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李济仁中医外方可以三味君药吗安神方中的三味药?


点击上方蓝字“五味学苑”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1小的时候听说邻里有个妇人疯了,因为婚姻的不幸受了很大的刺激。家里人四处求医诊治,甚至还求助于巫术,真是有病乱投医,结果都是无功而返。从医后的这些年里,很少在临床遇到这些病,但类似这种病的前期病症却特别多,大多数是抑郁、精神恍惚、情绪低落、严重失眠,甚至哭笑都不正常。跟这样的患者接触久了,你还真以为她有精神上的问题,其实这不是精神上的问题,这只是中医所说的“脏躁”。“躁”顾名思义,躁动不安,“脏躁”也就是“内脏躁动不安”,喜伤心,悲伤肺,心肺气虚,悲喜不能自制,人就会出现哭笑失常。怒伤肝,像这样的人,她可以为一点点小事情而大发雷霆,纠结的样子让任何人都受不了。思伤脾,正常人到了吃饭的点儿,闻到饭菜香,都会饥不择食,而这样的人不一样,就连吃饭的时候也思来想去,再好的饭菜也不能勾起她的食欲。总之,这样的人或呆板,或抑郁,或精神恍惚,看上去怎么都和周围人群不协调。“脏躁”这个词我们觉得陌生,其实这就是西医所说的早期精神分裂症。2一位知名企业的女性高管,三十五六岁,她就是患了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现在已休假在家。西医的大夫让她吃了将近一年的镇静剂,她已经对这些药物产生了依赖和耐药性,她更明白这样吃下去结果会怎样。她说现在的她已是今非昔比,原来是高收入的金领,在单位前途无量,凡事都追求完美。她的要强和近乎刻薄,导致婚姻失败,同事不理解。她现在失业在家,还自己带着一个3岁的孩子。从她的外表也不难看出病情,本应很讲究的她,穿着随便得近乎邋遢。给我讲述病情的时候,虽是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依然是每个话题都要重复十多遍,每个问题的结尾总忘不了说一句话:“大夫,我该怎么办?”对她来说“天”塌了,她的世界也已不复存在。病折腾了她一年之久,身体虚是必然的,所以她的脉象沉细,但她小便黄、大便干、口苦、舌尖红,谁看都知道是体内有火,不用说也是虚火。体虚的人能用泻火的药吗?肯定不行,越用身体越虚。再看看她的舌体,淡白没有血色,而且整个舌体还很瘦小,好像是体内的火,把舌体烤得瘦小枯干。没有血色说明气血虚,舌体瘦小说明津液亏。总结到最后,虚为主,先补虚是主要,泻火是断然不可取,因为泻火的苦寒药更伤津液和气血。正如《张氏医通·神志门》有这样的一句话:“脏躁者,火盛灼津,肺失其润,心系而戾然。”3我只给她拿了100克甘草。当时她表现得很意外,因为平时她找别的中医看病的时候,总是会开一大堆的中药,几百元甚至是上千元不等,这味药她只花去几块钱。几块钱就能治好她的病,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味药,因为只有在药房里可以买到这味药。还有两味药,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一种是大枣,另外一种就是浮小麦。大枣随处都有,面粉我们整天吃,小麦原粒难买到,但超市里却有的是麦片。这就是古代张仲景专治妇女脏躁的甘麦大枣汤,当然也是现代人在古方的基础上调治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甘草麦片大枣汤。这个方法做起来也很简单,每次用500毫升水,泡10克的甘草、5枚大枣半小时,然后煮沸半个小时,滤去甘草,用煮好的200毫升水冲服两包麦片,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饭后一个小时后服用。在参研古人的病案中有这样一段话:“用小麦养肝气止躁,甘草、大枣之甘,以缓气之苦急,躁止急缓,则脏安而悲苦愈。”小麦养肝气专治脾气暴躁;甘草的药性是和中缓急,就像一个慢性子,让五脏安顿下来;大枣补心气,补气血,还可以宁心安神,这个方子倒像是五脏的安抚剂,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寄托方。这个方子的药性强调一个“缓”字,可适合各种体质。身体不适、烦躁郁闷、情绪不舒的女性,把它当成一味安慰剂,抚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她发来消息说症状缓解大半,准备回原单位工作了。End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点击 「赞」+ 「在看」让更多人看到吧

一、腰膝酸软、疼痛?可能这里虚了!随着年纪在不断增长,许多灸友会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还有许多岁数大一点的灸友,腿脚也不太利索。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所以当人的肾气充足、肾经旺盛的时候,腰部的骨骼和筋才能够得到正常的阳气的温煦作用,腰部的骨骼和肌肉才可以得到正常的屈伸、活动自如。相反肾气不足,腰部的骨骼和肌肉就得不到正常的温煦,从而会出现腰部的酸、软、疼痛。如果是肾的阳气不足,还会出现腰部冷痛的表现。所以腰酸,一般都提示肾气虚,腰冷、腰痛提示肾阳虚。此外,中医认为膝是属于筋所包绕的关节,肝主筋,其功能是依靠于肝血充分对筋的滋养才能够实现。因此如果肝血运行不畅,全身的经筋就得不到充分的滋养。而膝关节又是经筋会聚的地方,经筋的功能就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于是会出现膝关节屈伸不利、膝关节打软、酸痛的现象。大家可能也听说过,在农村有些七十多岁的老人家都还腿脚十分利索,经常下地干活。那为什么有一些人四五十岁腰腿就不行了呢?就是因为肝肾是同补的,肾气不足,肝气也容易不足,气滞血瘀,长时间缺乏运动,筋骨也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就出现腰膝酸软、疼痛。二、1个只有三味药的古方:补肾、活血、安神,解决腰膝酸软、疼痛!通调诸虚百损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只有三味药的方子,可以很好的解决我们的腰膝酸软、疼痛。它就是来自《医方类聚》的“仙方三补丸”,只需三味药,各司其职、配伍相得益彰,补肾、活血、安神,解决腰膝酸软、疼痛,通调诸虚百损!大家知道,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望”。除了望舌,还有望色,一个人的面色好坏,一眼便知。而仙方三补丸,就是一个能让你气色变好的方子。仙方三补丸组成:破故纸60克,白茯苓30克,没药30克。怎么吃?先酒浸没药如饴糖样,用前药两味为末,药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热水下。什么情况适合?“诸虚百损,不问老少,有疾皆效!”即:只要是全身多处虚弱、劳损状态,不问年纪老少,有问题用它,都会有效。1、我们先来聊聊第一味药:“破故纸”。这味中药或许很多人没听说过,但是我说它就是补骨脂,大家就知道了,它是一味辛行苦、燥温通,可入脾肾,壮火益土的要药。它的特点是,可以同时补先、后天之本,并且可以滋养五脏、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提升我们平时所说的人身体的精气神,还可强筋骨,对于虚损体质来说,堪称强大。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本草经疏》:“补骨脂,能暖水脏,阴中生阳,壮火益土之要药也。其主五劳七伤,盖缘劳伤之病,多起于脾肾两虚,以其能暖水脏、补火以生土,则肾中真阳之气得补而上升,则能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荣养乎五脏,故主五脏之劳,七情之伤所生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下元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此药壮筋骨,益元气。”因为入脾经,补骨脂还有温脾止泻、平喘纳气的作用。2、接着,再来说说第二味药:“茯苓”。味甘、淡,甘能补,淡能渗。平和的性格,归心、肺、脾、肾经,可健脾、补益心脾、宁心安神。茯苓是出了名的能健脾利湿,且它同时还入心安神,入肾泄肾浊,有让人气和神宁,精神内守之功。这味药大家应该会比较熟悉,功效十分广泛,不分四季可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皆可与之发挥独特功效。《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茯苓入心、脾经,善于调理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有很好的镇静安神、健脾宁心的效果。与补骨脂相配,补骨脂侧重补肾精,伏苓侧重安心神,让心肾相交,精神状态良好,失眠也会改善。而只有睡眠好,精神才好,气血才会充足,身体才会好。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茯苓也能够健脾和胃。另外,许多补肝肾的药都容易生湿热,有了茯苓就能很好的去脾湿,也有助于脾胃对药的吸收。3、最后,来说说第三个成分:“没药”。味苦、辛,性平,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还能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可用于肝血不足等问题。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没药是一种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入肝经,主要作用是消瘀血,去腐生肌,你想想一个人,气血不足后,或者虚劳出现血瘀是很正常的,用没药就是为了让精血相生,又让血运转起来,消除滞血,消肿定痛。《本草纲目》:“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没药的辛能散、苦能泻,有少许芬香善于走窜,所以有很好的活血散瘀,止痛消肿的功效。其入肝经,帮助肝血运行,使全身经络得到滋养。总而言之,要想解决腰膝酸软,就得从补肾、活血、安神三方面着手。而补骨脂、没药、茯苓三味药的配伍,能很好的温补肾阳、活血散瘀、镇静安神。相互作用,可以充分做到“诸虚百损,不问老少,有疾皆效”。谨记,服药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只有艾灸,才能自己在家灸。(如果是调理腰膝酸痛,可服药兼顾艾灸:肝俞、肾俞、阿是穴、梁丘、委中穴、阳陵泉。)今天就分享到这,大家还有想要了解的,可以在文末留言。最后,由弘物君创始人黄老师为大家视频讲解养生知识:
中医千古名方:焦虑想哭,三味药调理,可治病、可保健#抑郁焦虑##中医治疗抑郁焦虑失眠##中医中药#“焦虑不安,精神恍惚,不由自主地就想哭?常常情绪低落,动不动就心烦易怒”,现在门诊中越来越多的患者,都跟我描述有这样的病症。这正是中医古籍讲的“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这是心脾两伤、肝气不调的失和状态。脏躁,就是内脏功能亢奋。这种亢奋是源于阴血亏虚,营养不继,导致脏腑机能不得不强行调动起来,以作维持。由此而引发这些问题:心烦易怒,失眠多梦,遇事就犯堵,没事就叹气,动不动还想哭,要是看个琼瑶、韩剧,马上泪流满面。上班一族,这种情况很普遍,尤其是女性,因为工作压力大,人事环境复杂,劳心废力,伤精耗血。医圣张仲景,针对此病症,有一张千古名方,叫“甘麦大枣汤”。该方子仅有三味药:甘草、小麦、大枣。小麦、大枣为食物,甘草则药食同源,组方奇妙,虽平和之极,却有神奇疗效。正如歌诀:甘麦大枣汤,妇人脏躁喜悲伤,精神恍惚常欲哭,养心安神效力彰。它不仅可治病,还能保健。(1)小麦:养心阴,君药小麦1升(15g)。小麦疏肝,养心,益心气;安心,安神,除烦热,止虚汗。(2)甘草:补心气,臣药甘草3两(9g)。甘草补益心气,和中缓急(肝),泻心火而和胃,缓解倦怠乏力,心悸气短。(3)大枣:补脾气,佐使药大枣10枚。大枣甘平质润,益气和中,润燥缓急。大枣调胃,利其上壅之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小麦疏肝养心,甘草泻火和脾,胃气下达舒畅,大枣去燥肺脏润泽,肝气调和,燥止病自然就好了。先将小麦洗净,漂往浮末,然后用净水约800毫升,煮此三味药,用小火慢慢熬,煮沸后煎至400毫升左右,去渣,分几次饮汤,最后吃掉大枣即可。舌苔厚腻,体内有痰者,即自觉口中黏腻者,不宜引用此方。不可大量服用或小剂量长期服用。因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引起水肿,血压升高。………………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每人体质不同,药方不尽相同。不知自己是否适合此方,可与我私信,我帮您辩证分析和指导用药我是中医主任医师【付桂玲】北京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年】治愈抑郁焦虑失眠患者【10000+例】#抑郁##忧郁##焦虑##焦躁##睡眠##失眠##易醒##早醒##心烦##心悸##气短##气虚#如果您还想咨询这些问题,也可私信或评论区留言,我会为您辩证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外方可以三味君药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