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老人老年人的护理方法有哪些问题?

老人日常护理范文第1篇
以支持老年人自立为理念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日本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政策和措施,特别是2000年开始实施的护理保险制度,改变了过多依赖政府的传统,通过政府、社会保险和个人共同承担费用,将护理制度从社会福利制度转变为社会保险制度。
该制度规定年满40岁的公民必须加入并缴纳护理保险费,以解决年老后的看护问题。
参保对象分为第一号参保人与第二号参保人,第一号参保人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二号参保人为40~65岁者。享受护理保险服务须等到65岁以后。但对于不满65岁且加入护理保险的中老年人,如患有早期痴呆、脑血管疾患、肌肉萎缩性硬化症等15种疾病,可享受护理保险服务。
当参保人希望得到社会护理时,首先要向所在市町村提出书面申请,在主治医生意见的基础上,调查员会前往参保人家中了解健康状况,然后将调查结果提交护理认定审查委员会,30个工作日内判定意见和护理等级会以书面形式通过市町村转告申请人。在得到认定之后,会有护理援助专业人员根据老人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对不同认定级别的参保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对认定有护理必要的参保人,以护理保险给付的形式服务,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只需负担1成,而另外9成由保险负担。
几种护理服务类型
目前,日本对老年人有以下几种护理服务类型。
一是上门护理,也有人称作“访问护理”。着重针对那些医疗护理需求量相对较少、主要需要身体护理的老人。由相关福利提供机构派出家庭护理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洗浴、如厕、进食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基本护理服务。如果老人家中无洗浴设施,流动的沐浴车会上门为家中的老人提供入浴服务。其他的一些项目还包括配餐及提供饮食服务,协助更衣,帮助从事打扫居室、洗涤以及购物等家务。
二是日间照护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主要针对65岁以上行动不便、具有某种身体障碍或者精神障碍、难以进行日常生活的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多建在市民生活区,配备可升降轮椅的汽车,早上将老人从家中接来,接受日常的生活服务、护理服务及护理预防服务,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傍晚再送回去。
富山县一家日间照护中心开创了一种将老年人、残障人士、自闭症儿童和残障儿童等各种需要帮助的群体在一个空间进行服务的模式。老人们白天来机构里聊天、看电视,接受洗澡、剪指甲、按摩等护理,天气好的时候,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出去散步、晒太阳。一些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还会做一些简单的农业劳作。这家日间照护中心因为有孩子的加入而避免了全都是老人的沉闷,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心情愉快,孩子也能受到老年人的关照。这种洋溢着家庭般轻松、和谐氛围的日间照护中心模式正在日本被推广。
三是短期入住型机构,以三个月为限,指老人家庭因紧急事件或出去旅游度假,而在短期内无法照顾的老人,可以暂时将老人托付给能够提供短期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同时,老人的家庭成员也能有一段休息和放松心情的时间。
四是长期入住的养老护理机构,包括特别养护老人院、老人康复医院、养护老年公寓、老年痴呆症患者共同生活护理设施等。其对象为一些因常年体弱生病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家人又不能长期进行照顾的老人。为老人提供3个月以上的日常生活起居、心理健康辅导、日常生活护理等多方面的服务。笔者参观了几家养护老年公寓,居住者都是患痴呆症的老年人。为了让老人记住自己的房间,门上画了各种颜色的花,房间的名字就是以花的名字命名的。客厅、厨房、餐厅的墙壁涂有不同的颜色,非常活泼。
在熟悉的社区里接受护理
近年来,一种将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结合在一起的社区小规模多功能养老设施受到民众的欢迎,即将上门护理、日间照护与短期入住设施的“短托”组合和一起,大都建在老年人日常的生活圈内,有些是由普通民宅改造而成。
日本的养老护理机构,有的是市场化运营,也有的是政府委托运营。一般来讲,企业性质的机构收费较高。目前,社会福利法人运营的养老护理机构占据相当比例。一些条件好、收费合理、服务上乘的机构也是一床难求。
目前,从事护理工作的以中年女性为主,一些养老护理机构的创立者、机构负责人都是女性。她们中大多数以前曾在医疗机构或福利机构从事过护理相关的工作,或是在家中有过护理老年人的经验。像“互助佐贺”的创始人西田京子曾从事志愿者活动20多年,参与过对智障者的支援活动,在她50岁那年,认识到现行福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于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社会福利。在“福利不仅仅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事,还关系到社会每个人”的想法下开始创业。“大家来此集合吧”的负责人佳代子也曾有多年的福利工作经验。她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时,感受到民众对护理的印象大都是冷漠、阴暗、病痛、悲伤、无奈,她也时常听到一些老人感叹“希望能死在自己家的榻榻米上”。于是她立志要开办一家有笑声的、明亮的、温暖的养老护理机构。这一养老机构20多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她一步步的追梦之路。
在参观访问日本护理机构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深爱养老事业的经营者。他们有着明确的护理理念,并将自己的想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使机构护理越来越人性化。他们在服务上精益求精。有一家护理机构为了让机构内空气保持清新,除了开窗换气外,规定老人换下的尿不湿、排泄物要放置在朝向院子的门外的垃圾桶并及时清理走,不允许通过室内或走廊。老人日常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老年性;脑梗死;优质护理;满意度
脑梗死也被称为脑血栓,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1]。优质护理服务为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主要将患者作为中心,增强基础护理效果,并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研究指出[2-3],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对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抚州第五医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每组46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5.8±9.2)岁,病程1.6h-2年,平均病程(1.7±1.4)年;优质护理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67.2±9.1)岁,病程1.7h-3年,平均病程(1.9±1.5)年;排除伴有意识障碍、瘫痪肢体肌力达到Ⅳ级以上的患者。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指标对比,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46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均应用老年病科神经专科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
1.2.2优质护理组46例优质护理组患者主要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在病房环境、患者心理、康复训练、健康宣教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方面实施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病房环境护理。为老年梗塞患者建立温馨、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适宜控制病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线等适宜性,确保通风条件良好;保持地面平坦,无障碍物,避免患者出现跌倒、摔伤等意外,有序、合理的摆放病房内物品;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音乐,进而有效放松身心,提高患者舒适度;给患者建立良好、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使患者和患者家属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更加积极的接受治疗,进而大大降低并发症率与复发率。
(2)心理护理。由于脑梗死疾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患者机体器官功能会逐渐减退,逐渐出现言语、吞咽功能、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等;医院内,直接与患者接触的人员为护理人员,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大多数患者不同程度伴有悲观、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和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嘱咐患者家属常常鼓励、陪伴患者,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和信任度。
(3)康复训练。主要指导患者进行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其中,被动锻炼:如患者卧床不起,为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患者家属要按摩患者瘫痪肢体,指导患者对大、小关节进行弯伸手指、屈肘、屈伸膝等功能锻炼;主动锻炼:如患者活动能力较强,护理人员则可协助患者坐到凳椅上,协助其进行扶物站立、伸膝、提腿等动作;如脑梗死患者能够自立行走,则要逐渐加大运动量,加强锻炼,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快速恢复。
(4)健康宣教。采取应用科普手册、录像或者电视等形式,对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知识,这样一方面能够巩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加大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脑梗死疾病知识的宣传,可采取发放科普手册、录像以及电视等形式,巩固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积极性;患者出院后,可应用打电话、短信或者上门等随访形式,监督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并规范其生活习惯,促进疾病快速恢复。
(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洗脸、穿衣、进食、排便、洗澡以及家务劳动等。其中,洗脸:洗脸时用键侧手进行洗脸、漱口、梳头等,此后可逐渐转为应用患侧手协助键侧手;穿衣:患者衣服以宽大柔软、样式简单的为主,穿衣服时,按照先患侧、后键侧的顺序;脱衣服时按照先键侧、后患侧的顺序;进食:早期应用喂食法,此后逐渐训练为自行进食,患者康复后,饮食逐渐以半流质饮食转变为正常饮食;排便:起初主要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尽量鼓励患者自行排便,如患者伴有便秘、尿潴留或者大小便失禁等现象,则护理人员严格遵循医嘱处理;洗澡:可应用盆浴或者淋浴的方式,注意合理控制洗澡时间,不宜过长,起初患者家属要协助患者洗澡,此后,即可指导患者自主洗浴;在保证患者能够自理生活后,家属可适当指导患者进行轻松的家务劳动。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其中,运用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分值越高,那么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恢复就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老年性脑梗死属于其中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5-6]。为有效提高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实施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还要对其实施全面性优质护理服务[7-8]。本组研究中,对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表明,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运功功能恢复,并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综上所述,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运功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苗红侠.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中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1(12):82.
[2]苏欣.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0(3):435-436.
[3]杨琳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3.
[4]林阿荣,何丽蓉.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5):161.
[5]杨丽梅,吴红恩.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4,10(zz):244.
[6]陈桂华,刘惠茹,付小芹,等.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91-192.
[7]成巧梅,宋葆云,李玮.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康复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03-105.老人日常护理范文第3篇
所谓超老龄社会,指的是8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这样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对于日本的超老龄社会,有这样的艺术描述――
在日本,最常见的色彩是什么?先不要回答粉红――樱花的颜色,如果你去那里旅游一趟,一定会被眼前一片亮银晃得头晕目眩。在东京,打上一辆出租车,司机是银发老人;入住酒店,拿箱子的侍应是银发老人;在餐厅里吃饭,端菜的服务员是银发老人。也许,当你像电影《非诚勿扰》里的葛优那样,被招牌上的4个美女吸引,信步进入一间小酒馆时,会发现迎接你的竟是4个搞怪的老太太!
老人成为低体力工作的主力,“活到老,干到老”,当然不是“养老天堂”的真实体现。
事实上,日本也并非一开始就是老人的天堂,日本的养老体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建成的。同我国一样,在漫长的时间内,日本社会对老人的奉养,也更多地取决于家人心中“孝道”的多寡。甚至因为生活贫困,过去日本曾有“六十一过,糟蹋粮食货”的说法。在民间传说中,某些地方年过六十的老人会被儿子背到山里扔掉,时间长了,这座山便成了“弃老山”。后来,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加速制定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日本的养老体系逐步完善,老人的生活则更加悠哉游哉。据报道,如今的日本,老年人是最为富有的一个群体,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掌握了全日本50%的储蓄,这些都是年轻时积攒的结果。再加上优厚的退休金和年金,很多日本老人退休后的生活相当滋润,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全球各个著名景点。
日本之所以成为世人眼中的“养老天堂”,我们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来认识。
介护保险
介护,翻译成中文就是“看护、护理”的意思。年老行动不便之后,就需要有人来照顾饮食起居,这一类服务就叫作“介护服务”,其涵盖面要小于我们所理解的通常意义上的养老服务。
在我们国内有“养老保险”,但这只是对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给予的经济保障,所以“养老金”常被视作“退休工资”,而对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尚没有针对性的支持。在日本,则有一种特殊的养老保险――“介护保险”,专门为老年人在需要他人照顾的时候提供保障。
介护保险于2000年正式推出,属于基本社会险,和我们的“五险一金”一样,是预先从工资中扣除的,法律规定年满40周岁之后就要开始缴纳保费。介护保险不同于医疗保险,其保障的不是医治,而是照顾,是老了之后有人来帮助你。加入介护保险后,接受介护人员的上门服务或者住进养老院,都只需承担10%的费用。
所以在日本,老年生活是以国民年金(相当于我们的养老金)、医疗保险、介护保险这“三道关”来全面保障的。
提高看护数量与质量
日本的养老院中,看护人员比较多。比如有家养老院只有72个长期床位和9个临时短期床位,满员情况下也就81人而已。但工作人员却有55人,其中90%为“介护士”(即看护人员),他们轮班24小时负责老人的吃喝拉撒等生活杂务。
在日本,想成为一名介护士要接受专业培训,获取资格证书才能就业。介护士必修的科目有:人间尊严和自立、人际关系和交流、社会理解、生活支援技术、介护基本过程、认知症的理解、残障的理解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实习,最后通过各项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取资格证书。
养老机构类型多样化
多年来,日本建立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养老设施,包括可以利用“护理保险”的“特别养护老人院”和“护理老人保健设施”,以及民间运营的“收费老人院”和“带服务的老年人住宅”等,服务内容、居住目的、入住条件等各不相同。
1.收费老人院
这是提供护理服务、日常生活服务、机能训练和开展集体文娱活动的民间养老设施,需要终身护理的老人和健康老人都可以入住。入住“收费老人院”要支付一次性的赞助费。
2.带服务的老年人住宅
独居或者护理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入住这种设施,这里可以使用“护理保险”,有护理师和护工常驻,提供24小时巡回访问服务。入住这里要签署租赁合同,缴纳押金和礼金。
3.集体住宅
以所在地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供患有认知障碍症的老年人结成5~9人的小组共同生活。这种住宅既有自己独居的空间,也有集体活动的空间,在专业人员帮助下,入住者根据自己的能力,分别承担做饭和打扫卫生等工作,最大特征是能够享受家庭团圆般的乐趣。
4.低收费老人之家
6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因没有亲属、或者由于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而难以与家人一起生活,尽管不需要护理,但独立生活有困难,还可以获得地方政府的补贴,以较低价格入住“低收费老人之家”。
5.特别养护老人院
是社会福利法人和地方政府等运营的公立的老年人居住设施,以日常生活护理、机能训练、娱乐等为主,但只有需护理程度较高时才能入住。出于经济原因难以在家里护理的老人可以优先入住。
6.护理老人保健设施
如果有就医住院的老人在病情稳定后对出院回家感到不安,可以来“护理老人保健设施”。与“特别养护老人院”相比,这里的医疗护理更加充分,有护士、理疗师、营养师等各种专业人士。
7.养护老人院
老人由于遭受虐待、身心存在障碍以及经济原因,无法在家养老时,可以申请入住“养护老人院”。这里不能利用“护理保险”,要向当地政府申请才能入住,一般给老人提供3~6个月的庇护。
8.“托老所”
家人如果上班、或者出去旅游,都可以把老人托付在这里,回来后再接走,在一定程度上既不加重家庭的负担,又维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目前,为了争夺客流,一些具有商业色彩的托老所还打出“特色服务”,例如,有些机构会强调他们主要“针对老年男性”,器械技能训练为主;有的会强调他们“针对失智老人”,有的日托所则强调自己的煲汤“有营养”。
焕发老人“第二春”
日本政府着力将一些老当益壮的人重新推向工作岗位,使他们焕发“第二春”。日本各地都设有“银色人才中心”,他们掌握着该地区老年人才的基本情况,向用人单位推荐并派出工作。对雇佣高龄者的企业或公司,政府会发给一笔“继续雇佣奖”。对于某些大部分员工是老年人的“老龄职工公司”,日本政府除了补贴,还会额外向这些企业及公司发放贷款。于是,许多老年人活跃在很多出租车、酒店、餐厅等服务行业,填补了日本年轻劳力匮乏带来的缺口,还减轻了老人的孤独感。
正如一些报道中,有日本的老年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的那样,其实自己有稳定的退休收入,儿女也不用操心,出来工作,主要是想使自己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
居家养老也能安心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并且能够进入养老院。对更多的人来说,居家养老更为实际可行。不过在日本,“空巢老人”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在大城市,子女大多不跟父母同住,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应对突发状况呢?
首先,介护保险提供上门服务。只要提出申请并通过认定,会有介护人员定期上门提供打扫、沐浴、保健等所需的服务,并且90%的费用由保险承担。
其次,各个地区还会提供一些特殊的老年人服务。比如,大阪市中央区给区内的老人分发了一种塑料密封瓶,瓶子里装进两张表格,一张是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家庭成员联系表,另一张是急救信息卡,上面有老人的健康保险号、血型、患有的疾病和正在服用的药物等重要的急救信息。这两张表格装进密封瓶子后,统一指定放在冰箱门上的储藏格位置,并在冰箱门外面贴上提示标志。独居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只要还能拨打急救电话就行。急救人员上门后不需要过多询问,只要找到这个密封瓶子就可以了。
此外,一些地区的老龄健康福利部门还跟公共事业部门签约,抄表员、快递员、送报员等在日常作业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比如报纸好多天没人取、白天也一直亮着灯等,必须向指定部门报告,以防独居老人遭遇意外不被及时发现的情况发生。
老老看护
“老老看护”是指老人在家中由同属老人的家庭成员照顾,比如六七十岁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的父母。与其他养老模式相比,“老老看护”有诸多优点。比如,看护者与被看护者长年生活在一起,熟悉彼此的生活习惯,便于照顾对方。
为了减轻老老看护的压力,日本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针对本地区内“老老看护”家庭的优惠政策,比如,岛根县出云市就对一些“老老看护”家庭发放生活支援服务利用券,可用来购买生活用品、聘请保洁人员等。
不溺爱老人
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养老就是让老人安享晚年。但在日本,老人绝不会养尊处优。
在养老院,老人们除了要遵守规定的作息时间,还会被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房间、适当锻炼或学习使用电脑等。而在家中看护老人的介护士,会安排老人与自己一起做家务。比如,有的老人会被要求帮忙做饭,有的介护士还会带着老人去超市买东西。有时,介护士会邀请老人的亲戚朋友来做客,要求老人和自己一起招呼客人。一些因各种疾病导致手脚功能减弱的老人,介护士会鼓励其努力把掉落的餐具捡起来。出现记忆力衰退的老人,介护士就让其在看电视时自己找遥控器,并要求其记住上次遥控器摆放的位置和自己喜欢的节目播出的时间等。对于腿脚不灵活的老人,介护士则会鼓励老人自己一个人外出散步,给自家的小菜园施肥除虫等。
介护士的这种做法,广受欢迎。让老人既有机会锻炼身体,又能通过介护士的鼓励与赞扬,重拾自信,保持身心健康。
建立养老时间银行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日本时间银行的形成,是因为大环境的关系,1973年石油危机,日本政府没有预算,无法再提供民众公共服务,只好请民众互助。在养老问题上,时间银行便成为了“今天我照顾你,明天他照顾我”的循环养老服务模式。
独立自主获潇洒老年
日本人重视自立,不依靠别人独自照顾自己的生活是人们普遍的观念。在日本,如果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或是一方确实离不开帮助,老人和年轻夫妇一般分居,即使住在同一幢房子里,楼层、厕所、厨房、电话甚至进出的大门都是各用各的,以免距离过近引起摩擦。当年轻夫妇有了孩子以后,照顾孩子理所当然的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老人的工作只是在年轻妈妈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帮一下忙,偶尔替她看一次孩子让她休息或者出去放松一下,老人绝对不是育儿的主力。
爱好广泛 生活丰富多彩
旅游
他们通常结伴去旅游,和自己的老伴或者朋友一起出行,朋友既可能是老友,也可能是有类似爱好的新伙伴。
做手工
去旅游要趁身体还好的时候,而且花费也大,想要安安静静的呆在家里做点什么的时候,手工就很受日本老人的欢迎。动手时大脑会得到良好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老年性痴呆发生的几率。
提高料理手艺
在日本有各种各样的料理教室,针对不同的人群,教给人们各种料理的制作方法。
爱运动
除了热爱登山、游泳、晨跑和“夕跑”的老人以外,高尔夫球、门球、网球等球技也很受青睐。
种花种菜
在中小型城市,一般人家都能住上一幢小房子,因此自己的院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摆弄花草的小天地,院子漂亮与否就代表了这家的脸面。有地的人还可以自己种菜,无农药,百分百安心。老人日常护理范文第4篇
《领导文萃》:唐老师,去年我们聊的话题就是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为什么您今年还提出与此相近的老话题?
唐钧:我今年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做了两个与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相关的课题。但是,研究的结果使我感到并不乐观。对于你的问题,最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因为中国的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如何看清今后发展的方向显得格外重要。方向把握得好,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能够使人民群众得益并具有明显的获得感,尤其是可以为老年群体解除后顾之忧。方向把握不好,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也有可能会像住房、医疗领域一样,滑向一个事与愿违的尴尬境地,政府、社会和个人大量地投入,人民群众却很少或者没有得益,因而也就没有获得感,甚至产生被剥夺感。这对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的中国社会,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领导文萃》:您说得如此严重,是不是有点夸张啊?
唐钧:一点也不。从现在的情况看,老龄化对中国而言,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常说的“未富先老”,而在于如今学界常说的“未备先老”。
30多年前,人口学家邬沧萍曾说:“我国现在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是个穷国,而预计在本世纪末人口就会变成老年型。”“有人比喻我们是‘穷国患了富国的人口病’”。后人根据这段话,演绎出了“未富先老”这个说法。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到2015年,中国的经济规模达到10.4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已达到8016美元,跻身于“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今后能持续保持6%以上的增长幅度,就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而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所以说,“未富先老”的帽子现在恐怕对中国已经很不合适。如今的现实问题是学界常说的“未备先老”。我们要未雨绸缪,所以,去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了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在会上,指出:要“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领导文萃》:“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这是一个新的提法,您能不能先给我们解读一下。
唐钧:这个提法,最早是全国老龄办副主任王建军2015年在山东省考察时总结山东省老龄工作的经验后提出的。按照我的理解,长期照护保障是一个“大保障”的概念:第一,使用“保障”一词,是要把用于筹资的保险、补贴等资金保障手段和用于生活照料和护理、康复的服务保障手段无缝链接,融为一体;第二,在筹资方面,广开门路,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政府补贴、公益慈善等手段,可以用的都用上,为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群体,设置不同的资金筹措渠道;第三,在服务方面,倡导“中档设施、小型适用、专业水准、优质服务、融入社区,惠至居家”;第四,实现的“大保障”的组织保证,需要各相关政府部门,包括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卫生和计划生育等通力合作。
尤其要关注的是,各相关的政府部门不能光顾自己的部门利益。环顾世界,发达国家大多设卫生福利部,这也就意味着,医疗卫生是被当作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来实施的。社会保险机构虽然相对独立,但在行政归属上,大多仍归于卫生福利部旗下。然而,在中国,要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至少会涉及三个平行的政府职能部门――民政部、人社部和卫计委。开个玩笑,事关“三个和尚”,喝水就有可能成问题了。我最近到东部地区走了走,从一些地方设计的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方案看,真是不太乐观。因为他们把长期照护服务当作医疗服务的衍生品来看待,那长期照护保险也就成了医疗保险的附属品。这个大方向就错了,可以说与国际经验正好背道而驰。
《领导文萃》:那应该怎样准确把握?
唐钧: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稍稍扯远点,先来看看国际上已经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看他们的政策思路和制度安排是怎样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纷纷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有研究表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原因,除了医疗技术发展造成的费用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老龄化社会中,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带来的压力实际上要大过基本生活保障。我们来看看中国“十二五”期间的一些相关数据: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退休人员是5944万人,而到2015年,参保退休人员已经增加到7531万人。5年间的增长幅度为27%,这是因为60年前建国初期出生的一代人迈进了老龄化的门槛。
退休参保人员的剧增,加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负担。根据人社部的统计公报,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为3272亿元,到2015年已经增加到7532亿元,5年中的增长幅度为130%。再看“十二五”期间中国卫生总费用,2010年为2万亿,到2015年增加到4万亿元,增长幅度为100%。当然,医疗总费用和城镇职工医保M用的上涨,不完全是人口老龄化所致。但说老龄化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领导文萃》: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的费用都在翻番地涨,该怎么办呢?
唐钧:是的。不知你是否听过一个流行的说法:平均而言,一个人一生的医疗费用,70%是用在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月。又有研究表明,临终前的短期医疗费用大幅增加,主要是护理费用的增加。再进一步研究,又有新的发现。老年人最需要的帮助,并不是医疗上的临床护理,而是生活照料。在护理学中,生活照料被称为“基本护理”,本应是护士的职责。但现在中国的医院里,这一块被剥离出来让病人的家属自己去做。家属如果做不了,就请“护工”。这样,医疗保险就不负担相应的费用了。
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照料恰恰是最离不开的。最近学了一个与长期照护相关的专业名词,叫作“衰弱”。这就是说,老年人的失能不完全是因为生病,至少还有两个其他的原因也使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这就是因为衰老而导致的功能衰退和认知障碍。于是,便由此而导致了一个新的专业和职业的诞生,这就是长期照护。
接下来,一部分非治疗性的护理和康复服务,也被从医疗服务中划分出来,加入到长期照护中。所谓“非治疗性的护理和康复服务”,是指其目标不是为了“治愈”,而是为了延缓老年人罹患的慢性病病情发展,并尽可能地维持老人生理机能和精神健康。
《领导文萃》:原来长期照护服务是与医疗服务中的临床护理不是一回事儿。
唐钧:日本有个词叫作“介护”。请教日本和台湾的专家,“介护”究竟作何解释?最后得到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介”字是英文“Care”的音译,即“照顾、照料”的意思,加上“护”,即“护理、看护”的意思,这就构成了一个新的名词――“介护”。台湾的专家则将“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的双重含义放到一起,构成了一个新的汉语词汇――“照护”。当然,“介护”也好,“照护”也好,都来自英语的“Long-term Care”一词。在英文中,“Care”这个词几乎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专用名词。很多研究都提到,“长期照护”来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夫人的福利制度改革中所倡导的“社区照顾(Community Care)”。因此,按照国际惯例,长期照护服务是一项社会服务而非医疗服务。
《领导文萃》:社会服务和医疗服务有很严格的差别吗?为什么要在社会服务和医疗服务中间划一道“楚河汉界”呢?
唐钧:是的,在联合国及其所属的国际组织的文件中,通常是将它们作为两个并行的概念而且区分得很清楚。这种区分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在实际运行中,长期照护是由老年服务机构而不是由医院来实施的。社会服务和医疗服务中间划线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全世界都一样,医疗服务会被认作“高门槛”的专业服务。凡服务,只要沾上“医疗”的边,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日本的研究表明,同样的服务,如果放在医院,要支付7元钱;而放在老年服务机构,也就是“介护”机构或曰长期照护机构,只需支付1元钱。
中国的医疗,过度治疗是一个大问题,而且至今还看不到被遏制的苗头。老年人所患的疾病,大多是慢性病,而大多数慢性病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慢性病通常是只能控制而难以治愈的;其二,慢性病的致病原因被认为主要是受到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中期以前形成的“治疗至上论”已经与以慢性病为主要威胁的当代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于是也就有了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的名言“医学对健康只有8%的作用”。还有就是在坊间流传甚广的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领导文萃》:您的意思是说,实际上,老年人最需要的可能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治病”,而是日常的生活照顾和健康护理。
唐钧:是这样。对慢性病的病人,是需要健康管理的。譬如,在确诊患什么病并且消除了急性期症状之后,老人可能需要终身服药,这就需要有人每天督促老人按时服药,还需要对老人的健康状况实行监查,更需要对老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进行劝导和监督,如果有必要,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和护理,这就是现在时髦的“慢病管理”。在中国,我们常常把这也看成治病,但仔细想想,“慢病管理”其实与以治疗为目的的医疗服务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形成了一个新的专业和职业,在日本叫作“介护”,这个专业的专业职务称为“介护士”“介护师”。
在美国,常常在社区层面组织一支专业团队,其中有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康复师、营养师,当然还有护理员,等等。他们从事的工作称为“综合性老年人照护计划”(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Elderly,简称PACE)。团队中的医生主要是从事“慢病管理”,当然也管看个小病。团队中也可以没有医生,主要是因为医生的人工成本太高。牵头的是“注册护士”,而注册护士在美国也是有处方权的。
《领导文萃》:这和中国的社区居家服务好像是一回事,在美国是由专业队伍运行的。但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都把社区居家服务理解成传统的家政服务了,好像请个保姆、小时工就能解决问题,最多再加个餐厅食堂或送餐服务。
唐钧:是啊,很多地方政府连长期照护服务是怎么回事都没有弄清楚,就匆忙上马热热闹闹地干起来了。说句实话,并不是所有的人一上60岁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别的照顾,现在联合国倡导的是“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必定会走向“衰弱”,走向部分失能乃至完全失能,这样的失能老人才是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提供专门服务的。
圈内有个段子,说领导下基层做调查研究,街道、居委会请来的都是“活跃老年人”,一问有什么需要?大多提的是文化娱乐、健身保健等方面的要求。但是,最困难的失能老人,尤其是完全失能失智的老人,领导一个没见着,他们的需要,领导没“调查”到。后来,就有了至今仍然被诟病的“星光计划”。现在的社区居家养老,从某种程度上还在沿着这条路子走。
《领导文萃》:您能不能介绍一下长期照护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国外是怎么做的?
唐钧:我正要说到相关的国际经验呢。有研究表明,虽然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日臻完善,但也无法解决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甚至反过来,由于长期照护的缺失,反倒使这两种保险的收支出现严重的危机。于是,长期照护应运而生。一开始,长期照护也是用医疗保险基金来支付所需的费用,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不但没有减轻医疗保险的开支,反而更增加了负担。于是,在德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疾病保险制度的100年之后,又出现了第五种社会保险制度――长期照护保险。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世界各国的长期照护保险逐渐形成了若干种不同的模式。
以日本、德国、丹麦和美国为例,根据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保险和福利两大类:“福利模式”是由国家或地方的行政部门来管理实行,其财源是税金;“保险模式”的财源则是从保险的参保者那里征收来的保险费,由相应的社会保险机构或保险公司管理。
在以上提及的4个国家中,丹麦属于“福利型”,财源是税金,由行政部门来实施;美国属于“商业保险型”,财源是保险费,由保险公司来经营;德国属于“社会保险型”,财源是保险费,但由相应的政府社会保险机构来运营。日本的制度是在21世纪初建立的,在总结和比较了以上各种模式的长处和缺陷之后,设计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可以称为“保险福利型”,资金支出一半来自政府财政,另一半来自保险费。由地方和基层的行政机构(市町村)来组织实施。
日本的研究者对以上四种模式做了这样的评价:北欧模式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德国模式其实是对医疗保险进行补充,美国则连全民医疗保险都没有。因此,到目前为止,只有日本才真正地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长期照护保险体系。
《领导文萃》:听您的意思,应该是比较倾向于学习日本的模式。我猜想,您的理由可能是:一来日本处于东亚的儒家文化圈,在文化背景上与我们更为接近;二来日本的长期照护制度建立较晚,因此可以比较之前建立的各种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唐钧:在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之前,日本的政策设计者花了10年的时间去潜心研究各国的经验,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譬如他们研究了德国的社会保险模式,发现这种模式在制度正式实施之前大约半年就得开始收费,要等资金积累到一定规模,才能支付长期照护的费用。日本的学者认为,在没有真正提供服务之前,提前征收保险费是不妥的。为此,日本采用了保险福利模式,保险支出一半来自国家财政,另一半来自保险费。这样设计,新制度一旦实施,就有可能立刻显示出政策效果来。事实上,日本说在制度实施半年之后才开始征收保险费,之前的服务支出就全部采用了财政支持的福利服务方式。
这样的考虑,可能是因为当今世界对于“四大保险”已达成共识,甚至已经形成“刻板印象”,要再增加一项需要交费的社会保险制度并且要为社会共识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先要让民众得到实惠,看到新制度的好处,这样就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日本的制度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保险的对象明确限定为老年人,其他年龄段的社会成员并不包括在内。
《领导文萃》:这是为什么?听说德国模式就是把所有年龄阶段的需要长期照护的人都包括在内,这样才能体现出公平公正。
唐钧:日本的政策设计者的考虑是有道理的。用保险的方式,不管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有一些基本条件必须是确定的、可预期的。譬如老年人一旦失能,尤其是完全失能后,很少有逆转的可能。同时失能的平均年龄和生存的平均时间都有规律可循。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失能人士来说,可能就难寻规律。不确定性的增加,会使保险精算失去统计学的基础。再说,其他年龄阶段的失能者,还可以以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去应对,譬如专门的残障人士津贴。还有一点,日本的老龄化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这有利于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全社会达成共识。
日本的政策设计,还有一些特点也值得借鉴:譬如长期照护保险和长期照护服务实行无缝链接,直接把被确认有需要的失能老人送到专门的机构,然后保险基金直接向机构支付费用。当然,失能老人也可以选择现金给付和居家服务,但保险金的金额只有直接接受服务的一半。另外,日本的长期照护服务主要由民间机构来提供,包括居家服务和机构服务。
《领导文萃》:这些考虑都很人性化,为失能老人考虑得很周到。同时也很实际,很细致,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
唐钧:从国际经验看,长期照护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目前已经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第一条原则,称作“人生善始善终”的原则;第二条原则,称为“剩余能力发挥”的原则;第三条原则,称作“老人自我决定”的原则。国内也有研究者将以上三条概括为“连续性、自主性、自立性”三原则。这三大原则应该贯彻在长期照护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的设计中,因为这些理念与如今联合国倡导的“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是一脉相承的。由此,我给长期照护提出了一个操作性的定义:所谓的“长期照护制度”是指对部分失能或完全失能的老人实施的,目标是尽可能地保持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独立、自主、参与、个人充实和人类尊严的,在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下,由机构、社区和家庭等多元化服务主体运作的社会服务制度。
另一方面,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将要创立的长期照护模式可以先确定三个理论上的支撑点。这三点,在前面我们都已经谈过,在这里再归纳一下:第一个支撑点,是长期照护保险必须是一项独立的社会保险制度,这可以称为“制度独立性”原则;其二,长期照护制度应该是健康护理和生活照料并重,可称为“目标双重性”原则;其三,长期照护制度应该以失能老人为政策用户,可称为“对象精准性”原则。
《I导文萃》:那么,我们将如何在中国创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呢?
唐钧:我们前面的讨论实际上就是在为这个话题作铺垫。我们一直在强调长期照护保险是针对失能老人,尤其是针对完全失能老人设立的。那么,什么是失能老人呢?我也曾经为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老人”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失能老人,是指60岁及以上,用本土化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后认定的部分失能或完全失能的老人,而且他们的失能状态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长期照护。如何界定和测量老人是否“失能”,一般来说,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通常都使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简称ADL量表)。ADL量表又分为“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简称BADL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简称IADL量表)。
最基本的ADL量表包括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等六项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活动能力选作评估指标,每项指标都设3个等级,即“能够独立行动”,“部分依赖他人”和“完全依赖他人”,根据评估对象的情况进行评分,最后通过累加各项评分对评估对象的日常生活行动能力做出综合评价。
后来,研究者将老人的评估指标再次扩大,并被分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利用工具能力”两个部分。其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标仍是六项,即行走、洗澡、如厕、穿衣、进食和梳头刷牙;日常生活利用工具能力指标是八项,包括使用交通工具、购物、做家务、做饭、打电话、自理经济、服药和洗衣。
在北京市的相关调研中,我们发现,用ADL量表来测量老人的失能程度,其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用三个同心圆来表示。最里面的圆圈,是指缺乏最起码或者说最低标准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完全失能”状态。中间的圆环,是指缺乏日常生活基本生活能力的“部分失能”状态。与前者相比较,严重程度上稍有和缓。最外面的圆环,是指缺乏“工具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亦即“社会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当然,如果从制定政策或创立制度的角度去看问题,我们也可以将完全丧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老人、丧失基本生活活动能力的老人和丧失社会生活活动能力的老人理解为三类有差别的政策用户。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用三种有差别的制度安排去满足这三类政策用户的需要。
《领导文萃》:也就是说,对待这三类老人,政策设计是有差别的?
唐钧:是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发达国家的长期照护制度,譬如德国的制度、日本的制度,那都是至少发展了十几年以后的制度状况。但我们现在还是刚刚起步,由于国情不同,加上经验不足,所以决不能简单照搬。再说,要创立一项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讲究策略,要讲究轻重缓急。所以,为了谨慎起见,我们提出先从最困难的完全失能老人做起。因为完全失能的老人,不仅自己痛苦异常,而且拖累全家都不得安宁。当然,其他两类失能老人群体,也需要帮助,所以也要统筹兼顾。但是,政策设计和资金安排的重点应先放在完全失能老人身上。我们就北京市的调查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对于内圈第一层次的完全失能老人,可以用中央财政负责的社会保险满足他们的长期照护需求。之所以提出用社会保险的方式来应对完全失能老人的需要,正如前面所说,是因为完全失能老年人的生存期和失能的年龄是有规律可寻的,而他们生活上的需要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稳定的。
完全失能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瘫痪在床或连亲人都不认识,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陪护照料。所以,一般来说,由专业的老年服务机构来提供照护服务比较妥当。当然,老人及其家属也可以选择居家的方式,但这就需要家中有专门的人手来提供照护,社会保险也可以为家庭照护者提供资助。
《领导文萃》:这会不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唐钧:我们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其中既有自己做的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也有与国内的同类调查所做的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完全失能的老人占老人总数不会超过3%。在与日本和台湾的学者进行沟通时得知,他们的研究结论也同样如此。按目前全国2.2亿老人计算,3%的完全失能老人就是666万人。如果每人每月提供3000元的保险津贴,那就需要将近200亿元,一年是2400亿元。如果按每个老人每月筹资100元,那就是220亿元,一年是2600多亿元,完全足够支付保险支出。
现在的问题是每人每月100元如何来筹集?按照上述“鸡尾酒”的思路:个人和家庭出一点,政府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以及其他政府基金出一点,养老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再出一点。应该还有其他筹资渠道可以考虑,譬如低收入群体的个人交费由社会救助制度支持一点。其实,只要下决心,实现这个目标应该不是很困难。
如果完全失能的老人平均每月有3000元的补贴,加上自己再负担一点,住进老年服务机构接受专业的长期照护服务就不再是奢望。如果想以居家的方式由家人照料,也可以得到1500到2000元的津贴,作为给照料老人的家属的“社会工资”。
第二层次的丧失基本生活能力的老人,主要的特点就是洗不了澡,下不了床,但他们并不需要24小时有人陪护。当然,首先是需要解决他们的健康管理问题;其次,他们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以及洗澡和外出活动的问题。这可以通过在社区创办日间照料中心,也就是国内常说的“托老所”来提供服务。这就和有关部门目前已经在做的工作连接上了。
丧失基本生活能力的老人究竟有多少人?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是少于3%,即少于660万人。对于为这部分老人提供服务所需的资金,可以交由地方政府来筹措。具体的筹资金额让各地根据本地部分失能老人的规模以及设立的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后再作预算。具体的筹资方式可以是社会保险,譬如可以搭车完全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险,多收一点保险费,用来解决这部分老人的问题。
对于第三层次的丧失社会活动能力的老人,我们在综合比较了国内的诸多相关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其比重应该在5―15%。以此计算,人数应该在1110―3330万人。
这部分老人的需要包括使用交通工具、购物、做家铡⒆龇埂⒋虻缁啊⒆岳砭济、服药和洗衣,对他们的服务可以由街道和居委会制定服务菜单,让老人自己根据需要来选择,然后以市场和准市场的方式来提供服务。对于低收入家庭,可以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服务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来提供服务。
《领导文萃》:三个层次,三种政策安排。不过,您前面还提到过商业保险。对长期照护,保险公司能够做些什么呢?
唐钧:以上谈到的三个层次,商业保险都可以参与。我们设想,前面所说的第一层次的社会保险,是否可以采用一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混合的模式,即政府负责征收保险费以及行政管理和监督,基金的管理以及保险金的给付可以交给保险公司去运作。因为在这两个方面,保险公司比政府运作应该更有效率。
另外,保险公司可以设计一项补充保险产品,在约定的条件下,向被保U人提供现金给付而不是直接提供服务。投保人投入多少,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再按月给付多少。保险产品可以设若干档次,多交多得,让投保人自选。这比较符合商业保险的一般规律,做起来应该没有困难。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一个老人的生命历程看,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是有一个过程的。先是丧失社会活动能力,然后是丧失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最后发展到完全失能。所以,长期照护保险三个层次的制度设计,与老年人的失能状态是同步的。
同时,对于三种有差别的制度安排,也可以这么理解,是为满足一个老人在逐渐丧失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这一层意思很重要,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早逝或者猝死,一般都会依次走完这三个阶段,只是在每个阶段停留的时间不一样而已。
《领导文萃》:这一点补充很重要,好像会关系到前面所说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正当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唐钧:更重要的是,以上所说的三个层次其实是在一个政策框架中,是一个整体性的制度安排。最初,当老人的社会活动能力逐渐趋弱时,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最大,但家庭可以给予老人的支持也较大,因此老人自主选择的弹性也最大。这可以通过市场和准市场的服务提供和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来实现,政府则通过购买服务和志愿服务帮助低收入家庭。
然后,当老人到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丧失时,就由地方政府以社会保险、福利服务和社会救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满足老人的特殊需求,如洗澡、外出活动,等等。在这一层次,服务需求的确定性增加,但还没到须臾不可或缺的地步。家庭能够发挥的作用受限,所以由更接地气的地方政府来有针对性地处理为好。当然,商业保险也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老人日常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胆石症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194-02
胆石症患者大多数均有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病史。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以手术切除胆囊取石为主。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胆石症患者也越来越多,尤其老年人常常因体质弱而合并有严重的内科疾病,往往给手术带来很多困难,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胆石症患者216例,采取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3例,我们对围手术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3例,男性39例,女性74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6岁,其中合并有高血压28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慢性胃炎6例,肿瘤2例,贫血3例,合并有其他外科疾病2例。
2 方法与结果
本组病人113例采用胆囊切除术,痊愈99例,好转13例(其中2例合并有肿瘤,虽经手术治疗,但须其他辅助治疗),死亡1例(死亡原因:术后突发脑梗塞)。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对于手术前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年患者常因丧偶、生活拮据、与子女交流少、知识欠缺、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心情烦躁、焦虑,担心预后、无人照顾及医疗费用等问题,故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关心、安慰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2 合并症的护理 [1]: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低下,常合并各种疾病,因此做好合并症的护理是手术能否成功的保证。术前做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检查,注意血色素及出凝血时间,常规行肝、肾功能及血糖测定,对有肝功能异常者给予保肝治疗,使肝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因为肝功能异常有较大的手术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使术前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术前做心电图、肺功能检查,了解患者心肺情况,对心电图有异常的患者,给予极化液或中成药等治疗。定时测量血压,若患者血压高或有高血压病史,应给予降压治疗,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怀疑有肿瘤的患者,应给予高营养支持治疗。
3.1.3 一般护理
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及麻醉情况,消除紧张情绪;同时训练病人做深呼吸及床上排便;术前1日备皮,术前12h禁食;术晨给予胃肠减压、留置导尿;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肌肉注射。
3.2 术后护理
3.2.1 切口及疼痛的护理 术后应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心电图变化,注意切口是否有渗血、渗液,疼痛剧烈者应及时给予镇痛剂,以免疼痛引起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而发生意外。若血压降低,应警惕内出血或体液灌注不足。
3.2.2 各种管道的护理 要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如氧气管、输液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负压引流管、T管等,妥善固定,以防脱出。应告知患者各种管道的注意事项。吸氧管每日更换,检查氧气装置及输氧管是否通畅;要经常巡视病房,保持输液通畅,及时排除输液中出现的故障,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术后要注意观察胃肠蠕动情况,有无腹胀腹痛,是否排气。一般术后24h~48h胃肠蠕动恢复,老年人因肠张力较低而使肠蠕动恢复较慢,延长排气时间,因此若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注意观察胃管吸出的液体颜色及量,如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胃肠减压期间,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预防口腔感染;术后应密切观察尿量,保持尿管通畅,定时夹闭尿管,以锻炼膀胱功能。每日给予会阴及尿道口护理,定期更换尿管,预防尿道逆行感染;要注意观察负压引流液的性质及量,T管引出胆汁的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每日给T管护理,防止T管脱出,拔管前,应做T管夹管试验。
3.2.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老年患者因各脏器功能减退及合并症,手术耐受力差,易发生并发症。术后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时翻身扣背、做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超生雾化吸入,预防坠积性肺炎;根据病情,制定活动计划,术日复苏6h后血压正常者给半卧位,床上活动,术后1日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及下肢静脉栓塞;指导患者保护切口,咳嗽及变换、活动时按压切口,或使用腹带固定、支持切口,预防切口意外裂开;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压疮,因为老年人体质差,多长期卧床,皮肤松弛,弹性差,所以要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定时翻身,按摩骨突部及受压皮肤,可应用气圈或气垫床、减压贴等方式减轻局部组织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2.4 饮食指导 [3]:正确的饮食指导可以增加病人的活动耐力,促进切口早日愈合,维持氮平衡。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后即可进少量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半流质、低脂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为宜,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对有合并症者,应根据具体病情调整饮食结构,做到饮食合理,营养均衡。
4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已逐步步入老龄化的社会。老年的特征是合并多种疾病,机体脏器功能减退,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因此使手术风险增大,给护理带来较大困难[3]。通过对本组病人的观察护理,我们认为对老年患者的手术开展,不仅限于一般常规护理,而要求护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全面动态估计病人才能做出准确推论。不仅要掌握外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其他专科的理论知识,对老年患者的潜在危险才能有预见性。手术只是一种治疗方法,而护理不同于治疗在于护理关心的不只是疾病,护理更关心患病的人。只有将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整体实施护理,才能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彭南海,杜益平.围手术期护理概念、内涵和发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⑴.5-6.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首页 > 生活百科 >
>
2018-12-11
随着时间的流逝 , 年龄变得越来越大 , 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 , 身体体质也会变得越来越差 , 出现一些疾病的时候 , 就需要对身体的护理工作多加注意 , 如果你是一个子女的话 , 平时应该掌握一些护理老人的方法 ,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 那么怎样护理老人?
----老人应该怎样护理?//----
误区:活动就是“捏捏肉”
康复过程中 , 医生都会要求病人多活动 , 但是许多人的活动方式是捏揉肌肉 , 这种“活动”除了对防止肌肉萎缩有一些帮助外 , 对疾病的康复作用微乎其微 。 方法:真正的活动应该是活动关节 , 人体全身关节很多 , 仅手部就达28个 , 家人平时要帮病人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弯曲等 。 因为卧床长时间不动容易造成人体关节粘连 , 从而导致疼痛的出现 。 护理人员应该多给老人做一些曲腿的活动 , 活动一下关节 , 如果嫌麻烦我们可以利用电动护理床的上下曲腿功能帮老人实现腿部关节的活动 , 促进血液的流通 , 防止肌肉萎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