发现,如果你一天静坐的时间超过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将显著升高,久坐会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久坐的人经常上火,身体不舒服的原因,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血栓脱落会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对患有糖尿病一族的白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如果静坐太久,锻炼能弥补回来的损伤也是微乎其微。相关专家建议,每天坐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应经常起来活动。换句话说,如果你今天坐在椅子上超过6小时,你必须每天达到至少3.5小时以上的运动量,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年轻人多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