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渐冻症早期症状图片?

渐冻人一词是为了帮助民众区分运动神经元疾病和运动损伤所致的疾病,在1998年由中国台湾渐冻人协会第一届理监事会所讨论时得出的形象化名称。该病指运动神经元病,并且等同于运动神经元病的主要类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个名称形象地描述了运动神经元病的发展过程,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于瘫痪,身体如同被冻住一样。但病人意识较为清楚,不像有的疾病到后期就昏迷不省人事一样,所以病人更显得痛苦。 现在人们对渐冻人这个词比较熟知,来源于前两年的冰桶挑战。当时为了引起全社会对此病的关注,发起了冰桶挑战。大家通过将冰冷的水浇在身上,来体会渐冻人的病变过程。这种严重疾病,患者生存期只有3-5年。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可以让更多的渐冻人患者得到关心和关爱,有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打开新浪新闻 看更多视频内容

渐冻症是什么?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后一名称英国常用,法国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国也称卢伽雷(Lou Gehrig)病。我国通常将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混用。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渐冻症这个疾病近来曾被高度关注过,其正规的疾病名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属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其疾病根源在于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受损,但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是相对完好的。渐冻症是较罕见的一种疾病,年发病率在十万分之0.2~2.4;通常起病年龄在30-60岁,以男性多见。但该病预后较差,发病后平均存活时间在31-43个月

目前认为渐冻症发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八大方面:①遗传因素,如SOD1基因突变是目前被公认与渐冻症发病有关的;②氧化应激因素,渐冻症患者肝脏内存在异常线粒体,破坏神经元的正常凋亡过程;③兴奋性氨基酸因素,其可通过刺激NMDA受体引起神经毒性反应;④神经营养因子缺乏;⑤金属代谢产物产生的神经毒性反应;⑥免疫因素;⑦病毒感染因素;⑧其他因素,如细胞凋亡、一氧化氮代谢异常等。

那么,渐冻症患者具体临床表现有哪些呢?目前主要将渐冻症的病程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始阶段,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肌肉乏力感及肌萎缩,也可合并有吞咽或呼吸困难、肌肉僵直、口齿含糊或鼻音发语。②进展阶段,这个阶段会有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大多都会逐步进展为四肢瘫痪、无法言语、无法自主吞咽,甚至可丧失咳嗽及自主呼吸的能力;③终末期,患者会逐步因呼吸衰竭或其他并发症而死亡。

渐冻症目前尚属于无法治愈的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有:①药物治疗,利鲁唑和依达拉奉是目前FDA批准可用于渐冻症并可缓解疾病进展的药物;②对症治疗,包括止痛、呼吸支持、营养支持、临终关怀等;③脑机接口治疗,这是近年来最前沿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疾病早中期患者相对完好的大脑皮层运动中枢,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采集运动皮层相关脑电信号,指导外部机械臂、外骨骼等辅助患者实现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渐冻症的正规的疾病名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根源在于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受损,患者可逐步出现肌肉乏力感及肌萎缩、四肢瘫痪、无法言语、无法自主吞咽等症状,并最终因呼吸衰竭或其他并发症而死亡。渐冻症目前尚无法治愈,但通过药物治疗、对症治疗、脑机接口治疗等方式可缓解疾病进程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版权说明:部分医生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健康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渐冻症早期症状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