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运动神经元病的区别是什么病发展有多快?

2021-11-02 18:01 来源: 小涵健康病历介绍患者甲,女,48岁,大学教授,因进行性双上下肢无力3年多来诊。患者0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虎口肌萎缩、颤抖,指梢感觉不灵,在医院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用药不详,病情逐渐加重,刚开始自己驾车去医院,后需要家属抱着上车去医院,以后又在中医院针灸、服中药,效果也不明显,后经朋友介绍于07年8月17日来我处求诊,来诊时患者双上肢肌力II级,双手呈爪形手,下肢肌力IV级,无痛觉温觉及本位觉障碍,气短、头晕、头重脚轻,颈软抬头无力,三角肌、肱三头肌萎缩,自己不能独立起床,不能独立行走,舌淡苔白腻,脉沉细。颈椎MRI示:①C3—7椎体骨质增生;②C2/3、3/4、4/5、5/6、6/7椎间盘退行病变;③C4/5、5/6椎间盘膨出。肌电图检查示:右外尺拇短肌、左三角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右胫前肌、左股四头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左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左腓肠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治疗采取中药加减方:黄芪50g,白芍15g,麻黄9g,桂枝9g,当归9g,党参9g,生石膏9g,干姜9g,生甘草9g,川穹4.5g,杏仁12g,炮附片12g,熟地20g,陈皮10g,每日一剂,水煎服。治疗6个月后,患者可以自行起床,左手能搭肩,右手能触及肩部,头晕头重脚轻感消失,纳可,情绪佳,肌围稍增粗,疗效不错,随访一年,病情稳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下运动神经元病的区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