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部队文职护理怎么样专业难吗!?

难啊,毕竟现在的军队文职越来越“男”化。浅看一下今年部分岗位的要求,各位女生内心solo:“回炉重造也来不及了啊”...我真的太荣幸了,在大家还没觉得军队文职这个铁饭碗香的时候,提前溜车上岸,确实很荣幸,但也不容易。我是现役军人配偶上岸,跟大多数人比起来,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有公共科目加5分的政策,选择面也比较广一点。为什么选择“军队文职”?按理说,我在小县城工作,除了自己的工资之外,每个月还有国家给军嫂的荣誉金500,分居费1000,工资已经属于中上游了。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在家不用工作,每个月都有钱拿,多香啊”,可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在我毕业后一年,我自己出去办理工作上的事情,当时自己一个人在天津,打了一个出租车,上车之后师傅让我下载app,我说扫码付钱不好吗?那个师傅一嘴天津腔,开始谩骂。我一个女孩子,咋可能不害怕啊,就说:那我不坐了,就推门下车。这个中年大叔,也推门下车,开始指着我骂。我想给我老公打电话,但不是他发手机的节点,联系不上... 我只能自己把恐惧压在心里,等到他发手机的时候,这件事也就不想提起了,感觉是在给他增加内心的“无力感”。后来,我就问他“除了随军,我能去部队吗”?(因为只有在自己的靠山旁边,做什么才更有底气)他说:“要不你试试文职吧,考的离我近一点,见面也能方便点”。我说:“好,我试试”。在没有上岸文职之前,最大的感触是什么?虽是军嫂,但和他一起出门的时候,也没有享受“军人优先”这个待遇,因为他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不允许他这样。虽是军嫂,却过的不像普通人那样幸福快乐,因为要安好小家和自己,大后方的他才能安心。虽是军嫂,但是备忘录里面的关于我们的见面次数和细节,也没有变得很多。但他所在单位的gzh,有很多关于我的留言。上岸之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不能常见的日子里,都在做着同一件骄傲的事情。他的哨位有我的一份光,我的文案有他的影子。最重要的是,他不用时刻担心我的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我在工作上不顺心,被同事针对的问题。总体来说,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啦。在2022年的节骨眼,你问我军队文职难吗?的确挺难的。因为不仅应届生报考的人数增加,现役军人配偶也逐渐增多。军队文职也逐渐变成“僧多肉少”的一个职业,因为“饭碗稳,待遇好”。可供选择的岗位也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高,不难点,那岂不是每个人都能拿那么高的工资。但是,容易有容易的难处,难有难的学法,不是嘛?我的方法可能有点笨拙,但供大家参考是可以的。1、公共知识一定要把知识点吃透。只看考试大纲和公共科目的教材就不难发现,这部分涉及到的重难点有很多,如果一味死扣教材上死板的定义,是很难在有限时间内把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的。所以这一段时间一定得把马梦秋军队文职从头到尾看上个两遍,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还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自己掌握不好的章节。我在开始学这部分之前,简单研究了一下,重难点基本都在政治、经济和法律这三大部分,如果不把知识点吃透直接就去做题的话,肯定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正比的。毕竟做对题目的前提是把题目读懂,读懂题目的前提是理解考察的知识点。所以大家在学公共知识这部分的时候,重点放在理清知识点上,每学完一章,都自己整理一下思维导图,把琐碎的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2、岗位能力要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学。自古以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想着把涉及到的公式和技巧都掌握,但是有些比较难的公式和技巧,在做题的时候可以适当放弃。老马在讲岗位能力这部分时,就像一个机关枪,不断的输出干货,对每个模块的做题技巧讲的全面又实用,不管是多么棘手和难的问题,老师都能用技巧去解决,把题目给简单化确实绝绝子了。 比如说我听完资料这部分的做题技巧去做对应练习题时,我的流程就是先看问题—读材料—判断题型—画数据—列式子—看选项—再计算,这样下来每道题用不了1分钟就能搞定。 这样反复练习,不仅做题速度上去了,做题效果还能得到保证,后面限时刷题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时间不够的现象。 另外,我在听老马讲题的时候,自己还准备了一个练习本,把老师爱课上强调的典型例题和相关技巧用自己的理解记下来。然后自己在后期通过做题,把每一个技巧都多运用几遍。刚开始运用不熟练的话,是很正常的现场,因为需要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3、刷题不要着急。可能大家都在说听完一章节的内容,就去做一章节的练习题,这样有助于趁热打铁。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刚学完的知识点,肯定有印象。比如上午听完的课,下午再去刷对应章节的练习题,或者晚上再去刷。经过几个小时的时间,要是做题正确率还能在80%以上的话,说明该章节的内容已经掌握了。但如果做三题错两题,说明在该章节的练习题没有掌握,需要重新再学一遍。如果所有章节的内容都学完一遍之后,可以先做一套真题,检查一下自己每个章节做题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刷题。像政治、经济这些章节掌握的不是很好的话,就话一点时间记一下这两个章节的知识点,然后把粉笔1000上对应练习题多做几遍,保证每个知识点彻底弄懂。4、专业课不要落下。不管自己报的什么岗位,学的什么专业课,准备时间都应该和公共科目同时进行。只有肯在上面画时间,才有可能出成绩。如果报考是管理岗的话,一般考的都是理论性的内容。大家就多花点时间在梳理和记忆知识点,毕竟考察的内容都是比较基础的,记牢固之后,在做题的时候才会不慌乱。如果报考是技术岗的话,一般考的都是逻辑性的内容。大家就多花点时间在做题和运用公式、原理上,毕竟做题手感是分数高低的关键。5、岗位能力各模块的复习重点要牢记数量关系主要考察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像数列、规律等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把这些题型攻克。像比较难的题目,大家在考试的时候,可以适当放弃。资料分析我觉得这部分是比较好得分的,也是我比较喜欢做的一部分。重点!我建议先去看网课然后再刷题,背牢公式和算法,这部分得分很容易,学会了基本90%正确率。 判断推理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推理,大家要是觉得不安心的话,可以拿着行测同类型的题去刷,但并不建议,因为考察的重点不一样,有点本末倒置。言语理解可以说是岗位能力的重头戏,分值高,题量多。在做题的时候,主要掌握转折关系(通常转折之后就是重点=答案)、并列关系和因果关系等。只要把握住这些,再加上做题的手感和平常的积累,这部分拿满分也是可以的。这是我自认为觉得上岸比较重要的几点,时间有点长了,记不清楚了,但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备考不易,希望大家都可以认真一点。
开始正文前,有几句话不吐不快。知乎是当下中文互联网上少有的、用户有心思阅读长文的社交平台了。平台内,尤其有一类内容,特别地受欢迎;就是“亲身体验”类的文章。很多领域的话题都是如此,也包括军队文职;但这种阅读偏好却给了一些人耍小聪明的机会;我们自己统计过,在脱产备考的前提下,系统性学习一遍公共科目,需要3周时间。再有几天查缺补漏,一个月就快过去了。所以我特别好奇,总耗时一个月上岸军队文职(注意是“上岸”,不是通过笔试)的人,你们考的军队文职是不是只有公共科目一场考试?一个月靠做梦上岸军队文职梦中上岸后,我就爱在知乎“发光发热”~不说实话也就算了,反而利用别人对文职上岸的渴望,到处设置虚假期望。说到公共科目,2022战绩附上:2022笔试公共科目压中36道题!!!(题目有敏感词,大部分图知乎审核过不了,想看完整图片可以关注我的“简介”)公共科目考岗位能力+基本知识基本知识考6门,包括:政治、经济、国防与军队、法律、人文社会与时政、科学技术。依靠我们的考前冲刺阶段押题和针对性课程压中36道题!岗位能力考4门,包括:言语表达与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岗位能力因为包含言语理解和数学,是没有办法押题的。号称能给岗位能力押题的书、课程、“名师”也都可以歇歇了。如果你是脱产复习的考生,3周时间就可以把公共科目系统性地学习一遍,再加上命中率这么高的押题,公共科目笔试问题不大。军队文职的相关内容军文路这里有太多要分享的,一些免费的资料已经整理好了,直接查看我的简介带走即可。二、专业科目就看备考时间够不够用文职的专业科目考试不难,考试常见专业科目有:管理学、教育学、数学一、数学二+物理、会计学、护理学、经济学基础综合、医学基础综合。考生只要备考时间充足,能够把课时学完,精力用到位了,考试通过不是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数学二+物理的学习时间最长,需要85小时左右;其次是会计学,需要80小时;数学一需要75小时左右。其余各专业科目系统性学习的时间分别是:管理学需要65小时左右,教育学也需要65小时左右;如果自己的专业是招考的冷门专业科目,这就需要具体咨询才能有答案了。系统学习的情况下,笔试备考难度并不大,但就像上文中说的,要注意的就是备考时间够不够用。2023的管理岗技术岗会在今年10月底11月初会发布招考公告,差不多12月会组织笔试,2023年出笔试成绩。如果能在报名系统开放之前把公共科目学习一遍,这样就能在报名系统开放之后,有充足的时间,针对性地备考专业科目了。要是等到报名系统开启之后再开始备考,除非考生的专业科目难度很低,不然像是上文常见的那些专业科目,备考时间会不够用。三、一个机构面试教研水平如何主要看以下几点:第一, 招生时一定是“一岗一人”、“先来后到”能不能做,不会只看自己有没有课。不以这个原则招生的,教研能力成疑,最终整体上岸率都不好说。第二,分组教学,尽量不让考生一个人备考,但也绝不会让考生上超过20人的大课。这种教学模式的产生几乎是必然的,因为考生所报军种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有这样的三重限制在,能坐在一起上课的自然就没几个人。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去年曾做过一个小语种的考生,那个组只有她一个人,老师都围着她转。第三,录播课的占比极低,绝大部分课时都在线下(实在不行的可以直播互动)。这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教研队伍涵盖了熟悉各战区、各军种包括陆军、海军、空军、联勤、战支、各个单位岗位的专业人员,那么能最大发挥出这种教研实力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尽量面对面和考生沟通,主动告诉考生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要求考生自己主动要找老师准备回答,要求考生自己看材料看课,什么都靠考生自己,那还办什么培训?何不干脆白纸黑字印成教材,一本几十块卖卖得了(其实真做成教材也就这个价)。第四,一定会有演练。等面试答辩准备的差不多了,可能问到的所有问题都已经胸有成竹了,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演练。平时课上课下做的准备,在心里去和考官答辩,和你真的站在考场里,回答考官的提问,感觉是不一样的。等你一上场,好几双眼睛盯着你,超过一半的考生都会紧张,这时候有可能一些问题回答的就没那么好了,有些怯场的考生,手或者腿发抖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这样的心态如果不调整好,多少都会影响到真实水平的发挥。网上的那些“面试体验”,是不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轻松,大家也不知道。考生自己能冷静下来,能稳住,这才是最重要的。
文职人员一般是部队常说的非现役,指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军队文职护理岗也是非现役文职的编制,基本工资可能比三甲医院要低,一般是1400-1700不等,绩效工资各地区不同,好一点的也能到2000-3000,加起来差不多也有5000左右。总的来说,军队文职护理岗位大多数都有编制,较稳定,工作强度比之三甲医院工作要小一些。但同时也有缺点,比如兼顾护理工作的同时也要处理一些琐事的活,也许也需要重拾马原毛概或者每天“学习强国”。今天你学习强国了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队文职护理怎么样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