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的检查

1.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试验是

2.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首选试验是

3.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

4.下列何者作PAS染色时红系阳性反应

5.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D. 合并严重化脓感染

6.骨髓涂片中见异常幼稚细胞占40%,这些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SB(-),AS-D-NCE(-),a-NBE(+)且不被NaF抑制,下列最佳选择是

A.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B. 组织细胞性白血病

C.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 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E.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7.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

果分别是:POX(+),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a-NBE(-),据此,下述最可能的选择是

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8.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

9.不符合急单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

10.关于a-丁酸萘酚酯酶(a-NB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 粒细胞系统均为阴性反应

B. 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C. 组织细胞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D. 非T非B细胞可呈颗粒状阳性

11.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A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 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报制

B. 急单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但被NaF抑制

C. 红细胞系统均呈阴性反应

D. 淋巴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12.关于a-醋酸萘酚酯酶(a-NAE)染色,下述概念正确的是

A.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B.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C.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

D.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多呈阳性反应

13.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酸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酶活性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

B.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C.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

14.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12%,此结果符合

A. 正常骨髓铁粒染色

15.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铁颗粒在6个以上,且环核分布,则称为

1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

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

18.PAS染色应用在下列各项鉴别,错误的一项是

C. 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强阳性

D. 巨幼细胞时的红系细胞强阳性

E. 淋巴细胞阳性反应

19.骨髓片作PAS染色,大多白血病细胞呈红色块状阳性,而胞浆底色不

20. 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何者不正确

A. 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

B. 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C. 大多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

D. 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

21、骨髓活检不符合典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点的是

A.骨髓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

C. 未成熟白细胞增多

D. 检出不典型微巨核细胞

E. 肥大细胞、浆细胞、网状纤维增多

22、骨髓活检发现典型的R-S细胞,则可诊断为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3、不符合原粒细胞在透射电镜下的结构特点的是

A. 线粒体少,随细胞成熟其数量越来越多

B. 胞核常染色质占优势,异染色质少

C. 胞质少,内有大量的游离核糖体

D. 高尔基体较少,发育差

E. 表面平滑,微绒毛很少

24、血小板内一般不存在的是

25、白血病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不出现于细胞核内的是

26、不符合超微结构中异染色质的结构特点是

A. 主要分布在核周的核膜内缘

C..原始细胞中异染色质的量一般较少

D. 随着细胞成熟异染色质不断增多

E. 相当于染色体的螺旋部分

27、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透射电镜下的Auer小体

A. 透射的棒状体,内有疏松的纤维状物质

B. 内含电子密度低的颗粒,有膜样结构

C. 电子密度高的杆状或裂片状包涵体

D. Auer小体常位于溶酶体区内

E. Auer小体常位于高尔基复合体区内

2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透射电镜下白血病细胞内最易区别的细胞器是

29、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细胞胞核最易区别的结构是

31、Ph染色体常见于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2、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是

33、染色体核型中缩写符号“t”表示

A. 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B. 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

C. 多一条8号染色体长臂

D. 少一条8号染色体短臂

E. 8号染色体长臂易位

35、女性12号染色体短臂等臂染色体可表示为

36、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显带染色体命名

A. 染色体上明显而恒定的形态特征,称为界标

B. 两个界标间的区域称为带

C. 亚带的描述就是在带的后面加一小数点,再写出指定的亚带数

D. 如果亚带再被分,则其命名是在亚带的后直接加数字

E. 区的划分是以着丝粒开始向短臂或长臂的臂端延伸

37、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主要用来检测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0、PCR反应一般不需要的是

41、不对称PCR反应目的是得到

43.下列哪些疾病可出现干抽

B.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44.骨髓穿刺可能出现“干抽”的病变是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4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6.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能确诊的疾病是

47.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能确诊的疾病是

48.下述符合正常骨髓特征的是

A. 粒细胞系占骨髓有核细胞的50%- 60%

B. 有核红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20%左右

C. 正常骨髓原淋巴罕见

E. 原单核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3%-8%

49.下列不应作为观察骨髓穿刺是否成功的指标有

A. 可见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B. 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

C. 骨髓杆状核/分叶核小于外周血杆状核/分叶核

D. 镜下可见骨髓中特有细胞成分

E. 粒/红比值小于2:1

50.以下指标符合正常成人骨髓的是:

A. 粒细胞系统总和占骨髓有核细胞50%~60%

B. 淋巴细胞占20%左右

D. 有核红细胞占20%左右

E. 原始红细胞约占9%

51.下列选项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点

A.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C. 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

D. 原始淋巴细胞占8%

52.下列关于粒红比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粒红比值正常肯定是正常骨髓

B. 有核细胞增生亢进,粒红比值增大多由于粒细胞增高所致

C. 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红比值增大,则多为红系减少

D. 粒红比值增高是由于粒、红两系平行增高所致

E. 粒红比值减低是由于粒、红两系平行减低所致

53.下列显示骨髓稀释的选项是

A.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

B. 未见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C. 含有大量幼稚细胞,骨髓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

D. 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细胞等骨髓特有细胞

E. 涂片中以成熟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54. 骨髓穿刺部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2~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选取胫骨穿刺

B. 髂骨后上棘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

C. 取材部位不同,骨髓检查结果可能也不同

D. 因胸骨骨髓液丰富,临床胸骨穿刺最常用

E. 定位穿刺临床上常用于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55.下列适于做骨髓检查的是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56.通过骨髓检验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

B.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57. 粒红比例<2,通常出现在下列何者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58. 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形态变化一般规律的是

B. 核染色质由粗颗粒密集到细致疏松

C. 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

E. 核浆比例由小变大

59.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降低,可能是

D.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60.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由大到小

B. 核浆比例由大到小

C. 核染色质结构由粗糙到疏松细致

E. 胞质中颗粒从多到少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62.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胞质嗜碱性逐渐加强。

B. 胞核由小到大变化

C. 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细致到粗糙

E. 胞质中颗粒从多到少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leukemia,ABL)是一种主要由嗜碱性粒细胞增殖分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上非常罕见,仅有少数病例,多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变而来,其特点是血液中含有大量未成熟嗜碱性粒细胞。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放射、化学因素、遗传、癌基因和生物因素有关。临床表现类似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贫血、发热、乏力、出血等症状,此外还可见皮肤浸润、脏器肿大、高组胺血症等。本病进展迅速,对常规化疗药物不敏感、缓解率低,预后差。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贫血、发热、乏力、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皮肤潮红、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放射、化学因素、遗传、癌基因和生物因素有关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涂片、凝血常规、腹部B超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细胞化学检查、细胞免疫表型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急,出血症状明显,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颅内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尽早就医接受治疗。

1、基于细胞免疫学表型分型

(1)单纯型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免疫学表型只有嗜碱粒细胞标记,这一型可能与C-MYB癌基因相关。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或多表型的急性白血病:为多系细胞的混合,这种类型多有Ph染色体的异常,并有不同程度的成熟或不成熟的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基于临床起病缓急分型

(1)急性型:起病急,症状重,进行性贫血、出血与发热很常见,但少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者,病情进展迅速,病程短,患者常因颅内出血而致死。

(2)慢性型:也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型,此型较多见,症状、体征与一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相似,肝脾大显著,病情凶险。

1、本病为血液内科罕见病。

2、仅有少数病例,约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1%以下,约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2%,占所有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4%~5%。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60岁,无明显性别、种族差异。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呈急性起病或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变而来,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放射、化学因素、遗传、癌基因和生物因素有关。

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40~60岁。

2、本病可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变而来。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可能与放射、化学因素、遗传、癌基因和生物因素有关。

本病类似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急,常有贫血、发热、乏力、出血等一般表现。此外,还可出现皮肤浸润、脏器肿大和高组胺血症的表现,如皮肤潮红、荨麻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与一般急性白血病相似,本病大多数可出现发热。发热大多为感染引起,严重者可有菌血症和败血症,该病本身的恶性克隆细胞也可引起肿瘤源性发热。

早期以齿龈出血、鼻出血,以及皮肤瘀点、瘀斑为主,晚期有严重出血倾向,可以表现为眼底、颅内出血。

长期出血可导致贫血,表现为四肢无力、头晕、食欲减退等。

白血病细胞富含组胺,当组胺释放浸润皮肤,患者常出现面部潮红、荨麻疹。

2、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急性型患者起病急,症状重,但鲜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一般为轻度肿大,脾肿大可引起左季肋后或左上腹沉重不适,食后饱胀感。慢性型患者临床表现与一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类似,病情进展迅速,肝、脾肿大显著,甚至可达脐下和盆腔内。

白血病细胞富含组胺,当其释放时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时除具有一般白血病的特点外,出血症状较为明显。急性型患者常因起病急、症状重、并发严重颅内出血而死亡。

本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内富含组胺,当细胞内组胺释放可引起消化道溃疡。

患者出现贫血、发热、乏力、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就诊时,医生首先会详细的询问病史,其次将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然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涂片、凝血常规、腹部B超检查、骨髓穿刺等检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建议患者行骨髓活检、细胞化学检查、细胞免疫表型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等检查。

(1)患者出血症状较为常见,早期视诊可见齿龈出血、鼻出血,以及皮肤瘀点、瘀斑,晚期多表现为眼底出血。

(2)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浸润,视诊可见面部潮红、躯干或四肢近端出现风团样荨麻疹。

(1)多数患者腹部触诊可触及肿大的脾脏,一般为轻度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显著脾肿大甚至可达脐下和盆腔内。

(2)多数患者腹部触诊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呈轻至中度肿大。

(3)部分患者可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本病患者外周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急性型的白细胞计数正常、增高或减少;慢性型白细胞计数多明显增高,偶可高达500×109/L。

(1)急性型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比例约为30%~80%,且伴有一定数量的幼稚嗜碱性粒细胞,也可有幼红细胞。

(2)慢性型外周血涂片内异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胞体增大。

(1)甲苯胺蓝及闪光蓝的阳性反应较强,具有特异性,阳性率一般在39%~60%,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过氧化物酶(POX)、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酯酶(NSE)、苏丹黑(SBB)和萘酚-AS-D氯乙酸酯酶(CE)反应呈阳性,但均为非特异性。

(1)患者的原始细胞一般会表达髓系标记和早期造血细胞标记,可检测细胞表面特征性分子(CD)13、33、34,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呈阳性。

(2)患者的原始细胞常常CD9阳性,有的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阳性,但特异性淋系相关抗原为阴性。

常规凝血检查并不出现异常,除少数患者外一般不出现病理性纤溶,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出血主要为血管壁的浸润所造成。

腹部B超:多数患者可出现脏器肿大,行腹部B超检查,可见肝、脾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1)急性型患者的骨髓涂片中除原始粒、早幼粒细胞增多外,可见大量嗜碱性粒细胞(约80%左右),Duchayne等综述中的骨髓嗜碱性粒细胞比例为33%~99%,包括嗜碱性早幼粒细胞,胞质中可见粗大稠密的嗜碱性颗粒,可遮住胞质及胞核,偶见Auer小体。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型患者的骨髓涂片中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可出现中、晚幼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原始粒、早幼粒细胞增多。一般认为,如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型患者血与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20%,即符合本型的诊断。

白血病性嗜碱性粒细胞仍具有正常的嗜碱粒细胞的特点,电镜下细胞可分为两部分。

(1)一部分细胞外形呈淋巴样细胞,核型不一,核染色质较固缩,核仁明显,核/质比例高,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小体较多,也有较多核糖体。

(2)另一部分细胞则呈髓样细胞,核圆及染色质细而散,核仁较大,胞质中等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小体明显。

细胞遗传学检查:本病无特异性遗传学异常。染色体变化多样,部分患者有Ph1染色体、t(6;9)、t(9;22)(q33;q44)、t(8;21)(q22;q22)、t(X;6)(pll;q23)、2P+、12P+等。CML急性变的病例若出现Ph1以外的核型,提示预后极差。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根据血常规、血涂片、凝血常规、腹部B超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细胞化学检查、细胞免疫表型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明确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排除肥大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其他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相关疾病。

本病少见,综合国内外文献,其诊断标准归纳如下。

1、临床上有白血病的表现。

2、血象中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3、骨髓中可见大量嗜碱性粒细胞,原粒细胞大于5%,嗜碱性中、晚幼粒细胞亦增多,有核左移现象,胞质中有粗大嗜碱颗粒。

4、脏器有嗜碱性粒细胞浸润。

5、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毒(铅、汞、铋、锌等)、恶性肿瘤、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色素性荨麻疹、霍奇金病等。

1、组织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肥大细胞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可从肥大细胞分化而来,但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肥大细胞白血病治疗却是不同,因而在诊断时应与肥大细胞白血病相鉴别。在细胞化学染色方面,嗜碱性粒细胞因含有髓过氧化物酶(MPO)使MPO染色结果呈阳性,而肥大细胞不含MPO,故其MPO染色结果呈阴性。在免疫表型上,两者均表达髓系表型。然而成熟嗜碱性粒细胞CD25表达阳性,CD117表达阴性,肥大细胞CD117表达阳性而CD25表达阴性。当用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表型难以鉴别时,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帮助。

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可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但无症状或仅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以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5%,嗜碱性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为成熟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和杆状核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Ph染色体阳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或阴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显示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而本病患者的外周血可见幼稚型嗜碱粒细胞,骨髓幼稚型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助于鉴别。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延长生命、缓解症状为治疗目的。目前临床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多按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在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常需同时联合抗组胺药物,并加强水化、碱化、抗感染、成分输注等对症支持治疗。有条件的患者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与一般急性白血病相似,本病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发热。由于发热大多为感染引起,可给予广谱抗生素。

患者多有贫血的症状,且诱导化疗治疗时可引起骨髓抑制,使贫血加重,此时可酌情考虑输血。为减少输注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应采用成分输血,可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

血小板计数过低会引起出血,当患者血小板低于20×109/L伴出血倾向时,应输注血小板。

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特别在化疗时更甚,血清和尿中尿酸浓度增高,积聚在肾小管,引起阻塞而发生尿酸性肾病。因此鼓励患者多饮水,使每天尿量>1500ml,并保持碱性尿。同时可给予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

(1)阿糖胞苷:为嘧啶剂,能抑制DNA多聚酶和DNA的合成,使S期细胞死亡,可用于白血病的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可皮下注射、静脉滴注或灌注及鞘内注射。使用剂量一般根据血液学反应调整。

(2)甲氨蝶呤:可影响DNA的合成,阻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其他抗白血病药物的联合使用,可快速有效的缓解白血病。一般口服或静脉注射,也可鞘内注射。

(1)高三尖杉酯碱:可引起核糖体的分解及新生肽链的释放,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经肌内注射或口服吸收慢而不完全,主要采取静脉注射。如采用静脉滴注,速度宜慢,要求稀释为500ml的高三尖杉酯碱要滴定3小时以上。

(2)足叶乙苷:可干扰细胞DNA的合成,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与阿糖胞苷有协同作用。

柔红霉素是一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具有迅速的细胞膜穿透力,可嵌入DNA,干扰DNA及RNA的合成,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其排泄较缓慢,血药浓度持续时间较长,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及血常规和骨髓象的情况来调整剂量。服药期间需监测血浆尿素和尿酸水平,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和别嘌呤醇,以避免尿酸性肾病。使用本药时同时接种活疫苗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用药期间及停用本药后3~6个月内禁用病毒疫苗接种。

本病的诱导化疗过程中,嗜碱性粒细胞溶解脱颗粒,可释放大量组胺物质,故需联合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

别嘌呤醇、阿糖胞苷、甲氨蝶呤、高三尖杉酯碱、足叶乙苷、柔红霉素、西替利嗪

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愈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唯一方法,有报道通过移植获得10年以上长期生存的病例,但此类研究报道数尚少。

化疗(通过化学药物杀死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1、文献报道1900例患者用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获得临床缓解,生存达63个月。

2、国内有学者根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变的治疗经验提出,如果患者一般情况好,可选用AME方案,静脉注射阿糖胞苷、甲氨蝶呤、足叶乙苷。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相关。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后很差,病情较为凶险,多数患者死于颅内出血,生存期仅为2~3个月左右。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联合化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国内外有文献报道本病经HA、DA等方案治疗可获得完全缓解,但短期内(<1年)复发率高。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急,出血症状明显,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颅内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易复发,国内外有文献报道经HA、DA等方案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但短期内(<1年)复发率高。如再次出现发热、乏力、出血、贫血等症状提示疾病可能复发,应注意预防。

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生存期仅为2~3个月左右。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急,出血症状明显,有颅内出血致死的风险,患者可能会过分忧虑,担心疾病进展,而出现恐惧的心理。

(2)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花费大,患者担心不能承受,可能出现消极、悲观、恐惧心理,对生活失去信心。

(3)本病临床比较少见,患者由于对专业疾病知识的缺乏,易产生恐惧感、疑死感。

(1)患者家属应每天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应及时开导并鼓励患者,给予患者更多陪伴和理解。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进行适当的消遣活动,如读报、看电视等,以减缓精神压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1、阿糖胞苷、甲氨蝶呤

(1)静脉快速推注阿糖胞苷后患者更易发生恶心、呕吐。如出现严重的厌食、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如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时,必须停药或改变疗法。

(3)出现心悸、气短、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脏和肺部毒性等表现,应减量或停药。

(4)出现肝损害时应减量或停药并就医治疗。

(1)骨髓抑制是柔红霉素最重要的副作用,出现骨髓抑制可减量或停药,短期血小板显著降低,如发现轻度外伤即出血不止,需就医治疗。

(2)柔红霉索可引起心脏毒性,患者在完全缓解期或停用柔红霉素治疗几周后有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减量或停用化疗药物并及时就医治疗。

(3)脱发是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为可逆性的,通常在停药后1~2个月头发开始再生。

(4)在注射药物5~10天后会出现口腔炎,感觉到唇舌麻木、唇及颊黏膜发红,可多喝温开水并吃温良性的食物,通常停药1周内逐渐愈合。

(5)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应食用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3、高三尖杉酯碱、足叶乙苷

(1)高三尖杉酯碱和足叶乙苷对骨髓有一定抑制作用,如发现轻度外伤即出血不止,应及时就医。

(2)高三尖杉酯碱对心功能有一定影响,可出现心率加快及心衰等,除十分严重者,一般多于停用本药后消失。

(3)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厌食、呕吐等,应食用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1)推荐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其对肠胃的刺激。

(2)服用本药,最开始必须先从小剂量开始,再逐渐增加至有效量以维持正常血尿酸和尿酸水平,然后再减少剂量,以最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牢记用量。

(3)注意不要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否则会增加肾脏中的结石。

服药后可出现一过性困倦、嗜睡、头痛、眩晕,注意避免跌倒摔伤。

当出现皮肤损伤时,要注意将自己的衣服和用品进行灭菌,预防感染。

应多喝温开水并吃温性的食物。

可使用呼吸止痛法(疼痛时深吸气,然后缓缓呼出)、松弛止痛法(松弛肌肉,通过打哈欠、闭目冥思、深呼吸等,减轻甚至阻断疼痛)以及疼痛转移法(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电视、下棋、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使得疼痛得到转移)来缓解疼痛。

1、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并随时开窗通风;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穿宽松、柔软的内衣;勤剪指甲,防止搔抓皮肤。

3、依据恢复程度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避免劳累和较重的体力活动。

4、注意自我保护,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牙龈出血,防外伤。

5、学会缓解心理压力,多与人交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等,保持心情舒畅。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较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且缓解后易复发。当患者外周血涂片提示未成熟的嗜碱性粒细胞未减少或正常后又持续上升,说明病情未得到控制或复发,应及时就医。

谨遵医嘱定期复诊,复查血常规、血涂片监测治疗是否有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监测是否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病情是否进展,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利于控制病情。患者宜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应重视加强饮食营养,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以及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含铁食物等。

1、食物应使用高压锅或微波炉加热消毒,而且要少食多餐,多吃易消化、高热量的蛋白食品,如瘦肉、鱼类等。

2、多食香菇、银耳、黑木耳、蘑菇、黄豆等,以增加机体的免疫机能。

3、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油菜、菠菜、小白菜、番茄、山楂、鲜枣、猕猴桃等。

4、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莴笋叶、油菜、动物肝、鱼肝油等。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芥末、生姜、大蒜、烈性酒等。

2、避免进食熏烤食品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隔夜或变质的食品;新鲜水果必须洗净、削皮后再食用。

4、尽量避免食用坚硬或油炸的食品。

本病病因不明,目前没有明确的预防措施,但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注意锻炼,增强免疫力以降低发病风险。

1、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或昏迷。

2、出现出血、严重贫血等症状,且持续不缓解。

以上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1、情况危急、出血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或复查可于血液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做体格检查,请穿着宽松、方便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请记录服用药物的名称。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都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2、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

3、您以前有没有诊断过血液方面的疾病?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

4、您自己有吃过什么药来缓解症状吗?用法、用量是什么?效果怎么样?

5、您去过其他医院就诊吗?做过哪些检查?进行过哪些治疗?

6、此次患病以来,您身上有没有出现皮疹或其他皮肤红斑吗?

7、您是否还有其他不适?

8、您的父母、兄弟姐妹有类似疾病吗?

1、我到底得了什么病?这个病严重吗?

2、导致我得这种病的原因是什么?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多久能出结果呢?

4、我需要住院治疗吗?都有哪些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5、如果需要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

7、治疗好了以后还会复发吗?会有后遗症吗?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试题和答案

  1、载脂蛋白B100主要存在于

  2、共同凝血途径是指

  A、由FⅫ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B、由TF的释放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C、由FX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D、由PK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E、由HMWK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3、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始动因子是

  4、麦康凯琼脂平板中加入的指示剂是

  5、下列细菌对干燥抵抗力最大的是

  6、酸性染料电离后带负电荷,细菌不易着色的原因是

  A、细菌电离后带正电荷

  B、细菌大多数带正电荷

  C、细菌大多数不带电荷

  D、细菌大多数带负电荷

  E、细菌电离后不带电荷

  7、下列微生物可造成传染性疾病的是

  C、SARS冠状病毒

  8、目前实验室保存菌种最常用而又简易的方法是

  A、液氮超低温保存法

  C、冷冻真空干燥法

  E、脱脂牛奶保存法

  9、半固体培养基可观察

  10、真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外观呈

  B、黄色泡沫状脓性白带

  E、无色透明黏白带

  11、正常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应

  12、钩虫病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

  13、RDW明显增高,红细胞峰右移,出现双峰,以100fl处峰为主,可见于

  A、小细胞低色素均一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不均一性贫血

  C、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D、红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E、正红细胞性贫血

  14、瑞氏染色受pH影响,对瑞氏染色的正确叙述是

  A、在偏碱性环境中染色偏红

  B、在偏酸性环境中染色偏红

  C、在偏碱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

  D、在偏酸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

  E、在偏碱环境中正电荷增多

  15、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

  B、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

  C、不可用于血细胞比容及网织红细胞计数

  D、不可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E、不适于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16、恶性组织细胞病细胞化学染色下述正确的是

  A、POX染色阳性

  B、NAP染色阳性率和积分明显减低

  C、SBB染色强阳性

  D、ACP染色阴性

  E、PAS染色强阳性

  17、AML-M4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可被NaF抑制的原始细胞是

  18、筛选/排除试验选用Coombs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

  A、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冷凝集素综合征

  19、发生血管内溶血时常见

  C、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20、骨髓穿刺首选髂骨后上棘作为穿刺部位的原因是

  A、骨髓液虽不丰富,但远离重要脏器,便于反复采集

  B、骨髓腔小但易于固定,且骨髓液丰富

  C、穿刺部位较深,但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

  D、常用于翻身困难、需要多部位穿刺的患者

  E、骨质薄,且骨髓腔大,骨髓液丰富

  21、骨髓检查的禁忌证不包括

  D、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

  22、具有分枝菌酸的细菌是

  23、梅毒传染性最强的病期是

  24、患者,因持续高热入院1周,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接受化疗1周。现患者口腔内有白色膜状物,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25、可能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变种病毒是

  B、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26、无包膜的RNA病毒在

  A、胞核内组装,出芽释放

  B、胞质内组装,出芽释放

  C、胞核内组装,裂解释放

  D、胞质内组装,裂解释放

  E、胞核内复制核酸,胞核内合成蛋白质

  27、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的肠外感染是

  2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

  29、培养幽门螺杆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30、迟缓分解乳糖的是

  【答案解析】 不同脂蛋白含不同的载脂蛋白,HDL主要含apoAl、AⅡ;LDL几乎只含apoB100;VLDL除舍apoB100外,还含有apoCCⅡ、CⅢ和E。

  【该题针对“第一章 血液生理概要1,2”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案解析】 共同凝血途径从FX的激活开始,最终形成由纤维蛋白单体交联成的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凝块。

  【该题针对“第一章 血液生理概要1,2”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案解析】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从因子Ⅻ的激活开始的,激活原因多为血管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

  【答案解析】 麦康凯琼脂平板中加入的指示剂是中性红。

  【答案解析】 对人致病的放线菌接是否含有分枝菌酸分为两大类,诺卡菌属、蛛网膜属、分枝杆菌属等含分枝菌酸。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梅毒每期的特点。在第l期,其溃疡渗出液中有大量苍白亚种螺旋体,感染性最强。

  1、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特征不符合的是

  A、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

  B、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C、急性型患者以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

  D、血小板寿命缩短

  E、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补体增高

  2、血涂片主要所见白细胞为

  C、中性晚幼粒细胞

  D、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E、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3、Ⅰ型超敏反应是由于

  A、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

  B、IgG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

  C、补体C3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

  D、变应原与固定在细胞表面受体上的特异性IgE结合引起免疫反应

  E、IgM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的`免疫反应

  4、下列关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凝血功能通常减低

  B、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C、血小板减少并伴有出血

  D、是一种独立性疾病

  E、一般没有明确的病因

  5、正常人血清中的胆红素主要是

  B、胆红素-Y蛋白

  D、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6、以下哪项不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特征

  A、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

  B、白血病细胞胞质中不见Auer小体

  C、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

  D、白血病细胞易浸润肝、脾和淋巴结

  E、白血病细胞PAS染色可呈阴性反应

  7、关于外源性代谢途径错误的是

  A、处理饮食摄入的胆固醇

  B、处理饮食摄入的三酰甘油

  C、发生部位在小肠中合成

  D、发生部位在肝脏

  E、在小肠中合成CM

  8、糖尿病酮症会引起

  9、在急性肝炎时,哪一项LDH同工酶活性增高

  10、下列哪种IL可刺激T细胞生长,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

  11、患者,男,40岁,有进行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发热腹泻,体重减轻,查出有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并伴有神经系统疾病,疑为AIDS患者,其HIV病毒的筛选试验是

  D、免疫散射比浊法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2、骨髓活检的适应证不包括

  A、怀疑骨髓纤维化

  B、全血细胞减少,反复骨穿为“骨髓稀释”

  C、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血涂片检查不能确诊

  D、晚期妊娠的孕妇

  E、低增生性白血病

  13、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细胞白血病异常增生的细胞是

  14、由A群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不包括

  C、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急性肾小球肾炎

  15、引起出血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细菌是

  16、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与上述有关的自身免疫病是

  C、慢性活动性肝炎

  D、原发性小血管炎

  17、下列哪种是最严重的Ⅰ型变态反应

  A、呼吸道过敏反应

  E、消化道过敏反应

  18、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何型变态反应

  19、Ⅳ型超敏反应根据发病机制,又可称为

  A、速发型超敏反应

  B、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C、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D、迟发型超敏反应

  20、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

  A、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B、硝酸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21、选择ELISA的标记酶,必须具备的特异性不正确的是

  A、具有可与抗原和抗体结合的集团

  B、标记抗原后,酶活性保持稳定

  C、当酶标记抗原与抗体结合后,酶活性可出现激活

  D、酶催化底物反应生成的信号易于测定、重复性好

  E、标记抗原后,不影响抗原的免疫活性

  22、下列关于沉淀反应第一阶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B、几秒钟至几分钟即完成

  C、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

  D、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E、肉眼见不到免疫复合物

  23、关于辣根过氧化物酶描述错误的是

  A、辣根过氧化物酶由无色糖蛋白主酶和亚铁血红素辅基结合成的复合物

  B、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RZ值,可判断酶活性的高低

  C、作用专一性强,酶活性不受样品中其他成分影响

  D、HRP是目前酶联免疫试验中应用最广标记酶

  E、RZ值与酶活性无关

  24、关于酶免疫技术的特性,正确的是

  A、酶标记物催化抗原反应,使其结果放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B、酶活性易受理化因素的影响,酶标记物稳定性差

  C、底物以酶催化后的成色,使酶标的免疫反应结果得以放大

  D、选择高度质量的标记用酶是建立酶免疫技术最重要的前提

  E、酶免疫技术检测方法较为繁琐

  25、AB0血型抗原属于

  D、隐蔽的自身抗原

  26、流感病毒最易变异的成分是

  C、甲型流感病毒的HA

  D、乙型流感病毒的HA

  27、补体旁路激活途径首先激活的那-部分是

  28、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29、甲状腺激素的生理生化功能不正确的是

  A、提高基础代谢率

  B、增加氧耗和产热

  C、抑制胆固醇代谢为胆汁酸

  D、促进骨骼的增殖

  E、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30、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

  【答案解析】 急性型患者以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

  【答案解析】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有明确病因或在某些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的血小板减少伴随临床出血的一组病变,是原发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不是独立的疾病,血小板减少并伴有出血。

  【答案解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PAS染色可呈阳性反应。

  【该题针对“第一章 血液生理概要1,2”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案解析】 外源性代谢途径是指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在小肠中合成CM及其代谢过程。

  【答案解析】 应该熟悉IL-2是T细胞的生长因子,TNF是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

  【答案解析】 慢性淋巴细胞大多数为B细胞异常增生。少数为T细胞异常增生。

  【该题针对“第一章 血液生理概要1,2”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案解析】 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2~3周后,由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如M蛋白,结合后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即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答案解析】 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抗原性易变异,核蛋白和M蛋白抗原性稳定,为分型依据。

  【答案解析】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首先从激活补体C3开始。

  【答案解析】 体液中的主要金属元素为钠、钾、钙、镁。其中钠和氯是人体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阴阳离子,钾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是细胞内液主要的阳离子。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试题和答案】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特异性酯酶阳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