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乳突肌和甲状腺有关联吗区分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其滤泡细胞可分泌甲状腺素,调节人体的代谢;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参与人体内钙离子的代谢。甲状腺由左右两个侧叶和连接两个侧叶的峡部组成,峡部常有一向上伸出的舌状突出的甲状腺组织称锥体叶或锥状叶,有的人无峡部或锥体叶,锥体叶也可能从左侧叶或右侧叶伸出,可接近舌骨。两侧叶覆盖气管两侧,一般侧叶上极高度位于甲状软骨后缘中、下1/3交界处附近,上极的顶为胸骨甲状肌所束缚,术中断扎(部分)胸骨甲状肌有利于上极的暴露。侧叶的下极多数位于第5~6气管环高度,偶可达胸骨后,以右侧腺叶进入胸骨后较常见。峡部多数位于第2~4气管环范围内。包绕甲状腺的筋膜称甲状腺前筋膜和气管前筋膜,均来源于颈深筋膜中层,此层筋膜在胸锁乳突肌深面外侧形成,先形成颈动脉鞘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甲状腺前筋膜薄而透明。气管前筋膜位于甲状腺的后外侧和气管的前面,将甲状腺紧连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起着固定作用。当吞咽时,甲状腺随喉的上、下移动而移动。在甲状腺侧叶的内上侧,气管前筋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侧叶上端和甲状软骨相连接,手术时分离甲状腺上极必须切断此初带,甲状腺上极才能游离。在甲状腺侧叶侧面的中部,有侧韧带,又称 Berry韧带。它使甲状腺侧叶与环状软骨下缘及第1、2气管软骨环侧面相连接,此处与喉返神经关系密切,喉返神经可穿过韧带或经韧带后方入喉。甲状腺侧叶最后面部分邻近Bery初带区域延伸而形成的结节称为Z结节(1902年, Zuckerkandl定义)。Z结节是甲状腺术中暴露喉返神经重要的解剖学标志。甲状腺表面的筋膜称甲状腺假被膜,又称外科被膜,紧贴甲状腺腺体表面的显微组织很薄又称真被膜,其纤维束伸人腺实质内,成为分隔小叶的结缔组织隔,手术时是无法将真被膜和腺实质分离的,真、假被膜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相连接,易于分离,手术时可利用此特点将甲状腺和周围组织及器官分离开,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中静脉及喉返神经均在间隙内。手术时保留甲状腺被膜,实质上是保留了部分甲状腺腺体及其真被膜,应尽量全部切除,尤其是癌肿侧,防止癌灶残留,有利于后续核素清甲清灶治疗。
甲状腺检查1.视诊:嘱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站立在被检查者前方,视诊: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双手放于枕后,头像后仰,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和对称性。再嘱被检查者做吞咽动作,可见甲状腺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2.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1)甲状腺峡部:位于环状软骨下方第二至第四气管环前面。站于被检者前面用拇指(也可站于受检者后面用食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配合吞咽动作,判断有无肿大或肿块。(2)甲状腺侧叶:①前面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对侧,另一手食、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②后面触诊:一手食、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食、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3.甲状腺听诊:检查者可站在被检查者前面,取钟型听诊器置于甲状腺处。如听到收缩期或连续性血管杂音,有助于诊断甲亢。向考官报告甲状腺检查的情况。注意事项:1.检查甲状腺峡部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2.在甲状腺肿大时,应明确甲状腺的分度:①视诊不能见到肿大的甲状腺,但在触诊时感受到甲状腺增大,为I度肿大;②既能看到又能触及甲状腺肿大,但未超过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③甲状腺肿大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3.在实际考试中,无论考题要求用哪一种检查方法,都要嘱被检者做吞咽动作,此步骤容易遗漏,应格外注意。【医学教育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距离国家2022年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越来越近,技能不过,何谈笔试?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冲刺备考,医学教育网推出中西医助理【技能集训营】考前直播课,人气讲师直播授课+7大社群服务+3大增值服务,快快加入,开始学习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锁乳突肌和甲状腺有关联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