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怎么治疗康复快型脑瘫的家庭康复训练,方式是什么?

一、两岁宝宝脑瘫症状是什么呢

  脑瘫患者常在生后数月,一年或几年逐渐出现舞蹈及手足徐动,或其他不自主运动,如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性震颤,肌阵挛及半身颤搐的随机组合,几乎所有的双侧手足徐动症病例都存在原发性自主运动障碍,无锥体束征,婴儿与儿童手足徐动症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差异极大,轻症者的异常运动可误认为不安,重症脑瘫者的自主动作可引发剧烈的不自主运动。

  个别脑瘫患者青春期或成年早期仍继续进展,应注意与遗传性代谢性或变性病,锥体外系疾病等鉴别,脑瘫患者早期表现为肌张力低下,随之出现运动发育迟滞,常至3~5岁时方可直立行走或完全不能直立,跖反射多为屈性,无感觉障碍,可有智力缺陷或完全正常,少数可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有些脑瘫患者因运动及语言障碍误认为智力缺陷。

  脑瘫最初常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数月后出现明显无力及痉挛,下肢较上肢明显,无力首先累及内收肌,腱反射活跃,脑瘫患儿腿部运动僵硬笨拙,用双手在腋窝下抱起患儿时无蹬腿动作,仍保持腿部原伸直或屈曲状态,大多数脑瘫患儿跖反射呈伸性反应,脑瘫患儿学步较晚,表现为特征性姿势和步态,迈小步时微屈双腿更僵硬,股内收肌力很强使小腿交叉,迈步呈划弧状(交叉步态),足部屈曲内收,足跟不能着地。

  青春期或成年后腿部可变得细而短,无明显肌萎缩,被动运动肢体可感觉伸肌与屈肌强直,上肢轻度受累或不受累,如手指笨拙和强直,有些脑瘫患者出现无力和痉挛,伸手拿物品时可超越目标,面部可见痉挛样笑容,发音清晰或含糊,1/3的脑瘫患儿有癫痫发作,有些可出现手足徐动症,面,舌和手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及肌张力减低等。

二、脑瘫的不同类型讲解

  痉挛是运动障碍中最常见类型,是指速度依赖性肌张力增高。痉挛常伴随锥体束,基底节,网状结构及上运动神经元受累。本型脑瘫最常见,约占全部病例的75%。表现为*样肌张力增高,以下肢屈肌张力增高最为显著。痉挛型脑瘫可进一步分为痉挛性偏瘫、痉挛双瘫、痉挛性三肢瘫、痉挛性四肢瘫。

  1、痉挛性偏瘫:病变累及一侧上下肢,痉挛症状上肢较下肢为重,患肢运动护可出现感觉异常,患肢发育迟滞,特别是手和拇指及指甲表现明显。患脚脚尖着地,或成马蹄足。深反射亢进,踝阵挛,巴宾斯基征阳性。

  2、痉挛性双瘫:最常见的一种解剖类型,下肢瘫痪较上肢明显。多见于早产儿伴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运动发育落后,爬行时上肢运动姿势基本正常,而下肢运动很像轮舵摇动一样前行。行走时脚尖着地。严重者表现为剪刀步态。呈现马蹄内翻足。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

  3、痉挛性三肢瘫、痉挛性单瘫:相对少见。痉挛性三肢瘫症状体征与上述雷同。痉挛性单瘫症状往往较轻。

  4、痉挛性四肢瘫:是最严重类型。累及四肢及躯干,上肢较下肢重,患儿抬头、坐、站、走均可受影响。该型常有缺氧和脑内囊样变性,许多患儿呈现假性延髓麻痹样吞咽困难、流涎、吸人性、精神发育迟滞、惊厥等表现。体检表现,四肢肌张力增高,自发运动减少,较大儿童表现膝、肘关节屈曲挛缩。该型言语及视力障碍表现更为突出。

  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僵硬,锥体外系受损症状,腱反射不亢进,但有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

  多为锥体外系相关的静止性震颤。锥体外系受累表现。2岁前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弱。2岁后,患儿常有震颤,步态不协调及轻微的智力障碍。

  1、智力低下:约有2/3以上脑瘫患儿智能落后,约1/4为重度智能落后,痉挛型四肢瘫及强直型脑瘫者智能常更差。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智能严重低下者少见。

  2、视力障碍:约25%~50%的脑瘫患儿伴视力障碍,最常见者为眼球内斜视和屈光不正,如近视、弱视、斜视等。少数有眼震,偶为全盲。偏脑瘫患儿可有同侧偏盲。视觉缺陷可影响眼-手协调功能。

  3、听力障碍:约有25%伴有听力减退甚至全聋,以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最为常见。

  4、感觉和认知异常:脑瘫患儿常有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缺失。脑瘫患儿多缺乏正确的视觉空间和立体感觉,其认知功能缺陷较为突出。脑瘫患儿对复杂的图形辨认力差,分不清物体形状与其所处空间背景的关系,对颜色的辨认力也很差。

  5、语言障碍:约1/3至2/3脑瘫患儿有不同程度语言障碍。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困难,构音不清,不能说成句的话,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脑瘫患儿完全失语。手足徐动型和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常伴语言障碍。痉挛性四肢瘫、双侧瘫患儿也常伴语言障碍。

  6、癫痫发作:至少有10%~40%以上的脑瘫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癫痫发作,以痉挛型四肢瘫、偏瘫、单肢瘫和伴有智能低下者更为多见,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则很少见。

  一、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上肢:肩关节向上、向后柔和运动,力度以脑瘫患儿能承受为度,肩关节局部可涂搽红花油或活络油。每天50次左右,分3次进行。对上肢屈肌张力高的脑瘫患儿,采取柔缓按摩,同时用小夹板固定肘关节,每天3~5次,每次20~60分钟。

  手指:将40枚直径1.5厘米玻璃弹球装于10×12厘米质地较硬的布袋中,由亲属对脑瘫患儿手背进行揉搓,力量以患儿能耐受为度,手指肿胀时用力较轻。每天20分钟左右,每日2~3次。

  下肢:进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运动,尤其注意纠正踝关节的内翻,每天髋关节15次、膝关节25次、踝关节35次左右。

  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

  练习翻身、坐起、站立、平衡、步行,作业治疗训练。内容以脑瘫患儿能接受、配合为限,循序渐进地进行。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续进行,可根据脑瘫患儿的具体情况增减强度。

  三、智力及语言康复训练

  可根据脑瘫患儿的病情及年龄采取针对性的智能及言语训练,可采取听语指图、实物和数字辨认与分类、简单的数字计算、复述性训练等方法。

脑瘫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治疗小儿脑瘫的水平 又有了一定的提高。根据目前欧洲最新的脑瘫分型理念,以脑瘫儿童的临床特点,分为痉挛型脑瘫、动运障碍型脑瘫及共济失调型脑瘫。从长期的临床诊治证实,这些脑瘫儿童中的大多数人是完全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同时,一旦患儿年满2岁半至6岁的话就可以配合外科手术,可以为康复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

脑瘫的康复治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包括了理疗康复、PT/OT康复、针灸按摩、中医康复、语言康复、心理康复、骨科、外科等众多学科在内的医疗团队,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脑瘫手术效果及术前术后康复治疗的顺利开展。康复加手术的脑瘫科学方法,有效治疗解决了从4个月婴儿期到成年期的脑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手术治疗、心理康复全程治疗问题。

一般来说,脑瘫重症患者5-6个月时即可发现,而症状较轻者一般要到1岁以后才被发现。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有很多脑瘫患儿已经进入了正常化。脑瘫康复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国外有专家认为生后2周即可诊断,6个月前做出诊断,对以后的治疗提供了有利时机。

FSPR术(即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是脑瘫一期手术,有效克服了传统SPR主观经验切除神经后根的缺陷,在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多导联电生理监测仪监测和分析拟切断神经的种类与数量,使切除神经的比例达到了量化标准,实现了定位与定量切断脊神经后根的目的。

FSPR手术解除痉挛疗效显着,不复发,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创造良好条件,术后不会造成患儿瘫痪,不会影响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前根及运动功能,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首选,其效果最为直接显着。

FSPR 术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脑瘫的二期治疗--即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手术(CP-MMA 术)。某些脑瘫患者虽经比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但肢体仍然发生挛缩或畸形,尤其是对于年长儿再用训练等物理疗法将很难发挥效果时,CP-MMA 术手术就成为矫正畸形、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在完成前面两步的脑瘫治疗之后,就要对脑瘫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脑瘫的术后康复大致可以分为恢复期、递升期、加强期、强化期及家庭康复期:前四期康复治疗平均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必须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在医院内完成,这样方能保证达到最佳康复效果,当前四期康复顺利结束后,患儿可出院回家继续家庭康复治疗。

总之,小儿脑瘫是大脑受损之后引起的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均为永久性,随着生长发育而改变。脑瘫治疗并不能仅仅依靠一次手术或是短期康复就能完成,科学治疗脑瘫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广大脑瘫患儿及家庭摆脱疾病的困扰:“康复+手术”是当前治疗脑瘫最为科学的途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济失调怎么治疗康复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