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可能导致帕金森患者的典型表现包括体能和心理状况的不稳定?

2023-08-04 09:14
来源:
上海蓝十字脑科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随着疾病进展,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损害身心健康,给个体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对“帕友”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光明网7月18日报道,入伏后,上海持续开启“热浪模式”,各大医院急诊又到了忙碌的时候。
有帕金森病史的王阿姨,平时通过服用多巴胺类药物控制症状,7月以来她一直在田间劳作,8日上午感觉到头晕乏力、大汗淋漓;10日上午又去干活,回来后就觉得症状明显加重。当晚,家属发现情况不对劲,赶忙呼叫120急送往就近医院。
入院时,王阿姨已处于生命垂危状态,血压只有75/43mmHg,心率高达140次/分,体温超过40℃,伴有呼吸急促。经检查和评估,王阿姨被诊断为热射病,并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经及时抢救,患者才脱离危险。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6A病区主任于耀宇解释道,在大家印象中,患了帕金森病会“手抖”、“动作僵硬”,这些是该病典型的运动症状,事实上,每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不仅运动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会明显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
于耀宇主任结合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介绍,有不少“帕友”就诊时反应,自己长期深受多汗、排尿困难、便秘等问题困扰,而这正是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有些患者在烈日下‘汗如雨下’不觉得热;有些患者寒冬时节穿单衣,却不觉得冷——这是由于帕金森病病理特征导致了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以及长期服药后,药效出现波动或产生了副作用,可能出现体温调节‘失灵’。”
于主任补充道,作为一种看似不起眼的非运动症状,“排汗异常”(异常多汗或异常少汗,主要为异常多汗)多出现在帕金森病晚期。临床研究发现其与帕金森病的“关”期(药效行将消失的时候)存在时间关联,也有部分患者无特定规律。
▲ “排汗异常”可能与药效行将消失有关
尤其在酷暑时节,高温天气会引起人体水分流失和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肌肉痉挛和疲劳加重。帕金森病患者本身就存在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的问题,高温可进一步加重原有运动症状。此外,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帕金森病患者的身体可能无法有效调节体温,导致体温过高,进而还会发生中暑、热衰竭和热射病等严重后果。
“帕友”如何安然度夏?
帕金森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户外活动。
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适当摄入含电解质的饮品补充体内的电解质和矿物质。
选择透气性好、轻便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厚重的衣物。同时,戴上宽边帽和太阳镜,保护头部和眼睛免受阳光直射。
使用空调或风扇来降低室内温度,并保持室内通风,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风扇对着身体直吹。
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体温过高、中暑表现或其他不适时,应立即就医。
于耀宇主任特别提醒,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有“蜜月期”。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尤其是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其中有疾病本身的进展,也有药物副作用或运动并发症的因素参与其中。当药物调整无法改善症状时,应考虑尽早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评估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的可行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专栏/帕金森是什么病 导致帕金森的九大因素2022年02月11日 16:27--浏览 ·
--喜欢 ·
--评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如今帕金森的发病率在逐渐的增高,不仅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那么,帕金森是什么病?帕金森病的症状有哪些?帕金森病因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帕金森是什么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帕金森病因帕金森也是我们生活能够接触到的一种疾病,它多发于老年人群中。如果不及时治疗帕金森,它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足够重视这种疾病。了解帕金森的病因对于我们预防和治疗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一、疾病因素疾病本身也是帕金森病抑郁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帕金森病的抑郁与非多巴胺能神经元生化改变有关,是一种器质性抑郁。抑郁的发生与病情及病程有关,病程越长,病情越严重,抑郁发生率越高。症状严重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物,大家对帕金森的发作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有些了解了吗,相信对帕金森的病因也会有些了解了,预防帕金森也是很重要的。二、环境因素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与生活环境有关,特别是农药、金属和工业溶剂,但是到目前为止很肯定的环境毒素仍未发现。近年来有关帕金森病病因学研究的结果,着重强调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及其与遗传易感性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三、心理因素由于存在肢体的震颤或是肌肉的僵直,使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所以封闭自己,不愿与外界交流,或是过分担心自己的病而造成的情绪低落。如果及早积极治疗,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抑郁情绪会随着治疗后症状的改善而减轻或是消失。四、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倾向,约l0%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中往往可以找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亲属也患有帕金森病。有人研究也发现,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的遗传倾向更大,14%的年轻型帕金森病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五、中毒因素包括化学物质中毒、有害气体中毒和药物中毒。常见的化学物质有锰、汞、氰化物,合成麻醉剂(MPPP)时的副产物MPTP等;常见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等;常见的药物为利血平、吩噻嗪类、丁酰苯类、三环类等。上述物质能有选择地破坏多巴胺递质的合成、代谢系统及受体系统,造成相应的症状。六、脑血管因素由脑血管病变造成的梗死、出血,使黑质纹状体系统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乃至破坏,也是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病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动脉硬化等病理基础。以中老年人多见。七、脑感染性因素以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较为多见,如流行性脑炎(乙型)、森林脑炎、单纯疱疹性脑炎、慢病毒感染以及人朊蛋白病引起的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病(CJD)。在这类疾病中,帕金森综合症既可以是急性期诸症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急性病程的晚期或后遗症的表现,以青年人多见。八、年龄老化P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岁以上发病,这提示衰老与发病有关。资料表明随年龄增长,正常成年人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会渐进性减少。但65岁以上老年人中PD的患病率并不高,因此,年龄老化只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九、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自90年代后期第一个帕金森病致病基因α-突触核蛋白的发现以来,目前至少有6个致病基因与家族性帕金森病相关。但帕金森病中仅5~10%有家族史,大部分还是散发病例。遗传因素也只是PD发病的因素之一。本文为我原创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0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每个人的病情可能有所不同,但帕金森病的症状和并发症通常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独立性和日常功能造成严重影响。首先,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患者常常出现肌肉僵硬、震颤、运动缓慢和平衡困难等症状,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变得困难。例如,行走时可能会出现步态异常,如小步前进、快速行走、摇晃或倾斜等。这会导致患者在户外活动、购物、社交等方面遇到困难,并可能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其次,帕金森病还会导致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等。这些情绪和认知问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扰,影响他们的情绪稳定和社交能力。帕金森病还可能引起记忆力下降、集中力不足和思维速度减慢等认知问题,这可能会对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执行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帕金森病还增加了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例如,由于运动功能受限,患者更容易发生摔倒、骨折和其他身体损伤。帕金森病还可能导致吞咽困难、便秘、尿频或尿失禁等问题,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某些患者还可能经历性功能障碍、膀胱控制问题和血压不稳定等情况。帕金森病也会对患者及其家人的经济状况和心理健康造成负担。治疗帕金森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康复训练和定期检查,这意味着医疗费用的不断累积。同时,患者的病情可能需要家人提供额外的照料和支持,这可能对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产生压力。尽管帕金森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但积极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挑战,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方法都可以减轻症状并改善运动功能。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管理也可以帮助患者处理情绪问题,并提供必要的社交支持。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的锻炼和规律的生活节奏也对管理帕金森病很有帮助。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神经变性疾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比如西医药物或手术,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能仅顾及眼前而不考虑将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的本质特点,中药以其毒副作用小及很少产生耐药性等优势深受患者的认可。与目前西药治疗的单一性不同,中药治疗有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等多耙点作用,通过对帕金森病的各个病理环节的阻断而起到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安大夫说帕金森病在现代医学界属于世界性医学难题,一般认为此病要吃一辈子的药,只能缓解、控制症状。目前西医采用的是服用控制性治疗的西药,最常用的是多巴胺类如美多巴、息宁等, 还有金刚烷胺、盐酸苯海索等其他控制性西药,这些药物只能起到暂时缓解性的控制作用,不能彻底治愈,而且长期服用会因患者的耐药性而逐渐增量,并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安医生治疗帕金森部分患者反馈视频,愿帕金森手抖患者都可以早日康复。帕金森治疗案例,多年帕金森病情都改善了帕金森患者60岁,患病多年,治疗一个周期病情有所好转帕金森手抖多年,几个疗程下来也有所改善了中医能找出帕金森病的病机病因,从病的根源着手进行辨证治 疗及辨证用药,帕金森病便有希望逐渐恢复;据安医生几十年 的临证实践,中医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最为理想,患者也不会对 中药产生耐药性,费用还低廉,治疗简易,且险还小,可免受 手术之苦,也不会遗留手术后的隐患,免除装脑起博器给生活 带来的不便。所以中医药是帕金森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用中 医治行也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希望。医生每周六出诊,治疗需要提前联系客服预约,欢迎大家私信我,我会一一回复大家。如果你或者家人也被帕金森困扰着,不知道该怎么办,欢迎点击我的头像,加入的粉丝群,一起探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患者的典型表现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