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医院和中心医院哪个好怎么样 医院评价及服务质量介绍?

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徐州医科大学南京第二临床学院,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时挂牌南京市肿瘤医院、南京市老年病医院。由宋美龄基金会创建于1933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以“精专科、强综合、重防治、应突发”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分为钟阜院区和汤山院区两个院区,核定床位1155张,实际开放床位1300张。一院两地,统一管理,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有在职职工1348人,其中卫技人员1186人,高级职称人员249人,博士31人,硕士研究生296人。有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3人,省医学重点人才2人,省“333”工程人才1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7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6人。有南京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博导、硕导共50人。
钟阜院区座落于市中心,地处鼓楼区钟阜路1-1号,拥有两座现代化的20层门诊病房大楼和医技病房大楼、急诊楼、120急救分站、地下停车场等,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2018年门急诊量47.99万人次,出院病人2.39万人次。钟阜院区发展综合学科,以发展综合救治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为主。设有中西医结合科、肝病免疫科、内分泌科(脂肪肝诊疗中心)、风湿免疫科(免疫性肝病诊疗中心)、儿童青少年肝病科(遗传性肝病诊疗中心)、疑难和重症肝病科、肝硬化治疗中心、肝脏肿瘤治疗中心、消化内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重症胰腺炎诊疗中心、肝胆胰外科治疗中心、胃肠外科治疗中心、泌尿外科、甲乳外科、整形外科、心胸外科、创伤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肿瘤放疗科、头颈+胸部肿瘤科、腹部肿瘤科、产科、新生儿科、妇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急诊医学科(含120急救分站)、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中医科、呼吸内科、康复科、检验检测中心、临床科研中心、功能检查科、医学影像科、介入室、药学部、临床药物研究室、腔镜中心、病理科等临床医技科室。门诊设有相应的专科及专家特色门诊。
汤山院区(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康复路1号,增挂江苏省传染病医院院牌,是江苏省传染病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艾滋病、结核病定点收治医疗单位。占地面积480亩,总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设置床位900张,现开放床位500张。是以消化道与呼吸道、接触性与非接触性等病种专科特色精细诊疗为主、综合诊疗为辅,集防治、救援、应急为一体的,全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中心。设有感染病科、结核科、肝病科、综合内外科、重症医学科、一期临床研究中心,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含介入室)、腔镜室(支气管镜室、胃肠镜室)等临床医技科室。
医院是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全国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全国脂肪肝规范诊疗中心,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同时是江苏省传染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省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中心、省病毒性肝炎诊疗中心、省重症疟疾诊疗中心、省重危孕产妇救治指导中心、南京市消化病临床医学中心、南京地区市级胸痛救治中心建设单位。
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重点学科、专科7个,市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其中感染性疾病科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学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传染科、肿瘤科、妇产科、普通外科、肝病科、结核科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科为江苏省示范中医科,肠道及其他传染病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重症医学科为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实验室为南京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多年来,医院坚持科技兴院,重视科研发展。近五年获科研成果37项,其中部级奖2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省卫计委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7项,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编写专著41部,获专利证书34项。发表SCI论文176篇(最高影响因子59.558),中华系列期刊论文90余篇。
“精诚奉献,惠泽民生”。多年来,南京市第二医院坚持公益惠民的宗旨,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并通过 “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持续提升社会效益。医院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参与非典、重症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等重大传染病救治,奔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指导卫生防疫工作,圆满完成青奥会医疗保障等各项应急保障任务,积极开展援藏、援疆、援非对口支援。医院先后荣获卫生部“全国抗非先进集体”、中组部“全国抗非先进党组织”、全国抗“非典”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单位”、国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风劲帆扬,砥砺前行,如今的南京市第二医院,翻开崭新的一页。医院将通过建设江苏肝健康联盟,进一步创新互联网+医院模式,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不断增强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医科大学、东南大学等平台,力争成为专科特色显著、中西医并重、综合能力强的三级甲等医院,并在争创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道路上,拼搏奋进、开拓创新,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向着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促小康的目标,不断迈进。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石家庄市口腔医院、原石家庄地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教研、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医学及院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医院。设有院本部(华西路53号)、南院区(工农路425号)、东院区(石家庄市口腔医院/向阳路25号),为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石家庄市慢病防治中心、石家庄市糖尿病专病医联体牵头医院、石家庄市新华医疗集团总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1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00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近2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0余人。设有临床科室48个、医技科室19个,开设专业57个,开放床位950张。年门(急)诊量55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2.5万余人次。内分泌(糖尿病)科,为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石家庄市医学重点学科、石家庄市市级重点中医专科、石家庄市十大名科,设有4个基础病科及15个特色科室及专业,开放床位450张,配有糖尿病检查中心、糖尿病实验室、糖尿病基因检测实验室、糖尿病生物样本库,可筛查糖尿病及其各类并发症,实现糖尿病基因诊断及精准用药指导,形成了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治疗、医学营养治疗、医学行为控制、并发症筛查、健康教育、糖尿病康复等多种途径相 融合的个体化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和健康支持。现已发展成为石家庄地区糖尿病区域诊疗中心、河北省“典型专科品牌”;为国家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全国住院血糖优质护理示范单位、河北省糖尿病远程会诊中心、市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市糖尿病防治培训基地、市糖尿病教育培训基地;市糖尿病研究所和市糖友俱乐部也设在院内。口腔科为石家庄市医学重点发展学科、石家庄市十大名科,分设口腔科(本部)、口腔国际部(南院区)、口腔医院(东院区)三个大型科室,共有综合治疗椅140余台,开设10个二级学科,配有X光相关设备(曲面断层仪、CBCT、数字成像牙片机)、根管显微镜、佛罗里达探针、根管治疗仪、热牙胶、软硬组织激光、椅旁CAD/CAM、扫描仪、烤瓷炉、结晶炉等设备,可开展即刻种植、全口种植、微创种植、种植导板的应用、各种骨增量技术、预成冠技术的应用、隐形矫治、激光牙周治疗、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等。市口腔病研究所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积极开展研究,推进成果转化,护佑广大市民口腔健康。重症医学科、神经内外科、心血管内外科、儿科、妇产科以及内外科系列的优势学科群,形成了学科间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其中,重症医学科为石家庄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拥有磁共振、CT、DR数字成像机、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数字胃肠造影机、彩超、床旁血滤机、血液透析机、24小时动态心电分析仪、纤维胃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白内障超声乳化仪、超乳玻切一体机、体外循环机、高压氧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散式冲击波治疗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优质检查服务,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现为石家庄市临床检验中心。医院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河北省综合医院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单位,院内有国医堂、中医药研究室,融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为一体,开展了中药熏蒸、各类灸疗、贴敷疗法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是弘扬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和基地。医院坚持实施科技兴院战略,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单位、国家科技部项目申请依托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河北省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单位。河北省基础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石家庄市糖尿病精准诊疗技术创新中心均设在医院,在糖尿病精准医疗、基因检测、转化医学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带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研究创新的双轮驱动发展。每年开展国家继教项目和多项省市继教项目。设有河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2019年,经市政府批准,医院牵头组建了石家庄市首家城市医疗集团--石家庄市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区全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组建,统筹负责集团内70万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为“河北省典型城市医疗集团”。医院先后与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立“军民融合医疗联合体”“医疗联合体”,引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为我市患者服务。医院与新西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知名大学和医疗机构建立了沟通联系及互访渠道;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法国尼斯大学牙学院、以色列Rambam大学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互派人员进修,安排法国、意大利等外国专家来院坐诊、教学指导、服务患者。
医院介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位于享有“长江首城·中国酒都·中华竹都”美誉的四川省宜宾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2年被原四川省卫生厅确定为川中南区域医疗中心,201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后增加第二院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是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宜宾分中心、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国胸痛中心成员单位、国家级心衰中心、中国出血中心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是国家卫健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2020年,医院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级”。医院创建于1889年,前身是北美基督教浸礼会创办的“仁德男医院”和“明德女医院”,两所医院于1948年合并为北美浸礼会医院,设病床90张。1951年9月由人民政府接管该医院改称川南第三人民医院。1952年底四川合署建省,医院改称宜宾专区第二人民医院。1997年宜宾撤地设市,医院正式更名为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同年底原电子工业部405医院并入。2003年,医院在405医院原址建成宜宾市传染病医院。2006年,医院在旧州路建成第四分院,2012年该分院改建为康复院区。2009年,医院在蜀南大道中段建成南岸院区。2009年,在南广路建成肿瘤院区。2013年,在大湾路代建代管宜宾市中医医院,2018年,遵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宜宾市中医医院独立运行。2018年,临港妇女儿童院区正式运行。2019年5月1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领办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挂牌第二院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有着130年历史底蕴、服务一方百姓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启了深化医改新时期探索紧密型医联体的新篇章。医院的医疗服务范围覆盖宜宾及川滇黔结合部1000余万人口,承担各类重大医疗应急和抢救任务,是川中南地区各级医院的后援机构。医院占地面积306.4亩,医疗业务用房面积13.3万平方米,现有编制床位2100张。医院由总院院区、南岸院区、临港院区(含临港妇女儿童院区和市传染病医院)、肿瘤院区、康复院区、文化广场院区七个院区组成。设有50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32个行政职能科室。医院拥有15个省级重点临床专科或学科。建成了省重点专科实验室一个、生物医学实验室一个。2021年门急诊量212万余人次,出院病人9.4万余人次,麻醉手术3.2万余台次,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医院秉承“仁德传院·大医精诚”院训,不断推进医疗技术蓬勃发展,相继开展如:ECMO、超声引导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技术、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全胸腔镜下体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恶性肿瘤大分割放疗技术、子宫肌瘤·腺肌病海扶消融技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全胸腔镜微创早期肺癌根治术、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皮脾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技术、荧光腹腔镜直肠癌NOSES手术、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希浦系统起搏术、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脑干肿瘤手术、单鼻孔入路巨大垂体瘤微创手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医疗技术。通过不断引进人才、筑牢平台,医院形成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循环。现在岗职工3216人,正高级职称员工155人,副高级职称员工331人,硕士(含博士/在读)以上高层次人才399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以来,共聘任10名华西专家教授分别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麻醉科、肿瘤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产科、消化内科、核医学科、检验科、信息科学科主任,在线在位带领学科发展。2012年以来先后有31名医生分别到德国乌尔姆大学附属Kempten教学医院、德国Klinikum、Traunstein医院、意大利萨萨里大学、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意大利佛罗伦萨医院、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院等进行研修,进一步开阔眼界提高诊疗水平。数字化医院建设初具规模,数字化医院认证达三星,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4级),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乙等),通过四川省二星智慧医院评审,获得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建成全院统一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搭建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了以手机预约、支付、查询、问诊等在线服务功能支撑的互联网+医疗的“智慧医院”平台,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全院提供统一信息服务。CA认证数字签名在临床科室实施。完成三医监管平台数据接入,利用大数据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医院办学传统源远流长,最早护理教学有明德护理学校毕业的高级护士,我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宜宾临床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是西南医科大学的非直管附属医院;是成都医学院宜宾临床学院。是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教学实习基地。承担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班理论课、四川省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护理大专理论课教学和见习课教学任务。是四川省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拥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2个,四川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医院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在稳定提升医疗质量水平的同时,注重科研学术的不断进步。自2015年以来,科研立项225项,其中省科技厅立项6项,省中管局4项,省卫健委15项,省医学会27项,市科技局48项,市卫健委104项。完成科研鉴定84项,获得省医学科技奖10项,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3个,三等奖15项。2015年至今发表的论文2543篇,其中SCI文章58篇,核心期刊论文520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21项,软件着作权4个。医院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巾帼文明岗、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文明单位、宜宾市“党建示范市”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被国家卫健委表彰为2020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赵晓玲同志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荣誉称号、张朝贵同志获九三学社“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田华丹家庭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韩平同志获评“四川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陶莲德同志获评“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夏雪怡同志荣获“四川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等等。金沙水暖滚滚西来,岷江水清滔滔南下。三江源头,翠屏山下,百年老院再次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医院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科学规划“十四五”,聚焦“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愿景,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恪守“仁德传院、大医精诚”的传统院训,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改革道路,遵循“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的战略方针,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疗中心。起点:
终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医院和中心医院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