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子宫囊肿怎么办?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2018-7-28 马艳
门诊上经常有病人拿着这样的超声报告单,心惊胆战的来求助:大夫,我宫颈上长了囊肿,不要紧吧?怎么办?
不要恐慌,来听听专科大夫怎么说
一、什么是宫颈囊肿?
宫颈囊肿又称宫颈腺体囊肿,也成纳氏囊肿,简称纳囊。
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一般小而分散。
浅部的腺体囊肿突出在宫颈表面,表现为宫颈表面突出单个或多个青白色凸起,或者蓝白色小囊泡,表面光滑;如继发感染后可呈黄色小囊肿。这样浅部的囊肿在平时的妇科检查中大夫肉眼就可以看到,也很容易诊断。如图2
深部的宫颈腺体囊肿一般在妇科检查时肉眼看不到,经常会在平时的超声检查中发现,报告单上会描述:在子宫颈部位可见一个(或多个)异常暗区,大小约***mm,壁薄,后方回声稍增强。如开头图片所示。
二、宫颈腺体囊肿是怎么形成的呢
还是需要先学习一下子宫颈的结构特点。从阴道检查能肉眼看到的称为宫颈阴道部,表面光滑被覆复层鳞状上皮;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宫颈管腔粘膜为单层柱状上皮。重点来了:这些柱状上皮形成的粘膜层内有许多腺体,这些腺体能分泌碱性粘液,形成宫颈管内的粘液栓,将宫颈管和外界分开,对宫颈管内的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青春期之前,柱状上皮在宫颈管内,鳞状上皮在宫颈口外,之间交界的地方我们叫做“鳞-柱交界部”。 宫颈外口部位(也就是阴道检查肉眼看到的宫颈口)是柱状上皮和鳞状上皮的交界处,也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也称宫颈移行带区。
青春期以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这个交界部位就会往外移动,从外观上看,宫颈好像“糜烂”一样,柱状上皮移动到宫颈外面后就很容易接触到细菌还有阴道内的酸性环境。但是走出来的柱状上皮比较脆弱,在几番挣扎之后又被鳞状上皮替代。又一个重点来了:这新生的鳞状上皮会盖在宫颈腺管开口上,或者干脆长到腺管里将腺管封死,这时候腺体内分泌的东西不能流出来,堵在腺体里面,就形成了囊肿。
第八版妇产科学教科书上对子宫颈腺囊肿是这样表述的:子宫颈腺囊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子宫颈的生理性变化。子宫颈转化区内、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子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堵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子宫颈局部损失或者子宫颈慢性炎症使腺管口狭窄也可以导致宫颈腺体囊肿形成。
划重点:看到了吗,子宫颈腺体囊肿其实是在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长期抢占地盘、艰苦斗争过程中的副产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而非病理性的。
你也不难发现,它的形成原因与脸上的“青春痘”差不多,你完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宫颈上长痘痘了!
三、宫颈腺体囊肿有哪些危害或风险
问题来了,这个副产品长期潜伏在宫颈里面,会不会兴风作浪对人体造成危害呢?从宫颈腺体囊肿的成因就应该能想到,一般情况下它是没有什么危害的,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风险。
首先,这个囊肿通常状况下是不会癌变的,其次宫颈囊肿基本上也是不会影响怀孕或分娩的。
重点来了:长在深部的子宫颈腺体囊肿,往往子宫颈表面看不到异常,有时候表现为子宫颈肥大,这时候就需要与子宫颈腺癌相鉴别。
普及一下,什么是子宫颈肥大: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导致腺体及间质增生,子宫颈深部的腺囊肿可以使子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硬度增加。
而内生型子宫颈癌尤其腺癌也可引起子宫颈肥大,因此对子宫颈肥大者,需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子宫颈管搔刮进行鉴别。
划重点:也就是说,宫颈腺体囊肿本身没有危害,关键是需要排除可能浑水摸鱼的子宫颈腺癌。
最后一个问题:
宫颈腺体囊肿是否需要治疗,怎么治疗?
对于散在的比较小的宫颈腺囊肿一般不用管它,只要定期做宫颈防癌筛查即可,通常不需要处理。
当然,如果囊肿较大的话,也可以考虑做个小手术弄破它,通常在门诊手术室就可以解决,连麻醉都不用打。个别长在宫颈深部,体积较大的可能需要住院麻醉下经阴道或经腹手术治疗。宫颈TCT和HPV是筛查宫颈癌的首选,如果发现异常,有时需要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
经过以上四点学习,现在该明白了吧:宫颈腺体囊肿其实就是长在子宫颈上的“青春痘”,你只需要了解她、定期监控防范有坏分子浑水摸鱼,需要处理时到正规医院听从专科大夫建议就OK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宫囊肿怎么办?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