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有最新疗法最近几年有哪些新手段治疗?

原标题:干细胞治疗、免疫疗法、纳米材料制剂治疗(引题) 新疗法或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希望(主题)科技日报记者 唐 芳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心理疏导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帕金森病的主要疗法是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6类药物为左旋多巴类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除了药物、手术治疗外,目前科研人员也在探索一些帕金森病的新疗法,如免疫疗法、干细胞治疗、纳米材料制剂治疗等。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运动障碍疾病,全球目前约有6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在我国,帕金森病的平均患病年龄为60岁,患者已超300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为1.7%。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中老年常见疾病。此外,中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已占帕金森病患病总人数的5%—10%。对于帕金森病,目前我国诊疗现状如何?相关最新研究有哪些?未来还有怎样的新疗法?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药物治疗存在“蜜月期”“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退化明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向记者介绍,多巴胺神经元参与感官知觉调节及人体运动协调。现有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或退化,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进而引起的疾病。记者了解到,引起帕金森病的因素有遗传、老龄化、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而帕金森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还与环境毒素、毒品、压力应激等多因素有关。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心理疏导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帕金森病的主要疗法是药物治疗,目前常用6类药物:左旋多巴类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COMT抑制剂、抗胆碱能药、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金刚烷胺。“这些药物的作用要么是补充多巴胺,要么是减少多巴胺的代谢,要么是增加多巴胺的利用效率。”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丽燕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帕金森病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患者用药4—5年后药物疗效就没有最初那么好了,这四五年就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蜜月期”。孙永安告诉记者,正常脑部生理性分泌多巴胺是24小时缓慢释放,而外源性补充多巴胺呈“脉冲式”刺激,例如左旋多巴每天需服用3—4次。早期治疗阶段,患者多巴胺受体对于多巴胺较敏感,其症状波动不大。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多巴胺,受体敏感性会下降,出现疗效持续时间短(剂末现象)、疗效不稳定(开关现象)等副作用。对于帕金森病的用药,孙永安表示,提倡遵循“不求全效、细水长流”的原则,即从小量开始服用,缓解症状到不影响生活即可。帕金森病患病历程可达20—30年,早期患者建议以药物结合康复锻炼为主,部分中晚期患者可辅以手术治疗。相比于神经核毁损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手术通过微创方式给患者植入脑起搏器来实现神经调控,可达到减轻和控制震颤、僵直等症状的目的。这种技术在国内及欧美各国已经较为成熟。创新研究层出不穷帕金森病早期容易误诊与漏诊,寻找提高疾病诊断效能的标志物成为该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2022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可通过实验犬嗅辨帕金森病的新方法,证实帕金森病患者的确具有特殊体味,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证实利用实验动物辅助诊断人类帕金森病。目前,该团队正研究其具体机制,加快临床转化应用。2022年11月底,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健康人士和帕金森病患者脊髓液中一组蛋白质的形状不同,这76种蛋白质有望用作检测帕金森病的新型生物标记物。该团队计划对已发现的标记物进行彻底检测和验证,评估其检测帕金森病的效率等。除了药物、手术治疗外,目前科研人员也在探索一些帕金森病的新疗法,如免疫疗法、干细胞治疗、纳米材料制剂治疗等。“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是免疫疗法。”孙永安解释,当异常的α-突触核蛋白聚集,就会破坏脑细胞的内部运作,导致帕金森病等由大脑损伤引发的认知障碍。科研人员通过针对α-突触核蛋白制备疫苗或单克隆抗体对该病进行靶向治疗。但目前免疫疗法成本较高,而且脱靶率很高,因此并没有达到对帕金森病很好的治疗效果。国内外科研人员还在尝试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比如,2022年12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开发出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的可持久稳定分泌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其可快速恢复急性和慢性帕金森病猴模型的运动和非运动障碍缺陷。值得关注的是,纳米材料不仅是递送药物的良好载体,一些纳米材料还表现出神经保护作用。2022年8月,南开大学药学院薛雪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相关团队,把纳米材料P-sheet作为药物,通过一定的机制作用于细胞,抑制神经元丧失,有效缓解了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帕金森病诊疗还需更加精准未来,帕金森病诊疗还面临哪些挑战?专家指出,目前尚缺乏对帕金森病早期精准诊断的有效手段。而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保护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延缓病情进展。据报道,研究显示,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帕金森病患者从起病至确诊所需时程的中位时间为10个月,在此过程中误诊率达23.53%。此外,虽然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难题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薛雪表示,对于脑部疾病的治疗,血脑屏障是一道绕不过的“坎”。血脑屏障的存在,阻止了绝大部分小分子和大分子的转移,目前已有药物的血脑屏障穿过率不足5%,严重限制了神经中枢系统疾病的治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从增加血脑屏障的通过率入手,另一方面需要增强药物的靶向性,使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脑细胞。在增加血脑屏障通过率和提高特异性这两方面,纳米材料都具有广阔前景。在薛雪团队的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在聚乙二醇链上连接一些可以靶向脑部的分子伴侣或者配体,同时通过调节纳米材料的大小和表面修饰来增加血脑屏障的通过率。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未来在脑部植入一个神经芯片,协同对抗令人困扰的震颤发作,或许是一种可行的选择。2023年初,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将低功耗芯片设计、机器学习算法和柔性植入式电极相结合,制作出一种神经芯片,可识别和抑制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帕金森病也称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随年龄增高患病率也增高。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为主要特征。众所周知,这是一种不致命也无法完全根治的神经性疾病。病情初期可以通过服用药物缓解一部分病症,但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药物会不起作用了,目前中后期最多的治疗方式就是DBS手术治疗。不过近两年关于帕金森病治疗也有了一些新的突破,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主流治疗方式1.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目前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已取代毁损术成为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最有效、二次伤害最小的手术方式,术后优势主要是患者运动并发症的显著改善和多巴胺能药物的稳定减少。2.聚焦超声丘脑切开术聚焦超声丘脑切开术是一项比较新的用于单侧震颤的治疗方式,主要针对以震颤病症为主的帕金森患者,对于其他类型的帕金森患者是否有效或有效期多久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新型治疗方式1.干细胞移植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是最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不过这一研究方向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肯定的结论。因为有研究发现移植干细胞的帕金森患者体内移植物的存活和生长并没有带来具体的临床改善。2.壳核内注射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该方法最早公布于2019年英国的《Brain》文章,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初步证实了这种疗法的可行性和耐受性。目前帕金森病的各项治疗手段都是改善患者症状,并不能从发病根本上来延缓病程。但随着越来越多治疗帕金森病的新靶点被发现,研究者们觉得有望可以借此来延缓帕金森患者的病情进展或延迟症状的发生。因为共同的病理机制,研究者们也尝试了一些针对其他疾病的现有药物来治疗帕金森。比如止咳药氨溴索、白血病药物尼洛替尼、降糖药艾塞那肽、前列腺增生药物特拉唑嗪等等,但目前还未得到期望的理想效果。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度担心,现在评估帕金森患者情况的设备越来越先进。智能手机都可以用来对患者的运动症状进行客观评估。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到一些轻微的运动症状,有利于帕金森的前驱期诊断,识别出帕金森高危人群。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降低各类疾病的患病风险。发布于 2021-07-27 16:5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病有最新疗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