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膛线深度是什么

这几年小学生里最火最流行的就是吃鸡游戏了吧?我没玩过,总听说八倍镜,98k,三级头这些词儿,心里特欣慰,我是个总担心下一代会变娘炮的80后中老年人,能有个军事题材的游戏给小学生们做做科普,是个好事情。

话说回来,和我同龄的这批80后,绝大部分都已经成家立业养孩子,这日子吧,就过得平平淡淡的,很难体会到小学生玩吃鸡那种朴素又简单的快乐。我总跟媳妇儿开玩笑说,结婚前,给我发5万块钱我都高兴地屁颠,接下来一个礼拜吃喝嫖赌乐无边,结婚后,给我发50万也没啥感觉,反正兜里捂不热就给你拿走了,诶…不能这么颓废下去呀。

媳妇儿看我实在是太可怜,批了我一笔预算,连续两年把我送到加拿大学了门手艺,远程狙击。我去年写过一篇关于狙击的文章,那时候我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狙击技术,那篇文章里面的硬伤不少,只能当做一般科普兴趣文给大家逗逗乐。今年10月份,我在加拿大跟着军队和警察教官-吴健老师认认真真,系统的,完成了基础的远程狙击入门课程,所获颇丰。

难得我这种中老年人到了这岁数还能学会门技术,按奈不住心情,跟大家吹个逼,抛砖引玉,大家轻拍砖(考虑到中国法律环境,本文不做任何实际技能传授,故此,文中引用的数据,仅做举例说明用,有强烈的误导性,千万不要在实际中套用,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炸膛和伤亡事故)。

这是一支赛用级别的远程步枪,全金属结构,定做下来大概需要12万元人民币,包含枪身,枪机,枪管,支架和镜子。
左边这个胖子,是拳击手出身,拿过全国冠军,后来去军队了,具体做啥不清楚,但从这身本事上看来,应该是上过战场。我在学习的时候,被他盘问了2次,估计现在这哥们儿还有军队里的身份。

去年写的那篇狙击文章,结构上太散乱,具体可以到这个链接里去看。

今年这篇文章第一目的是把去年没讲到位的问题继续讲清楚,第二目的是把新的知识点带进来,有限的篇幅确实无法做到在一篇文章里就把狙击讲清楚,那么,干脆还是用轻松的科普文讲故事的方式,和大家交流吧。在这里补充一句,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技术细节都讲到,如果你指望看完我这篇文章就出师,那是不可能的,想当狙击手,请花钱找名师系统的去学习,光靠看书是不行。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狙击≠技术≠远程≠精确≠战场≠比赛,连续5个≠可能一下子大家都看不懂,我来解释下。精确射击技术是最大的框,在这个概念里面,包含了军用狙击战术和高精度射击比赛这两个部分,掌握了远程精确射击技术以后,不等于你就是一个合格的战场狙击手,也就是说,狙击战术这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不仅仅只包括怎么把子弹精确地打到1000米以外,还要了解伪装、侦查、脱离等很多的知识,只有去军队里服役,才能有机会完整系统的把狙击战术这个学科给掌握好,民间任何机构都没有传授狙击战术这个完整学科的能力,这里不接受任何质疑和抬杠。所以,狙击(完整学科)≠技术(单项技能)。

此外,战场狙击的射击距离并不一定总是远程的,比如城市处突这种环境里,射击距离可能也就是100米左右,考验射手更多的是如何隐蔽自己并减少附带伤亡,比如,怎么在50米距离上,找到角度绝佳且隐蔽的射击位置,然后一枪击毙劫持人质的犯罪分子。所以说,狙击(战术环境)≠远程(考核指标)。

还有,战场狙击其实并不是很追求精确这个指标,尤其是在针对远程人类目标的猎杀上,爆头是绝对不考虑的,瞄准头部射击有可能打偏,一定是优先射击大躯干,影视剧作品里用十字线瞄准人头那都是艺术表现,12.7㎜口径的TAC-50狙击步枪,米距离击中无覆甲人体大躯干的致死率是99.9%以上,只要能擦个边就行,瞄胸部开一枪,子弹击中盆骨也是秒杀。所以,狙击(任务成功率)≠精确(艺术性)。

虽然我们没有进入军队学习,更没有上战场实战的机会,这门血淋淋的学科其实对99%的人来讲学会了也是屠龙之术,没有什么用。不如转向另外一个方向,从战场走向赛场,进入另一个学科,我把它称为“在代差超越的基础上指导军事狙击学科发展的远程精确射击”,哈哈,是不是很拗口,我加上标点符号哈,再来看一遍“在代差超越的基础上,指导军事狙击学科发展,的远程,精确射击”,关键词有4个,代差,指导,远程,精确,我们很容易理解军事技术发展带动民用技术发展,比如,东风洲际导弹出现以后,接下来才有长征火箭把民用通讯卫星发射到太空轨道,服务于我们的4G,5G网络。但是呢,赛场上的远程精确射击比赛,却是反过来带动军事狙击学科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民间的技术水平和学科前沿性,要远超军队。战场(技术成熟但保守)≠比赛(学科探索最前线)。

这是我在640米距离上,连续射击19枪的成绩,一共打出了7个V,2个4分,其他全部是5分,也就是说,枪枪爆头。
这就是1000米外的靶子,你伸出手指比一下,就知道实物尺寸了,最里面那个圈鸡蛋大,叫做V圈,外面是5分圈,我现在可以做到开20枪,全部打进5分圈内,甚至全部在V圈内。
这支XCRM就是不错的军用精确步枪了,换短枪管后,也可以当突击步枪用,口径308,600米以内没问题,1000米也能勉强试一试,超过1000米就不行了,靠运气。

好,说到这里,其实咱们刚刚进入文章的正题中,就是“如何在1000米距离上连续击中10颗拳头大的苹果”。我分别从器材、人和数据三个角度来给大家讲讲。

一支枪,简单分为击发、枪管和瞄准三个部分。以AK-47自动步枪举例,击发部分就是机匣内的全部机构,包含撞针、枪机、复进簧等等,把击发部分理解成“由可拆卸和替换活动部件,组成的机械结构”就可以,枪管好理解,“一根可拆卸替换,经过特殊处理、承压耐磨、带有膛线、赋予弹丸高速旋转和稳定指向性,没有活动部件的无缝钢管”,瞄准部分是“可拆卸替换,无活动部件的,简易机械,或复杂光学仪器”,觇孔和准星就是简易机械,八倍镜就是复杂光学仪器。

这么一说大家都懂,我们也都知道AK-47并不是以精度出名的枪支,那么,能够连续精确命中1000米外苹果的远程精确步枪,它的击发、枪管和瞄准部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击发部分一定要简单,基本就是一个枪栓+枪机座(枪栓套筒),摒除一切干扰击发稳定性的因素。比如说,如果你去玩IDPA或者IPSC,教官就会跟你讲,击发时不是“扣”扳机,而是“挤”扳机,如果“扣”扳机就会动作变形,导致枪口晃动,就打不准了,所以要用“挤”这个动作才正确,放到远程精确步枪上,“挤”这个动作都不可以,对枪口的影响还是太大了,我们要用“碰”、“摸”或者“触”的动作来击发,也就是说,极其极其轻的扳机力,有多轻?就像亲吻熟睡中的恋人那么轻,真的是手指刚碰到扳机,撞针就被释放了出去。

枪机也就是俗称“拉大栓”里的大栓,当然说的是栓动式步枪,是活动部件组成的。

然后,远程精确步枪,是没有保险机构的,也就说,子弹一旦上了膛后,枪就处在随时击发的状态,这是为了减少多余的机械结构影响,少一颗螺丝一根弹簧就少一分活动部件的振动。

此外,上赛场的远程精确步枪,一定是栓动的,军队会装备AR、HK或者AK枪系的半自动狙击步枪,其中的佼佼者也有能够完成1000米射击的,比如美军游骑兵部队用的AR-10远程半自动狙击步枪。但在同时期的同等技术条件下,且成本相同的前提下,栓动步枪比半自动步枪的精度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比AR-10更出名的产品是德国HK 1985年出品的PSG-1,出厂验收标准是1MOA,媲美当时很多栓动步枪。当然PSG-1的价格也很感人,在1985年一套狙击系统售价10000美元一套,那算是天价了。

最后,赛级的远程精确步枪,击发机构中除了枪栓可以从枪身上分离以外,枪机座(枪栓套筒)是和枪托粘合在一起的,为的也是保证枪身整体稳定性,尽一切可能减少射击时的晃动。

红色的那个塑料片,插入枪膛后,枪就没法击发了,代表枪的状态是安全的,在赛场上这个颜色很醒目。
枪机座和枪托是非常紧密的联结在一起的,如果是木质枪托,还要用胶水黏合。

第二,枪管一定要厚重,能够承受更大的膛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重枪管。更高的枪管钢材密度,加上更厚的枪管壁,带来更强的承压能力和更大的重量,一是可以射击弹壳里装了更多火药的弹丸,二是弹丸振动带来的枪身形变更小。

此外,因为枪管不含有活动部件,所以决定它准确性的除了重量外,就是膛线。膛线对于精度而言非常重要,这里要引入一个不常见的名词,叫做“缠距”,就是指膛线弯曲的弧度,是什么意思呢?举例说明吧,注意,此处数据仅供举例使用。我们有2根枪管,A枪管的缠距是100,B枪管的缠距是50,那么就是说,当AB两根枪管的长度都是100米时,同样的弹丸,在A枪管中走完100米正好旋转了1圈,在B枪管中则旋转了2圈,那么,因为B枪管内的弹丸比A枪管多转了1圈,所以出膛后,B枪管发射的弹丸转速要更高,弹速要更慢,稳定飞行的距离更长。A枪管发射的弹丸呢,虽然转速要低,弹速却更快,但是稳定飞行的距离要短一些。

在真实世界里,缠距用㎜或者英寸来标准,这个数值越小,代表枪管的缠距越大,反之亦然。那么,缠距究竟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呢?从刚才AB枪管发射弹丸的不同表现来看,似乎是大缠距的B枪管更有优势,因为弹丸转速高,稳定飞行的距离长,只是弹速要慢一些。但其实不然,大缠距和小缠距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大缠距枪管发射出的弹丸,特点是转速高,但这种高转速需要配合重弹头,最好是200格令以上的弹头,这是因为高转速弹头在飞行到一定距离后,就会因为空气阻力的原因,趋向于竖立(弹头站了起来),从杀伤角度来讲,竖着的弹头击中人体后更容易翻滚破碎,是个好现象,但是呢,如果弹头格令不够的话,第一,弹头竖起来的距离变短,第二,这枚竖起来的弹头受到风阻的影响就会很大,弹道剧烈变化,谁也不知道它会飞到哪里去。所以,AK、AR、95这些突击步枪发射的5.56和7.62口径弹丸,弹头重量低于150格令的,200米内指哪打哪儿,500米外打哪儿指哪儿,就没什么精度可言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使用同规格弹药时,射击距离相同的目标时,大缠距枪管的突击步枪精确度更好一些。

但是呢,大缠距枪管发射的弹丸,在近距离击中目标时,因为弹道处在最稳定的状态,加上高转速,低弹速,穿透力很好,但杀伤力下降,容易一枪两眼,射出人体后才发生翻滚,这是不好的现象。就是说,转速高这个特性,在远距离射击时是优点,在近距离时未必。

最右那组数字1:10,表示是最小缠距1:10,这是装定制弹头的盒子。

小缠距枪管发射出的弹丸,特性是稳定飞行距离更短一些,打远距离目标费劲,但近距离上,发射出的轻弹头在击中目标后,转速低,弹速高,能量释放的更快,弹头能够充分的翻滚破碎,保证了杀伤力,也是有它的可取之处。

除了缠距以外,枪管还有个重要的因素不能不讲-“膛线”,“膛线”是什么就不解释了,这个大家都懂,它的细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旋转方向,第二,数量,当第三,深度,第四,宽度。简单举例,同样材质和口径的枪管,发射同样的弹丸,A枪管5条膛线,右旋,深度0.2㎜,宽度1㎜,B枪管4条膛线,左旋,深度0.5毫米,宽度1.2㎜。你们觉得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旋转方向这个部分,对弹丸的影响也是有的,距离越远越明显,在1000米距离上,左旋膛线发射的弹丸,弹着点偏左1个密位,右旋偏右1个密位。如果你是右撇子,抵右肩瞄准,右手扣动扳机,射击1000米目标,那么,记得横向往左调一个密位消除偏差,反之亦然。

膛线数量和深度的选取,是有些矛盾的。一方面,为了使弹丸在膛内导转可靠,要求膛线条数多而深;另一方面,为了减小弹带切入膛线的阻力,使起始部磨损小,又要求膛线条数少而浅。再加上膛线宽度这个因素,使得问题看上去很复杂。在实际中,各家军工厂和军械商都有属于自己独立的一套设计思路,来自于经验或者历史惯性,也有几个较为通用的公式可以直接套用,有基于弹速的,有基于转速的,有基于弹头重量的,等等,都很复杂,比如说基于弹速的公式如下:

这些公式都挺复杂的,统一性并不很好,因为各大厂商也都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数据来总结,柯尔特用得数据,和HK肯定不一样,这篇文章不再继续展开讲了,而且,初速都>800m/s时,也不能一概而论,1200m/s和2800m/s肯定不一样,啥?有人说打不到2800那么快,hmmmm…你就当我没说过吧,有人也绝对不相信我能1000米外枪枪打小苹果,没差,其实通篇我都是在吹牛的,哈哈。

膛线的多寡,深度,宽度,各家厂商其实也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数据来定的,这种海量数据只能靠大厂经年积累。

说2个知识点大家记住,都和清洁枪管有关系,第一个知识点,偶数的膛线要比奇数的膛线积攒出更多的污垢,道理我也没太想明白,经验如此。第二个知识点,清理枪管时,通条旋转方向要顺着膛线方向走,不要逆转,因为默认右撇子多,绝大部分人插进通条后,下意识往右拧,那么,如果是左旋膛线,人站在枪口前,通条要从枪口插进去,插进去以后往右使劲儿推着通条前进,如果是右旋,拿掉枪机后,从枪管后面插通条,然后也是往右拧。

如果你要制作一支远程精确步枪,那么枪管一定是定做,而且一定要一次定做一批出来,然后通过测试从里面选出表现最好的那一支,其他的几只可以用于练习用或者二手倒卖掉。赛级远程精确步枪的枪管,寿命都很短,因为赛用弹的弹速,膛压都比军用的高很多,对枪管的磨损也凶,最多不过3000发,一般发后这枪管就不准了。都是银子堆出来的,一根做出来小几万人民币吧,一次要做十根。

哦,如果你拿到一根精心锻造的远程枪管,花了500发子弹也还是发现这枪怎么也校不准,千万别太轻易放弃,把枪管从枪口处切掉一小节,可能就准了,这是因为子弹在枪管里还是有极其微小的跳动的,因为膛线原因,子弹出膛一刹那可能会得到一个向下的力,那么这枪无论如何都打不准,所以,切掉一小节枪管就能修正这个问题,不是玄学,但是,切多少合适,怎么计算出来,这个就不想教你们了,我要留点儿核心技术。

设假绿鬼200块钱一块,问,一根冷锻的高精度赛级枪管,能换多少块假绿鬼?

第三,瞄准部分,这个部分是最复杂但又是最简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复杂是说一支远程枪镜的制造技术含量极其的高,高到西方要对中国搞技术封锁的程度,我用的枪镜都是在对华禁运名单上的。本来还想求吴老师找机会带我参观枪镜生产工厂的,但是我这种华人面孔,真的太难,他也是只进去过一次。我一个朋友因为是中文名字,订购高端枪镜时,厂家直接向他拒售产品,这可是加拿大啊,同志们,居然直接一封信发回来,说你是中国人吧?不卖给你。什么种族歧视嫌疑,都是浮云,没在怕的。我这次学远程射击,也被一个洋面孔盘问了一通,好在我算半个加拿大人,没被他问住,也就让我留下学习了,他要是觉得我不像加拿大国籍的,直接就把我赶走了,洋人的这些技术和产品都是不愿意让中国人接触到的。

简单是说,枪镜你不用想枪管,枪机那样考虑很多,直接买你能买得起,最贵的成品就可以,枪镜没有所谓的性价比,最好的就是最贵的,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光学仪器这种东西都这个鸟样子,单反镜头也是一个道理,最好的=最贵的。

我用过最高倍率是62倍枪镜(见过80倍的,没用过),这个倍率能打2800米的目标了,千米狙击来讲,20倍镜就可以用,高倍镜不代表说你能通过它把目标看的一清二楚,我在640米的距离上看靶心,都是模糊的,而且高倍率最怕晃动,稍微动一下,视野里的目标就跑没影了,要找半天。我刚开始学远程的时候,觉得高倍镜真牛逼,看得远,1000米外的靶子看起来那么大,后来发现这其实是种痛苦,经常瞄半天,眼泪横流,憋气难受,也找不到开枪的机会,就是因为稍微一晃,靶子就不见了,诶,后来发现还是20倍镜最好用,起码没那么折磨人,但想打出世界纪录的高手们,还是要能和高倍镜和平共处,做到为己所用,我真不行,没那个天赋就当个玩票的吧,20倍镜挺好。

枪镜的调整我之前帖子讲过了,不再复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看这个帖子的下半部分。

这里讲几个知识点,装逼用。第一,军用枪镜拨动4下是一个MOA,赛级枪镜拨动8下是一个MOA;第二,远程射击时,枪镜上要装一个小的水平仪,开枪前必须看一下水平仪气泡位置。第三,赛级枪的后坐力很小,所以,不用担心眼睛距离枪镜太近被打脸,基本不会发生,除非你把眼睛紧紧贴在目镜上。第四,枪镜的视野可以通过加一个枪镜底座来提高,这个底座能够提供额外的MOA给枪镜。第五,好的枪镜保值率特别恐怖,顶级货买回来用1,2年,还可以按照原价的80%甚至90%二手卖出去,但如果出现技术换代,那么枪镜的残值几乎是断崖式的下跌。

要打1000米的枪镜,肯定要装水平仪的,这支是20倍镜。
这支是VGE的60倍枪镜,可变焦,15-60倍范围里。这支镜子就算是很好的千米狙击镜了,理论上可以打到2400米。
U代表Up,调上下的,R代表Right,调左右的。注意看,从1-2,一共间隔4格,可以确定这支是军用狙击镜,赛级镜是8格。

第四,除了枪机、枪管和枪镜的其他部件,对,说的就是枪托和枪架了。远程精确步枪的枪托材质有三种,实木,硬塑胶和全金属,我没见过碳纤维的,因为枪托需要有一定的分量,要是比枪管和枪机轻太多的话,枪支起来以后就会不稳,如果不小心翻倒磕碰到昂贵无比的枪镜,就亏大发了。枪托尾端都有个可以调节的腮托,为了方便携带,某些枪托的尾部还可以折叠,如果这三种材质的枪托放在一起让我选择,硬塑胶的均衡性更好一些,实木材质的维护比较辛苦,不能放在过于干燥或者潮湿的地方,否则会有形变。金属材质的受温度影响也有轻微形变,硬塑胶材质的易于打理且适温性好,要说缺点的话,份量不太够,材质密度还是小了点儿,不过随着技术进步,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枪托肯定会出现更胜一筹的产品,我们拭目以待。

枪架对于远程精确步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虽然可以有替代物,但是想打出世界纪录就必须用专业的枪架。一个好枪架能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给枪身,第二,消除后坐力。第一个作用大家很容易理解,枪架就是托起枪身全部重量用的平台,当然是越稳定越好。第二个作用可能理解起来有点儿费劲,既然是栓动结构的步枪,为什么还要尽可能的消除后坐力呢?反正开一枪之后都要重新瞄准的,没有连续射击的可能,后坐力大小似乎不重要?其实是这样的,进行远程射击时,射手一定要处在全身放松的状态,肌肉不能紧绷着,越放松越好,甚至在开枪前,双手还要完全离开枪身一下看看枪镜中心是否会晃动产生偏差,那么,这样放松的状态下,枪手是完全放任枪支后坐力传导给自己的,那么,如果后坐力很大,枪托就会把肩膀撞疼,青紫淤血。枪镜就会把眼睛撞伤,甚至致残,所以,必须有能够把后坐力消除到对射手无害的枪架。

这种枪架用在赛级枪上,稳定,但是调节起来比较麻烦。

以上就是能够完成千米精确射击的步枪各部位器材的介绍和基本要求,这个部分的选择没有一个绝对的配比,需要通过枪手的经验和实际测试结果,不断调试达到有机融合,想走捷径的话,找一个世界级的狙击手当老师吧,起码在器材上能够省下几十上百万人民币的支出。

接下来从射击技巧的角度讲讲完成千米狙击需要的技术能力,其实就是对人的要求。分为3个部分,生理指标、心理素质和基本的文化知识要求,也就是你从合格走向优秀再到封神所要必备的三个要素以及阶段。

首先,说说生理指标。成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对于生理的要求其实不高,身体健康,体力正常,没有精神和神经类疾病,眼不瞎,口鼻不歪,脊柱无残疾,满足这几项基本要求的普通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狙击手,注意,是都能成为,而不是有机会成为。以我为例吧,身高170厘米,体重75公斤,胖子,近视450度,散光150度,缺乏日常体育运动,常年处在亚健康状态,即便如此,我也能毫无障碍的完成1000米精确射击课程,并且打出绝对合格,甚至优秀的成绩。不需要你有特种兵一般的强悍体质,更不需要你去做专门的体质提升或锻炼,只要你想学,就能成为合格的狙击手,当然,要跟对老师,那种天天让你在枪口上挂砖头,让你盯着光源不眨眼的都是蒙古大夫,他们更适合去叠豆腐块被子。

不过话说回来,近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框架式眼镜要时不时扶一下,这个动作不大但足够影响眼睛和枪镜间原有的状态,扶完眼镜以后就需要重新在枪镜里把目标找回来,所以,尽量用隐形眼镜?我没试过,此处待大家讨论吧。

本肥宅这种稀烂的身体素质,一样能在1000米打的666,玩狙击不太考验体力。

然后,谈谈心理素质问题。如果你只是参加远程射击比赛的话,心理素质的问题其实好解决,多参加比赛,下场跟人较量几次,熟悉赛事规则和时间限制后,你就基本ok了,赛场上给予枪手的时间都很充足,而且还有2发试射的机会,毕竟这是最初为贵族阶层设计的比赛,从容和优雅是一个很重要考量因素,尽可能的消除了对人心理上的压力。

但是,如果你一路打进了世界级锦标赛,有了争夺世界排名的机会,就需要从平时就保持好心态平衡了,一定要足够平和,从日常就做一个不急不躁的人,到了顶级赛场上也是荣辱不惊,才行。或者,你有机会成为军警狙击手,在战场环境里面对人类目标,那么这个心理素质该如何保持,我也不知道了,军警学校里应该会教的吧?我和见过血的军队狙击手聊过一次,他说,和打猎一样,第一次会内疚,第二次就没啥感觉了,而且远距离射杀目标,见不到太多血腥场面,也听不太清楚惨叫哀嚎,和打纸靶子的感觉差不多。

心理素质过关的狙击手,才能从合格走向良好和优秀。

然后,说说基本的文化素质。狙击手这个职业,对文化素质有基本要求,就是你的心算和笔算能力要好,能看得懂英文,而且还要有好的文字功底能写出心得总结来。计算能力是狙击手必备的技能,到了赛场上你是不能使用弹道计算软件的,只能依靠纸笔和一张计算表,虽然用不到很复杂的运算,但是加减乘除你总要算的准确,这个需要积年累月的练习。因为我国军队不重视狙击战术,在相关学术方面的研究就很少,所以你必须要有很好的英文基础,要去看英文的资料才能和高手学习,中文的相关狙击教材,翻翻看看就行,还是比着欧美的差距很大。

说个题外话,如果比较中美军队狙击手的水平,那么整体上美国人是超越我们的,这个差距并不是我们技术不好或是装备不行所导致的,诚然,装备差距是有的,但它不是主因。
主因是,解放军没有超远程精确狙击的战术安排和需求,战场上1000米外的火力点,没有什么能比一发温压弹更彻底的手段,解放军一个班配备的温压弹足够轰平半个天通苑,根本不需要狙击手上场。美军则不同,他们在全世界(主要是拉丁美洲和中东)有大量的定点清除任务,这些任务是不能把正规军扔进去干活的,一律是特战小组(比如海豹)潜入,锁定,千米外狙杀,撤离,不扰动主权国家的大神经,这活儿才算顺利完成,所以美军这一挂盟友都练超远程精准狙击,这是因为战术有迫切的需要。

本子,笔,ipad,测速器,狙击手的日常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枯燥又朴实无华。

此外,军用狙击步枪的用法和赛用枪完全不同,姿势也不同,军用枪需要用一只手捏沙袋调整枪口高低左右,赛用枪靠枪架前后移动调节,专业不专业,有时候看一眼这个人的姿势我就大概知道他的水平了,国内军事节目里报道的很多军警狙击手,那个姿势一看就知道没练过千米狙击。

吴老师在气质这方面,拿捏的死死的,一拉栓他就是枪神。

最后说说数据部分,就是如何为一支远程精确步枪找到最适用的弹药和枪管,这里涉及到远程精确射击的数据判断方式和方法。

首先,所谓的好枪都必须经过调试后才能选出来,绝对不存在出厂状态就能打出成绩的情况,即便是量产配发的军队用枪,好射手也会下场测试,在可选范围内,以试射最终数据为基础,挑出最好的一组搭配。所以,这个过程分为三步,第一,试射前的准备,第二,试射对比,第三,数据判读和分析。咱们也来逐项讲讲。

第一,试射前的准备。前面说过,在口径确定的前提下,不同装药量,不同弹壳,不同弹头,甚至不同材质都会影响最终射击结果,那么就要确定几组数据,然后来做试射前的准备。一般来讲,装药量、火药、弹壳、底火和弹头,是关注的因素,有经验的射手,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弹壳、底火、弹头和火药的品牌,一般固定下来后,在试射前就不考虑品牌选择的问题了,接下来主要做两件事,确认弹头与枪管的密合度,以及装药量。

装药量的确定比较简单,先算出来枪管和弹壳能承受的极限压力值,网上有官方计算器可以直接用,不过也需要经验数据填补,然后按照从高到低往下排布,比如最大装药量45克,那我就分成10组,按照每组衰减0.2克(一枚火药颗粒重正好是0.2克)顺序排布,那么就是,45g,44.8g,44.6g……这个好理解吧。

火药装进弹壳前,要用称具仔细称量,0.2克是一个基本单位,差别就是一粒火药。

弹头与枪管的密合度,就是弹尖深入来复线的距离,有些不太好理解,我来慢慢讲一下。密合度这个词我用的不是很精确,我们想象中弹头和枪管的口径一致时,应该是紧紧密合在一起没有缝隙的,但其实还是有缝隙,而且弹头在被火药推动进入枪膛时,有很小很小一段距离是不接触膛线的,我们可以理解成为弹头是被火药推着飞了一小段距离后,跳进枪管然后和膛线发生接触,再旋转着飞出枪口,那么,让弹头跳(Jump)飞的这段距离,就有讲究了,具体我不想讲太多,这是付费课程部分,哈哈。我告诉你们为什么弹头要跳进枪管,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子弹上膛后,弹头马上就被膛线死死咬住,那么如果你想退出这发子弹时,可能就要发生因为膛线和子弹密合度过高,导致枪机只能把弹壳拉出来,但是弹头卡在枪膛里的尴尬情况了。这个密合度,是有讲究的,要通过工具测出一个区间值,然后在这个区间值里装几组不同Jump距离的子弹,拿去测试找出成绩最好的一组。

以上就是试射前准备工作的大致内容,总结一下就是通过工具、公式和经验,找出一组数据,然后在这个区间里准备若干组不同装药量、密合度和锥度的弹药来用于试射。

这个工具就是测密合度用的,怎么用不介绍了。

第二,试射对比。装好几组子弹后,接下来就是带好所有东西,下场进行对比测试了。这个环节主要是尽可能的保持试射环境的稳定,不能第一组在8级大风里试,第二组在无风环境下打,第三组在中午最热的时候,第四组又在凌晨最冷的时候。好的测试天气就是晴朗无风温度20左右,当然了,满足这种环境恒定条件的就是室内靶场,但考虑到靶道1000米的室内靶场太稀罕,所以,试射前一定留意天气预报,选无风晴朗的日子。此外,试射过程要保证是同一个射手打完所有测试组,不能A打前3组,B打后3组,这样就没法选了。试射过程也要分配好,10发一组,打完要让枪管凉下来后,再打第二组,冷枪管和热枪管的表现不同,也请注意。

在试射过程中,要借助纸笔和仪器的帮助,仪器就是测速器。开始打测试组前,要记录上这组子弹的基本信息,装药量、密合度、弹壳情况等等,然后每开一枪,就要记录下测速结果,理想的弹丸射速不能是忽高忽低的,最好是一组十发打完,弹速差别不超过50yard,第一发弹速是2870,第二发是2800,如果有这种相差很大的数据结果,这组就算废了,弹速区间不要超过50,才是理想的结果(注意啊,这个数据我改了,和实际不符,举例而已,这篇文章里有好多数据都经过我的加工和扭曲,不愿意把真实的数据写进来,不希望被请喝茶,加拿大也好,中国也罢,谁请喝茶都不想去,你们看到50,100,200这种整数,就不用当真了,都是我刻意隐没真实数据后的假数据,帮助读者理解用的)。

每次下场测试,大包小包拉满满一车,必须开个皮卡才够用,轿车塞不下。

第三:数据判读和对比。每打完一个测试组,就要看结果,就是子弹在靶子上的落点咯,一般4种情况,第一种,左右间距大,上下间距小,第二种,左右间距小,上下间距大,第三种,左右和上下间距都大,第四种,左右和上下间距都小。不用说,后两种情况用用脑子就知道,第三种肯定是很差的成绩,这组要放弃。第四组是最好的成绩,这组完美。

那么,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相比呢?哪个更好?答案是第一组更好,左右间距大的原因是风造成的偏差,风会把弹头吹得左右摆,造成弹孔的左右间距,当然,这个间距也不能过大,如果这支枪是0.5moa的精度(100米弹孔间距不超过0.5英寸,就是0.5moa的精度,顶级狙击步枪能达到0.125moa的精度),在1000米的距离上,左右间距只要不超过5英寸,就是合理的,一英寸是2.54㎝,五英寸是12.7㎝,十英寸是25.4㎝,二十英寸是50.8㎝,成年人的正面宽度大概是45-50㎝,也就是说,瞄准心脏开一枪,即便是子弹左右偏也没关系,把肺打爆一样是致命的,弹丸冲击波照样能把心脏给撕裂。

这一组打的就很烂,左右距离很近,但是高低距离太远,上了战场打成这样,目标要开心死了。

但如果上下间距太大,就说明这组成绩不理想了,因为风不会把弹丸吹得上下摆动,上下间距过大一定是枪本身的问题,如果你在1000米外瞄准目标心脏开一枪,落点高25.4㎝,可能就从目标头侧两边飞过去了,脱靶。低25.4厘米,打中腹部的结果可能是重伤不致死,也等于失败。

所以,数据判读和对比,就是看落点的分布情况,越密集越好,左右间距略超正常值范围内也可以,但上下间距一定要稳稳的在正常值范围内,越小越好。此外,如果十发子弹中的九发弹孔挨着弹孔连成一片,但有一发偏的特别明显,而且试射过程中射手一直保持稳定,这组成绩也是作废的,好理解吧?战场赛场都不能允许有10%的概率打飞。

讲个题外话,实战中,如果对方是普通无甲目标,没有必须击毙的任务要求,打肚子,让他中弹后惨叫,如果是必须击毙的目标,找来2-3个射手集火。

这组就打的非常好,高低左右都在很棒的范围里,就是左边那一枪飞了,结果这组全废了。

远程精确狙击所涉及的内容太多了,除了器材、人和数据还有很多别的内容,不可能一次讲完,我再顺便讲点儿别的,也不多,就三样,弹头,弹壳还有火药。

弹头是可以定做的,主要考虑口径、重量、长度、风阻系数和最小缠距,告诉厂家这5个参数,就可以定制出弹头来,这些系数也会标注在弹头包装盒上。我用的是Berger、Sierra和Lapua这三家做的弹头,Berger家做赛弹很好,Sierra做军用狙击弹不错,Lapua是均衡性最好的欧系弹。

弹壳的话,主要是夹颈部位的锥度,锥度越小,弹速越快,传导给枪管的压力越大,枪管寿命随之变短。弹壳材质比较有讲究,铜制为佳,不软不硬,这个话题太大,这里不聊了。

火药都是颗粒状的,其实也能定做,不过我没玩到这么登峰造极。一粒火药重0.2克,要用称量准后装入弹壳中,沾了手的火药就不能继续用了,要丢掉。

弹头、弹壳、火药和底火组合后,就是一枚完整的子弹了,做好后,要用仪器测试一下同心度,把不合格的选出来,同心度决定精度。

这一大盒子工具,连全部工具的1/20都不到,出门比赛这样的工具箱要带4-5个左右。

这篇文章本来还想过教教大家怎么测风,调整风差,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个内容应该是付费后再学习的,要给吴老师留点儿内容,另外,讲太多也怕被请喝茶,毕竟国内能在1000米外枪枪打小苹果的平民应该没几个,我爱G不爱D(不是D员,当然不爱D),但也绝对不反D(D做的挺好,继续保持进步就行),所以,不想惹麻烦。

这篇文章写完了,最希望达到三个目的,第一,科普,破除迷信。第二,让更多的国内朋友产生兴趣。第三,找到几个志同道合,有钱有钱有钱还有闲的朋友,大家一起认识下,一起跟着吴老师,2021年去参加世界远程射击锦标赛,代表华人用成绩欺辱下洋人。

版权归我本人所有,欢迎转发。

世间技击之法,最神奇的莫过于中国武术,而中国武术里,最神秘的又莫过于太极拳。长久以来围绕太极拳的最多问题就是“太极拳真的有那么神吗?”“那么慢真的能打人吗?”“四两拨千斤是真的吗?”仿佛它就可以无视力学原理,让牛顿哭晕在厕所一般。其实,太极拳的一些看似神奇的地方也可以用简洁的科学道理来解释。

人体之所以能运动,离不开杠杆原理:两块相邻的骨骼是杠杆,关节是轴,骨骼肌的收缩形成动力,形成一个叫做“生物运动偶”的结构。而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不尽相同,太极就可以根据这一点找到对方的运动死角,借势攻击。

比如对方右拳袭来,理论上我们可以一手接住他手腕,一手推他右肘的反曲方向,形成—个省力杠杆使他跌倒。但这是经典的解剖学理论,它认为人体的每块骨头之间是各自为战,也就是说每一个骨杠杆的运动都有特定的起止点。而实际上人体的运动要复杂得多:相邻的运动偶会被致密的结缔组织“筋膜”连接到一起,组成长长的运动链。

解剖学走上科学的道路,大概只有四五百年的时间,而筋膜链理论的提出也不过十年左右。虽然筋膜链体系还有待继续研究,但它的存在给我们揭示了人体一个个骨杠杆运动协调成复杂的全身动作,从而构成人体这个完整有机体的图景。

太极拳正是一种注重整体性的武术。在我们举例的那种情况中,由于运动链很长,对方的阻力臂也就变长,省力杠杆反而会变成费力杠杆。所以除了小臂的小杠杆之外,还要注意到人体的大杠杆,用身法侵入对手的立足点,把他的整个身体变成你的动力臂,这样再扳倒他就不是难事了。

可是太极为什么老是要转圈圈呢?这是为了让你适应螺旋式的运动。推一根圆柱,你会觉得很坚实,但如果这个圆柱能像滚筒一样转动,你再推的时候就很难找到着力点了。因为旋转把力化解掉了。

再拿出一根螺钉拧进螺母,你会发现它不光要平面旋转,还要向顶端推进。这正是太极拳的另一个运动要素:螺旋地攻防。

陈式太极拳里管这种运动叫做“缠丝劲”,说“运劲如抽丝”,所以外人看来肢体总是像是拧毛巾一样拧来拧去。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旋转化解来力,让对方好像开进漩涡的小船一样晕头转向,说翻就翻;二是通过统一的旋转,把四肢躯干“节节贯串”起来,让进攻和后退更稳定。它的原理很像枪械的“膛线”,在这种枪管内壁的螺旋槽发明之前,子弹在枪管里缺少旋转的过程,出膛后很容易跑偏。

另外,还记得我们上文说的筋膜吗?筋膜链的存在除了把人“拎”成一个整体之外,还会给人体造成另外一些限制,比如你更难给自己的后背挠痒痒,绷直双腿掌心更难碰到地面了。实际上,由于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筋膜不断被拧转、拉伸,很容易产生所谓的“气感”,比如手指麻麻的,掌心仿佛有气流,好像你天赋异禀神功将成——其实那只是筋膜的运动超出你平常习惯的范围而产生的感觉罢了。

当然,人体的杠杆有强大的肌群保护,自带动力,也不是我们纸上谈兵随随便便就能扳倒的。这就需要让对手用自己的动力破坏自己的平衡——就是所谓的“借力打力”。

比如,我们可以借助惯性:用假动作引导对方攻击,产生一个运动方向,再用相同方向的力施加在对方身上,令其失去平衡,这在太极拳里叫做“引进落空”。

而对于人体,惯性和重心结合起来才有意义,需要你运用“身法”来抢占对方的中线。当然,这里所指的重心比物理题里那种重心要复杂很多,不是一个概念,人体的重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这里的破坏重心就是指超越对方保持平衡的临界点。

练习太极拳时,你需要想像自己所有力量都是来源于大地对你的支撑力,以及脚和大地之间的摩擦力。比如有人来推你的手臂,你需要稳稳地踩在地上,其他所有的部位保持放松,用支撑力和摩擦力保持自己不被推倒,而不是胳膊用力去对抗。

在爬行动物之后,鸟类和哺乳类行走一般都是往后刨,所谓“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道”,但人类自从直立行走,往后刨的劲就不明显了,很多人都是通过脚抬起放下实现行走,只有在跑步的时候,蹬地的力道才体现出来。太极拳的步伐要求脚蹬地把身体往前送,有违背日常习惯的一面,但也是为了强化对地面支撑力、摩擦力的感知。这样,在对战时才能有意识借助大地,让自己的力量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那么太极拳打在人身上是一种什么体验呢?可以用“整劲”和“透劲”两个传统词语来形容。要做到这两点,都需要对攻击时机做到最佳把握。

太极拳打人,也无非是释放动能的过程。但是太极拳讲劲而不讲力,更有用意不用力之说,其实就是在意识的支配下,把力有机地配合在一起,形成所谓“整劲”的过程。而这种劲力作用在人体身上,时机合适,角度正确,就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在对方身上释放动能,形成所谓“透劲”,对方会感到一种比他的预判更深的痛苦,所谓的“内力”也就是这个意思。

反之,如果击打的时机不合适,不仅作用效率低,自己反而会受其所伤。比如初练拳击的人,如果不把手腕的保护措施做好,盲目击打圆滚滚的拳击沙袋,就会把自己的手腕挫伤。

因此太极拳虽然看起来慢慢悠悠,但那是一种练习把劲力整合在一起的训练方式,并且快慢是次要的,在作战的时候速度还是要以时机为标准。

不过,过于简单的力学原理只能对太极拳做一些浅显的解释,因为人体的结构非常复杂,有软有硬,能跑能跳,并非物理题里的小滑块那么容易分析,要想解开太极拳全部神奇的奥秘,还要借助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知识才行。

随着时代的变化,影视剧在人们的娱乐活动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位置。而近年来除了那些偶像爱情题材很赚流量以外,军事题材也是影视圈最受欢迎的题材,此前更是抗日神剧频现,各种奇葩剧情都有。早前看过一个剧集画面,士兵前去营救人质,结果在营救成功逃跑的路上,该名士兵被一群敌人追逐,敌方子弹还击中了他的大腿,鲜血直流。可即使这样,他也能扛着人质,健步如飞的跑,似乎完全没有受到枪伤的影响。

看多人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有一样的想法,那就是这个士兵好英勇好敬业,即使中弹也不忘执行自己的任务,堪称英雄典范。但事实上,谁都能看得出,这些表演的过于夸张了。不过近年来,为了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很多导演都会刻意使用夸张艺术,这样会更容易挑起观众的共鸣度。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要记得,这样的剧情其实并不符合现实。

在现实战场中,基本不存在中弹后还能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且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反败为胜的情况。既然说到这,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真实战场上,一个人中弹后到底还能活多久?有退伍老兵表示:别傻了,电视剧都是假的。

老兵表示,现代与古代战争不一样,虽然火器自古以来就有,但以前的火器大多使用滑膛,子弹发射即出去,击中也是简单直接的进入人体,进而造成伤害。可到了近现代之后,枪支成了来复枪,枪内上有膛线。此时发射的子弹就不只是简单的进入人体了,它会在发射之后进行旋转,进入人体后也是如此,从而会造成比以往更多的伤害,此时大脑就会瞬间感受到你的痛苦,要做到面无表情基本不可能。

其次,子弹大多是钢制品或是铜制品,当这种金属制物进入人体后,就会造成人体大面积出血。而人体血液一般也就4到5升,一旦失血量超过800毫升,就会出现严重不适,超过12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战场上被子弹击中如果不及时止血,基本上也就丧失了战斗力,连站起来都是个问题,还要怎么以一当十?

当然,你还要祈求最好没有被子弹击中致命点,不然别说等待救援,说不定一秒你就去见阎王了。这种情况在大规模战争中尤为明显,战场上枪林弹雨,一个躲避不及时,那就是瞬间毙命。

早在二战时期,中国士兵因为中弹而牺牲的人数数不胜数。也不是说都是一击毙命,更多的还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水平太过落后。被子弹射中后,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伤口就会迅速感染发炎,当时中国的战略药物物资十分稀少,没有对应的药品进行及时救治,以至于很多战士就这样死在敌人的子弹之下。

因此,如果要问在战场上中单之后还能活多久的话,小编只能说,如果你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并且及时退出战场,那么你也许能够捡回一条命。如果没有及时救治,也没有退出战场,但也不是致命伤,那就是按照你的失血量以及失血速度来计算时间。而如果是致命伤,比如头部或者心脏中弹,这就不用说了,肯定就当场死亡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膛线深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