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管里有结石会影响肝功能吗怎么办?


小崔医生告诉你,这种没有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一般都是在体检或治疗其他疾病的时候发现的,但是老话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蛋”,得了肝内胆管结石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其形成原因。那么没有症状到底要不要治疗呢。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对于没有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我们需要怎样做,以及如果病情进展会出现哪些严重表现,此外,我也会讲一下导致肝内胆管结石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我接诊过的病人有很多是这种情况,即在别的科室看病,检查肝脏的时候发现存在肝内胆管结
石,然后来我们科看病,这其中有不少都没有明显症状,但是肝内病变却很重。
那么,对于这种无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那么多久进行一次复查呢?
如果肝内胆管结石病情进展,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呢
了解了肝内胆结石的不良后果后,哪些是导致肝内胆管结石的高危因素呢
针对这些发病的高危因素,我们该如何预防肝内胆管结石呢?
总结
肝内胆管结石早期可以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如果不引起重视,病情进展后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根据病情做出相应处理很必要。此外,了解肝内胆管结石发生的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以减少该病的发生也很重要。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病,而且仍然是目前危害我们国家一些地区老百姓身心 健康 的一种重要疾病。同时,肝内胆管结石,也是最容易让人误解的疾病之一,很多人得了肝内胆管结石认为没有症状不需要管它,长期不治疗,最后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肝脓肿、肝硬化,甚至肝癌。那么体检发现肝内胆管结石,没有症状,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下肝内胆管结石这个最容易让人误解的疾病。
肝内胆管结石,大家会经常将它以胆管结石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同一种疾病,实际上并非如此! 肝内胆管结石属于胆管结石,但是胆管结石就未必指的都是肝内胆管结石,而事实就是胆管结石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觉得那不废劲吗?都叫胆管结石不就完了吗?不不不不!这是不一样的, 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外胆管结石,从治疗到最终的预后都有其特殊性 ,大家从它的解剖结构怎么分的就会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肝脏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器官,同时它还是负责我们人体胆汁分泌的重要脏器。 肝脏分泌胆汁以后,先要经过肝内胆管,到我们胆囊,再经过我们肝外胆管,最后排到大家的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以,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人体的胆管因为其在不在肝内,分为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而这当中不同的位置发生结石,也就叫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也叫胆总管结石) ,对我们人体肝脏等方面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肝内胆管也因其解剖结构特殊性,治疗方法不同,因此也就被我们医学上单独罗列为一种疾病。
那么好端端的一个肝内胆管,它也没有食物等其他特殊物质在里面,怎么就长结石了呢? 从我们肝脏分泌胆汁到最后排入肠道,大家其实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肠道与胆道是相同的, 既然胆管东西可以流到肠道,相反肠道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可能逆流而上 ,而肝内胆管形成结石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源于肠道。
第一个,肠道细菌。 我们肝内胆管肯定是没有细菌的,但是大家的肠道肯定有,当我们肠道里面的细菌逆行到我们的肝内胆管时候,就可能会发生繁殖,产生一些物质与我们胆汁相结合而形成结石;
第二个,肠道寄生虫。 同样道理,肠里面寄生虫也可能会发生逆行,到达我们的肝内胆管,进而产卵,然后跟大家的胆汁结合,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形成结石。其中 大家最常见的引起肝内胆管结石的就是蛔虫、肝吸虫。 蛔虫不用说了,大家都非常数字,农村,卫生条件差的,贫困地区的人比较常见,这也是为什么肝内胆管结石在这些地区比较高发原因之一。 讲讲肝吸虫,大家可能听过,但是不熟悉,其实这是为什么城市里面也有人会出现肝内胆管结石原因之一,因为城里人会吃,有些地方喜欢吃生的东西, 比如广东潮汕地区的人喜欢吃生鱼片,而这里面就可能会含有肝吸虫 ,而一旦摄入这个肝吸虫,它跑到我们的肝内胆管,就可能会导致肝内胆管结石形成。 不过除此之外,有一些人出现肝内胆管结石跟他们生活习惯等等还真没什么关系,是属于一种先天性胆道发育不正常引起的, 比如胆管狭窄和扩大症,都可能会因此肝内胆管结石。 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胆汁需要通过肝内胆管流向肝外,这胆管一旦狭窄或者扩张了,都会引起胆汁不同程度的淤积,也就容易形成肝内胆管结石。
怎么确诊我们是不是得了肝内胆管结石? 前两天我科普了一种疾病叫做川崎病,那时候我就说川崎病是我们医学上仅有不多的可以依靠症状就能确诊的疾病,而恰好相反,肝内胆管结石,是我们基本上靠症状是确诊不了,甚至可以说很少人会因为右上腹疼痛不适等会第一时间想到自己得了肝内胆管结石的。
同时最重要的一点: 肝内胆管结石就像题主提到的朋友一样,很多人得了早期是根本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是一旦出现症状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又是一个可以说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疾病状态,因此大家平时体检有必要筛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肝内胆管结石。
怎么筛查?注意,抽血化验没用,要做B超! B超是目前筛查肝内胆管结石重要的手段之一,而且无创,无辐射,准确性还比较高。除此之外,根据肝内胆管结石结石类型不同,我们平时还可能需要用到CT、核磁来确诊肝内胆管结石。
具体怎么选择?
所以,临床上有不少病人不理解我们医生,说同样是肝内胆管结石,为什么你给他选的就是便宜一些的CT,而给他就选贵的核磁,原因其实就在这。
当大家了解了以上关于肝内胆管结石的知识以后,我们再来谈一谈体检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到底应该怎么做?
在文中最开头我已经说过了,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如果大家觉得它现在没有症状,对自己生活也没什么影响,长期不去管它,是会引起肝硬化、肝脓肿、甚至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 为什么?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会堵塞大家的肝脏胆汁正常分泌流通,造成胆管梗阻,轻者开始会发热,慢慢会引起黄疸,再严重就是肝硬化、肝脓肿,甚至肝癌了!
那得了肝内胆管结石一定要手术取石?不能保守治疗吗? 答案是未必,只能说要根据大家的具体肝内胆管结石病情来定,而且很多肝内胆管结石确实是需要手术取石的, 尤其是当这个结石比较大,比较多,或者说是堵住了我们比较重要的肝内胆管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但是如果你的肝内胆管结石,比较小,不多,那我们现在也有采用 纤维胆道镜,通过我们的口腔,先到达我们的肠道,再进去我们的肝内胆管结石,把这石头取出来 ,这种治疗方法目前在我们国内也是比较成熟,常用的。当然,还有的更小的一些结石,在我们一些没那么重要的肝内胆管结石,还可以采用一些药物排石方法。
因此,体检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具体哪一种治疗方法,大家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意见来决定,切勿自作主张,不去管它。
总结
肝内胆管结石,可以说贫穷、落后的一些地区相对比较常见,但是随着大家生活习惯改变,有一些喜欢吃生的食物的人也有发病的,这点大家要注意。 而且很重要一点,肝内胆管结石需要大家年度体检时候注意筛查,因为它没有任何典型症状,而且一旦发病,往往比较提示严重。 同时最主要的是,体检发现肝内胆管结石没有症状,是必须要积极主动治疗,耽误不得疾病!
胆结石是常见病,包括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其中最多见的是胆囊结石。
而胆管结石一旦形成,会有一种聚集效应,像吸铁石一样,吸收胆汁中的某些成分,逐渐长大。所以结石一旦形成,自己消失的可能性很小,一把会慢慢变大。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结石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多发生在肝脏左外叶及右后叶的肝内胆管,结石绝大多数都是胆色素结石,这种结石的形成与胆道蛔虫和华支睾血吸虫感染有很大的关系。 在结石少、并且较小、不造成胆道梗阻的情况下一般没有不适症状,当肝内胆管结石继续增大增多,造成胆道阻塞或继发感染时会引起引起梗阻性黄疸、胆道感染及损害肝脏的一系列症状。常表现为右上腹或右胸背部持续性隐痛或胀痛症状,当合并胆道感染时会出现畏寒、发热、甚至寒战、高热症状,当合并胆总管梗阻时,才出现黄疸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发生而危及生命。所以说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尽早进行治疗,不要等到出现症状再去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包括以下4个方面: 1.除尽结石,通常采用经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等等方法去干净结石。 2.预防结石再生:通过切除病灶肝叶或肝段;肝门胆管狭窄时通过肝门胆管成形术改善引流,合并胆总管狭窄时通过胆总管空肠吻合手术改善引流。 3.积极治疗胆管炎、胆道出血、肝脓肿、胰腺炎等并发症。 4.溶石治疗:根据结石的性质,选择1%鹅去氧胆酸、2%胆酸钠、肝素溶液,甲基叔丁基醚、复方桔油及复方辛酸甘油脂等药物,从留置在胆管内的T形管注人进行溶石治疗。 以上是肝内胆管结石的有关知识,希望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人引起重视,尽早治疗。 谢谢阅读!
今年86岁的王伯(化名)被反复发作的胆管结石折磨了二十多年,期间做了大大小小五次取石手术,既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又有微创腹腔镜手术,但仍旧没有遏制住结石的反复发作。今年初,王伯突发高热,经检查又发现肝内胆管有多个结石,诊断考虑胆管结石伴胆管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抗感染治疗,老人的发热情况始终控制不好。由于他已经接受过多次取石手术,而且此次发现的结石位于肝脏深部,再加上高龄、基础病多,辗转多家医院都表示治疗困难。王老先生的CT图片(箭头处即为胆管结石)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泌胆汁。肝脏分泌胆汁后经各级胆管逐步汇聚后再排放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胆道系统的结构好比一棵大树:位于肝内的末梢胆管好像树枝,逐级汇聚;另一部分胆道位于肝外,好比树干,包括肝总管和胆总管等。根据结石分布位置的不同,胆管结石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以及胆总管结石等。胆管系统示意图折磨王伯二十多年的肝内胆管结石位于肝脏深部,长此以往,它会造成肝脏、胆道两大系统的损害:一方面容易引发胆管炎,导致患者出现腹痛、高热、黄疸的表现;另一方面,如果胆管炎没有及时治疗,很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引起肝脓肿、肝纤维化、慢性肝硬化等一系列病变,严重时病人会出现肝大、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等严重肝硬化表现;再严重的话,还会进一步出现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这种危害是长久、致命的。在朋友的推荐下,王伯慕名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赵超尘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希望能够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当时患者的病情极不稳定,依旧在反复发热,我们必须得先先想办法把病情控制住。”赵超尘医生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为他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胆管穿刺引流胆汁,把引起反复发热的感染因素控制住,然后再进行经皮肝胆管穿刺胆道镜取石术。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微创取石示意图“这种技术既避免了肝脏切除的巨大风险,还能取净肝内各个位置的胆管结石,同时还实现了微创的手术原则,可以称得上‘小切口,大疗效’。”赵超尘医生介绍到,简单来说,手术过程是在彩超引导下,在肝上打个小洞直达胆管结石的部位,然后通过一个不到1cm的小通道逐步将肝内胆管结石取出。“通过这样一个细小的管道,我们可以看清胆管的每一个角落。”由于所使用的胆道内镜有放大的效果,使得很细微的胆管结石也清晰可见,结石清除率非常高,可以力争贯彻“取净结石、保护肝脏”的治疗理念。两种术式切口对比赵超尘医生表示,对于一些年老体弱的胆道结石患者来说,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微创取石术的创伤小、恢复快,即使曾经做过多次取石手术的患者也可以耐受这种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赵超尘医生不仅顺利将王伯肝内的结石全部取净,而且同时把几处狭窄的胆管都进行了扩张,进一步消除了胆管结石的诱因。术后老人恢复顺利,发热逐步消退,目前已经康复出院。赵超尘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赵超尘医生提醒,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胆道感染引发胆管狭窄、胆管狭窄又导致结石产生的过程有关。结石产生后又容易加重胆道感染,感染—狭窄—结石这三者间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经常都是体检才得以发现。此外,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是导致胆管结石的重要原因,建议中老年朋友要保持营养均衡,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以及保证蔬菜水果摄入量、平时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戒烟限酒等,如果出现反复腹痛、发热、尿黄和皮肤黄,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排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内多发胆管结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