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不开心的时候就去医院看看吗?

您好,这个情况是荨麻疹

拖的时间长了就不好治疗了,方便的话当然还是到医院皮肤科面诊更好

一会出现一会退就是荨麻疹的症状

因为白天不大有,我担心医生没法查看,晚上会比较严重,他们不上班,所以没去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擅长:皮炎、湿疹、疱疹、银屑病、祛疤、性病

截图或保存上方二维码图片至手机相册 > 打开微信扫一扫 > 点击右上角“相册” > 选择本图片

作者:@赵子臣 @丁香妈妈

我:“妈,你和我爸不是一直想去台湾看看么,怎么还没去?”

我妈:“你又不能陪我们去,所以我和你爸就想叫上你姑一家。可是你姑身体不太方便出远门,这不就耽搁了。”

我:“我姑怎么了?怎么不方便出远门?”

我妈:“你是个大夫,跟你说也无所谓。她现在总是憋不住尿,好几年了。以前是打个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就有尿出来,现在是笑笑或者走路的时候都能尿湿裤子。她总觉得自己身上有股尿味,而且到哪儿都得垫着护垫。市里面串个门还行,出远门不方便,所以就不想去旅游了。”

我:“去医院看过没?”

我妈:“没有吧,她觉得上了点岁数都这样,周围的邻居跟她差不多岁数的都这样,所以就没去看了。她觉得你平时忙,又是个孩子,跟你说这个不合适。”

一、发病率高,就诊率却很低

我姑觉得她周围的中老年女性或多或少都有这个问题。

可不是嘛,女性尿失禁是常见病,全球患病率接近 50%,我国女性的患病率与此基本相当,其中又有约一半是「压力性尿失禁」。

差不多每四个中老年女性里,就有一位被这个病困扰。

而很多人碍于面子,或者认为这根本不是疾病,只是上了年纪都有的问题,导致这个病的就诊率很低。

不管什么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都是好的。各位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如下危险因素:

  • 年龄:高发年龄为 45~55 岁。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问题,可能是导致尿失禁的原因;

  • 慢性病:如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也可促进尿失禁发展;

  • 生育:如果生育的次数多、生育年龄过大、经阴道分娩等,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会增大;

  • 盆腔脏器脱垂:膀胱、子宫、直肠等;

  • 肥胖: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显著增高;

  • 遗传:如果妈妈有这个毛病,女儿的患病率就可能比一般人高。

二、尿裤子没什么大不了吗?

你会不会觉得,不就是尿裤子么,能有多大点儿事?

被这种疾病困扰的患者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严重拖累,不敢大笑、不敢剧烈活动、不敢出远门……甚至连打喷嚏或者咳嗽前,都要担心会不会突然漏点儿尿出来。

更麻烦的是,很多患者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病,要么则是碍于面子,羞于开口或者就医,任由这种疾病越来越重,更严重地影响自己的生活。

像我姑这样,可以被诊断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这种疾病的表现是,在打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尿液会不自主地从尿道外口漏出。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管理排尿的「阀门」出问题了,膀胱里面压力一高,尿就自己流出来了。

三、尿失禁,该怎么办?

「盆底肌训练」,也叫「提肛训练」,是一种简便、易行、且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式,非常推荐在家中尝试:

  • 持续向上收紧肛门 2~6 秒,然后松弛 2~6 秒;

  • 如此反复 10~15 次为一组,每天训练 3~8 组;

  • 如此持续 8 周以上时间。

如果一段时间的盆底肌训练效果不是特别好,而症状又比较严重,还是建议去医院泌尿外科看看。

(1)去之前记录排尿日记

如果患者能在去医院的时候,带一份连续记录 3 天的「排尿日记」,对于医生做诊断会有很大的帮助。

排尿日记就像下面表格那个样子,记不够可以多加几行。其中:

  • 尿急主要是自己的感觉;

  • 漏尿就是憋不住的情况;

  • 备注的地方可以记录包括咳嗽、运动、吃药等情况;

  • 饮水类型包括水、汤、粥、牛奶、茶、咖啡、碳酸饮料、酒等;

  • 尿量可以估算,或者如果有条件,能够进行简单测量是最好,如果使用尿垫也可以记录成一天换几块。

(2)到了医院告诉医生这些情况

除了患者带去的排尿日记,还应该告诉医生包括自己的年龄、月经和生育情况、其他慢性疾病,包括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最近在吃什么药等等。医生会根据病史诊断,必要时还会做一些检查。

虽然说这个毛病诊断并不难,但有时候还会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检查,包括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造影、CT 等,主要是怕有一些不好的毛病,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患者。

(3)诊断了医生会怎么治疗?

通常医生会先通过非手术的方法治疗,包括放在阴道或直肠内的治疗仪、口服一些药物、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等。

如果以上各种非手术的治疗效果都不好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不大,效果还不错。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年提高,吃饱吃好已经都不是问题,但随之而来的烦恼就是吃了来了一身毛病,比如肥胖、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再有就是糖尿病,这都属于“富贵病”,无论是什么病,都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所以有病就得早治疗,及时预防并发现就显得尤其重要。


糖尿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后天因素,先天遗传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五,由于长期摄入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血液粘稠度增加,再就是又缺乏运动,体内胰岛素分泌失调,进而引发糖尿病。


那么得了糖尿病如何早知道,早治疗呢?当你的身体出现如下3种状况时,极有可能就是患上糖尿病了:


当你发现你的食欲旺盛,这未必就是好事,糖尿病由于糖分的丢失,会促使身体摄取更多的热量来维持均衡,高血糖也会使得胰岛素分泌过多,增加饥饿感,从而暴饮暴食。

第二是喝水和排尿明显增多


当你发现动不动就口渴,就需要注意了,这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因为糖尿病会导致排尿量的增加,体内水分流失会比较严重,进而引发口渴,喝水的量和喝水的次数也会显著增加。排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血糖过高会导致渗透性利尿,甚至尿量会达到每天5到10升,一天排尿次数有几十次之多。


当你发现身体变瘦莫要欢喜,这不一定是你减肥成功了,而可能是你患上了糖尿病,因为胰岛素的分泌不够,血糖不能够被充分吸收,那么就需要过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持续补充消耗的热量,当人体内备货不足,就会出现身体消瘦的情况,这就要注意了。


还有一种糖尿病叫做妊娠性糖尿病,特别指的是女性在妊娠期间患上糖尿病,大概患病率会有百分之二到三,但是这类病人大部分随着妊娠期的结束,病状也会随之消失。


以上就是糖尿病人的明显症状,谢谢您抽出时间来浏览,如果觉得小编说的对您有所帮助,请点击关注“长江生活小助手”,里面有很多的精彩文章,都和您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欢迎您在屏幕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祝大家身体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开心的时候就去医院看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