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频繁发作一旦发作很危险吗?

心绞痛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常因为气温的变化、情绪的不稳定、剧烈的运动、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等因素,突发心绞痛。心绞痛的这种随时发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多了解心绞痛的症状及病因,及时做好预防,及时的发现心脏的异常,做好治疗。

多数人认为,有症状的疾病更危险,因为它们会时不时通过疼痛、咳嗽等症状反复“提示”你病的存在。但心绞痛患者不一样,不常发作的心绞痛反而更需要注意。

首先,这些人可能对心绞痛缺乏了解。经常发作的患者一般会规律用药,注意症状变化,发现异常会迅速就诊。而很少发作的人缺乏经验,不知道什么程度应该去医院。数据显示,人群中约有40%的猝死者是过去没有任何心脏病史的人。这时的心绞痛虽然是“初发”,却可能一击致命。

其次,发作不频繁者,心脏的保护性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心脏自身有保护性机制,第一个是在反复缺血时,心脏表面就长出了一些额外的血管,保证整个心脏的血液循环。即使原有的主干道堵上了,这些血管还可以起作用,不至于在突然一个打击来临的时候心脏停跳。第二个是预适应,就是说反复心肌缺血,时间长了,心肌细胞习惯了,适应了,再次缺血对心脏的影响相对小了。而突发心肌缺血时,心脏的保护机制还没来得及启动,心跳就停了。所以突发心绞痛的后果往往更加危险,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循环衰竭或猝死的概率更高。

频繁心绞痛相当于经常演习,每次发生都要及时、正确地应对;偶发的心绞痛相当于突然袭击,只有在平时充分了解其原理和急救方法,才能冷静处理,否则发生心肌梗死、猝死的风险都会大大增加。建议心绞痛患者无论是否经常发作,都应当遵医嘱坚持服药,一旦出现突发的剧烈胸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拨打120,在家人的陪伴下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

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数日致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表现为:

疼痛是心绞痛最先出现的症状:

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有发热、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等,体温一般在38度左右,很少超过39度,持续约一周左右。重者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休克。

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心悸、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开始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

立即休息平卧、镇静,通知急救中心,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时间送至医院。

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脏病,在心脏病猝死中中约80%的原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所以心绞痛当然会引起突然死亡!

简单理解就是当心脏血管严重狭窄的时候,在某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比如心前区疼痛、胸痛、牙疼、头疼、后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胸闷憋气、咽部紧缩感、大汗等等都属于心绞痛。

心绞痛简单分为两种,不同心绞痛风险不同:

稳定性心绞痛,听起来就风险低,既然稳定,说明病情不那么严重。简单说就是当患者运动、活动、劳动以后才会发生的心绞痛,叫做劳力性心绞痛,也叫稳定性心绞痛。这种心绞痛在休息的时候不会发作,都是活动后发生,所以叫劳力性心绞痛。之所以叫稳定性心绞痛,主要原因是这种心绞痛的斑块相对稳定,不容易发生破裂,不容易形成血栓,不容易导致心肌梗死。

相比较稳定性心绞痛,对应的就是不稳定性心绞痛,这种心绞痛在休息的时候就会发生,活动、运动、劳累以后更明显,更加重。这种心绞痛危险大,因为斑块容易发生破裂,形成血栓,形成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就容易突然死亡。

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稳定性心绞痛没有得到正规治疗,那么就会进展,就会加重,发展为劳力恶化型心绞痛。简单说,原来走500米才会心绞痛,现在走30米就会心绞痛;原来上5楼才会心绞痛,现在上3楼就会心绞痛。这就是劳力恶化型心绞痛,这说明病情在加重,应该按照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

二、为什么会发生心绞痛

我们出生的时候,血管都是完全通畅的,随着年龄增加,尤其不健康的生活和三高等危险因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心脏动脉的血管斑块加重,狭窄形成。虽然大部分人的血管都有一定的血管垃圾或斑块,但只要不是严重狭窄,即使有狭窄,也够我们正常使用。就好比我们家的水管新的能用,过5-10年,虽然水管里面有水锈了,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使用,水龙头照样有水。

心脏血管一样,虽然大部分人可能有斑块,有狭窄,但是这种狭窄只要不超过70%,还是能满足心脏自身的供血需求的。但当狭窄程度大于75%左右的时候,安静时这个血管能满足心脏供血,但一旦运动、活动后,心脏需要的血液和氧气就会增加,这时候,已经狭窄到75%的心血管就不能满足心脏自身的血液及氧气需要。这就是心肌缺血,供血的实质就是供氧,因为血液含有氧气,心脏对于氧非常敏感,是其他脏器的6倍,这时候心肌就会缺血,就会缺氧。一旦缺氧就会有表现,这时候就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心绞痛。

当心血管进一步狭窄,比如更严重的时候,及时安静的时候,狭窄的血管已经不能满足心脏自身供血的需要,这时候就可能随时发作心绞痛,这就是不稳定性心绞痛。

所以,心绞痛的原因就是心血管严重狭窄。

心绞痛如果得不到正规治疗,不但会有随时心绞痛的风险,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理不安全。同时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心肌梗死的风险,也有突然死亡的风险。

心绞痛的治疗基础是健康生活和控制三高。因为不健康的生活和三高都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心血管狭窄,从而导致心绞痛。所以心绞痛患者都应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健康饮食,避免熬夜,在病情稳定后适当运动等等这些健康生活,同时需要控制并监测三高。

一旦心绞痛确诊都必须药物治疗,否则就有风险,药物治疗的基础是阿司匹林和他汀,同时控制血压、控制心率、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等等治疗,比如:洛尔、地尔硫卓、普利、沙坦、单硝酸、尼可地尔、曲美他嗪等等药物。

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需要住院治疗,治疗原则和对待心肌梗死基本一样,除了上述药物,还得加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还得注射肝素抗凝,甚至还需要造影看看血压狭窄程度,严重狭窄还得支架或搭桥。

总之,心绞痛可能会导致突然死亡,但只要正规治疗,就能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如果不正规治疗,每一次心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在敲门,都可能导致突然死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绞痛频繁发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