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能好吗是绝症吗?还是可以治疗好?

有这样一位小脑萎缩患者。

时间不长,在今年6月份,经“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初诊。该患者在8年前确诊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 。

大概3年前,症状再次加重,生活不能自理 。

在面诊那天,患者已经完全不能说话,神志也不清楚。病情也只能由家属代为陈述。无法独立行走,左右摇摆,用助行器支持可歪歪扭扭走上20多米 。

经褚尊贵大夫询问,得知该患者头昏沉不清,视物模糊,疲乏懒动,吃饭和睡眠都不太好。大便干结,往往四五天才能排便一次 。

舌淡,苔黄厚腻,脉沉。

当时,这位患者是按肾精亏虚,不能上充脑髓;腑气不通,浊气上扰脑窍。

因为我们今天是要讲补肾养脑、通腑祛浊,所以把这位患者拿出来说一说。

在“行气阳明汤”针对小脑萎缩的诸多治法中,补肾通腑法 具有重要意义。小脑萎缩病位虽在脑,但与肾、大肠密切相关。

其中的核心理论就在于脑肾相通,肠脑相关的研究 。

脑肾相通,这很好理解,因为你无论去看哪里的治疗方案,多少都会和肾有点关系。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 。

肾精不足,筋骨失去濡养 ;

肾精不足,浑身乏力、气短疲倦,步履蹒跚、记忆力和头脑反应速度明显衰退 ;

肾精不足,目无神采,目无所视,反应迟钝 。

今天的话,就重点来谈一谈痴呆 ,比方开头所说的那位患者神志不清可以算作一种,其实这还算好的。

你像很多患者得了小脑萎缩后,时常大吵大闹,打人骂人,随意大小便,这种的,其实给家人带来的麻烦更大。

痴呆的主要问题就 是记忆的问题,记忆分为两步,首先是记,第二步 就是忆。肾为封藏之本,相当于执行人体记的过程,因此,补肾即可通神 。

所以,上面说的那么多种问题,要去着手解决的话,补肾养脑是绕不开的 。

这就是补肾通腑大法的其中一点,说完了补肾,那么通腑呢?

其实外界对肠脑相关的研究很少,之前我们讲过这点。

上次我们在《小脑萎缩患者不记事、不认人、大吵大闹、痴呆论治》这篇文章里,谈到美国神经生物学家Gershon Md将肠神经系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这是现代科学“第二脑学说”和“肠神经系统”理论,也是国外比较新的研究成果。

今天就谈谈,“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这几年在中医领域里对这方面的研究。

通腑的重点在通阳明,而通阳明的前提在于肠脑相关。这要从经络上去讲。

阳明腑义包括胃与大肠,阳明经义包括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从手走头,足阳明从头走足,纵贯全身,两者在头面部交接,胃与大肠通过经络与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生理上相互联系,而且病理上也相互 影响。

当然,也可以从人体气机上去解释通。肠道不通,人体气机不畅,会引发多方面的问题。

就像开头那位患者,大便四五天才能一次,这肯定是不行的。

你记住,我们身体里的气机,要是想通畅起来啊,有几个前提。其中之一,就是六腑的畅通。六腑不通,气机不通,阳气就不通。

在六腑当中,大肠的通降尤为重要 。所以,当大肠气机不畅的时候,六腑皆失于通降。到最后,阳气的通行就被“憋住”了 。

那么,阳气不通的话,会怎么样,我们以前已经说过太多了。

看了上面这些,就能很明白了。

补肾是填精充髓,使脑窍得养、神全气充;通腑是导邪祛浊,使脑脏得安、脑窍清灵 。

二者相合,补本虚祛标实,以恢复脑府正常生理功能。

补肾的话,方法很多,可以从“行气阳明汤”中简单列举几味药。

肉苁蓉、枸杞滋补阴血,配合熟地 添精益肾。

菟丝子和山茱萸固精涩精。鹿角胶和龟板合用,阴阳双补。

杜仲、牛膝 改善腰腿之不足,当归 养血,取精血互生之意。

通腑的话,“行气阳明汤”中也有几味药。

枳实、厚朴、大黄 ,是通便的三剑客,引导大便外出,令腑气通畅。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瞬息万变,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疾病也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多的病被西医定义为“绝症”,而中医疗效的确切也让中医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很多患者开始转求中医,寄希望于中医能力挽狂澜。

然而,中医跟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系统的医学,在西医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带着西医对共济失调的理解去看中医。对中医,很多人知其疗效却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看病的过程中带着很多疑虑。有疑虑自然会影响到精神情志,而中医治病非常重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

因此,了解中医,信任中医,选择中医,配合中医才能在治疗中发挥出中医形神同治的最大优势去治愈疾病。

看中医,病人心中先要有“信”。何谓信?信者,诚也。心诚,则病人的康复之心与医生的治病之心相呼应;且心诚则五脏六腑自能和调,有利于中医取效。

例如针灸,医生要治神,病人也要治神,不仅在针灸时完全放松,更要生信,则信心与针灸相合,经气易于激发。恰如撞钟,叩之大则大鸣,叩之小则小鸣。

中医治病,若欲取得满意的疗效,其关键不仅在药方或治疗手段,更在病者与医者在中医上达到“信”的统一,这样才能在治病的过程中排除不良的忧虑对疗效的影响。

部分病人求医总会问,某某病(西医病)如何治?能否治某某病?中医治病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辨的是人的体质与证候,而不是西医的病名。中医看病更关注的是病人此刻的症状和了解个人的体质,再根据四诊合参,抓主证,按证施方,而不是按西医的病名来用药。

中医的辨证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医疗效的核心保障,中医本来是没有所谓的辨病的(此病指的是西医的病名,而不是六经病)。

正如,在古代的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名医并没有现代医学病名的概念,他们是根据辨证来处方用药的。

用西医的病名来指导中医的处方用药不符合中医治病的思维,仅提供一个病名并不能准确地指导处方用药。

中医如何看待西医的检查报告

今人生病,总是担心万一是大病怎么办。于是做各种检查,要排除各种可能。若机器真的查出了问题,则心中庆幸,为能查出疾病而认为检查值得。若机器查不出问题来,则忧心忡忡,然后反复检查,越查越忧虑。

其实,生命是动态的,各种指标都处于变化之中,暂时的指标异常并不意味着一定生病。相反,机器检查不出来(现代医学认为这不是病),但如果已经在经络穴位或体表诊察出异常了,说明初病只在无形的气化层次,此时当及时治疗,使疾病消失于无形之中。因此重视感觉比检查更重要。

例如,董师就诊于奥地利,一女病人来诊时心情悲痛,问之才知其老公刚去世。她老公生前去找当地医生服药做连续两周的肝脏排毒,再检查肝功一切正常。结果某天晚饭后突然心下痛,呕吐,头晕,未及送去医院而死亡。指标虽然正常了,但却把正气折腾虚了。

再如董师一弟子诊治某不孕患者,针灸配合汤药治疗后,检查其抗精子抗体已经恢复正常。病人很奇怪地问:“中医怎么知道这个抗体,并且能把抗体恢复呢?”董师弟子强调,中医亦有自己的诊断,您属于胞宫虚寒,气血不畅,冲任失养,因而不孕。中医把冲任气血调和平衡了,其不正常的指标自然能就恢复正常。

中医不依赖现代医学的指标,中医只是使阴阳平衡、脏腑和谐、百脉通畅,诸病自能痊愈。

中医治病最重治神。乐观的情绪有利于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从而有助于康复。邪不压正,正旺足可胜邪。

然身病易治,心病难治。怨恨恼怒烦忧愁悲恐,这些负面情绪都有“心”在其中,心不能得正,则五脏六腑都不会得正。因此说,治病,不管是身病还是心病,先要治心,根本也在治心。若不能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心神不明,百病难消。

悲观失意、沉沦绝望是自绝生机。如果病人继续反复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而不能自拔,则疾病早晚会反复,甚至陷入不治。负面的情绪是大病之源,极大地影响身体健康。

例如,董师的临床实践发现,对于肿瘤病患,只要信心不灭,多可救治。而病人一旦失去信心,则百无一治。

治病是依赖外在的药物还是依赖自己的信心,这是一个每位大病重病慢性病患都要面对的问题。与其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药物不如痛下决心,努力试着把不良情绪排解出去。

生活调适对康复的重要性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之理,故在病家更是需要注意合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生活、饮食、起居等行为顺应自然,可以借天地之力以助康复。

中医极为重视饮食的忌口。因食物皆有偏性,其偏性能影响脏腑气血,因此,病人对于饮食要有所忌口。

人生于天地,当顺应天地间昼夜的消长、更替来作息。病家更是要注意夜则入眠,晨则起床,使起居合乎天地规律方能利于康复。

中医既是通过调理机体阴阳的平衡来治病,而阴阳的平衡与人的生活、饮食、作息是否顺应自然规律,这对康复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汉代名医郭玉提出了为医难以取效的“四难”,其曰:“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各种慢性病的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一起努力。在治疗过程中若见症状变化,需常与医生沟通,不建议滥试偏方。若频繁更医,有可能会耽误治疗。

求医治病,目的在于疗效。疗效的取得需要医患双方努力,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医生尽心。否则,患者纵能求得名医,但不能配合医治,终是难以取得满意疗效。

常有人问,某某病中医能根治吗?所谓根治就是彻底治好,不再复发。然而决定疾病会不会复发的根源在于病者,任何急慢性病症,中医可以治愈或者暂时控制症状,但能不能保证不再复发跟病人重视养生,避风寒、调饮食、畅精神,慎起居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中医可以迅速把感冒治愈,但若病人再触冒风寒,还是会复发,这不算是根治。因此疾病会不会复发,自身的调护才是关键。

中医是治“病的人”,而不重在治“人的病”。生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导致,因此强调病者是疾病过程中的主体。医生通过医术去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让病人机体主动抗邪外出而治愈疾病,病人也需重视自身的养生,身心配合,生活中积极主动去调护才能利于阴阳平衡以驱邪外出,早日康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济失调能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