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精神控制制是真的吗?

  近期,牟林翰虐待案一审宣判,牟林翰因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这是国内司法实践中极为罕见认定两性关系中精神虐待导致对方死亡而获刑的司法案例,被外界称作“国内PUA第一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开判决显示,牟林翰高频次长时间持续性辱骂女友,2019年6月至10月期间,女友与其发生争吵后三次自杀,经多次送医抢救,2020年4月11日,女友于医院去世,经鉴定,为服用药物中毒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该案引发公众关注的同时,亦引起各界对亲密关系中PUA等精神控制手段以及精神虐待现象的讨论。何为精神控制?这种控制是否为精神虐待?精神虐待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构罪?遭遇PUA又该如何应对?针对上述这些疑问,记者与有着二十年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法援律师、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振邦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莹,以及在警务系统工作三十年、湖北监利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发起人万飞展开了一次对谈。  PUA也是家暴 精神暴力认定为犯罪依然困难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近期,公众在讨论“精神控制”和“精神虐待”,从你们介入的案例来看,什么样的情形属于“精神控制”或者“精神虐待”?  李莹:严格从法律术语而言,公众所说的精神控制、精神虐待一般称为“精神暴力”。2016年实施的反家暴法明确将经常性的恐吓谩骂等精神暴力的行为纳入家暴的范畴。但与身体暴力不同,前者要在法律意义上构成家暴,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经常性”的恐吓谩骂,即有明确的频次要求。  在实务工作中,家暴一般分为四种形式: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与经济控制。我们极少在某一起家暴案中发现施害者只有一种行为,一般是多种形式并存。涉及精神暴力时,多为施害者对被害人人格的侮辱和贬损,讽刺谩骂挖苦,并有以威胁达到控制目的的手段,这都是一种精神暴力。  万飞:社交媒体现在往往多使用“精神虐待”“精神控制”“PUA”等词,需要提醒的是,这些词语的概念都没有清晰的界定,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比如精神控制、“PUA”,之前在很多诈骗案中,有人专门习得PUA的技能,针对某一类型的人设定套路,有的诈骗者会给自己打造某一类人设,在互联网上以女性为目标,让对方相信自己是成功人士,给女性洗脑,最终达成自己的不法目的。  在亲密关系中,有些手段和这些诈骗手段类似,有人控制欲较强,很自我,希望对方时刻遵从自己的意愿,有人通过夸大虚构吹嘘自我,在对方面前打造人设,让对方形成“仰慕”、“信服”的心理;还有一种人为了实施控制,往往伴随威胁的语言、肢体惩罚、身体攻击,比如摆出蛮不讲理的姿态,不断威胁对方说“你信不信我会掐死你”,“如果离婚,就把娘家人全杀了”,为了让对方信服,施害者甚至还会借助一些场景,比如残忍杀鸡、摔碗,在这样威逼之下,人会逐渐被“洗脑”,相信对方“说得出做得到”,产生恐惧心理屈服于对方。  南都:实施精神暴力可能构成哪些犯罪?  李莹:因中国目前并未单独设立家庭暴力罪的罪名,因此家暴往往因程度的不同,需要承担不同的民事、刑事或者行政责任,涉及刑事犯罪的,往往以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达不到刑事犯罪标准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或者被予以治安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过一个典型案例,丈夫把篮球吊在阳台上,上面写着老婆的名字,要打死老婆的话,丈夫经常击打篮球,老婆非常恐惧和害怕,法院最后也认定男方的行为构成精神暴力。  万飞: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仅仅实施精神控制,其实很难说构成犯罪,公权部门也很难介入,只有发生显性的肢体伤害,或者如牟林翰虐待案导致严重的后果,公权力才有介入的理由。  目前涉及家暴案,针对极端情形造成实质性伤害的,可以用刑事手段来规制,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可适用治安管理法处罚,更轻微的还可以由公权部门出示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来起到震慑作用,但如果仅仅只是精神上的伤害,比如因为实施精神控制导致对方得了抑郁症,在司法实践中要证明因果关系建立证据链条依然很困难。  南都:牟林翰虐待案判决后,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司法的进步,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怎么看待这次判决?  李莹:从朴素情感而言,可能有一些公众会认为该案的判罚相对较轻。但从法律角度而言,刑法对虐待罪以往的规定主要为打骂或者冻饿、未送医治疗等,从以往的司法判决来看,仅仅以精神虐待构成虐待罪极其少见。该案明确精神暴力为虐待行为,且这次判决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家庭成员的范畴,两位当事人是恋爱关系,法官将同居关系也视为家庭成员保护,具有突破性意义。  万飞:我们也一直在关注这个案件,大家最初认为能进入刑事立案侦查阶段非常困难,毕竟基于过去几十年的实务经验,我们对施害人究竟构成何罪、警方能搜索到何种证据都是没底的。此前在家暴案件中,受到家暴的女方后来自杀,有不少是因为缺乏证据或者算不上“情节恶劣”,难以从法律上定罪,最后按普通自杀案处理。所以这起案件,最终能有这样的判决结果并作出清晰的法律解释,对于我们长期坚持推动反对性别暴力的实务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成果,也是很大的惊喜。有这样一个判决先例,对以后类似案件的推进也会有示范性意义。  以爱为名的控制具有迷惑性 受害人会丧失反抗能力甚至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南都:如何在家暴框架内理解精神暴力?  李莹:有一起家暴案,男女双方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丈夫长期家暴,对妻子不仅实施身体伤害也伴随精神暴力,他多用“以爱为名”的控制手段——“我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你好,是爱你”来实施控制,并不断贬损对方,骂对方蠢笨,猪狗不如,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切断女方的社会联系,一直向她灌输一种观念,“不要跟你的闺蜜在一起玩,她们都不怀好意,嫉妒我们,想拆散我们”。女方一开始也想过反抗,但一旦反抗就会换来更严重的暴力,只有她听话才不会出现家庭矛盾也不会被殴打。在反复伤害下,女方不仅放弃了反抗甚至想通过讨好男方来换取廉价的夸赞和暂时的安宁,最后女方没了朋友,也不再主动参加任何的社交活动。  我曾经问她没有想过报警吗?她说我要是报警,他就要把我的头割下来,两个眼睛挖出来,提到我妈面前。我说,你在你丈夫眼里猪狗不如,他会为了你成为杀人犯吗?她说丈夫很聪明,警察抓不到他的。我再问她,那他要因此放弃体面的生活成为逃犯的时候,她不说话了,女方当时完全处于一种被洗脑的状态。  尽管受害人拥有高学历,但很多时候精神暴力就像麻药,施害者会根据女方的具体情况实施精准控制,在长期的PUA之下,女方丧失了正常的思维能力,无法客观地看待对方和自己,也无法客观看待这个世界,这种暴力给受害人带来的是全方位的精神摧毁。  南都:外界可能觉得难以理解:被害人如何一步步被控制直到失去自我?  李莹:这跟家暴的特点有关,为什么我们非常强调要把暴力扼杀在萌芽状态,公权力要尽早介入,受害人要及时报警求助,因为一旦家庭暴力进入暴力循环之后,很难自动停止。施暴人会从对方的不断臣服中体会到暴力是最有效的,只要施暴受害人就会顺从,一开始施暴可能只是打一巴掌,推搡一下,踢一脚,但这是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只要一开始没有及时对这些行为说不,那么就会陷入暴力循环。  在长期施暴的过程中,受害人会丧失反抗能力,还有的会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只要对方对她有一点点好,她都觉得很满足甚至感激涕零,最后导致心理性瘫痪,不仅不会反抗,从心底也会认为反抗是没有用的,只能认命,更没有信心和勇气走出来。  万飞:在实现精神控制的过程中,施害者除了暴力手段之外,往往也会针对性地满足受害人的需求。就像电信网络诈骗杀猪盘一样,施害者会迎合对方的需求,来实现控制对方、满足自我需求。  南都:相较于肉体伤害,遭遇精神暴力似乎更难识别和反抗,有什么应对方法吗?  李莹:在家暴案里,精神暴力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也是一种暴力。比如受害人包丽,她从来没有对外求助,女孩可能甚至没有意识到PUA也是一种亲密关系中的暴力,特别是以爱为名实施的控制,“我打你骂你、控制你,看你的手机都是出于爱你”,这种控制手段有极强的迷惑性,很难被当事人识别。  很多人问我,到底什么是PUA,什么是控制,什么是精神暴力,虽然没有专业术语来解释,但如何判断其实很简单。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在你们的关系中,你是不是被尊重?相处是舒服的吗?你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对方无论表示多么爱你,都是一种谎言。  万飞:在进入亲密关系前,要了解彼此的需求,学习互相尊重和相处之道。我要提醒的是,在亲密关系中也不要把“精神控制”泛化理解,有的人可能对“精神控制”过于敏感,相处中双方正常的矛盾、争吵、辩论经常存在,不能一旦出现这些就认为对方是搞精神控制,那样双方的对抗性会更强。  家暴没有特定人群 首次应对家暴非常重要,避免陷入暴力循环  南都:在讨论这类现象时,有人提出乖顺的女生可能更容易遭遇精神暴力?  李莹:很多人以为家暴发生在文化程度低的家庭或者落后地区,但其实不是,家暴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从我的实务经验而言,家暴也没有易发人群和特定人群之分。  万飞:我的观察是高知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实施精神暴力的案件。  南都:家暴案的施害者有什么特征吗?  李莹:我们曾对施暴人做过画像,95%以上的来访者表示,施暴人在原生家庭中曾遭遇或目睹过家暴。  一般而言,施暴人的类型大概有三种:只打家人型,边缘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后两者往往有犯罪倾向且容易产生极端恶性的家暴案件,但占比较低,更常见的是第一种,他们也被定义为双面型人格:在外面一套在家里一套,在外温文尔雅甚至很怂,在家里要做绝对权威,只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甚至只打老婆不打孩子。这一类人往往也最容易改变,只要公权力部门及时介入有效处置,这类人就不会再施暴。  南都:全国妇联曾公布数据:家暴受害人平均遭遇35次家暴才会求助,这非常触目惊心,原因何在?  李莹:很多受害者对家暴尤其是第一次家暴不够敏感,糊里糊涂就过去了,甚至认为自己也有错,从而陷入家暴循环。有的受害者认为家暴是“家丑”不可外扬。还有的受传统观念影响,考虑孩子考虑到完整的家庭要隐忍;还有的受到对方的威胁,“你要离婚我就杀了你全家”等,受制于种种原因,他们没能有效求助。  在我接触的家暴求助人里,大多数受害人是孩子或者亲戚朋友替他们求助,也有一些人会主动报警或者向公权部门、社工机构寻求支持,但很遗憾他们有时候也不能获得有效回应,被按照“各打五十大板”的态度处理了。家暴案处置困难,也与家暴案的特点有关,它发生在家庭的私域内,没有目击者,甚至有些施暴者会摔手机、删除录下的证据。  南都:如何有效求助?  李莹:对家暴一定要零容忍,第一次如何应对非常重要,绝大多数陷入暴力循环的受害人,大多数是第一次稀里糊涂过去了。  其次要有策略性地收集证据,比如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发到邮箱网盘等。  最后就是及时报警,如果公权力部门没有第一时间有效处置,比如报警后警察没有及时处理,受害人可以记下他们的警号通过投诉等方式促成介入。目前来看,警察的介入仍然是制止家暴最有效的手段,我们要尽力推动公权力部门解决家暴难题。  反家暴成为社会共识 尊重受害人意愿,不能指责受害人不够勇敢  南都:这些年来,社会各界对家暴的态度有所变化吗?  李莹:公众的反家暴意识无疑在提高,媒体对家暴议题的报道更多,法制也在不断完善,如今家暴零容忍已是社会共识,家暴男可能会社会性死亡。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对待反家暴议题,公众意识变得更为强烈。但从我的经验来看,我们想象中似乎家暴的求助者会增多,但实际上我们机构去年反家暴小程序上线以后,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是危险性自评,而使用求助功能的人仍然很少,仅仅是用户量的十分之一,而前者则是后者的五倍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一些例如反家暴日等特殊节点,或者一些热点案事件发生时,求助的人数就会突然增多,这说明舆论的关注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南都:除了公权力部门及时介入之外,我们还能给受害人什么样的社会支持?  李莹:在帮助受害人的时候有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在他们难以脱离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能责备受害人、指责他们不够勇敢,也不能擅自去替他们做决定。应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比如指导他们尽量去提前搜集、保留家暴证据,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确保他们在想要诉诸法律维护权益的时候处于有利的位置。  万飞:作为社会公益机构,我们采取比较多的方法是陪伴,跟当事人沟通,共同探讨亲密关系如何更好相处,如何“相互尊重”。亲密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改变另一方往往也会改变,我们希望让当事人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沟通技巧,尽量去改善关系、走出困境。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 发自北京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现在出现在大城市里的脑控武器可以!脑控武器①能知道你每时每刻在想什么、看到什么,思想、记忆、行为,银行卡号密码无任何秘密可言  ②能通过大脑与你互动对话(还可提取你的记忆并进行语音模仿)  ③能强行给你造梦,并控制梦境  ④能让你闻到它们制造的各种气味  ⑤能在强刺激下把它们的意志传递给你,并控制你的思想和行为  ⑥能通过各种方法对你的精神和肉体进行折磨⑦能让你学习几年的知识在用时大脑一片空白(特别是考试)!⑧能把恩爱夫妻拆散(可以让人关键时刻暂时阳痿,还能让双方莫名其妙的恨对方)⑨能让人一段时间智力低下,浑浑噩噩,没有分析能力!⑩能让男的睾丸疼。如果他们不启动对话系统,不干扰折磨你,你可能永远不知体内有这个东西。只需要采集脑电波特征码就可以了。
8月16日22时,DCM董事总经理魏萌在北京逝世,年仅32岁。离开人世前,她正在某培训公司组织的一场线下工作坊课程中上课。该课程中包含一个互动环节为四人对一人辱骂,对体验者进行精神施压,摧毁并重建价值观与世界观体系,以达到改变参与者思想与行为的目的。由于当事人家属已经发声明,声称当事人死亡与课程内容无直接关联,因此我们不去讨论过多事件相关的细节。但这种明显带有精神控制性质的课程却是由来已久。前些年某培训公司通过一堂“高管给老板下跪”的课成功拆散一批合伙人,还有某些“女性商学院”专挑容易情绪化、被心理操控的女老板授课,一堂课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诸如此类洗脑课程,见怪不怪。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这种课程会在市面上存在,为什么还会有人买,为什么学员都是高知精英却心甘情愿参与并买单。作为十多年的成人教育从业者我觉得有几点需要说明。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课程?因为成人“教育”不好做。这里说的是“教育”不是知识付费,知识付费不需要对效果负责,而“教育”的影响更深,需要使学员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比如小孩子接受了教育,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可以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放到成人身上,一些有方法论的课程(如编程、IT、美容美发、财务、管理等等)是可以明显见到效果,可像领导力、企业家精神、创业格局之类,这些可能与成长环境、亲密关系、价值观等相关,也就是说触及到底层心理的一些领域。这个没法通过说教去改变,而一直困在原有价值体系里的人,往往也听不进去说教。但是就有很大部分的有钱人,明知自己困于人生格局,又突破不了怎么办?来会场上个课好了。在各种音乐、场域、同学、导师、环境、灯光等等因素刺激下,你可以做你平时做不到的事,也可以接受平时接受不了的刺激。过去的世界观价值观统统打破,再重新塑造一个有格局、有力量的人格出来。听上去确实有效果,但不是所有培训都能像专业心理机构一样,把一切摧毁后还能建个新的出来。大部分摧毁之后不负责重建,重建靠你自己悟。悟明白的,事业人生可能一飞冲天;悟不明白的,正好续费来下一场接着悟。2、学员对课程好坏没有辨识吗?说实话还真没有,有些人说此类课程就是骗有钱人的,其实正好相反,是有钱人才需要此类课程,因为普通人平时也用不上修炼什么领导力之类。但有钱人并不一定懂课程好坏,好坏全凭感觉。这就是成人教育的成交逻辑一:信则有,不信则无。另外网传此机构招生主要靠拉下线,这种讲法不严谨。专业说法是此类课程主要招生渠道是靠转介绍(虽然意思一样)。这就是成人教育成交逻辑二:圈子的作用大于课程本身。以上两条逻辑带来非常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极少会有人上完课之后公开抱怨课程质量。因为一是有熟人介绍去学的,二是花大价钱上了课,有钱人都好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让朋友带去学了个十几万的课是垃圾。所以最差的课程反馈就是“以后不去了”。3、老板也会被PUA?当然了,老板比你想象的更容易被PUA。大部分创业者的人生做不到平衡,事业上付出太多,必然带来家庭、情感、生活能力上的失衡。只要你在相对优势的心理位上,问他为什么家庭/亲密关系/人际交往……有问题,他大概率会破防。尤其一些女性企业家,只要一问孩子就是亏欠,还有MBTI一些E+F型的,不问她都自己讲,就哭,这就是心理软肋没有办法。4、这样的课程多吗?挺多的。但市面上我们正常能接触到的课程,尤其企业培训(不是企业家培训,是老板能带你一起听课的那种企业培训)大部分是正常的。当然不正常的那种,前面说了,也都是经营小圈子,外界很难知道他们多不正常。5、合法吗?过去很难界定,但目测双减之后马上就要打击。详见7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关于加强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管理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管理的通知其中值得注意的几点:(1)不得以教育咨询、科技咨询、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等各种咨询名义开展教育培训。(2)不得以性别、民族、宗教、身份、资产规模等设置歧视性条件,招生规模应与办学能力相匹配。严禁以教育培训名义搞“小圈子”“小团体”。(3)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坚决杜绝导向不良、色情低俗、暴力恐怖、封建迷信等有害内容。(4)依法建立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和第三方审计制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机制。6、那么有社会地位的人都会被精神控制,普通人怎么识别并避开伤害?关于怎么抵御PUA,我个人觉得需要现实中较强的个人能力+心理上较强的自我养育能力,缺一不可。如果只是个人能力强,但如果心理上无法做到持续补给能量,就容易像上文里课程学员一样被某项软肋击倒;而心理强大但个人能力太弱的,现实中容易长期处于人际关系的弱势方(比如老板对你PUA的时候),哪怕心理上抵触但行为上不得不接受控制,反过来又会影响心理,产生自我怀疑。这么大的话题不展开讲了,推荐几本书。(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原书第5版Critical Thinking在国外是一门独立学科,跟逻辑学相关,对孩子养成科研思维很有帮助。孩子上学前我读过一本中文简版的(不是上面这本,上面这本是教材,我看的那本没搜到但内容差不多),书里最先教给孩子一个概念就是要分清“观点”和“事实”。很多PUA高手最擅长的就是混淆“观点”和“事实”,比如某人说“你太丑了”,这句话是他的观点,而非事实。但在体系中处于被评判地位的人,往往会认为他说的是事实,从而怀疑自己。(2)《煤气灯效应(如何认清并摆脱别人对你生活的隐性控制)》煤气灯效应这本书讲一个男的通过控制煤气灯忽明忽暗,来操控女人的心理。讲到PUA都会拿这个故事举例子,看看就好。(3)《内在父母的觉醒:给内在小孩无条件的养育》内在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作者约翰 · 波拉德于1970年发起“自我养育计划”,毕生致力于个体内部关系模式改善的研究和实践,帮助上百万人修复了童年创伤和不良关系模式。在波拉德的实践中,每个人都拥有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两种角色,这两种角色会使得内在幸福感提升,内部关系得到平衡。(4)《身为职场女性》被标题毁了的一本书。实际里面内容不错,也不仅限于女性阅读。里面一些原则非常受用,比如提到职场女性12个“坏习惯”:“不愿说出自己的贡献”(在男性看来这种行为过于谦虚,不值得信任)、“期待别人自然而然注意到你的贡献”(不会邀功反而使得自己受到轻视)、“过于看重专业技能的作用”(高层管理者更需要组织专业人事的能力,而不是证明你自己多专业)、“反刍式思维”(习惯性自责没有意义)……对于建立人的自信很有帮助。身为职场女性最后希望心理学不要再为恶人所用。以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精神控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