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湿热重湿热重 探究湿热天气对身体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夏季是湿热天气,这个季节的雨水多,温度高,因此空气中的湿度更甚。体外湿度高,体内身体多余的水分,代谢不出去,身体的湿热就会变得严重。俗话说,“一湿百病生”,湿气进入身体,身体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祛除体内的湿气,才能得到健康。一定要多去运动,要少吃生冷的食物,要适当的进行保暖。湿气重就会导致肥胖,也可能会出现大便不成形的情况。
2021-07-07 14:48
来源:
酒城泸州圈子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炎炎夏日,除了温度升高
降水也更加频密,空气湿度明显增高
天暑地热
暑湿之气交融形成湿热天气
人们往往会出现
全身酸困乏力、头脑昏沉
嗜睡、大便粘腻不尽等症状
这是由于暑湿困阻
湿邪黏滞,阻滞气机所致
那我们将如何防治呢?
医学指导:钟洪卫 教授
·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中西医方法诊治咳嗽、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炎、便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失眠、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肿瘤疾病等,对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调治个体体质、亚健康,老年疾病的综合评估及诊治有独到之处。
水井沟门诊: 周一、周二、周三、周日上午(212诊室)
城北门诊:周四全天(219诊室)、 周五上午(401诊室)
一、避免潮湿环境
不要直接睡地板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等
如房间湿度大
(尤其是居住底楼或潮湿之处)
可开空调除湿
试验表明
相对湿度为50%~60%时
人体感觉最为舒适
也不容易引起疾病
操作方法:开启空调抽湿功能,将温度调至低于室内气温2-4度,持续1小时左右,每天1-2次。
二、适当运动
《易经》有载“运则生阳”
运动以慢跑、健走
游泳、瑜伽、太极等为宜
不宜过分剧烈
若运动过激,大汗淋漓
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
三、热水泡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
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
水温以42℃-45℃
温暖舒适为宜
可加入除湿中药
如:苦参、白鲜皮、地肤子
花椒、黄柏等熬成药汤泡脚
四、精神调养
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
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
与暑湿交困,而烦闷更甚
应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
五、常食时令蔬菜水果
夏季可多食用一些时令蔬果
如苦瓜、丝瓜、冬瓜
黄瓜、西红柿、黄豆芽
西瓜、生姜、藿香等
特别是生姜与藿香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
夏日食材中加入生姜作为佐料
可防治暑湿
藿香具有芳香化浊
中和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
夏季可用它泡茶饮用
或作为凉拌菜、烧菜调料
能有效防治暑湿疾病
六、夏季养生食疗方
1.薏苡仁红豆汤
做法:薏苡仁30g,红豆30g,水适量,煎服。
功效:健脾除湿。
2.苦瓜泡茶
做法:苦瓜30克,切片泡茶饮用。
功效:消暑去火,清心明目,补肾补脾胃,增进食欲,养血滋肝等。
3.西瓜皮绿豆汤
做法:绿豆100克,加水1500毫升,煮汤,沸后10分钟去绿豆,汤中加入西瓜皮(不用削去外皮)500克,煮沸后冷却。饮汤,一日数次。
功效:清热解暑、除烦止渴。
七、常用中(成)药
1.中药:
藿香、佩兰、薄荷、荷叶、薏苡仁
砂仁、扁豆、茯苓、苍术等
能消暑、除湿
可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泡水或熬服
2.藿香正气液(水、丸)
夏季常用消暑必备药
功能:解表除湿、消除暑热、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暑湿、内伤湿滞, 夏季中暑、头痛昏重、皖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病症。
3.化湿理气合剂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内制剂)
功能: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0-08-19 18:40
来源:
麻辣生活
我国各省相继进入降雨模式,动辄“风雨飘摇”“内陆看海”,又正值三伏酷暑天气,又逢暴雨如注,两者结合形成的“桑拿天”如影随形。
人长期处于这种天气之中,一热一湿,内热火旺,外湿增加,稍不注意湿邪就会进入体内,容易引起湿热严重!
湿,一般是指外湿,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湿与热往往是同时存在,湿热合并侵入身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气过重体质而化热。
天气湿热的时间很长,所以湿热体质的人也特别多。
一是倦怠。身体困重乏力,四肢酸软,不想动弹。
二是口中疾病。口苦,口干,口渴,口黏,舌苔腻,口舌生疮等。
三是情志失调。脾气大,容易暴躁,常会有紧张、压抑、焦虑的情绪。
四是身热。身体有灼热感,但体温却正常,头重似戴帽感等。
五是皮肤问题。容易出油、长痘、出现湿疹以及多发其他皮肤病,同时会脸色发黄。
湿热叠加而来,却是祛湿养脾的好时机。夏季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湿热之毒,最该在这个时节调养的应该是脾胃。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几种湿热体质的调理方法:
在夏季暴雨时节,少吃肥甘厚味、甜食、辛辣食物、少食冷饮、少喝酒(湿热之性最大),调理了这些生活习惯,然后再养脾胃。
中医看来,“湿”是长夏主气,和脾土相对应。所以对待湿邪的方法就是健脾祛湿,增进食欲,排出身体多余的水。祛湿食疗上可以选择薏米、白扁豆、赤小豆等食品,健脾养胃的话,可以选择鲫鱼、莲子、猪肚等食品。饮食调理,要注重饮食结构、习惯的改变,并且要长期保持,这样才能见效。
在湿热的天气下,人体的阳气旺盛,而且浮于外表,也很容易被湿邪之气所伤。所以建议养阳,要养成良好的休息时间,早睡早起,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必要的午休,以达到养阳气的目的。
闷热潮湿的天气容易让人出现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所以情志的调养就极为重要,所以建议大家戒燥戒怒,培养遇事不乱、轻松自然、平和心静的心态,有了情绪也要及时疏导。
在湿热天气中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淋雨而外感湿气,要选择舒缓、平稳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太极、瑜伽等等,可以在傍晚时分选择运动,此时气温降低,人体的心跳血压也处于平衡状态,适合运动。
未来多天暴雨还会持续,如果大家发现自己是湿热体质,要尽快调理,同时做到科学祛湿,才能更好地保健身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会湿热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